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复工复产调研报告精编.docx

上传人:ylj18****41534 文档编号:28810332 上传时间:2022-07-29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9.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企业复工复产调研报告精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企业复工复产调研报告精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企业复工复产调研报告精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复工复产调研报告精编.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企业复工复产调研报告企业复工复产调研报告1关于当前企业复工复产的调研报告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降低疫情造成的影响,根据上级要求,近期,田林县潞城乡深化调研,查找问题,主动为企业创建条件,以便尽快实现全面复工复产,调查状况如下:一、基本状况调查状况显示,潞城乡工业园区企业共有35家,主要产业为以木材加工为主。从调研状况看,20xx年春节后,园区企业主动复工复产,截止2月25日,未停产及复工复产企业已达85%以上。二、工作措施1.严格开展疫情防控。根据相关的技术要求,隔天对厂区进行全面消毒,确保不留死角;设立检查点,对厂区人员进行体温监测,做好流淌人员进行登记溯源等,做到排产不漏一人,监测不漏一人

2、。2.强化应急物资保障,做好口罩、消毒液、测温仪等防疫用品物资储备,做好粮、油、肉、果蔬等生活必需品等保障工作。3.加强重点群体的帮扶。帮助县扶贫指挥部开发一批就地就近岗位,主动带动贫困人口就业;在全县范围内开展招工宣扬动员,提升企业知名度;组织“点对点”直达包车,确保职工或有就业意向的人员平安到岗。三、存在主要困难1.企业“复工却而未能充分复产”。企业招工难,当前就业人数远不能满意生产需求;2.产业链没有完全复原。部分原料供应困难。3.疫情导致生产成本上升,利润微薄,企业发展困难。企业复工复产调研报告2根据县人大常委会工作要点支配,4月17日上午,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陈永乐主持召开支持工业企业

3、复工复产状况座谈会,听取县经信局关于规模工业企业复工复产状况的汇报。随后,县统计局、县商务局分别汇报了1-3月份工业生产状况和商贸企业经营状况。前期,陈永乐一行走访了临涣煤焦化、太平矿业、鲁王面粉、恒坤铝业、顺发食品等企业,对企业复工复产状况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化调研。3月30日,陈永乐主持召开支持中小企业政策落实状况座谈会,对中心、省、市有关惠企政策落实状况进行调研。现将两项调研结果报告如下。一、全县工业企业复工复产状况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县政府及有关部门仔细落实中心、省、市、县支配部署,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复工复产,在保障疫情防控的前提下,有序有力推动企业复工复产,尽快复原正常的经济社会

4、发展秩序,取得了肯定的成果,目前,全县规模工业企业复工复产253家,复工率达99.2%。一季度工业经济发展实现预期,累计实现规模工业产值同比下降4.1%。3月份当月实现规模工业产值同比下降0.4%,规模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0.9%,累计上报规模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5.6%。从调研状况来看,目前我县规模工业企业复工状况较好,但受国内外宏观环境和企业自身因素影响,仍有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存在困难,如缺乏流淌资金、招工难、利润下降等,肯定程度上影响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秩序。对此,县政府及有关部门刚好实行有效措施,加大企业帮扶力度,仔细落实有关惠企政策,加强要素有效对接,扶持企业渡过难关,取得了肯定的成效。主动落

5、实财政奖补政策。一是制造强省政策落实状况。20xx年,全县获得制造强省建设资金3274.4万元涉及46个项目,9月已将资金拨付到相关企业,对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促进企业转型发展起到了主动作用。获得市级促进新型工业化若干政策资金两批1834.3万元,第一批1714.3万元72个项目已经拨付到企业,其次批120万元7个项目待拨付。二是“三重一创”政策落实状况。20xx年,帮助英科医疗申报获批市级重大新兴产业工程资金130.03万元。20xx年帮助力幕科技、美信铝业、亚明铝业申报新建项目资金共369.97万元待批。举荐英科医疗申报省其次批新冠肺炎疫情防治技术产品创新及产业化政策。仔细落实稳定就业政策

6、。一是落实稳岗补贴。截至目前,已分别为美信铝业、英科医疗、鸿源煤化拨付50万元、50万元、27.5724万元一次性稳定就业补贴。帮助4家市级重点防控物资生产(产业链)企业申请稳岗返还,力幕新材料符合稳岗返还申报条件,已享受稳岗返还补贴68.684万元。二是减收场地租金。目前,我县两家农夫工返乡创业示范园,淮海壹号众创空间和濉溪县电子商务产业园已为49户企业减免租金124.38万元。落实金融支持政策。一是落实皖北贴息有关政策。经过摸排,英科医疗高端医用手套项目符合申报条件,目前资料已初审通过,家园铝业、伊索工贸正在补充相关申报资料。二是申报国家级省重点防疫企业名单。前两批次已申报企业15家,贷款

7、总需求5.12亿元,目前已有12家企业被列入国家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名单,其中七家企业进入全国性名单,五家企业进入地方性名单。享受贷款利率3.05%。第三批拟上报盈科安防、富尔足袜业、天凯光通信、顶大调味品等11家企业。三是搭建政银企合作平台。召开全县应对疫情助力企业复工复产政银企对接会,推动信贷精准投放,缓解企业受疫情影响遇到的融资难题,为12家企业发放14笔和2.3亿元贷款。出台支持中小微企业平稳发展12条,为中小企业合计办理过桥续贷金额11049万元。引导辖区各银行机构对受疫情影响暂遇困难的企业,合理增加信用贷款和中长期贷款,不盲目抽贷、断贷、压贷,适当下调贷款利率、减免手续费,对到期还

8、款困难的予以展期或续贷,帮助企业纾困解困复原生产。对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和受疫情影响较大的中小微企业,降低担保费率,担保费率按0.5%执行,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二、存在的问题尽管全县上下为企业复工复产作出了不懈努力,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受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外贸订单萎缩,出口份额较高的企业如理士电源、巨成化工、莱博特相框受影响较大,严峻下拉全县增速。二是惠企政策发挥作用不明显,部分政策门槛高,限制条件多,能够享受到的企业少之又少。此外,仍有部分政策停留在文件上,尚未实施。三是我县工业企业规模相对较小,资信等级不高,会计财务制度不健全,长期存在融资难题,制约企业发

9、展。三、看法建议一要提高思想相识,提升政治站位,增加推动企业复工复产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加大部门统筹协调力度,加强服务和扶持,落实落细支持政策,促进企业健康发展。要落实好联系包保企业制度,关注意点企业,实施分类指导,开展“一企一策”精准服务,统筹做好防护物资、用工、融资等保障工作,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难题。二要加大企业帮扶力度,接着做好“四送一服”工作,贯彻新发展理念,广泛宣扬国家、省、市各项惠企政策,指导企业做好申报,扶持企业向“专精特新”发展。要加强要素精准对接,加强政银企合作平台建设,赐予企业信贷融资支持。落实好减税降费、降低成本等政策,刚好足额发放技改奖补、稳岗就业等补贴,支持企业渡

10、过难关。三要全力抓好工业项目建设,创建有利条件,有力有序推动续建项目复工、新建项目开工。加大新增规上工业企业培育,接着抓好招商引资工作,持续跟进在谈项目,提前谋划招商项目,提高项目引进质量,持续优化投资环境,推动更多项目入驻园区,为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集聚新动能。企业复工复产调研报告3依据省政协“围绕工作大局,发挥政协作用”视频会议精神,为全面实行中心、省委和市委统筹推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支配部署,市政协经济委实行了电话采访和函询等方式,对市县两级百名政协委员进行了调研,现将调研状况汇报如下:一、企业复工复产基本状况总体讲疫情防控在市政府的统一部署支配下,防控态势良好。为坚决

11、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确保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我市牢牢把握“依法防控、科学应对、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群防群治、分级负责”的原则,一是出台系列文件对复工复产进度、复工复产任务、责任和保障措施、复工复产前中后的管理、以及返回人员范围和返回前中后防疫管理等进行了有序指导。二是坚持交通运输先行畅通,先后撤销了市内相邻县市区之间及县市区内的交通防疫检查点、全市辖区高速马路收费站检查点、国省干线马路和农村马路的交通疫情防控检查点,逐步复原榆林市内公交、市区出租汽车运营、市内县际班线客车、跨省跨市班线客车运营,便利复工复产企业员工返企,同时通过互联网先进技术,推行了“实名乘车码”乘车登记业务,并推出驼城通A

12、PP,帮助市民零接触扫码乘车,并可进行实体卡手机贴卡充值,防止集中排队办理业务,有效追溯防止疫情扩散。三是靠前服务企业复工复产。严禁设置复工复产门槛,政府出资包车接返企业员工,选派干部驻企服务复工复产,从2月24日起全面复原宾馆、商铺、餐饮等服务行业,切实保障返工返岗人员居住、交通、用餐等正常生产生活需求。四是建立了企业纾困工作机制,随时解决企业生产要素保障、原料产品运输等困难,市财政拨付3000多万元奖补企业,减免企业部分税费,减免符合条件的企业第一季度房租,缓交养老失业工伤保险费用,落实生产用电、气、水“欠费不停供”等政策,有效降低企业运营成本。五是严格落实企业防疫措施,全面推广应用健康陕

13、西APP,强化对单位工作人员尤其是来榆返榆人员的健康管理,督促复工复产企业严格落实疫情防控主体责任,对复工复产前中后进行严格管控,有效防范输入性感染,截至目前我市未发生因复工复产造成疫情输入的状况。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复工复产和生产生活秩序的有序复原,形成了“123456”工作机制,建立了“三个一”督导服务机制。截至3月3日,我市已有957家企业复工复产,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736家,复工率达到81.8%、人员返工率达71.7%;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住宿餐饮业、规模以上服务业复工复产达353户,建筑业、房地产开发经营企业少量复工。150家放心早点“重返”街头,为广阔市

14、民供应便利快捷的养分早餐。二、存在的问题我市在复工复产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仍旧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企业员工用工难的问题。由于疫情防控,出现“用工荒”“招工难”问题。一些工地、工厂还不能正常开工,餐饮、家政等服务业因疫情受到严峻冲击,尤其是中小微企业经营困难,但服务业是吸纳农夫工就业的重要渠道;虽然农村解除了封村,交通也在逐步复原中,但农夫工要进城尤其是跨省出行还不便利,集中精准输送务工人员也主要针对大工程、大项目、大企业的务工人员;此外,疫情还远没有结束,打工者返城就业的热点和城市疫情防控形势依旧严峻困难。特殊是境外疫情呈加速扩散扩散之势,成为疫情防控新的挑战。二是企业

15、资金、物资紧缺的问题。流淌资金短缺现象普遍,非正常状况下,原材料价格上涨、产成品库存上升、应收款增多等,导致企业营收大幅下降、成本上升,资金运转受到影响。且复工复产企业防控物资存在很大的缺口。三是企业运行受限的问题,企业正常运行受到限制。受下游企业开工不足影响,部分化工企业难以满负荷生产。四是产品运输的问题。疫情期间全国高速路免费至20xx年6月底,而铁路运费未做调整,对铁路运输造成很大的影响,且部分省份交通严格管控,导致我市工业企业原料、产品运输受到限制。五是小微企业执行防控措施不力。规模以上企业对防限制度执行相对较好,小企业对疫情防控重视程度不够,制度执行不够严格,存在员工聚集用餐、不带口

16、罩、不测体温、集体聚会等问题。市民的思想行为和心理认知也渐渐产生了放松警惕、麻痹大意的现象,增大了病毒传播扩散的风险。三、看法建议严格根据中心和我省要求,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复工复产,确保企业科学稳妥全面有序复工复产。一是仔细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落实分区分级精准防控策略,打通人流、物流堵点,放开货运物流限制,推动产业链各环节协同复工复产”的重要指示,加快复工复产步伐。同时要内防输出、外防输入,对“三返”人员逐一做好摸排和信息登记,签订承诺,制定科学周密的疫情防控方案和复工返岗方案,确保“返前有打算、途中有秩序、来后有制度”,坚决遏制疫情的传播扩散。二是在全市开展领导联系干部包抓的“双千双带”活

17、动。组织业务骨干成立一千个工作组,深化全市千家企业,了解企业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主动畅通生产要素流通,打通地区间交通运输,全力疏通制约上下游产业链发展环境,主动协调用工问题,帮助落实中、省、市各项实惠政策和金融扶持政策带动企业复工复产;组织一千个帮扶工作队进驻全市贫困村(全市共902个出列村)和重点村,一方面了解帮助贫困工作,做好春耕生产,另一方面带动农夫工解决返城就业问题。每一个打工者背后都是一个家庭的生计和希望,帮助农返乡农夫工尽快返城就业,防止因疫返贫,影响到脱贫成果的巩固。我市仅贫困村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在外务工的就有72773万,其中在县外务工的近五万人,当前各地出台了不少政策措施促进返

18、乡农夫工尽快返城就业,如“专人、专车、专厂、专线”集中精准输送务工人员,推行健康码促进平安返岗等。但返乡农夫工返城就业仍面临难题。政府部门应加大对社会公益事业的建设进度,摸清务工人员的底子,帮助找寻对口企业,努力解决务工人员的住房、教化、医疗等需求,切实改善务工环境,吸引外来和本地人员务工,切实发挥“双千双带”活动作用,解决企业用工和返乡农夫工就业“两难”的问题。三是解决企业资金短缺问题。政府应加大对企业的扶持力度,对全市重大项目、重点非能工业企业和能源企业的资金需求进行摸底,深化企业查找困难解决难题。督促职能部门强化相关税费减免、社保减免、过路费和水电气的减免,出台市级促销嘉奖、设立专项支持

19、发展基金等政策,从而增加企业渡过难关的信念。四是加大对中小微企业扶持力度。其一要扩大税收实惠范围,在防疫期间对现代服务业应纳的增值税,城市建设维护费和教化费附加减征,对于集中式公寓参照酒店征收增值税。供应减税或延迟征税,帮助外贸企业渡过因停工导致的困难时期。激励对医院干脆现金捐赠,临时性工作补助和奖金免征个人所得税,减免由政府“统购统调统销”防疫物资所产生的增值税、所得税。允许口罩生产企业合理供应口罩出厂价格,平抑生产成本。其二对受影响较大的租赁企业,在肯定时期内只付按揭利息,暂不支付本金,由租赁企业核算成本后将实惠赐予租户,缓解作为承租方的民营企业的租金压力。加大力度稳企业保就业。抓好社保费

20、延期征收等政策的落实,用好失业保险费返还政策,进一步释放失业保险政策“红利”,敏捷运用失业保险金机制,提前为企业“减压”。针对创办不满三年且符合国家企业政策导向的中小企业,成立专项救济基金,统一向社会选购专业服务,帮助企业防范化解经营风险,提升企业发展质量。其三做好贷款贴息、融资担保。为小微企业供应抗疫贷款快通道,审批时间及程序必需简洁快捷。推出更多有利于中小微民营企业融资的产品,调低企业贷款利率和贷款费用,减免贷款企业肯定时期的贷款利息。对已有贷款的中小微企业,实行调整还款安排,延期或展期贷款等措施,帮助其渡过难关。五是政府要储备应急疫情的相关物资,不断健全应急疫情防控体系。多渠道加强防控学问宣扬,进一步加强复工复产企业对疫情防控的重视,提高复工人员自我爱护意识。强化舆情应急处置,增加舆情值守力气,刚好处置可能引发负面影响的舆情信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