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主题教育心得体会精选.docx

上传人:ylj18****41534 文档编号:28697852 上传时间:2022-07-28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8.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爱心主题教育心得体会精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爱心主题教育心得体会精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爱心主题教育心得体会精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爱心主题教育心得体会精选.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爱心主题教育心得体会爱心主题教化心得体会1假期,拜读了李镇西老师的爱心与教化,不得不佩服李老师的人格魅力和对待学生的真诚,书中所描述的真实而感人的事例一次又一次地呈现在我的脑海中,到处都体现了他为人师表的尽心,超越了一般父母对子女的爱。他的真诚和爱心为我们刻画了崇高的教化,也教给了我们为人、为师的道理。一、教化,必需拥有一颗爱学生的心当一个好老师最基本的条件是什么?答案就是“拥有一颗爱学生的心”。常言到:“琢玉首先要爱玉,育人首先要爱人”。爱学生是教好学生、建立新型师生关系的前提,没有爱就没有教化。爱学生,就必需擅长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而要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就必需把自己当做学生的挚友,去感受

2、他们的喜怒哀乐,去了解他们最关切和最感爱好的是什么,他们有哪些欢乐和苦痛老师用“爱”的眼神、“爱”的语言、“爱”的行动把学问和做人传递给学生,当面对一群纯净的孩子时,我们只有正确地相识他们、探讨他们,将浓浓的师爱洒向他们,用爱滋润学生的心田,用爱开启学生心灵之门,我们才能完成我们肩上的神圣使命。我信任,今日在学生在感情上多一份投资,明天学生定会在学习上多一份收获。二、教化,必需专心灵去赢得学生的心灵李镇西老师认为,真正的民主教化,要专心灵去赢得心灵;民主不只是教化的条件,更是教化本身。所以,他觉得真正敬重学生特性的教化,是不以分数论英雄的教化。尤其对待一些“后进学生”,更要从每一个人独特的精神

3、须要入手。教化要面对全体学生,自然就必需面对为数不少的后进生。教化者对待后进生的爱,绝不应是为了追求某种教化效果而故作姿态的“平易近人”,而是教化者真诚情感的自然流露。对后进生的转化,与其向他们“灌输”,不如引导他们发觉自己身上的和善之处、高尚之处、闪光之处,帮助他们树立“我虽然有缺点,但我也有亮点”的道德自信。这种做法,绝不仅是一种教化技巧,而是一种由真诚而产生的相互信任。当我们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我们将会感到无比华蜜,而学生也会乐于主动向我们放开心扉,只有这样,我们的教化之舟才会驶向胜利的彼岸。三、教化,仅有爱心还是不够的教化家们说过:没有爱,便没有教化。失去了爱的教化就像池塘没有了水一样

4、。也有俗语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但在教化实践中,脱离了方法和艺术的纯粹的爱的教化,有时也会像鸟儿失去翅膀一样,变得苍白无力。爱学生就要了解学生,了解了他们的爱好和才能,了解了他们的特性特征,了解他们的精神世界。李镇西老师毫不掩饰自己对学生的爱,而这份爱总觉得与其他人的有所不同。李老师不止一次地说过,学生的心灵往往要比老师纯净得多,学生在道德上也往往高出老师。真正的爱是建立在真正的民主的基础之上的,是真正同等的爱,发自内心的爱,不含任何杂质的爱,而更重要的是,这份爱不是单向的灌输,而是双向的互动。对于孩子,要教育他们,说困难其实也不难,只要你真正爱他们,你会发觉他们会爱你爱得更深、更真实。当爱

5、与责任存在于师生之间的时候,就会变得无坚不摧。作为一名老师,当然须要渊博的学问,也须要扎实的基本功,但更须要爱。爱,是教化的源泉,让我们以李老师为榜样,真诚对待每个学生,切实感受他们心中的喜怒哀乐,走进学生的心里,做他们真正的挚友。爱心主题教化心得体会2爱心,是冬日里的一片阳光,使啼饥号寒的人感受到人间的暖和;爱心,是沙漠里的一泓清泉,使面临绝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爱心是洒在久旱大地上的一场甘霖,使孤苦无依的人即刻获得心灵的安慰寒假的酸甜苦辣,在我心中是挥之不去的。正月初四的下午,我就做了一件特别有意义的事去儿童福利院探望小挚友们,并献上了一份爱心。正月初四一大早,我和哥哥拿出自己的压岁钱

6、去超市买了些水果和零食。我们还细心打算了几个节目。下午两点半,我们就兴奋地来到福利院。进大门上了二楼,我们便望见20多个不同年龄层次的小挚友坐在教室里看少儿节目。我们刚到门口,他们就异口同声地喊:“哥哥姐姐好!”我听了,一股热流在心中涌动。走进教室,我看到的是一群有着各种残缺的可怜的孩子,我的心里很不是味道。我和哥哥把带去零食分给他们,只见他们个个都露出了快乐的笑容。接下来,我和哥哥就每人吹了两首歌曲给小挚友们听。仅管我们的表演并不是非常精彩,但是,我从他们那一张张笑脸中感受到了他们是那么的欢乐。然后,我们又去参观了他们的房间。他们的房间很整齐但比较简陋,床硬硬的,被子也不厚。这又又使我起了怜

7、爱之心:他们失去了父母,得不到母爱和父爱,生活条件又不是很好,真是太可怜了!最终,我们还跟他们进行了交谈,玩嬉戏我跟他们交谈的时候,虽然有时听不清晰他们在讲什么,但我仍旧很努力地想听清晰他们讲的话,想听一听他们的心声,想多赐予他们一点欢乐。可是,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我们要回去了。临别时,那一只只小手抓着我们的手不愿放,有的小挚友还主动伸过手来让我们去握。看来,他们是多么渴望有人去疼他们、爱他们,使他们体会到生活的欢乐、欣慰和华蜜呀!他们是多么渴望生活中多一个人去爱他们呀!让我们一起去关爱他们吧!虽然个人的力气是微乎其微的,但是来自社会各界的力气,能让那些孩子们感受到虽然失去了爸爸妈妈,但是有社

8、会上许很多多人去关爱他们,使他们觉得生活是欢乐而华蜜的。而我们在帮助别人的同时,自己的欢乐是无限,心灵是满意的。虽然寒假已经过去,但这件事却始终烙印在我心头。它使我恒久不会遗忘爱,恒久不会遗忘那些可怜的孩子,我还要去看他们。爱心主题教化心得体会3新年到了,当大家团聚在一起,共享者快乐时刻的时候,你可曾想过敬老院里那些残疾、孤寡的老人们呢?我们几个同学组成了一个小分队,去敬老院里献爱心。首先,我们去超市买了些饼干什么的。谁知大家都没带钱,只有我和王诗慧身上有些。我们把钱凑了起来,买了7包饼干。我们上路了。一路上有说有笑。经过一个多小时的长途跋涉,我们最终到了敬老院。一打听才知道,敬老院的院长是我

9、幼儿园时的班主任。可是老师今日正好不在,门也锁着,无法打开,我们被堵在了门外。更糟糕的是,门卫室里尽然没有人。“不会搞错吧,连门卫也没有”“我们不会白来了吧”同学们发起牢骚来。这时,在院内草丛里,走来一位老人,“啊、啊”的叫着。我细致端详起着这位老人来,他已有70岁左右的年纪,两鬓发白,脸色通红,一张脸上长满了皱纹,看上去老态龙钟、有些痴呆的样子,等了许久,一位戴着帽子的中偏老年人走了出来,问我们:“你们干什么?”周思琪答道:“新年到了,我们来帮老人们做做好事,还买了些饼干送给阿公、阿婆们。”那个也许是门卫的人就放我们进去,我们刚进门,一条狗就冲我们“旺、旺”叫个不停。那门卫喊道:“去、去”,

10、那狗才停下。也许是狗的叫声,吸引了很多老年人围了上来。我拿着饼干一一分给他们,老人们乐呵呵地笑着,我们用一般话向他们庆贺时,他们却听不懂。转念一想,这些老人也没有多少文化,也许听不懂吧。于是我们用方言向他们庆贺,老人们就更兴奋了。大家还帮老人们叠被子、理衣服、倒茶,然后用手机照下了精彩瞬间。我们走了,但我们的祝愿却留在了老人们的心中。虽然我们只带了些薄礼,但“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愿天下的孤寡老人们过得更快乐、更欢乐。爱心主题教化心得体会4多年以前,我还在上初中,一次学校通知中考报名要用网银,我才得一机会,办上了属于自己的第一张银行卡。由于不愿麻烦家里人,加上自己的好强心作祟,我就独自去了银

11、行,到那儿才知道年龄出了问题。年龄?好吧,那时的我还是未成年,所以多次碰壁之后我带上全部证明我身份的资料去了银行。最终等到了我的银行卡,我第一件事不是学着其他同学抓紧网上购物,而是做了一件令爸妈想不到的事儿。我根据电脑网上银行介绍,给红十字会捐助了我开卡50元中的10元,10元钱对于我是意义很重大的,它是我信任网络的第一笔消费,也是不信任社会都是“郭美美”腐败,而投入的第一笔善款。今日我在网上看到一部名字叫做让熊猫飞的电影,看了介绍才知道早在6月份就公映了,很惭愧我现在才刚刚知道这部电影,之所以有这种心情是因为感觉这么好的电影不应当被我错过的。他的情节对我触动很大。早在古时候,人们就讲究大同社

12、会,鳏寡孤独费疾者皆有所养,而现如今人们对孤寡老人却漠视不理,电影中现实的映射出当前中国社会的生动和多面,同时也呈现当前社会价值取向的困难性和多元性。刺激我们的第一反应:认为慈善又是一次炒作,好多看似慈善的事业其实是打着慈善的旗号往自己腰包捞钱。试问就没有人真正为慈善事业做些贡献么?在批判别人的同时我们有没有也想想自己的过失呢?既然大家都是如此,为何还不去挽救,不能让我们从现在起,为社会为家人表表我们的善心呢?献爱心要趁早,你是否也慢慢信任并发挥自己的善心了。爱心主题教化心得体会5春节期间我仔细阅读我国当代闻名教化家李镇西老师写的爱心与教化的教化手记,使我感染最深的是培育“优秀学生”六大方法。

13、目前我国有幼儿和学生三亿左右,在这样一个广阔的群体中,必定有众多的“优秀学生”。由于独生子女传统观念改革开放等缘由,在这些优秀学生身上存在着一些不良因素也是完全可能的,所以要把“优秀学生”真正培育成为高素养的优秀学生,教化界有义不容辞的责任,那老师就是一线的操作人员。“优秀学生”首先要树立志向。凡是“优秀学生”智商较高,他们的成果是优秀的,但他们的志向不肯定非常明确,做老师的要教化、引导他们树立志向、明确志向,真正做到“志存高远”。树立显明立场,正确的志向,这就是培育优秀学生的首要目标。其二是正确引导“优秀学生”相识自己,凡是文化成果好的学生都认为自己最聪慧,高人一筹,尤其家庭条件好的学生更为

14、突出,所以要教化他们正确相识自己,用一些详细的例子如与少年英才作比较,让他们看到自己的不足,分析自己的优缺点,逐步提高自己的综合素养。其三是教化“优秀学生”保持童心,少年儿童具有纯朴和善的本质,但“优秀学生”随着因成果好,荣誉多、表扬多而产生傲慢自大,心胸狭隘的现象,做老师要让他们与班级里的学生同等相处,让他们看到文化成果一般的学生,酷爱劳动、关切班级、帮助同学的.优良品质,又可以让他们体会和同学融洽交往的华蜜感,逐步淡化他们的“优生”意识,成为同学中的一般小伙伴,保持一颗纯朴的童心。其四是激励“优秀学生”超越自我,这对少年儿童来说是比较难的,那就要引导学生从详细的事例中来分析相识,例如某一次

15、测验得了96分,而丢掉的4分是基础分,按理来说是不该丢的,说明自己马虎大意,轻视了基础的东西,让学生万事细心仔细,养成良好的习惯。其五是优化“优秀学生”的受挫心理承受力。“优秀学生”一但受到挫折不能正确对待,心理素养比较差,要让他们正确相识“失败是胜利之母”的道理,可以通过下棋等消遣活动形式,从失败中重新站立起来,做一个坚毅的儿童,而不被挫折和失败而击倒。其六是培育“优秀学生”的创新意识,培育学生的创新意识。一般状况下少年儿童很难做到,其实不然,平常的教学教化活动中,往往会有一些“优秀学生”提出一些被老师认为是意想不到的问题,如课堂教学中一位学生提出击打三角铁,手握住三角铁后击打的声音不响,这

16、看来是一个小问题,但牵涉到声学的学问。音乐、声学原来是一个系统的,那应当正确对待、师生探讨、探讨或在课后仔细探讨,让学生相识到新的学问,若有更多的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我看学生的思路会更宽、学问面就会广,创新的意识很自然地会在少年儿童的心理养成。少年儿童是祖国的将来,把下一代培育好,是我们这一代人的天职,在三亿左右的幼儿学生中通过教化,正确引导,确定会有成千个科学家产生,确定会造就千百万个国家栋梁,那我们的国家会更加强大。爱心主题教化心得体会6上周,我阅读了一下李镇西老师的爱心与教化一书,因为时间关系,只是粗略阅读。纵然如此,但书中的内容让我感受颇深。书中描写了一群充溢活力的少年,他们有的家庭贫

17、困,有的身有残疾,当然也有一些是生活在华蜜中的。他们从出身到性格都各不相同,但他们却都对自己的祖国有着深深的爱,对亲友都很真诚。每个月老师都会给那群少年进行精神说话。泰戈尔曾说:“爱是亘古长明的灯塔,它定晴望着风暴却兀不为动,爱就是充溢了的生命,正如盛满了酒的酒杯”。作为老师,每天面对那么多来自不同家庭的孩子,他们的性格各不相同,有优点,也有许多缺点,所以我们必需要一视同仁,不能用同一把尺子去衡量他们,即使他们一个个良莠不齐,我们也要有足够的爱心和耐性。李老师和学生间的一个个故事都体现了他对学生的爱心,甚至超过了一般父母对子女的爱。他不但是爱优生,也爱差生。例如,学生生日时他给学生送礼物;在课间常常和学生一起活动;对班级中学生轮番家访等。李老师在书中写道:“当一个好老师最基本的条件是什么?”“是拥有一颗爱学生的心!”他还说:“离开情感,一切教化都无从谈起。”师爱的最高境界是友情,具有爱心和学问,对全部学生来说,他们喜爱前者。爱是人类的永恒话题,是人类最基本的情感,而在教化中,爱更是教化的灵魂和生命。我们对学生的爱,不应是居高临下的“平易近人”,而应是发自肺腑的爱。被爱的人才懂得去爱别人,爱能给人力气,给人温馨。让孩子们心中拥有爱,许多问题都可能在爱的暖流里溶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