山西专版2020年中考化学复习方案主题一身边的化学物质第06课时常见的酸和碱考题分层训练.docx

上传人:荣*** 文档编号:2882800 上传时间:2020-05-13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3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西专版2020年中考化学复习方案主题一身边的化学物质第06课时常见的酸和碱考题分层训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山西专版2020年中考化学复习方案主题一身边的化学物质第06课时常见的酸和碱考题分层训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西专版2020年中考化学复习方案主题一身边的化学物质第06课时常见的酸和碱考题分层训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西专版2020年中考化学复习方案主题一身边的化学物质第06课时常见的酸和碱考题分层训练.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6课时常见的酸和碱考题分层训练考点1溶液的酸碱性及pH1.下列溶液中不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的是()A.稀硫酸B.食醋C.烧碱溶液D.雪碧2.2019宜昌下列人体内的一些液体和排泄物的正常pH范围中,酸性最强的是()A.血浆(7.357.45) B.胃液(0.91.5)C.唾液(6.67.1)D.胆汁(7.17.3)3.有A、B两种酸碱指示剂,它们显示的颜色与溶液pH的关系如图6-8,它们在甲溶液和乙溶液中显示的颜色如下表。下列判断错误的是()图6-8溶液指示剂甲乙A黄色蓝色B无色粉红色A.甲溶液呈酸性B.乙溶液的pH可能为11 C.只用A指示剂就可鉴别甲溶液、乙溶液和蒸馏水三种液体D.在滴有

2、A指示剂的甲溶液中不断地加入乙溶液,最后溶液一定呈绿色考点2常见酸的主要性质及用途4.2019邵阳下列物质不能与稀硫酸发生反应的是()A.CuOB.AgC.BaCl2D.Mg(OH)25.2019广东 取一定量打磨后的铝片于某容器中,再逐渐加入稀盐酸。加入稀盐酸的质量与有关量的变化关系图错误的是()图6-96.如图6-10是小柯同学在复习科学时,构建酸通性的“手掌图”,其中五个手指表示能与酸发生化学反应的五类物质。图6-10(1)无名指上漏填的一类物质是。(2)若利用铜来制取硫酸铜,常用的方法是:铜氧化铜硫酸铜。请你写出步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考点3常见碱的主要性质及用途7.2019北京门头

3、沟一模氢氧化钠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其俗称是()A.纯碱B.烧碱C.小苏打D.熟石灰8.2019郴州改编下列物质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成蓝色的是()A.氢氧化铜B.澄清石灰水C.稀硫酸D.KNO3溶液9.2019滨州某同学用图6-11总结NaOH的四类化学性质(即NaOH能与四类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图6-11(1)为验证性质,该同学将无色的酚酞溶液滴入NaOH溶液中,溶液的颜色由无色变成。(2)性质的反应为中和反应,试写出NaOH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为了验证性质,该同学可选择的物质是(填序号)。A.Na2CO3 B.CO2C.FeCl3D.Ba(NO3)210.2019青岛某兴趣小组在实验

4、室中探究氢氧化钾的性质,请你参与他们的探究。实验过程与分析实验一实验二实验三实验操作实验现象 无明显现象实验结论氢氧化钾能与硫酸铜发生反应氢氧化钾能与氯化铵发生反应氢氧化钾不能与硫酸发生反应实验反思与拓展(1)某同学认为实验三的结论不正确。他改进了该实验方案,借助于酸碱指示剂,通过明显的现象证明氢氧化钾能与硫酸发生反应。简述他的实验方案: (写出操作方法和现象)。(2)对于无明显现象的化学反应,可通过检验有新物质生成或检验的方法来证明物质间发生了化学反应。11.为了便于理解和记忆,小丽同学总结了碱的化学性质如图6-12所示,请完成下列问题。图6-12(1)氢氧化钠具有强烈的,使用时必须十分小心

5、,实验时最好戴防护眼镜。 (2)为了验证,小丽将紫色石蕊溶液分别滴入氢氧化钠溶液和澄清石灰水中,溶液都变成蓝色,原因是它们在水溶液中能解离出。 (3)依据反应,氢氧化钠必须密封保存,否则在空气中会变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要检验该氢氧化钠溶液已变质,可以选用的试剂是 (写化学式)。 (4)依据反应,下列物质能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的是(填序号)。 A.稀硫酸B.氯化钠溶液C.硫酸铜溶液D.碳酸钠溶液考点4酸碱性对人体健康和农作物生长的影响12.2019临沂人体内一些液体的正常pH范围如下:液体 胃液 唾液 胆汁 胰液pH0.91.5 6.67 .1 7.17.3 7.58.0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6、()A.胆汁和胰液显碱性B.胃液比唾液酸性弱C.胰液比胆汁碱性强D.服用含氢氧化铝Al(OH)3的药物可以治疗胃酸过多症13.2019株洲一些重要作物最适宜生长的土壤的pH范围如下:作物水稻马铃薯草莓薄荷pH674.85.557.57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水稻和薄荷生长都适宜酸性土壤B.草莓生长只适宜酸性土壤C.马铃薯生长不适宜碱性土壤D.以上作物都不适宜碱性土壤考点5酸碱中和反应及其应用14.2015山西百校联考一有关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的反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反应的微观实质为H+和OH-结合成水分子B.可用硫酸铜溶液检验反应后氢氧化钠是否剩余C.可用硝酸银溶液检验反应后盐

7、酸是否剩余D.用pH试纸测得溶液的pH为7时,溶液中的离子主要有Na+和Cl-15.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至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前后溶液中存在的离子种类如图6-13所示(其中“”“ ”“”“”表示不同离子)。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6-13A .“”表示氯离子B.“”表示钠离子C.“”可用适量硝酸银溶液和足量稀硝酸进行检验D.此反应的实质是“”和“”结合生成水分子16.2019绥化酸、碱、盐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1)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硫酸反应时,溶液pH变化如图6-14所示。图6-14根据图示判断该实验是将滴入到中。滴入溶液体积为V2 mL时,溶液中溶质为(填化学式)。(2)测定某酸溶

8、液pH时,如果放pH试纸的玻璃片上的水没有擦干就进行测定,会使测得的pH(填“偏大”或“偏小”)。(3)用来改良酸性土壤的碱是。1.2019成都身边的一些物质pH如图6-15。图6-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pH试纸浸入溶液中测其酸碱度B.厕所清洁剂不会腐蚀大理石地面C.蚊虫叮咬后涂牙膏可减轻痛痒D.橘子的酸性强于柠檬2.2019北京房山二模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A.二氧化碳用于生产碳酸饮料B.食盐可作调味品C.熟石灰用于改良酸性土壤D.硫酸用于除铁锈3.2019临沂下列物质存放在烧杯中一段时间后,质量变小且不变质的是()A.烧碱B.浓硫酸C.浓盐酸D.生石灰4.下列说法中

9、错误的是()A.在树木上涂刷含有硫黄粉的石灰浆,可防止冻伤树木,并防止害虫生卵B.烧碱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C.用石灰浆粉刷墙壁D.服用含氢氧化铝的药物可以治疗胃酸过多症5.如图6-16所示,装置的气密性良好,弹簧夹处于关闭状态。挤压胶头滴管加入液体,一段时间后,打开弹簧夹,能使气球a明显鼓起的是()图6-16选项试管内物质胶头滴管内物质A氢氧化钠固体水B氧化铁稀盐酸C氯化钡溶液稀硫酸D二氧化碳氢氧化钠溶液6.图6-17表示化学反应中溶液的颜色变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图6-17A.若X是稀硫酸,a可能是紫色石蕊溶液B.若X是稀硫酸,b可能是氧化物C.若X是稀盐酸,c不可能是单质D.若X是稀盐酸,

10、d不可能是单质7.2019深圳关系图(如图6-18)中“”两端的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的转化方向。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图6-18A.反应放出热量B.反应所得溶液可呈中性C.反应可得 NaOHD.不能将图中稀盐酸换为稀硫酸8.2018成都图6-19是物质经一步反应转化的两种途径,相关说法正确的是()图6-19A.氧化物为SO2B.X只能是硫酸C.可能有沉淀生成D.属于复分解反应9.2019北京石景山一模进行如下实验,研究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图6-20(1)溶液变为红色的是(填序号)。(2)没有明显现象的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两支试管中出现浑浊现象,其原因是。10.透过现象

11、看本质是科学课堂的精髓,借助科学实验现象如溶液颜色变化、沉淀的生成或溶解、气体逸出等,可以帮助我们确认化学反应是否发生。图6-21(1)稀盐酸与氢氧化铜反应,可以直接观察现象来确认。如图6-21甲,实验中的现象出现,证明稀盐酸与氢氧化铜能发生化学反应。(2)稀盐酸与稀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没有明显现象,可借助酸碱指示剂使反应现象外显可视。如图乙,通过观察现象,证明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发生化学反应。本实验选用无色酚酞溶液比选用紫色石蕊溶液更合适的原因是。11.2019金华某兴趣小组对氢氧化钡溶液和稀盐酸混合后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展开了系列实验。图6-22实验操作如图6-22所示,用试管取6 mL氢氧化钡

12、溶液,往试管中加入6 mL稀盐酸,等分成两份。实验证明(1)往其中一份混合液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发现溶液呈无色。说明溶液中不存在的离子是,证明两者发生了反应。继续探究(2)能否再设计一个实验证明盐酸中H+参加了反应?于是往混合液中滴入石蕊溶液,发现变红色,溶液呈酸性,这不能证明盐酸中H+参加了反应。讨论后,形成了新的对照实验方案,将步骤补充完整:往盛有另一份混合液的试管中,加入足量的镁片;,加入等量的镁片。(3)证明原混合液的盐酸中H+参加了反应的现象是。微观解释(4)从微观上分析:氢氧化钡溶液和稀盐酸反应的实质是。12.2019常州中和反应是一类重要的化学反应。某同学利用如图6-23所示装置

13、研究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过程,并用pH和温度传感器测量反应过程中相关物理量的变化情况,得到图6-24甲和乙。图6-23图6-24(1)烧杯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仪器A中溶液的溶质是(填化学式)。(3)图乙中V的数值最接近(填“6”“12”或“16”)。(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填序号)。A.图甲中b点所示溶液中的溶质是NaCl和NaOHB.取图甲中d点所示溶液加热蒸干所得固体为纯净物C.图甲中cd所示溶液中NaCl的质量不断增加D.图乙中ef变化趋势可说明该反应是放热反应13.2019陕西工业上用电解饱和食盐水的方法制得的烧碱中常含有一定量的NaCl。为测定某烧碱样品的纯度,同学

14、们设计了如下方案:方案一:称取m g烧碱样品测定消耗稀盐酸的质量方案二:称取m g烧碱样品测定生成沉淀的质量(1)方案一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方案一中,为减小误差,最好选择下列方法中的(填序号)来判断反应恰好完全进行。A.向样品溶液中滴加23滴无色酚酞溶液,根据溶液颜色变化判断B.测定过程中,边滴加稀盐酸边用pH试纸频繁测定混合液的pHC.向样品溶液中滴加23滴紫色石蕊溶液,根据溶液颜色变化判断(3)判断方案二中FeCl3溶液过量的化学方法是。(4)小李同学认为可将方案二中的FeCl3溶液换成稀硝酸和(填化学式)溶液,也能达到实验目的。14.2019天水为探究盐酸的化学性质,某化学

15、小组做了如下实验:图6-25(1)上述反应中无现象的是(填序号,下同),有白色沉淀出现的是,B试管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将反应后D和E试管中的废液倒入一个洁净的烧杯中,观察到烧杯中先有气泡产生,后有白色沉淀出现。将烧杯中的混合物过滤,得到白色沉淀和无色滤液,同学们对滤液中溶质的成分进行探究。提出问题滤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假设与猜想猜想一:氯化钠;猜想二:氯化钠和氯化钙;猜想三:氯化钠、氢氧化钙和氯化氢;猜想四:。讨论与交流经讨论,同学们一致认为,猜想是错误的。实验与结论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适量碳酸钠溶液无现象猜想四成立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适量拓展与

16、迁移稀盐酸和稀硫酸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它们的溶液中都存在。15.2019呼和浩特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探究碱溶液的化学性质时,进行了如图6-26所示的实验。图6-26(1)实验A中,推入NaOH溶液后,可观察到的现象是。(2)实验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实验结束后,小组同学对B试管中上层清液的溶质成分产生疑问,作出猜想:猜想一:只含有NaOH;猜想二:含有NaOH、Na2CO3;猜想三:含有NaOH、Ca(OH)2。同学们取少量B试管中的清液分别置于甲、乙两支试管中,进行探究: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在试管甲中滴加碳酸钠溶液不产生白色沉淀猜想三错误在试管乙中滴加足量稀盐酸猜想二正确(3)A、

17、B、C、D四个实验中能体现碱化学通性的是(填字母)。小组同学经过讨论认为A、B、C、D四个实验并没有探究出碱所有的化学通性。从这四个实验中选择一个,继续加入相关试剂,能得出碱的其他化学通性。实验的方案是 (写出操作和现象)。【参考答案】考题分层训练 夯实基础1.C2.B3.D解析滴有A指示剂的甲溶液中不断地加入乙溶液,最后溶液可能呈绿色或蓝色。4.B5.B6. (1)碱(2)H2SO4+CuOCuSO4+H2O7.B8.B9.(1)红色(2)NaOH+HClNaCl+H2O(3)C10.实验过程与分析产生蓝色絮状沉淀产生气泡,并闻到刺激性气味实验反思与拓展(1)向氢氧化钾溶液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

18、,再滴入稀硫酸,观察到溶液先变为红色,再由红色逐渐变为无色(2)反应物消失解析实验过程与分析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钾溶液反应生成蓝色的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钾,实验现象为产生蓝色絮状沉淀;氢氧化钾溶液和氯化铵溶液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氯化钾、氨气和水,氨气具有刺激性气味,故溶液中产生气泡,同时闻到刺激性气味。实验反思与拓展(1)氢氧化钾溶液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硫酸钾溶液呈中性,当氢氧化钾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钾和水时,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由此现象可以证明氢氧化钾和硫酸发生了反应。(2)对于无明显现象的化学反应,可通过检验有新物质生成或检验反应物消失的方法来证明物质间发生了化学反应。11.(1)腐蚀性(2

19、)氢氧根离子(或OH-)(3)CO2+2NaOHNa2CO3+H2OHCl(或H2SO4)(4)CD12.B13.C14.C解析该反应的微观实质是H+和OH-结合成水分子,钠离子和氯离子没有变化;硫酸铜溶液能够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产生氢氧化铜蓝色沉淀,所以加入硫酸铜溶液,若产生蓝色沉淀,说明溶质中含有氢氧化钠;硝酸银溶液不仅与盐酸反应生白色沉淀,与氯化钠反应也产生白色沉淀,不可用AgNO3溶液检验盐酸是否剩余;用pH试纸测得溶液的pH为7时,NaOH与HCl恰好完全反应,溶液中的离子主要有Na+和Cl-。15.D16.(1)稀硫酸 氢氧化钠溶液 H2SO4 Na2SO4 (2)偏大(3)熟石灰(

20、或氢氧化钙或消石灰)解析(1)开始时溶液的pH大于7,故开始为碱性溶液,因此是将稀硫酸滴到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溶液体积为V2 mL时,稀硫酸过量,故溶液中溶质为生成的硫酸钠和剩余的硫酸。(2)酸溶液的酸性越弱,pH越大,测定某酸溶液pH时,如果放pH试纸的玻璃片上的水没有擦干就进行测定,会使酸性溶液被稀释,酸性减弱,测得的pH偏大。(3)用来改良酸性土壤的碱是比较经济廉价、碱性稍弱的熟石灰。能力提升 1.C解析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时,需将溶液滴到pH试纸上,不能将pH试纸伸入溶液中;厕所清洁剂pH小于7,能与大理石发生反应;牙膏的pH大于7,能中和蚊虫叮咬时产生的酸,减轻痛痒;橘子的pH大

21、于柠檬的pH,因此橘子的酸性比柠檬弱。2.B3.C解析烧碱会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和二氧化碳,变质为碳酸钠,因此质量变大且变质;浓硫酸会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质量变大,不变质;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挥发出氯化氢气体,质量变小,但不会变质;生石灰会和空气中的水、二氧化碳反应,质量增大且变质。4.B5.D6.C7.D解析反应是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是放热反应;反应是酸碱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恰好反应时所得溶液呈中性;反应是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NaOH和碳酸钙;硫酸也是酸,具有酸的通性,所以可以将图中稀盐酸换为稀硫酸。8. C解析氢氧化钠与氧化物二氧化硫反应生成亚硫酸钠,不是硫酸钠;氢氧化钠与硫酸或硫酸镁

22、反应均能生成硫酸钠;氢氧化钠如果与硫酸镁反应能生成硫酸钠和氢氧化镁沉淀;反应为氢氧化钠与非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该反应不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不属于复分解反应。9.(1)B(2)Ca(OH)2+2HClCaCl2+2H2O(3)均生成了难溶于水的碳酸钙解析(1)氢氧化钙溶液显碱性,能使酚酞溶液变红。(2)没有明显现象的试管是A,氢氧化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2HClCaCl2+2H2O。(3)D、E试管中出现浑浊现象,其原因是均生成了难溶于水的碳酸钙。10.(1)蓝色絮状沉淀消失(2)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石蕊溶液在碱性溶液中为蓝色,在中性溶液中为紫色

23、,在酸性溶液中为红色,发生反应时颜色变化不明显(或颜色辨识度不高)11.(1)OH-(2)另用试管取3 mL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和3 mL水混合(或另用试管取3 mL相同的稀盐酸)(3)第步产生的气体比第步慢(或少)(4)H+和OH-结合生成水分子解析(1)酚酞溶液遇碱性溶液变红,是因为碱性溶液中含有氢氧根离子,若加入酚酞溶液不变色,则说明溶液中不含有氢氧根离子。(2)中是向反应后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足量的镁片,为了证明溶液中的氢离子参加了反应,中应采用向等量稀盐酸中加入等量的镁片进行对比实验。(3)若氢离子与氢氧化钡发生了反应,则混合液中氢离子的浓度相比反应前盐酸中浓度减小,因此在反应中,混合液

24、中镁片的反应速率要比在盐酸中镁片的反应速率低,可以看到产生气泡比慢。(4)从微观角度讲,氢氧化钡溶液与盐酸反应属于酸碱中和反应,反应实质是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了水分子。12.(1)NaOH+HClNaCl+H2O(2)HCl(3)12(4)C解析(1)烧杯中发生的反应是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OH+HClNaCl+H2O。(2)从反应的pH变化图像可知,一开始溶液的pH大于7,故呈碱性,因此烧杯中为氢氧化钠溶液,仪器A中为稀盐酸,溶质为氯化氢,化学式为HCl。(3)从图乙中可以看出,当体积为V时温度不再升高,即两者刚好完全反应,此时溶液的pH为7,从图甲

25、可以判断出此时盐酸的体积为12 mL。(4)从图甲可以看出b点时烧杯中的氢氧化钠溶液过量,故溶液中的溶质为生成的氯化钠和过量的氢氧化钠;图甲中d点时盐酸过量,溶液中的溶质为生成的氯化钠和过量的氯化氢,加热蒸干,盐酸具有挥发性,氯化氢气体逸散到空气中,剩余固体只含有氯化钠,为纯净物;图甲中c点时,溶液的pH等于7,呈中性,此时两种物质恰好完全反应,再向烧杯中滴加盐酸,溶质氯化钠的质量不再增加;图乙中ef的温度变化逐渐升高是因为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是放热反应。13.(1)NaOH+HClNaCl+H2O(2)A(3)取少量反应后的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加NaOH或KOH溶液,有红褐色沉淀生成(合

26、理即可)(4)AgNO3解析(1)氢氧化钠俗称烧碱,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OH+HClNaCl+H2O。(2)向样品溶液中滴加23滴无色酚酞溶液,溶液为红色,当稀盐酸刚好与氢氧化钠完全反应时,溶液变为无色,此时按消耗盐酸的质量计算,能减小误差; 测定过程中,边滴加稀盐酸边用pH试纸频繁测定混合液的pH,会消耗混合液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导致测定的数值偏小;向样品溶液中滴加23滴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为蓝色,当完全反应时,溶液变为紫色,但是蓝色与紫色的颜色变化不是太明显,故也不适合。(4)将方案二中的FeCl3溶液换成稀硝酸后,氢氧化钠和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钠和水,然后继续滴加

27、硝酸银,氯化钠和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钠,可根据氯化银沉淀的质量计算氯化钠的质量以及烧碱的质量。14.(1)DFFe+2HClFeCl2 +H2(2)假设与猜想 氯化钠和碳酸钠讨论与交流 三实验与结论 稀盐酸(或稀硫酸) 有气泡产生拓展与迁移 氢离子(H+)15.(1)气球胀大(2)Na2CO3+Ca(OH)2CaCO3+2NaOH先无明显现象,一段时间后产生气泡(3)ACD向D试管中继续滴加稀盐酸,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或在C试管中继续加稀盐酸,蓝色沉淀消失,合理即可)解析(1)将氢氧化钠溶液推入锥形瓶中,氢氧化钠溶液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瓶中的二氧化碳气体体积减小,压强减小,

28、在大气压作用下,空气从导管进入气球,使气球胀大。(2)B中发生的反应是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Ca(OH)2CaCO3+2NaOH;因为结论为猜想二正确,即清液中含有NaOH、Na2CO3,故在乙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先无明显现象,一段时间后才有气泡产生。(3)四个实验中,A体现了碱能与非金属氧化物反应,C体现了碱能与某些盐反应,D体现了碱溶液能与酸碱指示剂反应,B体现了钙离子和碳酸根的反应,因此,四个实验中能体现碱的通性的是A、C、D;实验A、C、D分别体现了碱与非金属氧化物反应、碱与某些盐溶液反应、碱与指示剂作用的通性,还有碱与酸反应的通性待探究,结合以上实验,可向D试管中继续滴加稀盐酸,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或在C试管中继续加稀盐酸,蓝色沉淀消失,均能得出碱与酸反应的通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