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F0维修手册-1.doc

上传人:豆**** 文档编号:28539835 上传时间:2022-07-28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比亚迪F0维修手册-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比亚迪F0维修手册-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比亚迪F0维修手册-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比亚迪F0维修手册-1.doc(12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第一章 发动机第一节 概 述BYD371QA具有升功率大、油耗低、噪声小、污染低、结构紧凑等特点。在各种工况下,BYD371QA发动机均可在最佳状态下工作,可以保证其配载的整车具有可靠的安全性、舒适的驾驶性、最佳的经济性和完美的环保性能。1.1 主要技术参数BYD371QA型发动机的主要技术参数见下表:型号参数项目BYD371QA型式三缸 、直列 、水冷 、双顶置凸轮轴、12气门 、四冲程 、闭环电控燃油喷射发动机标定功率50kw(6000r/min)最大扭矩/转速90Nm(4000r/min-4500 r/min)最低燃油耗250+10 g/k

2、Wh缸径行程71mm84mm发动机排量0.998L压缩比10.5:1气门结构同步链条驱动,双顶置凸轮轴、12气门燃烧室形式球型燃料种类车用93#无铅汽油(GB17930-1999)怠速稳定速度(84050)r/min气缸压缩压力1.21.6MPa(400r/min)供油方式电控多点顺序燃油喷射喷油压力(喷油器前后压差)390-400kpa点火顺序123点火正时上止点前8 12润滑方式强制飞溅复合式机油SAE 10W-30/40 (SG或更高级)(南方全年和北方春季、夏季、秋季)SAE 5W-30(SG或更高级)(北方冬季)尾气排放系统三元催化转换器机油压力300490kPa (3000r/mi

3、n4500 r/min)发动机质量76KG外形尺寸(长宽高)525575720工况排放欧IV2.2 维修技术数据项 目标 准气缸体气缸直径mm气缸圆柱度0.008mm气缸体顶面平面度100:0.03气缸垂直度0.04气缸压缩压力1.21.6MPa/(400r/min)活塞活塞裙部直径 mm活塞销孔直径mm活塞与气缸配合间隙0.020.04mm活塞销活塞销直径mm与活塞配合间隙0.0050.016mm活塞环开口间隙第一道气环0.200.35mm第二道气环0.350.5mm油环合件0.200.70mm活塞环侧隙第一道气环0.030.07mm第二道气环0.020.06mm油环0.020.17mm连杆

4、允许扭曲极限0.05mm(每100mm长)允许弯曲极限0.05mm(每100mm长)连杆小头孔直径mm活塞销与连杆过盈配合量0.0110.029mm曲轴主轴颈直径 mm连杆轴颈直径 mm轴颈圆柱度0.007mm曲轴径向圆跳动0.03mm连杆大头轴向间隙0.10.27mm曲轴止推间隙0.020.16mm飞轮轴向圆跳动0.1mm气缸盖气缸盖下平面的平面度0.05mm歧管接合面平面度0.05mm气缸盖凸轮轴孔直径mm气缸盖螺栓长度122mm凸轮轴凸轮轴各轴颈直径 mm凸轮轴颈圆柱度0.004mm凸轮轴颈与轴孔间隙0.0400.074mm进气凸轮轴轴向间隙0.10.175mm排气凸轮轴轴向间隙0.10

5、.171mm气门系统进气门直径27.50.125mm排气门直径23.60.125mm气门杆直径进气门: mm排气门: mm气门导管内径mm气门杆与气门导管间隙进气门:0.030.065 mm;排气门:0.0400.075 mm气门弹簧的自由长度51.6mm进、排气门间隙(冷态)进气门:0.19 mm排气门:0.32 mm节温器开始打开的温度和全开温度822,全开95火花塞的型号及间隙K6RTM2,1.0mm1.2mm发电机皮带张紧变形量98Nm,按下78 mm1.3 BYD371QA/QB发动机拧紧力矩表序号紧固部位或零件螺栓规格每台个数紧固力矩(Nm)1主轴承盖螺栓M101.5六角头螺栓86

6、02曲轴后端盖M616六角法兰面螺栓5103飞轮螺栓M101.25六角头螺栓6754迷宫盖板M816六角法兰面螺栓8255爆震传感器M830六角法兰面螺栓1206机油压力报警器1157连杆螺栓M80.75梅花头螺栓6第一次:15第二次:+85958气缸盖螺栓M91.5内六角花8第一次:32第二次:+1751859螺堵内六角12510凸轮轴承盖M845六角法兰面螺栓31511凸轮轴承盖M635六角法兰面螺栓121212凸轮轴链轮凸轮轴链轮螺栓组合件24513链条导向板M612六角法兰面螺栓21014链条张紧板链条张紧板螺栓12015链条张紧器M625六角法兰面螺栓21016机油泵总成M845六角

7、法兰面螺栓225M880六角法兰面螺栓125M101.2540六角法兰面螺栓240M101.2570六角法兰面螺栓64017曲轴位置传感器M616六角法兰面螺栓1818水泵M820六角法兰面螺栓225M845六角法兰面螺栓125M850六角法兰面螺栓22519机油收集器M625六角法兰面螺栓38油底壳M816六角法兰面螺栓925M612六角法兰面螺栓61020机油滤清器座M880六角法兰面螺栓32521机油尺导管M612六角法兰面螺栓11022线束卡箍支板(机油泵)M612六角法兰面螺栓11023水泵进水管M816六角法兰面螺栓125M8螺母23024进气歧管M835六角法兰面螺栓225M8螺

8、母22525进气歧管支板M816六角法兰面螺栓22526油轨M820六角法兰面螺栓22527进气温度压力传感器ST5.519A自攻螺钉1528节气门M616六角法兰面螺栓31029油门拉索支架M612六角法兰面螺栓21030排气歧管M816六角法兰面螺栓230M8螺母23031排气歧管隔热罩IM612六角法兰面螺栓21032排气歧管支板M816六角法兰面螺栓125M8螺母12533前氧传感器14534节温器盖M630六角法兰面螺栓2835凸轮轴相位传感器M616六角法兰面螺栓1836水温传感器12037气缸盖罩M660六角法兰面螺栓28M630六角法兰面螺栓13838线卡M612六角法兰面螺栓

9、1839线卡M612六角法兰面螺栓1840线卡M612六角法兰面螺栓1841火花塞M141.2532542点火线圈M625六角法兰面螺栓31043线卡支板(进气歧管)M612六角法兰面螺栓11044碳罐控制阀支架M612六角法兰面螺栓11045曲轴皮带轮曲轴皮带轮螺栓115046水泵皮带轮M612六角法兰面螺栓41547发电机支板焊合件M820六角法兰面螺栓13548发电机调节架焊合件M820六角法兰面螺栓13549发电机M101.2570六角法兰面螺栓15050线束卡箍支板(发电机)M612六角法兰面螺栓11051离合器盖总成M816六角法兰面螺栓62552变速器M121.2545六角法兰面

10、螺栓56553变速器盖板M101.2512六角法兰面螺栓34054起动机M101.2560六角法兰面螺栓24055线卡支架(起动机)M612六角法兰面螺栓11056螺塞M121.2513557内六角锥形螺塞NPT3/811558机油泵盖M625六角法兰面螺栓610M614十字沉头螺钉2859气缸盖(进气歧管)双头螺柱AM8-M830-8.821060气缸盖(排气歧管)双头螺柱M821061气缸盖(水泵进水管)双头螺柱M8210第二节 驱动皮带2.1 驱动皮带的拆卸安装2.1.1 先松开螺栓A;2.1.1再松开螺栓B;2.1.1最后松开螺栓C,松开发电机,拆下正时皮带。【精品文档】第 7 页安装

11、时,先装上皮带,稍微拧紧螺栓B,再旋转螺栓C,调整皮带张紧度,再拧紧螺栓B,力矩35 Nm,最后拧紧螺栓A,力矩50 Nm。安装好后,注意检查皮带有没有错齿情况(如下图),再启动发动机5分钟,检查皮带的张紧度。2.2 皮带检查2.2.1 驱动皮带的外观检查先检查外观,如果磨损严重,则应该更换皮带。2.2.2 驱动皮带的变形量检查注意:汽车熄火或发动机停止转动30分钟后,检查皮带变形量。在两个皮带轮中(图中箭头所标位置)加适当的压力98N,如果变形量超出极限值,则调整至78mm。2.2.3 驱动皮带张紧力检查注意:可以用变形量检查取代张紧力检查,检查应在发动机冷却后进行。2.3 驱动皮带调整先松

12、开螺栓A,再松开螺栓B,转动螺栓C来调整皮带的张紧度,调整好后拧紧螺栓B,再拧紧螺栓A。注意:如果更换新的驱动皮带或运行不超过5分钟的驱动皮带,按新件的标准量调整。驱动皮带变形量新(mm/98N)旧(mm/98N)发电机+水泵78911如果运行超过5分钟的驱动皮带按旧件的标准量调整。检查皮带的张紧力和变形量,如果不符合要求,再重复调整,直到符合要求。第三节 气门间隙的检查和调整3.1 气门间隙检查3.1.1 确认发动机已冷却;3.1.2 拆下空气滤清器盖;3.1.3 拆下点火线圈;3.1.4 拆下气缸盖罩;3.1.5 顺时针旋转曲轴皮带轮,让凸轮轴的正时标记对着正上方;3.1.6 测量气门间隙

13、;用塞尺检查下图的8个气门间隙,并记录好数据,以备后用。3.1.7 再将曲轴旋转360度,用塞尺检查下图所示的其余4个气门间隙,并纪录好数据以备后用;提醒:塞尺应该从中间(即火花塞一侧)插入气门间隙中测量。气门间隙的数值如下表:进气门:0.190.04 mm排气门:0.320.04 mm如果测量数值符合要求,则继续下面步骤;如不符合,则进入第二部分气门间隙调整。3.1.8 装好气缸盖罩;先在缸盖和正时罩的结合面上涂上密封胶,如下图所示:按照下图的顺序安装气缸盖罩,力矩是8 N*m。3.1.9 安装点火线圈;拧紧力矩:10 N*m3.1.10 装好空气滤清器盖。3.2 气门间隙调整本程序适合所有

14、需要调整间隙的气门。3.2.1 确认是否需要调整气门间隙,转动曲轴皮带轮,对好标记;3.2.2 检查两根凸轮轴链轮上记号是否都对着正上方,并且对着链条上的有色链片;如果没有对准,再转动曲轴一圈,直到对准;3.2.3 顺时针转动曲轴大约90度,防止拆卸凸轮轴的时候,活塞和气门发生碰撞;3.2.4 卸下正时罩壳上的内六角锥形螺塞;3.2.5 用扳手固定进气凸轮轴上的六角方块,松开进气凸轮轴链轮上的螺栓;3.2.6 卸下内六角锥形螺塞,从其孔内伸入螺丝刀,顺时针拨动张紧器的锁片,让它解锁并保持这个位置不要松开;提示:如果锁片拨不动,用扳手稍微转动凸轮轴上的六角方块,这样可以使锁片松动。3.2.7 用

15、扳手转动凸轮轴上的六角方块,顺时针转动凸轮轴,让链条把张紧器的柱塞压进去;3.2.8 拿出螺丝刀,再用专用工具穿过张紧器锁片的小孔,并固定;注意:在拿出螺丝刀,插入专用工具时,不能让凸轮轴上的扳手松开,以防张紧器的柱塞又弹出。完成上述步骤是为了柱塞压回去,为了下面取出链条做好准备,如果没有成功,请从第6步开始重复。3.2.9 卸下排气凸轮轴链轮上的螺栓,取下排气链轮;3.2.10 按照下图顺序卸下螺栓,取出凸轮轴承盖;注意:取出凸轮轴承盖时,可以把进气凸轮轴往发动机前段移动一小段距离,就可以方便取出。3.2.11 取下凸轮轴;注意:用一根绳子或者其他工具固定好链条,防止其掉入正时罩内。3.2.

16、12 取出要更换的挺柱;3.2.13 用千分尺测量挺柱的厚度;3.2.14 计算新的挺柱厚度,使气门间隙在规定范围内,计算方法如下:进气门间隙 A=B+(C-0.19 mm)排气门间隙 A=B+(C-0.32 mm)A新的挺柱厚度B要换下的挺柱厚度C测量的气门间隙值举例:测量的气门间隙值=0.39 mm0.39 mm-0.19 mm=0.20 mm(测量的间隙值标准的间隙值=间隙值的偏差)要换下的挺柱厚度 = 5.25 mm0.20 mm + 5.25 mm = 5.45 mm(间隙的偏差 + 相应要换下的挺柱厚度 = 换上的挺柱厚度)所以,选择最靠近5.45mm的挺柱使用,因为是奇数,所以选

17、择大一号的挺柱:46号挺柱。注意:尽量依据计算出的数据,来挑选最靠近的挺柱。挺柱厚度从5.00mm-5.60mm分为了31组,每一组厚度相差0.02mm。分组号厚度(mm)分组号厚度(mm)分组号厚度(mm)005.00205.20405.40025.02225.22425.42045.04245.24445.44065.06265.26465.46085.08285.28485.48105.00305.30505.50125.12325.32525.52145.14345.34545.54165.16365.36565.56185.18385.38585.58605.603.2.15 装上挺

18、柱;3.2.16 装好凸轮轴;3.2.16.1 和拆卸时一样,让曲轴皮带轮在正时位置顺时针再转90度,如果拆卸后曲轴没有转动过,则此步骤可以省略;3.2.16.2在凸轮轴上、缸盖的凸轮轴轴颈和挺柱的顶部涂上机油;3.2.16.3和拆卸时的顺序相反,先安装进气凸轮轴,链轮上的标记要和链条上左边的有色标记对齐;3.2.16.4 按照下图的位置,安装好凸轮轴;3.2.16.5 按照下图的螺栓拧紧顺序,装好凸轮轴轴承盖;注意让轴承盖上的箭头朝向前端。拧紧力矩:凸轮轴轴承盖:15 Nm凸轮轴轴承盖:12 Nm3.2.16.6 装好凸轮轴链轮;用工具拧紧排气凸轮轴链轮螺栓,力矩:45 Nm。3.2.16.

19、7 用扳手顺时针转动进气凸轮轴,张紧左侧的链条,此时把链条套上排气链轮,并使链轮上的标记和链条上的有色标记对齐;注意:如果标记无法对齐,请用扳手顺时针转动排气凸轮轴,使之对齐。3.2.16.8 拿开张紧器上的专用工具,拧紧六角头锥形螺堵;拧紧力矩:15 Nm。3.2.16.9 曲轴皮带轮逆时针转回原位置,即皮带轮的标记对齐正时指针,检查凸轮轴链轮的标记是否正对上方,并且都已经对齐链条上的蓝色标记。以上步骤也必须保证曲轴链轮和链条始终啮合在一起。也可以按照第四节的方法拆下前罩壳进行凸轮轴的拆装。3.2.17 再次确定气门间隙。第四节 正时链条4.1 正时链条的拆卸4.1.1 拆下下图的螺栓A和螺

20、栓B,卸下发电机,拆下多楔带;4.1.2 按照下图顺序拆下水泵进水软管;4.1.3 拆下缸盖罩;4.1.4 拆下曲轴位置传感器;4.1.5 拆下曲轴皮带轮;4.1.6 拆下油底壳;4.1.7 拆下机油收集器;4.1.8 拆下下图中所示螺栓,卸下正时罩体,取下主油道上的密封圈;4.1.9 将锁片按顺时针方向拨动,同时按下柱塞,松开张紧板;4.1.10 按紧柱塞的同时,把专用工具插入锁片中的小孔,锁定柱塞,不让其弹出;4.1.11 卸下张紧板的螺栓,取出张紧板,取下正时链条;4.1.12 卸下曲轴链轮,注意取下曲轴上的半圆键。4.2 正时链条的安装按拆卸相反的顺序安装,应注意以下几点:4.2.1

21、安装链条前,和拆卸一样,把专用工具插入张紧器锁片的小孔,锁定柱塞不让其弹出;4.2.2 按图所示安装正时链条,正时链条上着色链面朝向外侧,不得反装。把凸轮轴链轮的正时记号对着正上方,并且要把蓝色的链片分别对准进排气凸轮轴链轮的正时记号,还要将黑色的链片对准曲轴链轮上的正时记号; 4.2.3 稍微转动进气凸轮轴,使右边链条张紧,确认链条两侧在导向板和张紧板安装位置,然后取下插入锁片小孔的专用工具;检查张紧器是否自动弹出,压紧张紧板;4.2.4 相关拧紧力矩数据如下:导向板螺栓:10 Nm张紧板螺栓:20 Nm张紧器螺栓:10 Nm第五节 火花塞和压缩压力检查警告:发动机处于热机状态时,机油温度非

22、常高,在拆卸和安装部件时,小心不要被灼伤。5.1 火花塞的拆卸/安装5.1.1 先卸下点火线圈的螺栓,取下点火线圈;5.1.2 用专用扳手卸下火花塞;5.1.3 安装顺序和拆卸相反,安装火花塞力矩是25 Nm,点火线圈力矩是10 Nm。5.2 火花塞的检查5.2.1 用欧姆表,测量如图所示的电阻,检查电阻是否大于10 M;如果电阻小于10 M,则进入第 7 个步骤。注意:如果没有欧姆表,则进行以下检查。两种方法选其中一个。5.2.2 把发动机快速提高到4000转/分,运行5分钟;5.2.3 卸下火花塞;5.2.4 观察火花塞电极;如果电极上是干的,则说明火花塞正常;如果电极上是潮湿的,则继续进

23、行以下步骤。5.2.5 检查火花塞上螺纹和绝缘体上是否有损伤,如果有,请更换火花塞;推荐的火花塞型号:K6RTM25.2.6 检查火花塞电极间隙;允许的火花塞电极的间隙是1.3 mm,如果超过此数值,则更换火花塞;而新的火花塞电极间隙要求在1.01.2mm。注意:如果要调整新的火花塞电极间隙,必须调整侧电极的根部,不能调整侧电极的顶部;而且旧的火花塞是不允许调整的。5.2.7 清洗火花塞。如果火花塞有积碳,则用火花塞清洁器清洗。注意:如果火花塞表面沾有机油,则先用汽油洗干净,然后才能用清洁器。5.3 压缩压力的检查5.3.1 确定蓄电池已充足电;5.3.2 热机至正常工作温度;5.3.3 熄火

24、并让发动机冷却10分钟;5.3.4 按“油路安全检查步骤”,拆下燃油泵继电器;5.3.5 断开点火线圈连接器;5.3.6 拆下火花塞;5.3.7 在1号缸火花塞孔内接上压力表;5.3.8 将油门踏板踩到底并启动发动机;5.3.9 启动发动机并记录气压表最大读数;5.3.10 按上面方法检查每一个气缸压力,如果一缸或多缸内压力过低,或气缸之间的压差超出规定太大,则向内滴几滴发动机机油并重新检查压力;5.3.11 如果压缩力升高,则活塞、活塞环、气缸壁可能磨损,需大修;5.3.12 如相邻气缸压力低,说明气缸垫可能已破坏或气缸盖已变形,需要大修;5.3.13 如压缩压力仍很低,说明气门可能卡住或密

25、封面接触不严,需进行大修。项目压缩压力MPa(400r/min)标准值1.21.6最小极限1.0气缸间的压力差最大极限0.155.3.14 拿开压力表;5.3.15 装上火花塞,拧紧力矩。第六节 发动机6.1 发动机的分解6.1.1 拆下气缸盖罩组件按照图示的顺序卸下13个螺栓和2个螺母,连同缸盖罩密封圈一同取下气缸盖罩,然后从缸盖罩上取下密封圈。6.1.2 卸下机油滤清器卸下机油滤清器座上的3个螺栓,取下机油滤清器和密封圈。6.1.3 卸下多楔带6.1.3.1先松开螺栓A;6.1.3.2再松开螺栓B;6.1.3.3最后松开螺栓C,松开发电机,拆下正时皮带。6.1.4 卸下发电机拧下上图中的螺

26、栓B和螺栓A,卸下发电机。6.1.5 卸下水泵拧下水泵上的5个螺栓,取下水泵。6.1.6 对准正时记号顺时针旋转曲轴皮带轮,将正时记号对准正时指针。再检查凸轮轴正时记号是否对着正上方,如果不是,再旋转曲轴皮带轮一周,让凸轮轴记号对准正上方。6.1.7 卸下油底壳卸下油底壳上的15个螺栓,用工具分开油底壳和缸体结合面。注意不要划伤油底壳边缘。6.1.8 卸下机油收集器卸下机油收集器上的3个螺栓,并一同取下机油收集器密封圈。6.1.9 卸下曲轴皮带轮先用专用工具固定好曲轴皮带轮,卸下曲轴皮带轮上的螺栓。6.1.10 卸下正时罩体拆下下图中所示螺栓,用螺丝刀小心撬开正时罩壳,取下主油道上的密封圈。注

27、意不要划伤正时罩的结合面。6.1.11 卸下张紧板和链条6.1.11.1把锁片按顺时针方向拨动,同时按下柱塞,松开张紧板;6.1.11.2按紧柱塞的同时,把专用工具插入锁片中的小孔,锁定柱塞,不让其弹出;6.1.11.3卸下张紧板螺栓,取出张紧板,取下正时链条。6.1.12 卸下曲轴链轮,注意取下曲轴上的半圆键;6.1.13 临时装上皮带轮螺栓,顺时针旋转曲轴约90度;这是为了防止在以后的步骤中,由于转动凸轮轴而产生的活塞和气门干涉。6.1.14 卸下凸轮轴链轮用扳手固定凸轮轴,卸下凸轮轴链轮螺栓,拆下链轮。6.1.15 卸下凸轮轴按照下图顺序拆卸凸轮轴轴承盖螺栓,然后卸下凸轮轴。6.1.16

28、 卸下挺柱注意:卸下挺柱前,要记录好每个挺柱上的标记。6.1.17 下气缸盖6.1.17.1 按照下图的顺序,分几次拧松螺栓;6.1.17.2 然后卸下气缸盖和气缸垫。6.1.18 卸下气门6.1.18.1 用专用工具卸下气门弹簧、气门弹簧上座和气门锁夹;6.1.18.2依次取出气门;6.1.18.3然后用尖嘴钳夹出气门油封;6.1.18.4取出气门弹簧下座。6.1.19 清除缸盖表面杂质用刀片刮干净缸盖表面的密封胶等杂质。注意: 1) 操作时必须带防护眼镜;2) 小心不要划伤缸盖表面;3) 不要让杂质掉入缸盖水套中。6.1.20、用直尺规和塞尺,检验缸盖下图中3个表面的平面度;允许的最大间隙

29、是0.05mm。如果超过此数值,则需更换缸盖。6.1.21 拆下迷宫盖板上8个螺栓,取下迷宫盖板;6.1.22 曲轴后端盖;6.1.22.1卸下曲轴后端盖上的5个螺栓,取下曲轴后端盖;6.1.22.2 用螺丝刀卸下曲轴后端盖上的油封。6.1.23 连杆大头轴颈轴向间隙用塞尺检查连杆大头轴颈轴向间隙。标准的间隙值为0.10.27mm,允许的最大间隙为0.35mm。6.1.24 卸下连杆;6.1.24.1 卸下连杆盖上2个螺栓,取下连杆盖和连杆瓦;6.1.24.2 推动活塞、连杆和连杆上轴瓦,使其穿过缸体,从缸体上面取出;6.1.24.3依次取出其它两缸的活塞连杆。6.1.25 检查曲轴轴向间隙用

30、一个螺丝刀往一个方向撬曲轴,然后用塞尺插入曲轴的轴向间隙,测量曲轴轴向间隙。标准间隙是:0.020.16mm允许最大间隙:0.30mm如果间隙大于上述数值,则更换止推片,如果更换止推片后,测量的间隙还是大于上述数值,则更换曲轴。6.1.26 卸下活塞环用个活塞环撑涨器,取下两道气环和一道油环。6.1.27 卸下活塞销用专用工具卸下活塞销,并按照顺序放好活塞、活塞环、活塞销、连杆和连杆瓦。6.2 发动机的检查6.2.1 用刀片刮干净油底壳密封面上的胶;6.2.2 检查正时链条;观察正时链条是否磨损严重或者有裂纹出现,如果发现,请更换链条,并检测相应的链轮。6.2.3 检查凸轮轴链轮;检查凸轮轴链

31、轮是否有磨损或者损坏,如果发现,更换凸轮轴链轮。6.2.4 检查曲轴链轮;检查曲轴链轮是否有磨损或者损坏,如果发现,更换曲轴链轮。6.2.5 检查链条导向板和链条张紧板;检查链条导向板和链条张紧板的磨损程度,如果磨损大于0.5mm,则必须更换。6.2.6 检查张紧器;用手按张紧器的柱塞,如果不能按下,说明张紧器工作正常;顺时针旋转张紧器的锁片,并用手按住,再用另一只手按下张紧器柱塞,如果能按下并自动弹出,则说明工作正常;如果不能正常工作,则必须更换张紧器。6.2.7 检查凸轮轴6.2.7.1测量凸轮轴第三轴颈的圆跳动;用2块V形块和千分表测量凸轮轴的第三轴颈。允许的最大跳动为0.03mm,如果

32、超出此数值,则更换凸轮轴。注意:圆跳动实际上是表盘上读数的一半。6.2.7.2 测量凸轮轴的桃尖的尺寸;用千分尺,测量桃尖的高度。如果桃尖高度没有达到允许的高度,则更换凸轮轴。进气凸轮轴(mm)排气凸轮轴(mm)标准高度41.385-41.61540.895-41.125允许高度41.4440.876.2.7.3测量凸轮轴的轴向间隙;安装好凸轮轴,前后移动凸轮轴,用千分表测量其轴向间隙。标准进气凸轮轴轴向间隙是0.10.171mm;排气凸轮轴轴向间隙是0.10.175mm。允许最大间隙是0.24mm。如果测量的间隙超过允许的最大间隙,则检查凸轮轴和凸轮轴轴承盖,如果凸轮轴轴承盖磨损,则更换缸盖,如果是凸轮轴止推面磨损,则更换凸轮轴。6.2.8 清洁气门;用刷子除掉气门上的积碳。注意:操作时必须带好防护眼镜。6.2.9 检查气门弹簧;检查气门弹簧的垂直度,用直角尺如图示测量,最大间隙1.5mm,如果超过此数值,则更换气门弹簧。用游标卡尺测量气门弹簧的自由高度,标准高度是51.6m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