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州城市防洪规划.doc

上传人:豆**** 文档编号:28546795 上传时间:2022-07-28 格式:DOC 页数:78 大小:67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通州城市防洪规划.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8页
通州城市防洪规划.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通州城市防洪规划.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州城市防洪规划.doc(78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通州市城市防洪规划二五年十月项目名称:通州市城市防洪规划设计阶段:规划设计编号:2005G009委托单位:通州市水利局编制时间:2005年10月【精品文档】第 74 页目 录前 言1第一章 城市概况31.1 自然概况31.2 社会经济概况8第二章 防洪治涝现状和存在问题132.1 洪涝灾害132.2 防洪、治涝现状172.3 存在问题18第三章 规划目标和原则203.1 规划依据203.2 规划目标223.3 规划原则22第四章 防洪、治涝水位分析计算254.1 设计暴雨254.2 设计洪水31第五章 防洪工程设施规划365.1 防洪规划方案36

2、5.2 防洪工程设施385.3 清障规划39第六章 治涝工程设施规划416.1 治涝水文计算416.2 治涝规划方案466.3 治涝工程设施49第七章 水环境保护规划527.1 水环境污染源分析527.2 水环境保护规划53第八章 非工程措施规划568.1 防洪、治涝指挥系统568.2 防洪、治涝预案578.3 防灾减灾59第九章 管理规划619.1 管理体制和机构设置619.2 管理设施629.3调度规程和管理经费64第十章 环境影响评价6510.1 城市环境现状6510.2 规划方案改善环境的有利影响6510.3 规划方案对环境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6610.4 缓解和补偿对环境不利影响的措施

3、与建议6710.5 规划方案对环境影响的初步评价67第十一章 投资估算6911.1 估算依据6911.2 估算方法6911.3 规划方案投资估算6910.4 投资分摊和资金筹措意见70第十二章 经济评价7212.1 费用7212.2 效益7212.3 经济评价73前 言城市是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有强大的聚集力和幅射力。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规模急速扩大,城市经济快速发展,城区人口密集、财富集中,一旦遇到洪涝灾害,损失将更为巨大。提高城市防洪安全保障,是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客观要求,也是实现富民强省、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条件之一。因此,在流域、区域防洪标准提高到一定程度后,重点提高城市防

4、洪标准,加强城市防洪工作,把城市防洪除涝能力提高到与城市政治、经济、文化、人口发展水平相适应,是目前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的一项重要任务。城市防洪规划,是城市防洪建设的前期基础工作,编好城市防洪规划,不仅是防洪和排涝建设的需要,也是城市发展和环境改善的需要,更是加强水务统一管理的需要。为此,省政府下达了苏政发200286号文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城市防洪工程建设的通知,省水利厅组织编制了江苏省城市防洪规划编制工作提纲,全面部署开展全省城市防洪规划的编制工作。受通州市水利局委托,我院承担了通州市城市防洪规划的编制工作。通州城区所在地金沙镇是通州全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信息中心,改革开放二十多 年来,

5、金沙镇经济增长突飞猛进,社会事业日新月异,已初步发展成为一个功能齐全、经济繁荣、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城市。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对城市防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州市城区防洪现状已愈来愈不适应发展的要求,成为制约城市社会、经济健康发展的“瓶颈”。为适应通州市城区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保证各项社会事业的顺利进行,根据水利部、江苏省水利厅及通州市人民政府有关文件精神,特制定本规划。本次规划以2004年为基准年 ,规划范围为西起金西竖河,东止果园村、陵园村,南以通吕运河为界,北以三环向北500m为界,面积约40km2。规划内容包括防洪、排涝、水环境整治三个方面,规划防洪标准为防御通吕运河50年一遇洪水,排涝标准为遇

6、20年一遇最大24小时暴雨不受涝。本着“防洪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相协调,外部防洪与内部排涝相结合,防洪建设与环境治理相结合,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并举,一次规划,分期实施,统筹兼顾,综合治理”的原则,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针对通州市地处平原河网地区的特点,提出了“大控制”和“分区控制”两套防洪排涝体系建设方案,在方案比选的基础上,推荐采用“分区控制”建设方案,并根据通州市的实际情况,结合工程实施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提出了近期与远期相结合、治标与治本相结合的具体实施方案。在水环境治理方面,积极借鉴已建金沙横河整治工程的经验,适当采用工程性换水、水位控制等手段,有效改善城区河道的水质,并结合沿河景观、绿化

7、建设,从而大大改善了城区的居住环境及文化品位等,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规划理念。本次规划得到了通州市水利局及通州市有关部门的大力协助。规划自2005年3月开始,先后两次于通州市水利局开会讨论,一致同意推荐“分区控制”的规划方案,2005年8月完成了规划初稿。本规划报告采用高程系为国家85高程系。第一章 城市概况1.1 自然概况1.1.1地理位置和面积通州市位于江苏省东南部长江口北岸,南濒长江、东临黄海,与上海隔江相望,与苏北平原一脉相连,素有“江海明珠”的美誉。通州市全境面积1351平方公里,总人口127.14万人。该市属长江三角洲冲积平原,海洋大陆性气候明显,全境土壤肥沃,水网密布,经济发达,

8、是有名的“鱼米之乡”。 根据通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确定城市规划用地范围:西起金西竖河,东止果园村、陵园村,南以通吕运河为界,北以三环向北500m为界,规划面积约40km2,城市建设用地规模按24km2控制。规划城市人口近期为15万人,远期25万人。1.1.2地形地貌及地质构造1、地形地貌通州市一般地面高程在3.204.40m(85基面,下同)之间,由西北向东南微倾,沿江沿海地势低落,地面高程一般在2.402.80m之间。全市地貌构成:耕地占有64.6%,园林占2.3%,居民点及工矿、交通用地占14.6%,水域占18.4%,未利用地仅占0.1%。通州市城区属通吕水脊海河相沉积

9、平原区,市区地势基本平坦,南低北高,西高东低,地面标高在3.804.40m之间,平均超出其东北边的三余海积平原和南边的启海平原约12m。2、地质构造地质属下扬子台褶带,以浅层变质岩为基地,为震旦纪以来凹陷地带边缘,沉积了震旦纪至中生代三迭系海陆相交替沉积地层,自中生代后,为持续沉降区。第四纪沉积物分布广泛,土层深厚,不见原岩露头。根据物探和钻探资料,地质构造比较简单,是相对稳定地区,属中部古长江工程地质条件优良区。3、地质评价在城市规划用地范围内,工程地质条件良好,一般均可作天然地基持力层。根据市区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情况,可将规划用地分为四个等级:级:金沙横河以南的地区以及竖石河以西的小部分地

10、区,容许承载力12R14T/m2;级:现状老城区及其西北侧地区,容许承载力11R12T/m2;级:竖石河以西大部分地区以及西运盐河以北地区,容许承载力10R11T/m2;级:规划用地的东北部,容许承载力9R10T/m2。1.1.3土壤和气候1、土壤通州地处北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雨水充沛、霜期不长,自然条件适宜农林牧副渔综合发展,全市拥有耕地707万亩,耕地产出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通州市区一马平川,土地肥沃,沟河纵横,雨水充沛的江海平原,孕育了南通农业,这里适宜多种作物生长,以粮棉为主,盛产棉花和特种经济作物,为全国重要的商品棉生产基地。2、气候该地区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受

11、海洋调节及季风环流的影响,具有四季分明,降水充沛、时空分配不均的特点。本区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072.5mm(金沙站,下同),最大年降水量1502.1mm (1987年),最小年降水量673.0mm (1978年);最大日降雨量378.5mm(1960年8月4日),最大24小时降雨量596.7mm(1960年8月4日),最大1小时降雨量70.7mm(1960年8月4日)。因梅雨和台风的影响,全年约64.3%的降水量集中在59月份。67月间梅雨和69月间的台风雨常造成本地区的严重涝灾。全年平均降水日数为122.7天。月降雨日数最多是5月份,平均12.8天,最少在12月份,平均7.4天。虽然年均降水

12、量比较丰富,但时空分布不均,年内、年际变化较大,年际间最大最小降水量之比达2倍,年际间既有集中暴雨和连绵、阴雨,又有连续干旱、旱涝急转,再加潮位的变化,极易造成灾害。多年平均气温14.9,最高月平均气温是7月的27.5,最低月平均气温是1月的2.1;极端最高气温39(1960年8月7日),极端最低气温-10.9(1977年1月31日)。春夏多东南风,冬季多东北风和西北风,历年平均风速3.4m/s,年最大风速26.3m/s(NE,1960年7月7日),瞬时最大风速30.4m/s(SW,1975年7月14日)。常风向E、ESE频率为15%,次风向NE,ENE频率为12%。1949年至1997年影响

13、本地区的台风共111次,平均每年2.27次,台风风力一般为68级,最大为12级,年均大于7级风的天为23.5天。多年平均雾日天数为30.9天,年最多雾日数60天,最少雾日数5天,大雾平均为5.7天,年平均日照数为2166.3小时,日照百分率49%。1.1.4外围水系及内河水系1、长江长江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珍贵的自然资源,一方面它给我们带来丰富的水土资源、黄金水道和黄金岸线,另一方面又常常给我们带来洪水灾害。通州市境内长江地处长江口感潮河段,上承大通来水,大通站多年平均径流量28200m3/s,最大洪峰流量92600 m3/s(1954.8.1),枯季最小流量4620m3/s(1979.1.31)

14、,汛期(510月)平均流量39700 m3/s。径流、潮流是构成本区长江河段的主要水动力因素,它们随不同地点、不同季节、不同潮汛、不同径流而变化,而潮位是反映这些因素变化特征的重要标志之一。本河段的潮性属非正规半日浅潮,一个太阳日24小时50分有两涨两落和潮不等现象,每年春分至秋分为夜大潮,秋分至春分为日大潮,最高潮位出现在农历8月,最小潮位出现在2月,潮差不等现象最大发生在朔望日后12日,最小发生在上弦和下弦日后12日。2、内河水系通州市境内河网自上而下由一、二、三、四级河道与小沟构成,逐级派生,交织成网,其中输水一级骨干河道6条段,总长度151.24km;二级河道26条,总长度299km;

15、三级河道256条,总长度1343km;四级河道1343条,总长度2230km,水面积占总面积18.4%。通州市城区内河道纵横,承担着城区内引、排、蓄、航、灌等任务,主要河道现状规模、标准如下:通吕运河:通吕运河西起南通港,经通州市、海门市至启东市大洋港出海,全长78.85km,流经市区长约7.0km,底宽4560m,底高-3.0m,边坡1:3,现状河口宽约100m,平均流量131.6m3/s,最大流量263.2m3/s。运盐河:运盐河西起团结河,东至海门市界,全长20.13km,流经市区长约10.0km,底宽810m,底高0.0-1.0m,边坡1:2.51:3.0,现状河口宽约30m。竖石河:

16、竖石河北起运盐河,南至通吕运河,全长5.3km,底宽15m,底高-1.5m,边坡1:3,现状河口宽约4860m,平均流量28.0m3/s,最大流量56.0 m3/s。十总竖河:十总竖河南起竖石河,北至遥望港,全长14.75km,流经市区长约2.0km,底宽6m,底高-0.5m,边坡1:3,现状河口宽约30m,金沙横河:金沙横河西起竖石河,东至运盐河,全长3.0km,底宽8m,底高-0.5m,现状河口宽约30m,通掘公路以西河道两岸均已建石驳,平均流量15.0m3/s,最大流量30.0m3/s。中心横河:中心横河西起竖石河,东至果园四组,全长3.2km,底宽4m,底高-0.3m,边坡1:2.5,

17、现状河口宽约26m。一号横河:一号横河西起竖石河,东至九总港,全长4.0km,底宽4m,底高0.0m,边坡1:2.5,现状河口宽约26m。中心竖河:北起金沙横河,南至通吕运河,全长3.3km,底宽4m,底高0.0m,边坡1:2.5,现状河口宽约26m。金西中心横河:西起金西竖河,东至竖石河,全长2.6km,底宽4m,底高0.0m,边坡1:3,现状河口宽约28m。金西中心竖河:北起运盐河,南至通吕运河,全长6.8km,底宽4m,底高0.0m,边坡1:3,现状河口宽约28m。市区内还有二号横河、新金一河、唐灶港河、金西一号横河、金西二号横河等其它河道。表1-1:通州市城区主要河道情况一览表河道名称

18、等级长度原设计标准现状河口宽度(m)km底宽(m)底高(m)边坡通吕运河一7.04560-3.01:3100运盐河二10.0810-1.01:2.530竖石河三5.315-1.51:34860十总竖河三2.06-0.51:330金沙横河三3.08-0.5-30中心横河三3.240.01:2.526一号横河三4.040.01:2.526中心竖河三3.340.01:2.526金西横河三2.640.01:328金西竖河三6.840.01:328注:表中长度为河道流经市区段长度。1.2 社会经济概况1.2.1城市发展沿革通州境域,初为江海域中的沙洲,南北朝中期出水,南北朝后有人定居,煮盐为业。唐为盐亭

19、场,设防务机构。唐半沙洲涨接大陆后,即凿河运盐,开通至扬州的航道,并打坝筑圩,铺生改土,种麦植黍,改变单一从事盐业生产的局面。后周显德五年(958年)建通州,静海县改称县。明洪武年间,静海县并入通州,明代陆续在捍海堰外大规模围垦,农业逐步发展,家庭棉纺织业和粮油食品加工业兴旺,商业日趋繁荣,文化事业发达昌盛。明末清初,经济衰退,人口下降。清康熙即位后,实行奖励垦荒制度,境内经济逐步复苏,至清代中叶,成为著名的“土布之乡”。 清雍正二年(1724年),通州开为直隶州。中华民国元年(1912年)5月,改称南通县。清末民初,通州近代工业、交通、邮电业兴起,银行、学校、医院以及博物苑、图书馆、剧场、电

20、影制片公司等纷纷兴办,南通县成为苏北滨江临海地区的经济中心,文化事业在全国居领先地位。民国27年(1938年)3月日军侵入南通后,战争频繁,经济衰退,贸易萧条,文教事业受到破坏。1949年2月,南通县解放后,原县域及港闸等地划出另置南通市,南通县政府移驻金沙镇。1993年2月,撤县改设通州市(县级)。 建市以来,经济社会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全市国内生产总值、工农业总产值和财政收入,均位居苏北各县(市)前列,综合实力居全国县(市)百强。先后荣获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市、全国特殊教育先进市、全国文化先进市、全国卫生先进城市等殊荣。1.2.2社会经济概况通州市位于江苏省东南部长江口北岸,南濒长江、东临黄海,

21、与上海隔江相望,与苏北平原一脉相连,素有“江海明珠”的美誉。通州市全境面积1351平方公里,总人口127.14万人。 通州市位于长江三角洲冲积平原,属海洋大陆性气候,全境土壤肥沃,水网密布,风调雨顺,是有名的“鱼米之乡”。大宗作物水稻、棉花等品质优良,盛产黄麻、薄荷等特种经济作物。水产资源丰富,既有江产的刀鱼、鲥鱼,又有海产的文蛤、对虾等,中药材资源相当可观,共有植物药124科、494种。2002年,全市完成国内生产总值(现价)121.10亿元,比上年增长11.6%,经济总量位居苏北各县(市)之首。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8388元,比上年增长12%。全市完成财政收入5.67亿元,比上年增长2.5

22、3%,全市科技三项费用达到431万元,科技三项费用占一般预算支出的比重为1.17%;全市每万人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28人;2002年,科技进步对工业、农业的贡献份额达到49.88%、59.24%。先后荣获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县(市)、全国科技综合实力百强县(市)等荣誉称号。1.2.3通州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通州市位于江海之交的长江三角洲洲头,地处上海都市圈120km紧密圈层内,该地区是21世纪中国经济最重要的增长极之一,是我国参与国际竞争的主要区域,随着该区域核心城市上海国际性地位的逐渐确立,整个地区的发展亦将更加国际化。通州的社会经济发展直接受到上海的辐射,优越的经济地理区位将促进城市的快

23、速发展,但同时区域内的同级经济结构较为雷同,相互之间存在着激烈的竞争。通州城区所在地金沙镇是通州全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信息中心,是全省城市化的重要载体,是建立规模有序,网络完善的区域城镇体系的重要一环。它既可发挥工业生产与城市社区的积聚效应,又可避免特大城市和大城市人口过度密集带来的弊端,在降低管理成本、发挥投资效益、创造具有较高品质的生活环境,吸纳农村生意剩余劳动力等方面具有较强的优势。金沙镇属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四季分明,雨水丰沛。全境面积44.22平方公里,现辖20个居委会,4个蔬菜村,29个农业村,总人口10.72万人。工业经济兴旺发达,产品有纺织、服装、塑料、机械、电子、食品、饲料等

24、20多个门类600多个品种,具有相当经营规模的企业先后兴起,有江苏南强集团、南通通明食品有限公司、南通锦益有限公司、南通三达防腐工程有限公司等30余家,与美国、台湾、香港等地区客商合资兴办三资企业17家,在全市名列榜首。社会事业日新月异,各项服务设施得到完善。供电由华东电网输送,三座变电所容量为19.1万千伏安,自来水年供水量1000万吨,程控电话、图文传真直通世界各地,全镇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进行城市规划建设,1995年跨入了省级卫生城市行列。目前,行政机关区、商业服务区、居民住宅区、文化教育区工业生产区布局有序合理。一个功能齐全、经济繁荣、环境优美的现代代城市已具雏形。1.2.4城市总

25、体规划1、城市规划水平年近期2001年2005年;远期2005年2020年。2、城市规划范围西起金西竖河,东止果园村、陵园村,南以通吕运河为界,北以三环向北500m为界,面积约40km2。3、城市性质南通市的辅城,新兴的现代化工贸城市,通州市政治、经济、文化、信息中心。4、城市人口规模城市建成区,2000年现状人口12.49万人,规划城市人口近期15万人,远期25万人。5、城市用地规模2000年城市建设用地人均77.81m2,规划人均建设用地指标调整为96m2/m,规划期末城市建设用地规模按24km2控制。6、城市空间发展方向重点向西、向南发展,整理完善北部,控制东部。7、城市结构形态在遵循城

26、市“南拓西扩”的发展方向前提下,结合城市现状的道路网系统及自然地理特征,通州城市将形成“一带、两轴、三中心、五片区”的结构形态。五片区即运盐河以北的城北片区,运盐河与金沙横河之间的老城片区,金沙横河以南、竖石河以东的城南片区,五号横河以南、竖石河以西的工业片区,运盐河以南,五号横河的北的城西片区;三中心即以建设路、交通路、人民路、新金路围合而成的“并”字型老城区商业中心,以新市政府为核心的行政中心,结合城西片区居住用地与老城区商业中心相呼应形成的城西新区中心;两轴即连接老城区中心与城西新区中心的城市中心发展轴,以城市的主要出入口(通州路)为依托,沟通老城商业中心与城南行政中心的生活景观轴。一带

27、:以竖石河为骨架,规划沿其两侧控制100150米宽的绿化,形成贯穿城市南北的城市绿化景观带,并同时营造出城市的绿化主空间,通过该绿化主空间组织城市绿地系统。8、对外公路交通过境交通主要由通吕公路、通掘公路“一横一纵”两条一级公路承担,远景考虑城市外环承担部分对外交通职能。9、内河航道规划规划继续保持通吕运河的五级航道等级标准;将竖石河航道职能改至金西竖河,使金西竖河作为市域南北水运联系的主通道,竖石河调整为城市生活性河流。10、城市道路交通城市道路网络主要采用方格网形式,主干道路网呈“五横五纵”形式。五横即金桥路、朝霞路、银河路、新金路、北二环路;五纵即西二环、西一环、金通公路、通州路、通掘公

28、路。11、城市空间景观规划规划以现状河流为基本骨架,以城市外围防护生态绿化为依托,构筑城市“一轴五环”的开放空间系统。“一轴”即以竖石河为骨架,河两侧各控制100m左右的绿化用地,形成城市开放空间主轴;“五环”即由开放空间主轴沿滨河空间向外围延伸,并与城市外围防护生态绿化一起,形成环状城市开放空间。第二章 防洪治涝现状和存在问题2.1 洪涝灾害2.1.1洪、涝、潮灾害据不完全统计,宋明道元年(1032年)以来900余年中,通州有192年发生自然灾害,平均5年发生一次。建国以来,通州市发生过多次洪涝灾害,每次都给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严重的损失,其中1949、1954、1960、1974、19

29、77、1988、1989、1991、1996、1997年的灾情最为严重。1949年,7月上旬,暴雨成灾,全市有20多个乡镇被淹,计17万亩农田,经全力抗灾排涝10天后才脱水,始能补种。但到7月25日(农历七月初汛),台风加暴雨,水位再度猛涨,全县54万亩农田被淹,江海水倒灌,造成农业失收,大部分房屋被台风吹倒,群众居住无所着落。1954年,57月连续阴雨,全年降水量1500mm,其中59月为1038.4mm,1954年,57月连续阴雨,全年降雨量为1500毫米,其中59月为1038.4mm,7月2122日两天,连降暴雨。8月25日,一次雨量就达169.4mm,内河水位陡涨,金沙水位由2.6m上

30、升到3.5m,全县近60万亩农田受淹。1960年,全年降雨量为1722.5mm。从7月7日开始,一个多月时间,全县各地连续降雨,降雨量为770.9mm。8月 2日以后,各地暴雨滂沱。4日一天,石港降雨469mm,金沙降雨614.5mm,两地水位分别上升到4.34m和4.47m,均超过历史最高峰。全县111.26万亩农田受淹,其中水深O.7m以上的有21.66万亩,0.50.7m的48.5万亩, 0.170.30m的41.1万亩。加之农历八月初汛,第9号台风袭击,灾情相当严重,棉花被吹倒和打碎叶子的24.2万亩,其中损失严重的15.万亩;早玉米被吹断、吹倒和打碎叶子的近14万亩,其中失收的达2.

31、2万亩;晚玉米被吹断、吹倒和被打碎叶子的2万亩,后改种的7000亩。早稻影响大的有1000多亩。1961年4月1日(农历二月二十六日)下午,全县25个公社受龙卷风袭击,造成重灾的9个公社,受灾群众21634户,损失房屋44603问,伤28人,死1人。1962年,8月14日(农历七月十五日)晚,雷阵雨,金乐、正场、姜灶、金南4公社遭龙卷风袭击,共刮倒房屋152间,刮坏房屋1025间,砸伤22人,死1人。1963年,明17日5月16日,连续阴雨30天。总降水量达389.1mm,湿害赤霉病流行,全县三麦大幅度减产减收。1970年,全县年降雨量1425mm。是年先春涝,继之连续低温阴雨。春涝造成棉花烂

32、籽,棉苗病害严重;接着人梅期,降雨量达568.2毫米,为1949年以来最多的一年(南通县梅期平均雨量为200毫米);秋季又遇涝灾,8月169月29日,一个多月内雨日达25天,降雨量达279.3毫米,占年平均降雨量26.4%,全县临时积水14万亩,受涝6万亩,造成棉花烂铃,影响中稻灌浆,秋播难以进行。1975年,6月至7月降雨量为479.8mm,与1960年同期相近。6月19,日以后,全县普降大雨、暴雨。6月10日至25日降雨量金沙175.52mm,营船港闸371.4mm,遥望港闸1989mm,小李港闸248mm,石港189.2mm,十总178.9mm,兴仁186mm,二甲191mm,三余207

33、.1mm。6月25日,全县有312个大队3319个生产队8.2万亩农田受淹。1977年,45月降雨量282.4mm,67月381.4mm,89月317.5mm,灾情比较严重。7月20日,县境西部、北部两片普降暴雨。日雨量:小李港107毫米,石港140毫米,全县2.5万亩农田受淹。1980年,7月17日晚68时(农历六月六日)及18日上午10时,平南等 17个社镇 145个大队先后遭到暴风雨或大冰雹袭击,受灾严重的50个大队。1981年8月31日至9月2日(农历八月初三)。14号台风过境,正遇农历八月初汛,遥望港闸9月二日零时36分最高潮位达5.06米,超过历史最高潮位0.05米;营船港闸最高潮

34、位4.53米。台风加高潮,把江海堤防外坡几乎全部打掉,形成坍塌130处,损失土方419万立米,石方l77万立米。1985年,9号台风于8月 18日上午在启东县登陆以后,下午 2时左右,经过南通县沿海北上,台风近中心最大风力达11级以上,经过县境时,正值农历初三潮汛,潮大浪高。遥望港闸最高潮位4.82米,台风前后(1819日)普降暴雨,江海堤防受台风、高潮、暴雨同时袭击,不同程度受到损失2.1.2洪涝灾害特征通州市洪涝灾害特征主要表现为台风、暴雨、天文大潮、上游大流量洪峰过境这四个要素或四个要素的多重组合影响。一般情况下台风暴雨、天文大潮、上游大径流下泄的多发季节在汛期510月份,这期间还有梅雨

35、的影响。如果以上四个要素中有两个、三个或四个要素共同作用,极易引发特大洪涝灾害,就会给当地人民生命财产带来极大的危害。1、梅雨暴雨型(1991年)梅雨是67月副热带高压脊线位于北纬2024o时受北方冷空气影响冷暖空气交接的锋面由华南移至江淮,并在江淮一带徘徊而形成的。其特点是量大、范围广、持续时间长,并常伴有暴雨,其破坏性更具有隐蔽性。以1991年为例,当年5月21日入梅,7月15日出梅,历时56天,面平均降水量达735.2mm,是常年的3.6倍。其间还出现了大暴雨,6月1214日暴雨中心在金沙城区附近兴仁镇,三日降水量达到295.2mm,同时长江上游来量大,洪峰叠起,又值农历大潮汛,由于长时

36、间阴雨,给工农业生产带来了严重的危害。2、台风暴雨型(1996年)台风是夏、秋季西太平洋热低气旋而形成,并沿着副热带高压边缘,自56月份向我国沿海广东、福建靠拢,一般7月份以后影响通州市,轻则受其边缘影响,重则其中心掠境或接近本市过境。据资料,每年的7、8、9三个月均为台风的多发季节。根据统计资料,19491990年平均每年发生2.36次,见表2-1。表2-1:19491990年各月台风袭击通州市次数表月 份567891011总 计次 数252436274199平均(次/年)0.050.120.570.860.640.020.022.36台风的产生都一般夹带着暴雨,台风暴雨的特点是来势猛、强度

37、大、时间短,往往形成大面积雨涝灾害,袭击的时间少则2天,多则6、7天,风力轻则6、7级,重则1112级。由于台风为低压气旋,能将长江潮位猛然间抬高约1m,因此如果碰上天文大潮及长江上游洪水过境,则极易引发特大洪涝灾害,从而给通州沿江防洪设施及堤内人民生命财产带来巨大危害。如1996年,受8号强台风、长江大径流和天文大潮共同影响,沿江风力达10级以上,7月30日至8月2日沿江潮位猛涨,8月1日天生港潮位达6.71米,超过以往的历史记录,造成沿江围堤多处坍塌决口。3、暴雨洪潮型(1954年)洪潮的产生一般都是由上游长时间暴雨所产生的大流量加上天文大潮而引起,其特点是:流量大、流速快、持续时间长,对

38、江堤的破坏程度大,如果再遭遇上大强度暴雨,容易引发外洪内涝,危害程度更大。如1954年型, 8月份大通站平均流量达84200 m3/s,长江天生港站持续出现超过6.0米高潮位,防汛形势十分危急;到8月25日,又遭遇特大暴雨,致使内河水位陡涨,通州市城区大面积受淹。由上可见,台风、暴雨、洪潮等自然灾害对我市城区长江堤防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危害之大,搞好通州市城市防洪除涝规划对于保护城市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减灾免灾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2.2 防洪、治涝现状2.2.1防洪工程设施现状通州虽多次遭受洪涝灾害,但总体上讲水灾机率不算很高、除沿江沿海有圩堤、闸坝外,区域范围内基本上无防

39、洪设施。通州市沿江堤防西起碾砣港,东至九圩港,全长10.489km;沿海堤防北起如东县界,南至海门市界。自1998年大水过后,经过五年左右的江堤达标建设,现基本达到五十年一遇的防洪标准,海堤经过逐年加高培厚,基本上达到百年一遇的防潮标准;出江出海涵闸基本上都进行除险加固。故本次规划中不考虑沿江、沿海的防洪设施。2.2.2除涝工程设施现状通州市属平原河网地区,区域排涝主要由九圩港、通吕运河、团结河承担。九圩港入江口门为九圩港闸,九圩港闸共40孔,每孔5m,净宽200m,设计平均排涝流量960 m3/s,最大排涝流量1900 m3/s。通吕运河入江口门为节制闸,节制闸共23孔,每孔4m,净宽92m

40、,设计平均排涝流量650 m3/s,最大排涝流量1209 m3/s。通吕运河入海口门为大漾港闸,该闸5孔,总净宽32m,设计平均排涝流量289 m3/s,最大排涝流量368 m3/s。团结河入海口门为团结河闸,该闸3孔,总净宽20m,承担通州三余低水系167km2面积的排涝,设计平均排涝流量100 m3/s,最大排涝流量为235 m3/s。上述沿江、沿海排涝闸均在前几年江海堤防达标过程中进行了除险加固,目前运行正常。2.2.3城市防洪、治涝现状能力和标准通州市城区临近通吕运河,城区除涝包含在整个通吕水系区域排涝的范围之内。随着通吕运河流域的排涝能力不断提升,且由于通州市城区相对地势较高,地面最

41、低处均超过通吕运河50年一遇最高水位,城市现状防洪能力基本达到50年一遇。城市治涝方面,通州市城区水系隶属于通吕运河流域,根据南通市骨干河道整治规划,目前通吕运河的排涝能力约10年一遇。通过近几年城市河道整治工程的实施,先后新建了金沙横河西闸、金沙横河东闸、中心横河西闸、新金河闸等,已基本形成了老城区相对独立的水系控制。目前,老城区正常控制水位2.8m。通州市城区地势较高,排涝以自排为主,根据初步水文分析计算,城区排涝能力原则上可达到20年一遇排涝标准,但由于存在河道淤积严重、过境水下压以及管网排水能力严重不配套等问题,目前城区综合排涝能力约为15年一遇。2.3 存在问题通州市城市防洪治涝存在

42、问题主要表现在排涝方面。1、河道淤积严重。规划区内部分河道由于资金、人力等原因,长时间未进行治理,目前淤积现象非常严重,杂草丛生,建筑、生活垃圾侵占河床,使得河道过水断面急剧减小,河道行洪能力远不能满足20年一遇排涝要求。目前,规划区内河道淤积总土方量高达169.66万方。2、河道堵塞,水流不畅。由于老城区河道长期以来一直是居民生活污水的承泄区,河道水质极其恶劣,为解决这一问题,通州市城区新建了金沙横河西闸站,对老城区河道进行工程性水体置换,同时对老城区与外界相通的河道进行了封闭,从而形成了一些人为的坝梗,水流严重受阻。3、由于中片老城区大量已建的护岸、管网等基础设施标准严重不足,给水利建设带

43、来了不小的难度。首先,已建的护岸工程底高程、顶高程均较高,既给实施河道疏浚、绿化带来了困难,又拉大了人与水的距离,影响美观。目前,老城区河道正常水位控制在2.6m,主要就是出于对已建护岸工程的稳定以及增加水体来考虑的。其次,老城区内管网均为雨污混流,管径小、排涝标准低,溢流口控制在2.8m左右,当河道水位超过2.8m时,管网排水受外河水位的顶托,排水不畅。第三章 规划目标和原则3.1 规划依据3.1.1原防洪规划概况及防洪治涝措施1、原防洪规划概况通州市城市防洪规划(1998)由南京大学城市与资源学系和通州市城乡建设委员会于1998年七月联合编制。报告内容包括:城市自然社会经济概况、防洪排涝水

44、文分析计算、城市防洪排涝规划、投资估算。2、防洪治涝方案原规划将市区划分北区、中区、南区,指导思想为把洪水拒之于城区以外,充分降低城区河道水位,以利于城区排涝。3、规划要点标准:防洪P=2%,金沙水位3.70m;排涝3.5m3/skm2防洪堤顶高程:4.0m保护面积:约20km2主要工程量:闸1座,闸站结合7座(Q=21 m3/s),防倒溉闸室12座,整治疏通河道10条总投资:1440万元3.1.2城市总体规划对城市防洪治涝要求1、防洪排涝标准防洪标准:近期防洪标准采用重现期50年,按重现期100年校核;远期按百年一遇标准设防。排涝标准:当日降雨当日排出,排涝模数取为34m3/kms。2、防洪

45、排涝规划防洪规划:排涝规划:雨水量计算公式:暴雨强度公式:3.1.3本规划执行的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程、规范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防洪法、江苏省水利工程管理条例和南通市水利工程管理办法;2、国家标准防洪标准(GB 50201-94);3、国家行业标准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CJJ50-92);4、水利部水规计1998215号关于印发城市防洪规划编制大纲(修订稿);5、江苏省水利厅苏水计20014号关于进一步做好城市防洪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苏水计2000171号关于加强城市化进程中水利工作工作的意见、江苏省人民政府苏政发200286号关于加强城市防洪工程建设的通知;6、通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纲要(20

46、02020年);7、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J14-87)(1997年修订本);8、水闸工程管理设计规范,SL17096,1996年10月1日;9、水利水电工程水文计算规范(SL278-2002);10、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洪水计算规范(SL44-93);11、江苏省防洪条例;12、水利建设基金筹集和使用管理暂行办法、江苏省防洪保安资金征收和使用管理规定;3.2 规划目标3.2.1规划范围西起金西竖河,东止果园村、陵园村,南以通吕运河为界,北以三环向北500m为界,面积约40km2。3.2.2规划目标根据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针对通州市城市水系特性、治理现状及存在问题,按照统一规划、全面安排,综

47、合治理、综合利用的原则,选定防洪总体方案及主要工程布局,确保在规划标准内不出险,超过标准时有对策。3.2.3规划水平年近期:2005年2010年远期:2010年2020年3.2.4规划标准防洪标准:根据现行的防洪标准(GB50286-98)及通州市城市经济发展趋势对原城市总体规划中的防洪标准作了适当调整,确定近期防洪标准采用重现期50年;远期巩固五十年一遇标准。排涝标准:遇20年一遇最大24小时暴雨不受涝,其中中片遇20年一遇最大24小时暴雨36小时内回归至水位2.8m以下,排涝模数取为5m3/kms左右。3.3 规划原则规划总原则:与城市总体规划相衔接,与排水工程、给水工程、环境保护、道路交通以及其他专业规划相协调;指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