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星瓢虫捕食茶蚜的生物农药安全性评价(精品).docx

上传人:安*** 文档编号:28632439 上传时间:2022-07-28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6.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星瓢虫捕食茶蚜的生物农药安全性评价(精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七星瓢虫捕食茶蚜的生物农药安全性评价(精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星瓢虫捕食茶蚜的生物农药安全性评价(精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星瓢虫捕食茶蚜的生物农药安全性评价(精品).docx(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七星瓢虫捕食茶蚜的生物农药安全性评价七星瓢虫属鞘翅目瓢虫科,是一种捕食性昆虫,以害虫为食,常被称为“活农药。茶蚜别名橘二叉蚜、茶二叉蚜,属蚜科,俗称腻虫、密虫,常吸食新梢嫩叶的汁液,造成芽叶枯萎,除了危害茶树外,还对咖啡、无花果、茶油等植物造成了宏大了影响1。实验中对不同虫态的七星瓢虫对茶蚜的捕食功能反响及生物农药对七星瓢虫的安全性进行了讨论,为保护七星瓢虫提供理论证据。1资料与方法1.1实验材料该次实验中的所有幼虫、雌成虫均喂食麦蚜进行室内培养。所有茶蚜均在同一片茶园获得并在室内茶树上进行后期繁衍。1.2实验方法1.2.1不同虫态七星瓢虫对茶蚜的捕食功能反响选用同样的5个玻璃培养皿,分别放入

2、14龄的七星瓢虫幼虫和雌成虫,所有七星瓢虫均饥饿处理24h。用脱脂棉浸湿茶树新梢2,并放入培养皿,每个培养皿放3个,随后在每个培养皿中均放入250头蚜虫。最后将培养皿用纱布遮挡固定,放入同一人工气候箱内,调节到适宜的湿度、温度和光照。另选同一虫态的瓢虫,分别放入不同茶蚜密度的培养皿中。均经24h后,记录各培养皿中的七星瓢虫捕食量。1.2.2不同植物性生物农药对七星瓢虫的安全性评价选取0.3%的苦参碱水剂、0.2%的苦皮藤素水剂、0.6%的氧苦内酯水剂以及1.8%的除虫菊素水乳剂4种植物性农药,每种药剂设置4种浓度,另外增加清水作比照,共17组。将含有茶蚜的茶树放入各个药剂中进行浸泡,10s后取

3、出,随后将茶蚜身上的药液处理干净,放入培养皿。在每个培养皿中放入饥饿24h处理后的七星瓢虫雌成虫20头。经过24h后记录各培养皿中瓢虫的死亡率。1.3观察指标若培养皿中七星瓢虫雌成虫不能正常爬动即断定为死亡。清水中的死亡率即为自然死亡率,校正死亡率=死亡率-自然死亡率。使用安全系数来评定植物性生物农药对七星瓢虫的使用安全性。其中安全系数大于5表示安全性高;0.55表示安全性一般;小于0.5表示极不安全。安全系数=七星瓢虫的致死中浓度/田间推荐使用浓度。2结果2.1不同虫态七星瓢虫对茶蚜的捕食功能反响本次实验中,对不同的瓢虫形态给予一样的茶蚜量,经过24h,瓢虫幼虫岁虫龄的增长其捕食量不断增加,

4、但雌成虫的捕食量反而会减少,不同虫态中4龄幼虫的捕食量最大表1。同种虫态下,随着茶蚜密度的增加,其捕食量明显增加,但到达一定程度时增长变缓。2.24种生物农药对七星瓢虫成虫的安全性评价经过实验,同种植物性生物农药随着浓度的升高,其校正死亡率会逐步升高,其中1.8%除虫菊素水乳剂对瓢虫的校正死亡率最高,其次分别为0.2%苦皮藤素水剂和0.3%苦参碱水剂,0.6%氧苦内酯水剂的校正死亡率最低;计算4种植物性农药的安全系数,结果显示安全系数均在0.55分之间,安全性一般,其安全性从高到低依次为:0.6%氧苦内酯水剂、0.2%苦皮藤素水剂、0.3%苦参碱水剂、1.8%除虫菊素水乳剂。3讨论昆虫的捕食功

5、能反响直接反响了其对害虫的控制能力和捕食能力。该次实验中七星瓢虫虫龄的增长会使捕食量不断增加,但4龄幼虫的捕食量最大;同种虫态下,随着茶蚜密度的增加,其捕食量明显增加,但到达一定程度时增长变缓,因而,其捕食功能反响属于Holling型功能反响模型。天敌对害虫具有良好的控制能力,但在防治害虫时经常会用到农药,有些农药的毒性较大,也经常会杀死益虫,导致农田中的生态平衡遭到影响,该次实验中就4种常用的植物性生物农药对七星瓢虫的安全性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显示同种植物性生物农药随着浓度的升高,校正死亡率逐步升高,校正死亡率由高到低分别为:1.8%除虫菊素水乳剂、0.2%苦皮藤素水剂、0.3%苦参碱水剂、0.6%氧苦内酯水剂;计算4种植物性农药的安全系数,结果显示安全系数均在0.55分之间,安全性均为一般;四种植物性生物农药对七星瓢虫的安全性从高到低依次为:0.6%氧苦内酯水剂、0.2%苦皮藤素水剂、0.3%苦参碱水剂、1.8%除虫菊素水乳剂,其安全性差异不大。因而,在日常施药防治虫害时需要尽量避开瓢虫多发期和繁衍期,减少生物农药对七星瓢虫的危害,促进“以虫治虫的无污染生物防治技术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教育教学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