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门弄斧成语历史典故_1.docx

上传人:安*** 文档编号:28756802 上传时间:2022-07-29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5.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班门弄斧成语历史典故_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班门弄斧成语历史典故_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班门弄斧成语历史典故_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班门弄斧成语历史典故_1.docx(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班门弄斧成语历史典故班门弄斧成语历史典故古代用“班门弄斧批评那种无知却又好卖弄的人,而现今鼓励人们大胆地表现自己,敢于显露本人的本领,挑战权威,你知道关于成语的典故详细有哪些呢?这里给大家共享一些关于成语班门弄斧的典故,供大家参考。一、班门弄斧成语解释在鲁班、匠石的门前舞弄大斧。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唐柳宗元(王氏伯仲唱和诗序):“操斧于班、郢之门,斯强颜耳。宋欧阳修(与梅圣俞书):“昨在真定,有诗七八首,今录去,班门弄斧,可笑可笑。二、班门弄斧成语典故唐柳宗元(王氏伯仲唱和诗序):“操斧于班、郢之门,斯强颜耳。宋欧阳修(与梅圣俞书):“昨在真定,有诗七八首,今录去,班门弄斧,可笑可笑。鲁班

2、是春秋战国时的能工巧匠,直到如今,人们还都讲,鲁班是木匠的祖师爷。当时还有一个工匠,名字叫石,人们叫他匠石,是楚国京城郢都那个地方的人,他的本事据讲和鲁班分不出高低。他的本领高到什么程度呢?庄子在(徐无鬼)这一篇里讲过一个故事。据讲这个匠石有一个好朋友,两个人经常一起配合表演。这个朋友在鼻子尖上,薄薄地涂一层白灰,这匠石手中拿着斧子,瞅准了鼻子尖,唰这一下子,就用斧子把鼻子尖上白灰一下子给扫掉了,鼻子尖连皮都蹭不到。可见他的本领有多大了。所以后来柳宗元就讲,假设有人操斧于班、郢之门,拿着斧子敢在鲁班和郢都的匠石面前耍弄,那就有点儿强颜,也就是不要脸了。有一次,明代诗人梅之焕来采石矶凭吊李白。采

3、石矶是民间传讲中著名唐代诗人李白晚年游览采石江时,见水中之月,清澈透明,竟探身去捉,便堕江而殁的地方。由于李白在此留下过足迹,因而传讲纷起,并留下了不少名胜,如李白墓、谪仙楼、捉月亭等等。采石矶也因而成了旅游胜地。这天,梅之焕来到采石矶旁的李白墓,一看却心中大为不满,矶上、墓上,凡墓前能够写字的地方,都被人留有诗句,那些文章狗屁不通,却想冒充风雅的游人,竟在被称为“诗仙的李白的墓上胡诌乱题,那些拙劣诗句的作者,又有什么脸在李白面前舞文弄墨呢?真是可笑之极!梅之焕心中越想越不是滋味,感慨之余,挥笔题了一首诗:“采石江边一堆土,李白之名高千古;来来往往一首诗,鲁班门前弄大斧。“班门弄斧最早出现的雏

4、形是柳宗元的“操斧于班、郢之门,斯强颜耳。意即在鲁班门前操弄斧子,是厚着脸皮。(郢,是另一位古代的操斧能手)挖苦那些不自量力,竟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的人。梅之焕讥讽那些自以为会作诗的游人,是“鲁班门前弄大斧。这句话被后人缩成“班门弄斧。这样,“班门弄斧的成语,就流传下来了。三、班门弄斧成语造句1、小华的爸爸是围棋高手,你和他比试,不是班门弄斧吗?2、班门弄斧,不知分量;岑楼齐末,不识高卑。3、你在他面前讲那些话,实在是班门弄斧,不知天高地厚。4、今天在各位名家面前谈创作,我真是班门弄斧了。5、在这么多“三好学生面前让我介绍学习经历,岂不是班门弄斧。6、你在他面前讲那些话,实在是班门弄斧,不塞不流,不止不行。7、闻得亭亭姐姐学问渊博,妹子何敢班门弄斧,同他乱谈。8、他不懂装懂,还班门弄斧,做了贻笑大方之事还不知道。9、在您面前,我怎敢班门弄斧,随意发言呢?班门弄斧成语历史典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教育教学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