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氨制冷企业机械伤害事故现场处置方案.doc

上传人:阿宝 文档编号:2872210 上传时间:2020-05-12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4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涉氨制冷企业机械伤害事故现场处置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涉氨制冷企业机械伤害事故现场处置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涉氨制冷企业机械伤害事故现场处置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涉氨制冷企业机械伤害事故现场处置方案.doc(18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涉氨制冷企业机械伤害事故现场处置方案1.事故风险描述 1.1 事故类型:机械伤害,包括机械设备与工具引起的绞、辗、碰、割、戳、切等伤害,如工件或刀具飞出伤人,切屑伤人,手或身体被卷入,手或其他部位被刀具碰伤,被转动的机构缠压住等。 1.2事故发生的区域、地点:生产现场所有机械设备及转动机械处,在运行或检修过程中,均可能造成机械伤害事故。 1.3事故发生的可能时间、危害程度及其影响范围:1.3.1事故发生的可能时间:一年四季都有可能。1.3.2机械伤害事故危害程度:撞伤、碰伤、绞伤、咬伤、打击、切削等伤害,会造成人员手指绞伤、皮肤裂伤、骨折,严重的会使身体被卷入致死或者部件、工件飞出,打击致伤,

2、甚至会造成死亡。1.3.3影响的范围:一般为本设备设施及周边10米以内。 1.4事故前可能出现的征兆:1.4.1违章处理正在运行的机械设备;1.4.2对设备检修工艺以及检修设备的构造不熟悉,检维修作业未执行相关安全操作规程;1.4.3机械设备各运动部位无安全可靠的防护装置;1.4.4从业人员在进行操作时不按要求穿戴个人防护用品;1.4.5设备电源开关布局不合理,如有紧急情况不能立即停车;1.4.6无关人员擅自进入危险因素高的机械运行现场;1.4.7机械操作人员未经过专业培训,不能掌握设备性能;1.4.8不熟悉岗位操作规程,无证上岗,安全意识差等;1.4.9使用工器具的不符合国家标准要求标准,工

3、器具的使用方法不正确;1.4.10检修未进行风险辨识预控,检修措施未落实,设备的维护检修质量差或不及时等;1.4.11动火、高空、吊装、临时用电等检修措施不到位。1.5可能引发的次生、衍生事故:物体打击、触电、灼烫、火灾、高处坠落等。2.应急工作职责 2.1应急救援小组:组 长:当班负责人副组长:班组长或安全员成 员:现场作业人员2.2应急小组职责2.2.1开展日常培训教育。2.2.2迅速组织人员到达事故现场对受伤人员进行搜救,使伤员迅速脱离危险区域;对可能发生的二次、衍生事故进行判断,采取措施予以控制,若无法控制必须迅速组织抢救等现场人员撤离;对现场附近人员进行疏散与安置。2.2.3向上级汇

4、报事故情况,发出救援请求,迅速查明事故原因,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事故蔓延扩大。在各项救援工作结束后迅速组织抢修。2.3应急小组成员职责2.3.1组长负责全面协调指挥工作。2.3.2副组长负责现场全面指挥,负责疏散引导和安全防护救护及负责协助事故应急领导小组组长对事故和营救方案的制定工作。2.3.3部门安全员负责协助副组长实施营救及后勤物资供应。2.3.4如有副组长因事不在现场,临时由组长指定负责人。2.3.5根据分工进行抢险、自救和避灾:(1)电气负责人员负责电气方面指挥协调;(2)检修负责人员负责机械设备应急处置及抢险抢修工作的现场指挥协调,组织检查机械作业现场的安全隐患,防止次生事故发生;(3

5、)生产岗位人员负责事故现场的警戒、抢救物资、工具的供应等工作;(4)其它职能岗位人员负责外界沟通协调工作。3.应急处置 3.1事故应急响应程序 3.1.1报警:所有员工应熟悉报警程序,发现事故征兆,现场第一发现人员应立即报告应急指挥部。3.1.2自纠互救:事故发生后,岗位现场人员在保证自身安全的情况下立即进行自救、互救、防止事态扩大。3.1.3响应:企业应急指挥部接到报警后,立即到达事故现场了解情况,确定事故应急响应级别,启动相应的应急救援预案,做好现场处置工作。3.1.4初期处置:现场负责人根据实际情况,立即采取有效抢救、急救措施,本着先救人的原则,停电、停设备,做好现场人员引导、疏散、周边

6、做好警戒隔离,防止事故扩大。3.1.5应急救援流程骨折或内伤机械伤害停止设备,使伤者脱离机械,检查受伤情况向当班班长汇报事故情况,班组长立即停止危险区域内的作业,组织应急处置,并立即向领导汇报,必要时直接向医院报告。外伤流血用干净的衣物或布条包扎止血把受伤人员尽快送到医院救治制作简易的担架和固定板用固定板小心固定,尽量不改变伤者姿势移到担架上或等待专业医务人员处理。处置结束,进行事故调查分析(1)进入应急响应状态时,根据事故发展态势和现场救援进展情况,应急小组成员根据职责,执行如下应急响应程序: 立即向应急指挥办公室报告事故情况。 及时通知应急救援队到达现场,组织救援。 及时将事故情况报告公司

7、应急救援指挥部门,必要时请求上级支援。 通知各相关车间、科室、救援、后勤保障队伍做好应急准备。 及时掌握事态发展和现场救援情况,并向应急指挥办公室报告。 对事故现场进行警戒封闭。3.1.6扩大应急:事故事态严重,应急处置无法控制事态时,应及时扩大事故应急响应。3.2现场初期处置措施3.2.1当发现有人受伤后,应立即关闭运转机械,现场有关人员立即向周围人员呼救并将受伤人员脱离危险区域,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对受伤者进行现场急救,同时向应急处置小组负责人报告。3.2.2当发生机械伤害事故时,现场负责人迅速确定事故发生的准确位置、可能波及的范围、设备损坏的程度、人员伤亡等情况,观察伤者的受伤情况、部位、伤

8、害性质,急救人员应尽快赶往出事地点。3.2.3发生伤害事故后要立即停止危险区域内的作业,组织应急处置,在第一时间对伤员在现场进行处理急救,伤员急救原则:先救命,后治伤;救援小组副组长立即向领导生产控制中心汇报。必要时直接拨打120救护车向医院报告;报告应简明扼要:报告者的姓名、事故发生地点、事故的性质等,并安排人员到主干道岔路口引导救护车辆和救护人员。3.2.4对于较浅的伤口,可用干净衣物或纱布包扎止血,动脉创伤出血,还应在出血位置的上方动脉搏动处用手指压迫或用止血胶管(或布带)在伤口近心端进行绑扎。3.2.5较深创伤大出血,在现场做好应急止血加压包扎后,应立即准备救护车,送往医院进行救治,在

9、止血的同时,还应密切注视伤员的神志、脉搏、呼吸等体征情况。3.2.6对怀疑或确认有骨折的人员应询问其自我感觉情况及疼痛部位,对于昏迷者要注意观察其体位有无改变,切勿随意搬动伤员,应先在骨折部位用木板条或竹板片于骨折位置的上、下关节处作临时固定,使断端不再移位或刺伤肌肉、神经或血管,然后呼叫医务人员等待救援或送至医务室接受救治。如有骨折断端外露在皮肤外的,用干净的砂布复盖好伤口,固定好骨折上下关节部位,然后呼叫医务人员等待救援。3.2.7对于怀疑有脊椎骨折的伤员搬运时应用夹板或硬纸皮垫在伤员的身下,以免受伤的脊椎移位、断裂造成截瘫,如伤员不在危险区域,暂无生命危险的,最好待医务急救人员进行搬运。

10、3.2.8如怀疑有颅脑损伤的,首先必须维持呼吸道通畅,昏迷伤员应侧卧位或仰卧偏头,以防舌根下坠或分泌物、呕吐物吸入气管,发生气道阻塞;对烦躁不安者可因地制宜的予以手足约束,以防止伤及开放伤口,积极组织送往医院救治。3.2.9如受伤人员呼吸和心跳均停止时,应立即按心肺复苏法支持生命的三项基本措施,进行就地抢救。步骤为:胸外接压通畅气道口对口(鼻)人工呼吸;在抢救过程中,要每隔数分钟判定一次,每次判定时间均不得超过57s;在医务人员未接替抢救前,现场抢救人员不得放弃现场抢救。3.2.10急救方法(1)休克、昏迷急救 让休克者平卧、不用枕头,腿部抬高30度。若属于心原性休克同时伴有心力衰竭、气急,不

11、能平卧时,可采用半卧,注意保暖和安静,尽量不要搬动,如必须搬动时,动作要轻。 (2)骨折急救 固定断骨的材料可就地取材,如棍、树枝、木板、拐杖、硬纸板等都可作为固定材料,长短要以能固定住骨折处上下两个关节或不使断骨错动为准。 脊柱骨折或骨折或颈部骨折时,除非是特殊情况如室内失火,否则应让伤者留在原地,等待携有医疗器材的医护人员来搬动。 抬运伤者,从地上抬起时,要多人同时缓缓用力平托;运送时,必须用木板或硬材料,不能用布担架或绳床。木板上可垫棉被,但不能用枕头,颈椎骨骨折伤者的头须放正,两旁用沙袋将头夹住,不能让头随便晃动。 (3)严重出血的急救 一般止血法:一般伤口小的出血,先用生理盐水涂上红

12、汞药水,然后盖上消毒纱布,用绷带较紧地包扎。 严重出血时,应使用压迫带止血法。这是一种最基本、最常用,也是最有效的止血方法。适用于头、颈、四肢动脉大血管出血的临时止血。即用手指或手掌用力压住比伤口靠近心脏更近部位的动脉跳动处(止血点)。只要位置找的准,这种方法能马上起到止血作用。 (4)肢体切断 断肢(指)后,有时即刻造成伤者因流血或疼痛而发生休克,所以应设法首先止血,防止伤员休克。其急救要点为:让伤者躺下,用一块纱布或清洁布块(如翻出干净手帕的内面),放在断肢伤口上,再用绷带固定位置。如果找不到绷带,也可用围巾包扎。如是手臂切断,用绷带把断臂挂在胸前,固定位置;若是一条腿断了,则与另一条腿扎

13、在一起。料理好伤者后,设法找回断肢。倘若离断的伤肢(指)仍在机器中,千万不能将肢体强行拉出,或将机器倒开(转),以免增加损伤的机会。正确的方法应是拆开机器后取出。取下断落的肢(指)体后,立即用无菌纱布或干净布片包扎,然后放人塑料袋或橡皮袋中,结扎袋口。若一时未准备好袋子或消毒纱布,可暂置于4的冰箱内(不应放在冰冻室内,以免冻伤)。运送时应将装有断伤肢体的袋子放入合适的容器中,如广口保温桶等,周围用冰块或冰棍冷冻(注意防止冰块与其直接接触,以免冻伤),迅速同伤员一起送医院以备断肢(指)再植。 离断后的伤肢,如有少许皮肤或其他肌腱相连,不能将其离断,应放在夹板或阔竹片上,然后包扎,立即送到医院作紧

14、急处理。 严禁在离断伤肢(指)的断端涂抹各种药物及药水(包括消毒剂),更不能涂抹牙膏、灶灰之类试图止血。3.2.11预防措施(1)各种加工机械附近要设有明确的操作注意事项;(2)认真严格地做好三级教育,提高全员的安全意识和防护技能,机械加工工作中操作人员必须熟悉机械设备的性能和正确的操作方法,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3)包装机等所有机械设备必须进行定期检查;(4)对机械的运动部件如旋转件等必须设置防护网,无法用罩网防护的部位应设置警示标志,防止人体触及;(5)对手提式电动工具、安全带等应进行测试,符合质量标准方可使用,不符合标准的一律作废;(6)机械在使用过程中定期检查、按需修理,做好维护保养

15、,及时修复存在隐患的部位,杜绝机械带病作业;(7)机械/机具用电线路一律由电工按照规定要求进行安装,禁止“一闸多用”;(8)机械维修期间要切断电源,悬挂不准合闸警示牌,必要时要设专人监护;(9)机械伤害事故预警的条件操作者缺乏应有的安全意识和自我防护意识,思想麻痹,有的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操作规程;包装机以及接近地面的联轴节、皮带轮和飞轮等,未设安全防护装置;手持电动工具无断电保安器;机械设备在非最佳状态下运转,机械设备在设计、结构和制造工艺上存在缺陷,机械设备组成部件、附件和安全防护装置的功能退化等均可能导致伤害事故;机械设备超负荷运作或带病工作;操作人员野蛮操作,导致机器设备安全装置失

16、效或失灵,造成设备本身处于不安全状态机械运转时加油、维修、清扫,或者操作者进入危险区域进行检查、安装、调试,虽然关停了设备,但未能开启限位或保险装置,又无他人在场监护,将身体置身于他人可以启动设备的危险之中;没有穿戴合适的防护服和符合国家标准的防护工具;对发现的问题与违章没有按规定处理或出现其他重大事故隐患或未遂事故。3.2.12恢复:事态控制后,做好现场保护工作,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对同类事故隐患进行排查,确定无事故隐患,经应急指挥部核查同意后,恢复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秩序。4.注意事项 4.1个人防护方面的注意事项:应急救援人员必须佩戴和使用符合要求的防护用品,严禁救援人员在没有采取防护措施的

17、情况下盲目施救。 4.2现场先期处置方面的注意事项:4.2.1应急救援时,应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先救人再救物;对人员进行应急救护时,应按照“先救命,后治伤”的原则。4.2.2在事故发生后首先做好警戒,非操作人员禁止靠近警戒范围内。 4.2.3应急救援人员必须采取可靠的安全防护措施后方可进入现场,参加应急救援行动。4.2.4应急救援小组组长负责现场应急能力确认,主要是检查各抢险器材的完好情况及确认抢险人员的抢险能力,备齐必要的应急救援物资,如车辆、吊车、担架、氧气袋、止血带、通讯设备等。4.2.5应急救援应注意对事故态势的评估,避免现场处置危及救援人员人身安全。4.2.6救护人在进行机械伤害

18、人员救治时,必须进行伤员伤情的初步判断,不可直接进行救护,以免由于救护人的不当施救造成伤员的伤情恶化。4.2.7机械伤害人员受伤可能在高处,存在高处坠落的危险,防止伤员高空坠落,救护者也应注意救护中自身的防坠落、摔伤措施。救护人员登高时应随身携带必要的安全带和牢固的绳索等。4.2.8如事故发生在夜间,应设置临时照明灯,以便于抢救,避免意外事故,但不能因此延误进行急救的时间。4.3自救和互救方面的注意事项:4.3.1重伤员运送应用担架,腹部创伤及脊柱损伤者,应用卧位运送。4.3.2胸部受伤者一般取卧位,颅脑损伤者一般取仰卧偏头或侧卧位。4.3.3抢救失血者,应先进行止血。4.3.4抢救休克者,应采取保暖措施,防止热损耗。4.3.5应急指挥部检查各抢险器材的完好情况及确认抢险人员的抢险能力,抢险人员使用的防护器具必须符合要求,应急救援人员数量充足,应急救援人员应经过应急救援培训,参加过应急救援预案演练等。4.4应急救援结束后的注意事项:4.4.1设备设施尤其是电气设备应经电工检查后,确认无安全隐患后使用;4.4.2救援结束应对人员进行清点。4.5其他需要特别警示的事项:4.5.1注意保护好事故现场,便于调查分析事故原因。4.5.2未经允许,除应急救援人员外,任何人不得进入事故现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技术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