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项训练-阿伏加德罗常数.doc

上传人:豆**** 文档编号:28541364 上传时间:2022-07-2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项训练-阿伏加德罗常数.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江苏省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项训练-阿伏加德罗常数.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项训练-阿伏加德罗常数.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项训练-阿伏加德罗常数.doc(6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专项训练阿伏加德罗常数选择题(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1. (2013江苏高考)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1L1molL-1 NaClO溶液中含有ClO-的数目为NAB. 78g 苯含有CC键的数目为3NAC. 常温常压下,14g由N2与CO组成的混合气体含有的原子数目为NAD. 标准状况下,6.72L NO2与水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1NA 2. (2013盐城摸底)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高温高压下,0.1molN2与0.3molH2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6NAB.

2、 常温常压下,2.0g重水(D2O)中含有的电子总数为NAC. 标准状况下,5.6LCCl4中含有的CCl键数目为NAD. 常温常压下,6.4gCu与40mL10molL-1浓硝酸作用,产生NO2分子数目为0.1NA 3. (2013无锡期末)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1 L 0.1molL-1氨水中含有的NH3分子数为0.1NAB. 标准状况下,2.24L CCl4中含有的CCl键数为0.4NAC. 常温常压下,3.0g葡萄糖和冰醋酸的混合物中含有的原子总数为0.4NAD. 标准状况下,Na2O2与足量CO2反应生成2.24L O2,转移电子数为0.4NA 4.

3、(2013扬泰南三模)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标准状况下,2.24L水中所含电子总数为NAB. 1L0.2molL-1硫酸铁溶液中含有的S数为0.2NAC. 苯和苯甲酸混合物共1mol,完全燃烧消耗O2的分子数为7.5NAD. 标准状况下,7.1g氯气与足量石灰乳充分反应转移电子数为0.2NA 5. (2013南京期初)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1 mol干冰中含有的CO键数目为4NAB. 常温常压下,71g Cl2中含有的Cl2分子数目为NAC. 标准状况下,22.4 L CCl4中含有的C原子数目为NAD. 1 L 0.1 mol

4、L-1 CuSO4溶液中含有的Cu2+数目为0.1NA 6. (2013徐州摸底)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常温常压下,31 g Na2O中含有的离子总数为2NAB. 标准状况下,22.4 L CCl4中含有的分子数目为NAC. 标准状况下,2.24 L CO2和SO2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氧原子数目为0.2NAD. 常温常压下,0.1 mol Cl2溶于足量NaOH溶液中,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2NA 7. (2013扬州期末)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A. 9.2 g C7H8和C3H8O3的混合物中所含氢原子总数为0.8NAB. 标准状况

5、下,11.2 L C2H5OH中所含的分子数为0.5NAC. 将含0.1 mol FeCl3的溶液滴加到沸水中,完全水解可生成0.1NA个Fe(OH)3胶粒D. 0.1mol Na2O2参加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是0.2NA 8. (2013苏北三市二模)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在密闭容器中加入1 mol N2和3 mol H2,充分反应生成NH3的分子数为2NAB. 标准状况下,4.48 L N2所含的共用电子对数为0.2NAC. 常温常压下,1 mol NaHSO4晶体中含有的离子数为2NAD. 标准状况下,1 mol Fe与2.24 L Cl2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

6、3NA 9. (2013苏州期末)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标准状况下,0.1 mol Cl2被氢氧化钠溶液完全吸收,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2NAB. 常温常压下,16 g CH4中含有的原子总数为5NAC. 标准状况下,11.2 L CH3OH中含有的氢原子数目为2NAD. 常温常压下,2.24 L CO和CO2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目为0.1NA10. (2013泰州期末)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常温常压下,13.8 g NO2气体溶于水,转移电子数为0.2NAB. 标准状况下,22.4 L甲醇含有的原子数为5NAC. 标准状况

7、下,224 mL CO2溶于足量NaOH溶液中得到的阴离子数为0.01NAD. 常温常压下,3.4 gNH3中含有的共用电子对数目为0.3NA11. (2013镇江期末)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1.0 L 0.1 molL-1 Na2CO3溶液中所含的C数为0.1NAB. 质量均为7.8 g的Na2S、Na2O2固体中含有的阴离子数均为0.1NAC. 标准状况下,22.4 L CCl4分子中含有的共价键数为4NAD. 电解饱和食盐水,当阴极产生2.24L H2时,转移的电子数一定为0.2NA12. (2013扬州二模)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8、)A. 常温常压下,0.17gNH3中含有的共用电子对数为0.1NAB. 常温常压下,1L pH=1的稀硫酸中含有的氢离子数为0.1NAC. 10g由CaCO3与KHCO3组成的混合物中含有的碳原子数为0.1NAD. 标准状况下,2.24 L Cl2与足量NaOH稀溶液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1NA13. (2013盐城二模)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45gHCHO与CH3COOH混合物含氢原子数为3NAB. 常温常压下,54g重水(D2O)含水分子数为3NAC. 标准状况下,11.2L苯含有CH键数目为3NAD. 反应KIO3+6HI3I2+KI+3H2O,每生

9、成1.5molI2转移电子数为3NA14. (2013淮安二模)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25时,pH=12的Ba(OH)2溶液中含有的OH-数目为0.02NAB. 室温下,14.0g乙烯和丁烯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CH键数目为2.0NAC. 1L0.5molL-1 (NH4)2SO4溶液中含有的N数目为NAD. 标准状况下,22.4LCCl4中含有的共用电子对数目为4.0NA15. (2013苏锡常镇一模)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39g苯分子中含有的碳碳双键数为1.5NAB. 1molCH3COONa和少量CH3COOH溶于水所得中性

10、溶液中,CH3COO-数目为NAC. 22.4LNH3中含共价键数目一定为3NAD. 5.6gFe投入100mL3.5molL-1稀硝酸中充分反应,转移电子总数为0.3NA16. (2014南京期初调研)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1.7 g羟基含有的电子数目为NAB. 常温常压下,23 g由NO2与N2O4组成的混合气体含有的氮原子数目为0.5NAC. 标准状况下,6.72 L H2O中含有的水分子数目为0.3NAD. 1 molL-1NaClO溶液中含有的ClO-数目为NA17. (2013苏锡常镇二模)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A. 2

11、5,pH=13的NaOH溶液中含有OH-数为0.1NAB. 1 L 0.1 molL-1 CuSO4溶液中含有Cu2+数为0.1NA C. 2.24LN2和NH3的混合气体中原子间含有的共用电子对数目为0.3NA D. 1molN2和3molH2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后,所得混合气体的分子数大于2NA18. (2013南京三模)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3.4gH2O2中含有共用电子对数目为0.1NAB. 标准状况下,11.2LCl2通入足量NaOH溶液,转移的电子数目为NAC. 常温下,46g乙醇含有CH键数目为5NAD. 标准状况下,将11.2LNO与11.2L

12、O2混合,最终气体中含有的分子数目为NA19. (2013徐州模拟)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1mol金刚石中含有的共价键数目为2NAB. 标准状况下,11.2L甲醛中含有的氧原子数目为NAC. 1L0.1molL-1CH3COONa溶液中含有的阴离子总数为0.1NAD. 0.1molNa2O2与足量水完全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2NA20. (2013扬州模拟)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1 L 0.1 molL-1氨水中含有的NH3H2O分子数为0.1NAB. 电解精炼铜时,若阳极质量减少6.4 g,则电路中转移电子数为0.2NAC. 标准状况下,2.24 L二氯甲烷中含有的碳氯共价键的数目为0.2NAD. 一定条件下,4.6 g NO2和N2O4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N原子数目为0.1NA专项训练七阿伏加德罗常数1. C2. B3. C4. C5. B6. C7. A8. C9. B10. A11. B12. A13. A14. B15. B16. B17. D18. C19. A20. D【精品文档】第 6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