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延心理学)读书心得(通用7篇).docx

上传人:安*** 文档编号:28644827 上传时间:2022-07-28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8.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拖延心理学)读书心得(通用7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拖延心理学)读书心得(通用7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拖延心理学)读书心得(通用7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拖延心理学)读书心得(通用7篇).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拖延心理学)读书心得(通用7篇)(拖延心理学)读书心得(通用7篇)当我们对人生或者事物有了新的考虑时,可用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这么做能够提升我们的书面表达能力。到底应怎样写心得体会呢?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拖延心理学)读书心得,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拖延心理学)读书心得1生活中,不管是学生还是作为老师的我们,多多少少会有拖延的现象。如学生的迟到,不及时上交作业作为老师的我也是习惯把工作留到最后才做。因而近期在繁忙的工作中抽空读完了一本(拖延心理学)。发现其中所讲的很多道理,能够应用于我们的日常教学上。学生最常见的就是迟交或者不交作业。我们天天面对着学生的在这种行

2、为。读了这本书后,让学生首先找出拖延的原因,作者归结为:缺乏自信、反感心理、目的和回报过于遥远、无法自我约束。找到了本人拖延的原因后,学生便能顺藤摸瓜找到解决方法,通过笔记、日记、随想等等。让学生记录下本人最真实的想法,见证本人的改变,又或是从这些内容中更深入地讨论本人。做好计划,分步骤一点一点解决解决这些问题。有几个学生很明显的进步。保护你的时间,学会如何讲不,要合理安排时间,管理自我!(拖延心理学)读书心得2假如你想要战胜拖延,那么从拿起本书的这一刻开场改变吧。翻开这本书,引入眼帘的这句话,深深地吸引了我。拖延,并不仅仅是一个贬义词,他可能指一种有用的习惯,能够避免不必要的投入以及因冲动而

3、损耗的精神,他可以能指一种有害的习惯,是在完成一件必需要完成的任务中懒惰的表现。开场我以为拖延只是个人行为习惯的养成问题。一直到读了这本书,我才感到,拖延,大部分的时候只是我们问题的冰山一角。深层的原因才是需要引起我们真正重视的。比方:心理障碍、生理缺陷、价值观冲击等等。书中所言:“拖延是由心理根源、生物因素和人生经历这三者交织在一起而构成的。假使细究起各自拖延的根源,还会扯出诸如:早年记忆、对成功和失败的各种恐惧、模糊的自我认识以及家庭的态度等等,这些我们本人都不太愿意去触及的深层次感受仰或真相。我的生活存在了过多拖延的事情。例如想要减得肥,肉永远长在身上,想要练习的瑜伽,身体总是拉不开筋,

4、想要提高本人的技能,拓展人际关系等总是迟迟不能迈出第一步。总是告诉本人,没事,还有明天。可是,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由于从小随性惯了,害怕固有的圈子被打破,不习惯改变,懒于创新,喜欢成功,害怕失败,对失败的恐惧,害怕本人固有能力的失去,害怕别人的评估,深层的不自信贯穿了我的生活,这些原因造成了本人的裹步不浅,浅尝辄止,对事情不认真,不追求,没有生活目的,不能做到创新,很快接受新事物。学习了这本书,我觉得本人的目的太含糊,想法总是讲来就来,计划不详细,详细做事情的时候,不知道该做什么,造成拖延。我们能够通过诚实地对待本人,分析本人,来明确本人生活的目的。看到本人的价值和气力。分析哪些只是人云亦

5、云,哪些是我们真正想要的、必需要做的。我们大部分的精神生活都发生在本人的意识以外,这帮助我从外在的原因转到对本人内在精神的寻找,进而保持不断成长的心态,我觉得这是最重要的一个收获。我还学会了一种和本人的精神世界进行沟通的方法。如快乐来自于根据本人的价值观健康的生活,来自于和别人和跟本人内心深处的沟通,来自于接受本人本来的样子。这改变了本人的世界,让本人时刻保持正念,保持对本人内心的关注,关注本人的意识以外的精神形态,充满了对世界精神的敬仰。希望您听到我的共享,固然不能很快的战胜拖延,起码能够更清楚的审视本人,从今天起,开场喜欢本人,知道本人想要的,了解本人。(拖延心理学)读书心得3从什么时候感

6、觉到本人有拖延症?大约是大学时间。高中时,由于处在一种高度“集权的家庭中(父母管教特别严格),一旦摆脱这种管束,进入大学生活后,我发现本人的状态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这种情况在大一的时候还是好的,毕竟生活习惯的是难以很快被“恶化的,所以第一年,我参加了各种活动、参加各种组织、社团,学业也没有落下,没有付出什么努力,也能获得二等奖学金和班上能拿的奖。最大的变数发生在大二,我开场追星,开场玩游戏。沉迷其中无法自拔,甚至请假不去上课,自然,我有底线,就是不挂科,所以延续大二,我只能拿三等奖学金。大三的时候,准备考研,但是心里对于爸妈的这种期许,我是极度不情愿的。所以,基本投入的学时时间可能不超过50

7、个小时,自然,考研也是失败的。大四毕业了,我很恐慌,担忧本人的表现能否能在社会上立足,所以在第一份offer提供过来时,我就接受了,并且为这极少的工资,付出我最大的诚意和努力。如今毕业已经四年,如今的我,已不同于当年的我,但是我仍然感觉到拖延在我生活中经常的出现。所以我读了这本书(拖延心理学)。这是一本什么样的书呢?两个方面:这是一本让你了解你本人、分析你本人的书,整体就分为两部分,理解拖延和克制拖延,对我来讲,理解拖延部分,看的经过中,我会心跳加速,由于我能够感觉到,作者讲的就是我,活灵敏现的展示了,生活中,你的心路历程是如何的?你会由于那些借口去拖延。理解拖延“恐惧恐惧这个词语出现了134

8、次,结合方式为“恐惧成功、“恐惧失败。恐惧成功是我第一次听到的观点,很多人害怕成功以后本人的生活发生的压力会变大,也有人害怕本人的成功会让身边人遭到伤害或者嫉妒,这里比方讲妻子担忧本人的成功会让丈夫自尊心受损。“控制恐惧这个词语出现了80次。结合方式为“害怕被控制、控制某某“自我控制,这里理解为,很多人需要对本人和本人以为的所有物(比方本人的孩子、时间、所有权)有全盘的控制,这种控制是不受其别人的阻碍、指使,当本人被要求做什么事情的时候,会以为本人失去了控制权,固会产生控制反叛,会给本人理由拖延。“完美主义完美主义这个词语出现了80次,结合出现的还有“高等待和苛刻要求。这里的完美主义者,我觉得

9、能够理解成行动派和理想派,行动派的完美主义者和强迫症能够关联理解,理想派,往往是由于想要把事事都做到完美,实际执行中反而会迟迟不行动。克制拖延这部分,我觉得作者考虑到了原因的差异,所以提供了各式各样的建议,比方,细化目的和步骤,把广泛的目的变成可执行的步骤并列出来;建立的第一个目的应当在15分钟内能够完成;在做某一件事情前,给本人一段时间放空;改变本人做事情的环境,和数字网络讲再见或者去图书馆、咖啡厅,甚至放弃半天的上班时间;结伴同行事半功倍;甚至及时就医。这些在其他的鸡汤文或者时间管理的书籍中,我也有看到过。每个人的适用程度和解决问题的实效肯定是不同的。我喜欢作者介绍的其中一个方法,是用于自

10、我分析的,由于很喜欢,印象深入,所以我会全文摘录:自由书写“你能够将你的笔记用于“自由书写。自由书写就是在一个有限的时间内将你的所思所想以一种不停顿、不判定和不做修饰的方式书写下来。这种方式通常被书写者用于激发本人开场做事的动力,或者发现某些没有被本人意识到的想法。在二特别钟左右的自由书写经过中,你所要做的就是一直写下去,哪怕你写的是“我没有什么好讲的或者“我不知道接下来该写些什么。不要把你的笔从纸上挪开(或者,不要停止敲击键盘),只要将你的思绪写下来就能够了。不必担忧标点、拼写和语法,也不必担忧你写的能否有意义,或者能否准确。不要涂抹,不要划掉,也不要删除。自由书写的目的不是要写出一篇美文,

11、而是要在不做判定的情况下去了解你的思维和情绪。这对我来讲,这不仅是分析本人的手段,我觉得是充分了解本人的价值观的手段,我有时候总觉得,本人心里想到了什么,但是却无法总结成观点,但是写东西的时候,哪怕很无趣,我也觉得,我终于通过某种方式了解到了本人的真实想法,随着科技的进步,我已经不像原来那样天天去写日记(写字对我来讲和手腕的酸痛是结合在一起的)。但是我却很喜欢在键盘上打字,我很享受一个个单词出现的经过,很享受一片文章成型的经过。哪怕,就想如今这样,也不会有很多人给我对文章的反应。这本书,我更喜欢前部分,由于你了解了本人,才能对症下药,而提供的建议,每个人的承受度是不同的,就比方害怕失去“控制权

12、的人,可能也会觉得,凭什么指使我去做什么?(拖延心理学)读书心得4特别钟有多长?因着赖床的缘故,我为了避免迟到,曾掐着表,把我从家里出发到走进学校的时间大致记了下来。几天的时间总结了下,每次大概七八分钟的样子,再加上一些不稳定因素,比方需要绕远路走大门,或是下雨天,车流量多等情况,就要在最快时间上再加上几分钟。所以天天最晚我都会在上课特别钟前匆匆出门,也算是运气比拟好的,从那之后我就鲜少迟到。可往往在我时间绰绰有余,自信心满满地以为绝不会迟到的时候,你会在上课时间快到时看到一个仓促到有些狼狈的身影向教室奔去。这就是人所常言的拖延症。当钟表上的指针明晰地告诉你今天洗漱之后比昨天早了五分钟,你及时

13、松了口气并暗暗庆幸今天时间比拟充裕,于是同样是出发前的准备工作,却在不经意地拖沓中将时间用尽,再度看向钟表后,甚至比平日出发的还要晚上一些。当然,也还有一种情况时常发生,明明是早出了门,算好的时间也还能够余下些许,但偏偏抵达时间和往日没什么不同,更有甚者,你还会发现时间不够了。这些就是(拖延心理学)上所讲的拖延,这种非必要、后果有害的推延行为,并不是一个严格的心理学或医学术语,但严重或经常的拖延行为,经常是一些深层问题的表现。以前一直以为拖延和拖延症并没有什么不同,故而经常把“拖延症一词挂在口中,在看完这本书之后,才真正理解了“拖延和“拖延症的区别。拖延是一种单纯的做事拖拉或是懒得去做,也仅是

14、一种坏习惯,可当这种坏习惯影响到情绪,出现强烈自责情绪,强烈负罪感,不断的自我否认、自我贬低,伴生出焦虑症、抑郁症、强迫症等心理疾病时,才能称之为“拖延症。书上举了很多个例子,皆是拖延的特征。在我的理解中,拖延也是对时间的模糊,特别钟,讲短却能够做很多事,讲长又过得很快。当你面前摆着需要完成的工作,却又想玩一会儿手机的时候,可能多数人会选择定一个时间,玩到那个点再开场工作。假设你在看小讲,到点之后若是觉得精彩万分,你估计会暗示本人看完这一章再去,假设你在聊微信QQ,可能会是准时放下手机,但不停弹出的消息会让你情不自禁地将它再度拿起,每次发上一两条消息再放下,一会儿过后又会有消息弹出来。于是不知

15、不觉几个小时过去了,你以为这几个小时你只拿出一些零碎时间来看手机,可事实却是你的工作完成的极少,并且质量不高。(拖延心理学)上列举并综合了拖延的诱因及解决方法,主要几点就是:1、完美主义,所有事情都要到达一个很高的境界,要一次做好,所以不愿意匆匆忙忙开场,要万事俱备才行,可以能由于旁人对本人的等待太高,害怕失望。2、还有一种学生常有的抵制与敌意。就好比一个学生对科目的不喜:这个教师对我态度太差了,所以我不高兴做他布置的作业。由于不喜欢这个教师,所以放弃了这门课的学业?你再怎么和教师怄气,收到损失的都是本人。3、任务或是工作太难也是一种原因,不能忍耐持续做这件事情,等明天再做吧。但是往往明天到了

16、,心里还是不高兴做,又继续往后推。周而复始,你可能就会对本人的能力产生怀疑了。这些问题想必大家都是发现过的,可解决起来时就难下面手。因而我以为若是想尽量摆脱拖延,就要想好下一个特别钟要干些什么,充分利用时间,解决造成拖延的根本原因,并不能给本人太大压力,劳逸结合,才能在规定的时间完成你必需要做的事情。所以讲,拖延症的根本原因:就是拒绝拖延的好处还没显露,继续拖延的坏处的还没有变成痛。拖延是尘封梦想的地狱,也是埋葬潜能的坟墓,在拖延的纠缠与困扰中,你可曾会想过因拖延而不知不觉中消逝的光阴,无所作为和虚度年华?拖延是生命的盗贼,若是你不愿热情被窃走,时机被偷去,梦想被碾碎,爱情被扼杀,便学着将拖延

17、拒之门外吧。由于本来能够流光溢彩的人生,却能够在拖延中变成一具平凡丑陋的空壳。(拖延心理学)读书心得5无论你从什么时候开场拖延,一旦开场,就很难停止。(拖延心理学),作者是简博克、莱诺拉袁,她们两人是心理学博士、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资深心理咨询师。从1979年开场就为学生中的拖延者创设了第一个团体治疗课程,曾经出如今(奥普拉)和(20/20)等电视节目中,同时也是(纽约时报)、(今日美国)、(洛杉矶时报)、(人物)和(现代心理学)等出版物的专访对象。当然这些名头我也不知道真假,也没要为了一本书去查证,我喜欢书中的前言所介绍到的一段推荐语:(拖延心理学)是个金蛋,可是人家出版界为孵化这本书花了2

18、5年。有没有人想过,畅销书出版的秘诀就是坚持、希望和爱。听起来有点像(圣经),恰好,(圣经)就是世界上最畅销的书。沉迷于最后一刻完成的刺激中在字典中,动词拖延(procrastinate)的定义是“推延,延后,延缓,延长,由两个拉丁词所合成:pro的意思是“往后,而crastinus的意思是“属于明天,合起来的意思就是“往后挪到明天,也就含有“以后再做的意思。写这篇读后感的时候,是周日,我给本人的目的是一周读一本书,然后写一篇读后感;其实我前天就把书读完,但总由于别的诱因没有静下来写,由于我内心里总以为还有时间,我就是那个有拖延症的人,但我也发现我不是唯一的人。关于一周读一本书,我有小组群,我

19、们组里每人都是一样的目的,一周读一本书,每本书写读后感,但是每周下来总要周日当天大家才陆陆续续提交共享,并且踩点共享的现象时常有。究竟读一本书,并完成相应读后感,能否真的需要一周的时间呢?其实不是的,我前几周,有读过章节页数更多的,试过能在5天内就完成,我是利用一些碎片时间,如在等人的时候,在午休前、睡觉前、甚至是跟朋友喝茶经过中的一些空档,把书本按50页或100页为一个任务段的方式去读。无论是这个读书也好,还是其他一些有期限的事情,书中那一句“有些人会为在最后一秒的灵感迸发沾沾自喜,让我看到了本人;我们似乎都总喜欢在最后一刻完成,由于在最后一刻完成的成就感宏大,它充满紧张与刺激,似乎在考验你

20、的能力与天赋,我错愕这种对于拖延的常规认知,由于我一直以为拖延只要带来烦恼与不安,未曾想过它还带来这种侥幸的喜悦,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养成拖延,并听任拖延,以致于对拖延上瘾。完美主义者的焦虑来历关于有拖延症的人里,书中讲到了很多成因,其中的完美主义者往往会有拖延症,这一点让我感到意外,由于我以为这一类人往往对于拖延是不能忍耐的,由于他们有规划有进度,有要求有目的,是拖延症患者需要去学习的人;但,不是这样的。追求完美的人正是由于追求完美,由于对于每一件事上都力求尽善,这样的结果反而导致了在诸多事情上的时间进度逐步拉距,随之而来的就是焦虑,不安,更甚者怀疑本人的能力。事有分大小轻重,有些事情需要完美,

21、有些事是为了让更重要的事完美;我不是在鼓捣不必要认真对待每一件事,由于认真对待是一种态度的体现,但是当在某一个更为终极的目的前,需要有所调整,甚至有所取舍去促使重要的终极目的完成。假如你每一件事都由于一个头发丝大小的点而纠结,那么本来惧怕这类人的拖延症也就找到了突破口,并不断放大,最终击败你,让完美的你也染上拖延。追逐夕阳这周里,有一天下班,我在返程的路上,发现了硕大的夕阳,一个宏大的蛋黄,泛着不扎眼的柔光;可是,无奈高层洋楼群的遮挡,始终无法看得清楚全貌,于是我在下班高峰期里流窜,往江面的桥上开去,不过等我到桥上开过时,四周观望,夕阳已走,黄昏的夜空只留下一片晚霞。其实,我本来是能够看到夕阳

22、的,但当时的我觉得晚一点下班也没关系,工作就慢吞吞地做,跟同事聊天,不曾知道我下班后要追逐夕阳。此时的我想起这周读的这本书,拖延症的书里还有讲到一类人,害怕失败的人,他们也有拖延症,拖延是他们的盾牌,假如一直不面对,似乎就不会失败。可是不曾想过拖延可能会失去另外想要的美妙,假如我早一点下班,不磨磨蹭蹭,我能否会见到夕阳呢?你是哪一类型的拖延症?不管哪一种,都希望你克制它。(拖延心理学)读书心得6我们都有的拖延症:早在7月4日,所里推荐好书的时候,早早就定下了一个小目的,本人推荐的书,本人要写一篇读后感。然而7月即将过去,结果定下的东西本人却一而再再而三的拖延。就像(拖延心理学)里面形形色色的“

23、患者一样,拖着不干某件事情,固然知道这件事情本人应该去做,但是就是不想立即去做。当初推荐这本书的时候,就是觉得当代人(十分是本人)或多或少都会有点拖延的坏习惯,所以在看到这个书名的时候就决定了要推荐这本书。两位心理学家博克莱和莱诺拉写的(拖延心理学),作者为我们提供了达成目的、管理时间、谋求支持和处理压力等一系列方案来克制拖延问题,他们提供的方案极为实用并经受过实践的检验。本书还考虑到工作和生活节拍不断加快的现代文化诉求,以及注入注意力缺失紊乱症、执行功能障碍症等神经认知问题对拖延的影响。本书甚至还为生活和工作在拖延者身边的人群提供了不少实用性的建议。本书的两位作者基于他们倍受好评和极具创始性

24、的拖延工作坊和从诸多心理咨询领域中汲取的丰富理论和经历,对拖延作了一次仔细、详尽、有时也颇为诙谐的探索。书中很好的阐述了一下作者对拖延的认知:它是一种非理性的推延行动也就是讲,固然明知道拖下去会变糟糕,可还是心甘情愿地拖拖拉拉。现实生活这种例子比比皆是,比方月初的绩效计划了去做某件事情,但是月中的时候却一拖再拖,总感觉还有时间;这个是个很简单的事情,只要我去做就很容易完成;但是直到考核的那天才手忙脚乱,我为什么不早点时间去做呢?我假如早点去做能够这样的?我假如早点去做可能会比这个做的更好?就是由于“拖延两字击中了我的要害,所以希望能够通过这本书找找本人拖延的深层原因,以及希望找到解决的有效方法

25、,同时也希望能够给大家一点启迪。对于拖延的原因,作者归结为:缺乏自信、反感心理、目的和回报过于遥远、无法自我约束。我感觉本人应该属于后两种吧。很多时候都是知道要做某事,应该姚总爱什么时候做完,应该怎么做,但是就是懒想晚点再去做,明天我有时间我明天再做,如今我需要休息下换个时间再做吧,这个故事马上就完结了我看完就去做。以上通通都是想拖延着的借口罢了,这些想法都是不现实的,有些可能你本人都不知情,但是他却存在于你的潜意识当中,所以,意识到这些想法的虚假性是克制拖延的第一步。分析了拖延的根源,书中还给出了行动建议。有个明确的目的和可行性的计划。拖延习惯本人觉得越严重,对本人更要有一个明晰的目的。确定

26、了3天内做完的事情,那么本人做计划能够提早一点2天做完,提早给本人压力或者焦虑,2天时间到了没有完成应该反思:我本人为什么没有完成,这样的后果我不想承当,那么我要早点去完成它。循环反复,不知不觉中让本人习惯这种形式。当然目的也要可行性,明显需要3天的事情硬逼本人要2天完成那是自讨苦吃。目的需要把握两点,一不要持续太久,二时间不要太紧凑。太久很容易让人疲惫和没有成就感,太紧凑不具有可操作性。学会判定时间。真正了解本人的时间,而不是大概、估计。最好的方法,单独花一段时间记录本人天天都在做些什么,然后分析哪些时间能够利用,哪些时间无法缩短或者很重要。同时,不要试图去给本人找一个适宜的时间和适宜的状态

27、做某一件事情,由于这样完美的事情很少发生。通过身体减轻拖延。很多时候做事总是希望有一个好的状态再开场,可是大部分时候很难发现有这样的状态。或许这不单纯是精神的问题,而且与身体有关。假如需要做,但是由于畏惧,不想做,那么先做一些周边的事情,把本人和环境融合起来,然后再去做本人要做的事情。重复的做一件事。养成好习惯。一个人总是把一件事情做的很好,当碰到下一个问题时,大脑自动向好的方向去引导。因而生活中的做事方式、考虑问题的方式也是能够通过重复构成习惯的。一旦构成习惯,这些好的习惯就总把本人引导向一个好的方向。找到针对本人拖延问题的好习惯,让本人建立起本能的习惯,逐步打开脑中对原有拖延习惯的连接,进

28、而改变拖延。(拖延心理学)给克制拖延描绘了一个克制拖延的征服之战,想克制拖延,最好多聆听内心的挣扎,然后通过理性告诉本人,怎样做才是正确的。当然,拖延的坏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也不能指望一朝一夕就将它一下子改变。日常生活中应多给本人心理暗示,时刻提醒本人“笨鸟先飞。(拖延心理学)读书心得7人生,每个人都在演绎着一场属于本人的人生,我们都有着不同的思想和心理,向往成功的道路都是我们一生的追求。也许,当你在迷茫着的时候,拖延着的时候,你已经抛弃了一段你作为在这个世界上生活的一段仅有一次的时机。我们的生命,固然渺小,但却应该活得有激情,有意义。我之前一直以为,拖延是每个人身上都有的缺点,有些人为不

29、易改掉的习惯懊恼,有些人在最后一秒的灵感迸发二沾沾自喜,觉得这似乎都是生活常态。但遇见(拖延心理学)之后,我的看法有了很大的改变。认清现实和本人,接受本人。外表上看,拖延是个人的时间管理问题,或者对所处理的事情责任感不强二逃避的方式。事实上研究发现,拖延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不仅仅涉及个人的心理,行为和情绪问题,还涉及社会,文化等问题。即便我们意识到拖延的存在,已经耽误了事情,却无法停止这种行为。有时,我们会被一些所谓“拖延者的信条所讲服。比方,我必需要做到完美,我做每件事都应该轻而易举不费力气。什么也不要做比冒失败的风险更安全,假如这一次我做的很好,那么我每次都应该很好。我们平常听到这些,会以为

30、是对本人要求严格,是完美主义者,办事求稳。事实上,这些跟拖延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由于这些想法是不现实的,是为拖延开道的个人观念。假如你以为必须做到完美,那么你宁愿拖着也不愿意去做,由于你不愿意冒风险被人批判你的失败;假如你以为成功是危险的,你就会为了保护本人和别人而降低成功的概率。人们构成拖延习惯是由于害怕,害怕展露真实的一面,会不被别人能接受,以致于拖延者不仅躲开了认知世界,也躲开了认知本人。固然要忍耐自责,自轻和对本人反感的痛苦,但是比起认清自我所带来的的脆弱,这种痛苦更容易接受。改善拖延的经过,也是认清本人,接受本人优缺点,能够像老朋友一样与本人相处的经过。拿破仑希尔曾经讲过:“生活好像一盘棋,你的对手是时间,假设你行动前优柔寡断,或拖延的行动,你将因时间过长而痛失这盘棋,你的对手是不允许你优柔寡断的!从如今起,让我们拒绝拖延,提高执行力,与时间决战吧!【(拖延心理学)读书心得(通用7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策划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