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民族大团结教案.docx

上传人:豆**** 文档编号:28535422 上传时间:2022-07-28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49.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2课民族大团结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第12课民族大团结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12课民族大团结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2课民族大团结教案.docx(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2017-2018学年度八年级1、2班历史教案课题第12课 民族大团结课型新课课时序数12备课人赵卫国审核人王生林授课人赵卫国授课日期课 标解 读与教 材分 析【课标要求】了解民族大团结的概念,掌握我国的民族政策,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内容、概况和意义;国家实行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措施,西部大开发。教学内容分析: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处理好民族关系是我国发展,中华民族发展的需要,根据我国民族的实际情况,国家确定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的共同繁荣政策,有力的推动了我国各少数名族的发展。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民族大

2、团结的概念,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内容、概况和意义;国家实行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措施,西部大开发。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基本观点,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对教材中插图的讲解,使学生逐步形成丰富的历史想象力和知识迁移能力。情感 态度价值观理解并热爱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形成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认同感;形成积极进取、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态度,并逐步树立为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作贡献的人生理念。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民族区域自治的内容和意义;人民政府实行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民族政策。难点处理好民族问题对维护国家统一、发展西部经济的重大意义。媒 体教 具电子白板课时一课时教 学

3、 过 程修改栏教学内容师生互动新课导入播放爱我中华歌曲。这首爱我中华是我国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会歌,每当听到这首优美的旋律,我们都能深深地感受到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团结和兴盛。新中国建立以来,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团结如何巩固和发展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民族大团结一课。讲授新课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中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多民族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根据我国民族问题的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中国共产党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确立为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学生阅读回答:民族区域自治的含义是什么?展示史料1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应实行民族的区域自治,按民族聚居的人口多少和区域大小,分别建立各

4、种民族自治机关。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展示史料2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国家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关系。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迫,禁止破坏民族团结和制造民族分裂的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2004年)展示史料3省级民族自治区成立的时间表。地区成立时间内蒙古自治区1947年5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955年10月广西壮族自治区1958年3月宁夏回族自治区1958年10月西藏自治区1965年9月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何时确立起来的,概括其主要内容。总结:1949年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确立此制度。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设立由各民族代表组成

5、的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问题1:将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写入法律说明了什么?宪法的哪一内容属于实施民族区域自治的前提?问题2: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有何意义?学生讨论回答:二、共同繁荣发展展示:史料1新中国成立时,少数民族有四种落后的社会经济形态,封建地主经济占统治地位的有三十多个民族,当时有3 000多万人口;处于封建农奴制的约400万人口;处于奴隶制的,当时有100万人口;保留原始公社生产方式残余的,当时有60万人口。经过民主改革,各民族都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展示:史料2民族自治地方经济发展概况农业总产值(亿元)工业总产值(亿元)1952年46.511.41978年155.62

6、12.12014年11 352.364 369展示史料3西部大开发涉及的省、市、自治区:重庆、四川、云南、贵州、陕西、宁夏、甘肃、青海、内蒙古、广西等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面积685万平方千米,占全国71.4%。问题: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实行什么民族政策?其原因是什么?学生讨论回答:问题:为了实现共同繁荣,党和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教师归纳:在少数民族地区因地制宜,进行一系列的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少数民族人民迈进了社会主义社会。国家采取许多优惠政策,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国家重视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实行西部大开发战略。史料西部大开发三大标志性工程。学生回答:民族区域自治是在

7、国家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按照民族聚居的人口多少和区域大小,设立不同级别的民族自治区域和自治机关。在自治区域内,由当地民族当家做主,管理本民族地方性的内部事务,行使自治权。学生:讨论、交流、发言。学生:1.说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成为我国的一项政策和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前提: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学生:2.(1)体现了国家充分尊重和保障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权利的精神。(2)对维护民族团结、巩固祖国统一和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3)为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学生各抒己见。政策: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政策。原因:新中国成立前,由于历史和地理的原因,我国各民族发展很不平衡,很多少数民族的生产力水平十分落后。学生:西部大开发以来,在基础设施建设、科技教育和文化卫生事业等方面建设了一大批项目,带动了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加强了祖国内地与边疆地区的联系,促进了青海、西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板书设计第12课民族大团结布置作业配套练习课后反思【精品文档】第 4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