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度七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人教出版含答案解析).doc

上传人:一*** 文档编号:2872983 上传时间:2020-05-13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度七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人教出版含答案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18年度七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人教出版含答案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年度七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人教出版含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度七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人教出版含答案解析).doc(1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2018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人教版含答案) 福建省建瓯市2017-2018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 一、积累与运用(16分) 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分) (1)水何澹澹,_。(曹操观沧海) (2)我寄愁心与明月,。(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3),思君不见下渝州。(李白峨眉山月歌) (4)正是江南好风景,。(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5)遥怜故园菊,。(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6)回乐烽前沙似雪,。(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7)王湾次北固山下中蕴含了时序变迁,新旧交替的自然规律的诗句,。 2、下列文学常识说法不正

2、确的一项是()(2分) A我国古诗有律诗、绝句等,王湾的次北固山下是律诗。 B.曹操是我国东汉末政治家、军事家、诗人,著有龟虽寿短歌行等。 c.背影骆驼祥子都是我国近代作家朱自清的作品。 D.泰戈尔是印度诗人,曾获诺贝尔文学奖,飞鸟集是他的作品。 3、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答。(6分) 初中生活的每一天,都会在微露的晨曦中悄然而至,在绽放的晚霞里飘然归去。我们在希望的早晨里遨游书海,闻着文字间流淌着的水墨香,吟唱wn转的曲子,时而pi徊在碧绿的菜畦,时而流连于深邃的天空,酝酿青春最芳香的情感,不断追寻灵魂深处的梦想。经过时光的洗礼,使我们在课本里茁壮成长。 (1)写出加点字正确的拼音。菜畦()

3、酝酿() (2)根据拼音写出正确的汉字。wn()转pi()徊 (3)画线句子有语病,把修改好的句子写在下面横线上。(2分) 二、阅读(44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45题。(4分)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4、对诗歌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第一句中“枯藤”“老树”是最有特征性的秋景,给人以萧条、悲凉的感觉。 B.第二句描写诗人所见异乡的幽美、恬静的景象,越发使人感到孤独。 c.这首曲用极其有限的字句,塑造了极丰富的意象:人与物结合,情与景交融,有一种动人心魄的力量 D这首曲的题目是“秋思”,“秋思”的意

4、思是“对秋天的思考”。 5、这首曲寓情于景,用九种景物表达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10分) 陈大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6、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4分) (1)太丘舍去()(2)尊君在不() (3)相委而去()(4)入门不顾() 7、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君与家君期日

5、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B.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c.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D.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8、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1)陈大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2)友人惭,下车引之。 9、阅读上文后,你明白了一些什么道理?(2分) _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题。(10分)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

6、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绵软软的。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与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在嘹亮地响。 10、文中“盼望着,盼望

7、着”连用,表达了作者什么心情?(2分) 11、以上语段细致生动地描绘了春天的三幅动人画面,它们依次是“ ”、“春花”、“ ”。(2分) 12、体会词语的表达效果。(4分) (1)第二自然段中加点的“闹”字换成“叫”字好不好?为什么?(2分) (2)“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中“赶趟儿”有什么表达效果?(2分) 13、作者在写春风时,通过人的哪几种感觉来写的?写出春风的什么特点?(2分) (四)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17题。(10分) 我们是一家人 我进中学时就开始盼望独立,甚至跟母亲提出要在大房间中隔出一方天地,安个门,并在门上贴一张“闲人免进”的纸条。不用说

8、,母亲坚决不同意,她最有力的话就是:我们是一家人。 当时,学校里有位姓毛的女生,借居在婶婶家,但不在那儿搭伙,我看她的那种单身生活很洒脱,常在小吃店买吃的,最主要的是有一种自己做主的豪气,这正是我最向往的。也许我叙说这一切时的表情刺痛了母亲的心,她怪我身在福中不知福。我说,为何不让我试试呢?见母亲摇头,我很伤心,干脆饿了一顿以示抗议。母亲那时对我怀了一种复杂的情感,她认为我有叛逆倾向,所以也硬下心肠,准备让我碰壁,然后回心转意当个好女儿。于是,母亲改变初衷,答应让我分伙一个月。我把母亲给我的钱分成30份,我想就不会挨饿了。 刚开始那几天,我感觉好极了,买些面包、红肠独自吃着,进餐时还铺上餐巾,

9、捧一本书,就像一个独立的女孩,心里充满那种自由的快乐。家人在饭桌上吃饭,不时地看我。而且有了好菜,母亲也邀我去尝尝,但我一概婉拒。倒不是不领情,而是怕退一步,就会前功尽弃。 这样自由自在地过了半个来月,我忽然发现自己与家人没什么关系了。过去大家总在饭桌上说说笑笑,现在,这些欢乐消失了。 天气忽然冷下来,我患了感冒,头昏脑胀,牙还疼个没完,出了校门就奔回家。家人正在灯下聚首,饭桌上是热气腾腾的排骨汤。母亲并不知道我还饿着,只顾忙碌着。这时候,我的泪水掉了下来。我翻着书,把书竖起来挡住家人的视线,咬着牙,悄悄地吞食书包里那块隔夜的硬面包,心想:无论如何得挨过这一个月。 到这个月的最后一天,早晨我就

10、断了炊,喝了点开水,一个上午饥肠辘辘。放学回家,推开房门,不由大吃一惊,母亲没去上班,正一碗一碗地往桌上端菜,家里香气四溢,仿佛要宴请什么贵宾。母亲在我以往坐的位置上放了一副筷子,示意我可以坐到桌边吃饭。我犹豫着,感觉到这样一来就成了可笑的话柄。母亲没有强拉,悄悄递给我一个面包,说:“你不愿意破例,就吃面包吧,只是别饿坏了。” 我接过面包,手无力地颤抖着,心里涌动着一种酸楚的感觉,不由想起母亲说的话,我们是一家人。那句话刻骨铭心,永世难忘。 事后我才知道,母亲那天没心思上班,请假在家,要帮助她的孩子走出困境。当晚,一家人又在灯下共进晚餐。与亲人同心同德,就如沐浴在阳光下,松弛而又温暖。 如今,

11、我早已真正另立门户,可时常会走很远的路回到母亲身边,一家人围坐在灯下吃一顿饭。饭菜虽朴素但心中充满温情,就因为我们是一家人,是一家人! 人长大后都是要独立的,可家和家人却是永远的大后方,永远的爱和永远的归宿。 14、“我”从“盼望独立”到与家人重聚后感受到温暖,期间经历了怎样的心理变化?请简要概括。(2分) (1)进中学后“我”盼望独立。 (2) (3) (4)与家人重聚后感受到温暖。 15、阅读下面的句子,按要求回答问题。(4分) (1)我翻着书,把书竖起来挡住家人的视线,咬着牙,悄悄地吞食书包里那块隔夜的硬面包。(从人物描写角度) (2)“母亲没有强拉,悄悄递给我一个面包。”句中加点的“悄

12、悄”有什么作用?请简要说明。 16、你认为文中母亲是个怎样的人?选一个方面,结合文章具体分析。(2分) 17、生动的细节描写是文章的亮点,请从“分伙”过程中找出一处家人一直在关注着“我”的细节,并分析其作用。(2分) (五)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820题。(6分) 材料一:【新闻现场】 本报讯“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总决赛7日晚在央视播出,来自复旦附中的16岁选手武亦姝击败四期擂主、诗刊编辑彭敏,获得冠军。 参加“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的百余位选手来自全国各地、各个民族、各个行业,上至七旬老人,下至七岁儿童,既有大学教师,也有普通农民,还有在中国学习工作的外国留学生。总决赛中,武亦姝经过个人追逐赛、

13、飞花令攻擂资格争夺以及攻擂战三轮比拼,最终取胜。她满足了人们对古代才女的所有幻想。(摘自每周文摘) 材料二:【各方声音】 在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周宏看来,中华经典诗文能提升审美品位,并对抵制日渐粗鄙的网络语言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北京交通大学副教授文卫华认为,文化类节目虽然主题各有侧重,但大多集中在文字、诗词、历史等人文领域,形式基本停留在背诵、记忆层面,对文化内涵的开掘还不够深入,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还不甚紧密。 著名作家冯骥才说:“诗词大会”可以激发人们对诗词的兴趣。但要真正深入人心、影响人的气质,光靠几台节目热闹热闹,是起不了多大作用的。 央视“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总决赛亚军彭敏谈道:如果

14、用功利主义心态看,背诵诗词是无用的,但诗词可以重塑国民性格和灵魂气质,这就是“无用之用有大用”。 网友评论:诗词大会力求通过对诗词知识的比拼及赏析,带动全民重温那些曾经学过的古诗词,从古人的智慧和情怀中汲取营养。(综合光明日报环球时报大象文摘) 材料三:【调查数据】 一项“关于成年人是否需要背诵诗词”的网络调查显示:72.7%的受访者表示成年人也需要背诵诗词,理由有认为腹有诗书气自华,背诵诗词能提升人的气质的;有认为背诵诗词,可给在校读书的孩子做榜样的;有认为不妨背些,以消磨时间的。但也有27.3%的受访者表示成年人不需要背诵诗词,理由是互联网时代,只要动手查一查就知道了,不必为此费时费脑;还

15、有人说,有背诵诗词的那个时间还不如去赚钱。(摘自互联网) 18、下列选项与上述材料不相符的一项是()(2分) A央视“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举办得空前好,它深入人心,完美无憾。 B从调查数据可以看出,大多数受访者表示成年人也需要背诵诗词。 c有反对者认为,互联网带来查找文献资料的便利,已没有背诵诗词的必要了。 D“她满足了人们对古代才女的所有幻想”,意思是人们从武亦姝身上感受到了古代才女的才情。 19、请给“材料一”拟一个新闻标题。(2分) 20、从材料二中,分条概括诵读中国经典诗词的意义(2分)。 (六)名著阅读。(4分) 21、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2分) (1)朝花夕拾中

16、,鲁迅借众鬼嘲弄人生,用阴间讽刺阳世,对“正人君子们”进行了淋漓尽致的嘲弄和鞭挞的文章是琐记。() (2)阿莲河给鲁迅的父亲看病时所开的药引是“一对蟋蟀”。() 22、阅读下面的语段,按要求作答。(2分) “我却没有他们那么高兴。开船以后,水路中的风景,盒子里的点心,以及到了东关迎神赛会的热闹,对于我似乎都没有什么大意思” 以上这段文字出自鲁迅散文集朝花夕拾中的,后来去看会了,“我”为什么“没有那么高兴”?请简述之前的故事。 三、写作(40分) 23、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40分) 我们总是在羡慕别人,而对自己所拥有的却常常视而不见:幸福、坚强、快乐、自信、勇敢、爱心,澄澈的蓝天、温暖的

17、眼神只要用心去感受,你会恍然发现,原来,我拥有的也很多! 请以“原来,我也有 ”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要求:(1)半命题作文,请把文题补充完整后再写一篇记叙文;(2)不得抄袭试题中出现的材料,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3)至少500字。 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第一次月考(10、23) 语文参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16分) 1、略(8分)2、c(2分)3、(6分)(1)qning(2)宛转(或婉转)徘徊 (3)经过时光的洗礼,我们在课本里茁壮成长。 二、阅读(44分) (一)(4分)4、D(2分)5、表达天涯游子孤寂愁苦和思念家乡的情感。(2分) (二)(10分)6、(4分

18、)(1)舍弃(2)同“否”(3)离开(4)回头看7、(2分)B 8、(2分)(1)陈太丘和朋友约定好同行,约好在正午。(2)朋友感到惭愧,下车去拉元方。 9、(2分)(1)诚信待人(2)以礼待人(意思对即可) (三)(10分) 10、(2分)表达了作者盼春的急切心情。 11、(2分)“春草图”、“春风图”、 12、(4分)不好。因为“闹”字不仅有声音,而且用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蜜蜂忙着采蜜的热闹情景。而“叫”字只能表示声音。 (2)采用拟人的修辞方法,形象地表现出各种花争先恐后开花(或竞相开放)的情形。 13、(2分)通过人的触觉、味觉、听觉来写的。写出了春风轻柔温暖的特点。 (四)(10

19、分)14、(2分)(2)刚与家人分伙的时候,感到自由快乐。(3)分伙半个月后“我既委屈又自责(意思对即可) 15、(4分)(1)这是人物的动作描写,“翻”“竖”“挡”“吞”等动词生动刻画了与家人分伙后生病,我感到委屈,但又不愿让家人知道的心情。(2)“悄悄”是不让别人知道的意思,突出母亲既心疼我,又要维护我自尊的想法,体现母亲对我的爱。(意思对即可) 16、(2分)示例:母亲是个关爱子女,又善于维护子女自尊的人。当我那天没有东西吃,又不愿上家里饭桌吃饭时,母亲没有强拉,而是悄悄递给我一个面包,说:“你不愿意破例,就吃面包吧,只是别饿坏了。” 17、(2分)示例一:(1)“家人在饭桌上吃饭,不时地看我。”表明家人对我的关心。 示例二:(2)“母亲在我以往坐的位置上放了一副筷子。”“以往坐的”表明女儿在母亲心中的位置一直没有变。 (五)(6分)18(2分)A19.(2分)“武亦姝在“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总决赛中夺冠。或: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总决赛武亦姝夺冠。 20(2分)诵读诗词能提升审美品位,抵制日渐粗鄙的网络语言。诵读诗词可以净化人的心灵(安置浮躁的心灵)。诵读诗词可以从古人的智慧和情怀中汲取营养。(答出其中2点即可满分) (六)(4分)21、(2分)(1)(2)22、(2分)五猖会“我”想去看五猖会,父亲却命令我背书,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