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是一种“遇见”阅读及答案.doc

上传人:豆**** 文档编号:28559617 上传时间:2022-07-2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读书是一种“遇见”阅读及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读书是一种“遇见”阅读及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读书是一种“遇见”阅读及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读书是一种“遇见”阅读及答案.doc(3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议论文阅读训练读书是一种“遇见”赵 畅我以为,读书其实是一种“遇见”。打开书本的刹那,就开启了一扇去往不同时空的大门,碰见各种各样的人,听说形形色色的事,接触不同年代留下来的思想菁华。如果说,“遇见”是读书与生俱来的产物,那么,选择怎样的“遇见”,读书人理应有属于自己的主动权。苏东坡说得好:“书富如入海,百货皆有。人之精力,不能兼收尽取,但得其所欲求者尔。”那么,什么才是“所欲求者”?我想,除了要选择那些契合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功课长进的书籍外,关键一定要按优中选优、精中选精的原则,去选读那些经受过时间和一代又一代读者淘洗的经典。须知,读一本经典抵得

2、上读几十本、上百本普通之书。而对于那些平庸的书籍,我们还是少读或者不读为妙。那样的“遇见”,只是重复,只会无端损耗你去选择读一本经典的时间和精力,因此太不值得。交朋友要交五湖四海的朋友,读书当然也是“遇见”的人和事越多越好,读书面越广越好。读报看到一个材料:在当年的西南联大,许多教授在读书方面都是学贯中西,打通文理。因此,吴宓、陈岱孙、金岳霖、贺麟等能用中国话语、中国文化娴熟诠释西学;冯至讲浮士德时,可以用“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来诠释浮士德“一个越来越高尚越纯洁的努力,直到死亡”的主题。一些从事自然科学研究的教授,也有深厚的传统文化学识。物理学教授王竹溪编写新部首大字典,在语言学界颇有影响

3、;化学系教授黄子卿工于书法,热爱旧体诗,时常与文学教授游国恩探讨诗歌;年轻的数学家华罗庚则对散曲充满热爱读书的“遇见”,又并非不动脑筋地匆匆而过,而是一种主观能动的行为。换言之,一定要避免人云亦云的做法,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善于从无疑处读出有疑。诚如孟子所云,“尽信书,则不如无书。”据说,梁启超先生对于所读之书是不愿轻易相信的。他作王荆公,为搞清楚王安石新政的真相,不仅反复研读王临川全集,还参阅宋人文集笔记凡数十种。所以,当与宋史互相参证时,他始发现其中的一些以讹传讹抑或故意诋毁、污蔑的谬误,然后,他“一一详辩之”,以还原历史真相。这种实事求是的“遇见”方式,不仅是对历史负责,也是对自己

4、的治学态度负责。从书本中来,到生活中去,则是一种以“遇见”叠加“遇见”而解疑释惑的有效方法。延伸或者跳出书本的平面“遇见”,而到现实的自然与社会中去作立体的“遇见”,其效果或许会更精彩,更生动。历史地理学家葛剑雄教授,就对读书与旅行之间的关系有着独到的理解。他说:“我是搞历史地理的,旅行有时会带来契机,长期解不开的谜解开了。我曾和凤凰卫视拍过告别三峡的纪录片,就看到当地一个盐场,卤水直接从山里流出来,这种卤水看着普通,其实咸得不得了,直接放在锅里煮就成了盐。这里的盐场一直到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还在用,后来才停掉。我研究移民史,巴人曾迁到这里煮卤产盐,巴人为什么一度很强势,地盘能扩展那么大?他们控

5、制着盐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原本,葛剑雄教授在读书中无法解开的疑窦,想不到因为一次拍纪录片的“遇见”,终于茅塞顿开。从这个意义上说,在现实自然与社会中的立体“遇见”,无疑是对书本知识一种必不可少的重要补充和佐证。想起杨绛先生说过:“读书好比串门儿隐身的串门儿。要参见钦佩的老师或拜谒有名的学者,不必事先打招呼求见,也不怕搅扰主人。翻开书面就闯进大门,翻过几页就登堂入室,而且可以经常去,时刻去,如果不得要领,还可以不辞而别或者另请高明,和他对质。”这无疑是对“读书是一种遇见”最生动的诠释。而一个会“串门”、常“遇见”的读书人,更让“读书是为了遇见更好的自己”成为可能,水到渠成。(人民日报2017.

6、10.9)1.联系上下文,回答括号里的问题。(4分)(1)那样的“遇见”,只是重复,只会无端损耗你去选择读一本经典的时间和精力,因此太不值得。(“那样”在文中具体指什么?)(2)葛剑雄教授在读书中无法解开的疑窦,想不到因为一次拍纪录片的“遇见”,终于茅塞顿开。(“茅塞顿开”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2.第段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具体证明了什么观点?(3分)3.从全文看,作者认为读书时怎样才能做到有益的“遇见”?(3分)4.请简要分析第段的论证思路。(3分)5.通读全文,选出下列对选文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2分)( )A.读平庸的书籍只会无端损耗你的时间和精力,我们还是少读或者不读为妙

7、。B.读书的“遇见”是一种主观能动的行为,面越广越好,所以读书只须匆匆而过即可。C.从书本中来,到生活中去,这种立体“遇见”是对书本知识一种必不可少的重要补充和佐证。D.第段加点词语“或许”指可能但不肯定,表示猜测,体现了议论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答案】1.(4分)(1)指读那些平庸的书。(2)“茅塞顿开”一词形象地指出现实自然与社会中的立体“遇见”解开了葛剑雄教授在读书中无法解开的疑窦。【解析】(1)分析题干可知此题考查词语的指代意义,词语的指代意义一般在这个词语的前面寻找答案,此处结合上文的句子“而对于那些平庸的书籍,我们还是少读或者不读为妙”理解回答即可。(2)题分析题干可知考查对词

8、语含义的理解,“茅塞顿开”形容闭塞的思路,由于得到了某种事物的启发,忽然想通了,这里结合上文句子“葛剑雄教授在读书中无法解开的疑窦”“在现实自然与社会中的立体“遇见”,无疑是对书本知识一种必不可少的重要补充和佐证”可以理解词语的意思。2.(3分)举例论证,举从事自然科学研究的王竹溪、黄子卿、华罗庚教授有深厚的传统文化学识的例子,具体有力地论证了读书“遇见”的人和事越多越好,读书面越广越好的观点,从而使论证更具说服力。【解析】解答此题,首先明确答题范围是文章第段画线句子,答题方向是分析论证方法及其作用;然后细读这一句,可知是举例论证的方法,举了从事自然科学研究的王竹溪、黄子卿、华罗庚教授有深厚的

9、传统文化学识的例子;最后结合上文中的相关句子“交朋友要交五湖四海的朋友,读书当然也是遇见的人和事越多越好,读书面越广越好”具体分析论证方法的作用。3.(3分)读书要按优中选优、精中选精,读书面要越广越好,要善于从无疑处读出有疑,要到现实的自然与社会中去作立体的“遇见”。【解析】解答此题,首先分析题干可知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概括理解,然后细读全文,明确答题段落在文章段,并抓住其中的关键句子“关键一定要按优中选优、精中选精的原则”“读书面越广越好”“善于从无疑处读出有疑”“延伸或者跳出书本的平面遇见,而到现实的自然与社会中去作立体的遇见”进行概括回答即可。4.(3分)这一段首先提出读书是主观能动的行为

10、,要善于从无疑处读出有疑的观点,然后选取梁启超还原历史真相的事例进行具体论证,最后总结指出这种实事求是的“遇见”具有重要意义。【解析】解答此题,首先要通读这篇文章,并明确其层次,第一、二句为第一层,直接提出本段的观点,第三、四、五句为第二层,梁启超还原历史真相的事例进行具体论证,第六句为第三层,总结全段,指出这种实事求是的“遇见”具有重要意义;然后在段落层次的基础上加上“首先”“其次”“然后”“最后”等表示起承转合的词语即可。5.(2分)B【解析】B项,结合第段句子“读书的遇见,又并非不动脑筋地匆匆而过,而是一种主观能动的行为”可知题干“读书只须匆匆而过即可”分析不正确,故理解错误。【精品文档】第 3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