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填空题(DOC).doc

上传人:豆**** 文档编号:28521851 上传时间:2022-07-2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心理学填空题(DOC).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教育心理学填空题(DOC).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育心理学填空题(DOC).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心理学填空题(DOC).doc(8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第一章1.教育心理学 是研究学校教育情境中,学与教及其互动过程中产生的心理现象及其心理规律的科学。2.学与教的5要素包括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环境 。3. 学与教的过程包括学习过程、教学过程、评价/反思过程。4.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桑代克在1903年出版了第一本专著教育心理学,是教育心理学的里程碑。5. 1913-1914年该书发展成为3卷本的教育心理学大纲,包括人类的本性、学习心理学、工作与疲劳以及个性的差异。6.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94年总结了教育心理学十几年来的研究成果:主动性研究、反思性研究、合作性研究、社会文化研究。7.

2、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原则有:客观性原则、发展性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教育性原则。8. 教学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有: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行动研究法。9. 行动研究法包括四个基本环节:计划、行动、观察、反思。10. 实验法 是按照研究目的,有计划地严格控制或创设条件以主动引起或改变被试的心理活动,从而进行分析研究的方法。第二章1. 心理发展 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2.心理发展四个特征:连续性与阶段性、定向性与顺序性、不平衡性、差异性。3.学习准备 是指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或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即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那些促进或妨碍学习的个人

3、生理、心理发展的水平和特点。4. 成熟与学习是影响学习准备的两个重要因素.5. 图式 是指个体对世界的知觉、理解和思考的方式。6.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机制包括几个概念:图式、同化、顺应、平衡.7.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包括: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8. 人格又称个性,是指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综合心理特征.9. 维果斯基提出的 最近发展区 是指儿童在有成人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帮助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独自解决问题所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异,实际上是两个相邻发展阶段之间的过渡状态。10. 弗洛伊德把人格发展分为:口腔期、肛门期、性

4、器期、潜伏期、生殖期。11. 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边事物的关系的意识,包括自我意识、自我体验、自我监控。12. 常见的认知方式主要有:场依存与场独立;冲动型与沉思型;辐合型与发散型;立法型、执法型、司法型。13. 学习风格是学习者特有的认知、情感和生理行为,它是反映学习者如何感知信息、如何与学习环境相互作用并做出反应的相对稳定的学习方式。14.瑞德根据学习者的不同感官偏爱,把学习风格分为视觉型、听觉型、动觉型、小组型、个人型。15. 席尔瓦和汉森把学习风格分为,感官-思考型的掌握型学习者、感官-感受型的人际型学习者、直觉-思考型的理解型学习者、直觉-感受型的自我表达型学习者。16.

5、 人与人的智力差别是客观存在的,表现为智力水平、智力类型、智力表现早晚、性别上的差异。17. 心理自我,在心理上将自我分成了 “理想自我”和 现实自我 两部分。18. 多元智能理论,把智能分为以下8种 语言智能 、 数理逻辑智能 、 空间智能 、 身体运动智能 、 音乐智能 、 人际交往智能 、 内省智能 、 自然观察者智能 。第三章1. 广义的 学习 是指人类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者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2. 学习的基本理论包括:联结学习理论、认知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3. 联结学习理论有:巴普洛夫的经典性条件反射理论、桑代克的尝试错误说、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

6、理论。4.认知学习理论包括:苛勒的完形顿悟说、托尔曼的符号学习理论、布鲁纳的认知发现学习理论、奥苏伯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5. 布鲁纳提出学科基本结构的教学原则包括,动机原则、结构原则、程序原则、强化原则。动机包括好奇内驱力、胜任内驱力、互惠内驱力。6. .奥苏泊尔根据学习内容的性质及其与认知结构中原有观念的联系,把学习分为 意义学习 和 机械学习 。7.奥苏泊尔认为意义学习的实质,就是 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 与 已有的适当观念 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8 机械学习 就是学习者并没理解符号所代表的知识,只是依据字面上的联系,记住某些符号的词句或组合,死记硬背。9奥苏泊尔根据学生获得知识的

7、方式,把学习分为 接受学习 与 发现学习 。10.在具体运用接受教学过程中,需要遵循下面两个原则: 渐进分化原则 和 综合贯通原则 。1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本观点: 知识观 、 学习观 、 学生观 。12.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应用包括 支架式教学 、 情境教学 、 探究学习 、 合作学习 。第四章1. 动机 是指引起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指向某一目标的内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动机有三种功能:激活功能、指向功能、强化功能。2. 学习动机是指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致使行为朝向一定的学习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3. 根据学习动机的动力来源,可分为内部学习动机和外

8、部学习动机。4. 学习动机的基本成分是学习需要和学习期待,两者相互作用形成学习的动机系统。5. 美国奥苏伯尔把学习动机分为,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附属内驱力。6. 学习动机的理论有:强化理论、需要层次理论、成就动机理论、成败归因理论、自我效能感理论。7. 从强化物性质上,可将强化分为物质强化、精神强化。8. 斯金纳把强化分为正强化、负强化;班杜拉把强化分为三种方式:直接强化、替代强化、自我强化。9. 需要层次理论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在动机领域的体现。10.马斯洛通过研究,把人的需要按其出现的先后及强弱顺序分为5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其中前4个层

9、次统称为缺失需要,第5个层次可以定义为生长需要 。11. 阿特金森认为,成就动机由有相反倾向的两部分组成:力求成功和避免失败。12. 韦纳的研究表明,归因因素分为三个维度: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稳定性归因和非稳定性归因、可控制归因和非可控制归因。13. 班杜拉的自我效能感指人们对自己是否能成功地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14. 行为的结果因素即强化,包含直接强化、替代性强化、自我强化。15.行为的先行因素即期待,包括结果期待和效能期待。16. 班杜拉对自我效能的形成作了大量研究,发现影响自我效能的因素有4种:成败经验、对他人的观察、言语劝说、情绪和生理状态。17. 外部条件包括家庭条件和社会舆

10、论、教师的榜样作用。18.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采用可两种方法,即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19. 学习任务较简单时,学习动机强度较高,可达到最佳水平;学习任务比较困难时,学习动机强度较低,可达到最佳水平。这一规律在心理学中成为耶克斯多德森定律,简称倒U型曲线。第五章1. 学习迁移定义为:“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也就是已获得的知识、技能、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对学习新知识、新技能、解决新问题所产生的一种影响,或者说将学得的经验有变化地运用于另一种情境。2. 学习迁移的影响有不同的作用和表现

11、形式,根据迁移特点并结合教育实际,可以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水平迁移和垂直迁移、一般迁移和具体迁移、远迁移和近迁移。3. 学习迁移理论有形式训练说、相同要素说、概括说、关系转换理论、认知结构迁移理论。4. 一种为前摄抑制,即原先的学习对后来的学习起干扰作用,另一种为后摄抑制,即后来的材料对先前学习的干扰作用。5学习迁移并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发生,它受到一系列的主客观条件的制约,如相似性、原有认知结构、学习的心向和定势。6.学习的心向和定势常常是指同一种现象,它是指由先前影响所形成的一种倾向性的往往不被意识到的心理准备状态,它将支配人以同样方式去对待同类后继活动。第六章1. 陈述性知识是指人类心

12、智表征事实、观念与概念的方式,可以用口头或书面语言的方式来陈述,主要用来回答事物“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样”的问题,也可以用来区别和辨别事物。2. 安德森提出三种不同类型的组块:时间序列、表象、命题,每一种组块储存不同类型的信息。3. 程序性知识是指导个体如何执行动作技能和心智技能的知识。4. 程序性知识所表征的技能有一个重要特点:自动化;程序性知识的基本单元是产生式,每个产生式由条件和行动两部分组成。5. 根据知识本身的存在形式和复杂程度,可以把知识的学习分为符号学习、概念学习、命题学习。6.根据新知识与学习者原有认知结构中的观念之间的关系,也就是根据新旧知识之间的关系,知识学习又可以

13、分为下位学习、上位学习、并列结合学习。7. 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在学习和记忆领域中占主导地位的信息加工理论。8. 心理结构是保持信息和知识的记忆存储系统,包括感觉记忆、工作记忆和长时记忆。9.现代认知心理学根据信息从输入到提取所经过的时间和信息编码方式的不同,把记忆系统分为三个子系统:感觉登记、工作记忆、长时记忆。10. 工作记忆所涉及的认知过程主要包括:复述、组块和编码。11.工作记忆中的信息是不牢固、容易忘的,如果不能得到及时复述,就会很快消失或被遗忘。有两种复述形式:保持性复述和精细复述。12. 编码方式主要有包括组织、精细加工等,记忆术、形成表象等因素都会影响编码过程。13. 长

14、时记忆可以分为情景记忆、语义记忆和程序记忆。14. 遗忘的理论解释还有:痕迹衰退说、干扰说、同化说、动机说。15. 概念学习是通过 概念形成 和 概念同化 两种方式进行的, 概念同化 是学生学习概念的主要方式。第七章1. 技能 是个体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练习而形成的确保某种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2.根据技能的性质和表现形式,通常分为 操作技能 和 心智技能 。3. 操作技能 又称动作技能或运动技能,它是指以肌肉骨骼的运动实现的合乎法则的程序化、自动化和完善化的外显动作方式。4.操作技能的特点:动作对象具有 物质性 、动作进行具有 外显性 、动作结构具有 展开性 。5.心智技

15、能也可称作 认知技能 或 智力技能 ,它是借助内部言语在头脑中完成的智力活动方式。6.心智技能的特点:动作对象的观念性 、动作进行的内隐性 、动作结构的简约性 。7.心智技能可分为 一般心智技能 和 特殊心智技能 两大类。8.操作技能的形成分为 操作定向 、 操作模仿 、 操作整合 与 操作熟练 4个阶段。9.心智技能学习过程包括 原型定向 、 原型操作 和 原型内化 。10.在复杂技能学习过程中出现的练习成绩暂时停顿的现象叫 高原现象 。11.认知心理学家安德森认为心智技能的学习需要3个阶段: 认知阶段 、 联结阶段 和 自动化阶段 。12技能是获得经验、解决问题、变革现实的前提条件。13.

16、 操作技能的训练要求主要包括:准确的示范与讲解;必要而适当地练习;充分有效地反馈;建立稳定清晰的运动感知。14. 原型定向阶段就是了解心智活动的实践模式,了解外化或物质化了的心智活动或操作活动程序,了解原型的活动结构,从而使主体知道做哪些动作和怎样去完成这些动作,明确活动方向。15 原型操作阶段就是依据心智技能的实践模式,把主体在头脑中应建立起来的活动程序计划,以外显的操作方式付诸实施。16 原型内化阶段就是心智活动的实践模式向头脑内部转化,由物质的、外显的、展开的形式变成观念的、内潜的、简缩的形式的过程。第八章1. 学习策略 是指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效果和效率、有意识制定的有关学习过程的效果和

17、效率、有意识制定的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的方案。2.学习策略可以分为 认知策略 、 元认知策略 以及 资源管理策略 。3.认知策略包括 复述策略 、 精加工策略 、 组织策略 。4. 复述策略 是在工作记忆中为了保持信息而对信息进行重复的过程。5. 精加工策略 是把新信息与头脑中的旧信息建立联系,以此增加新信息的意义的学习策略。6.常用的精加工策略有 联想法 、 做笔记 、 提问、 生成性学习 和 利用已有知识 。 7.生成性学习是要训练学生对他们所阅读的东西产生一个自己的类比或表象。8.联想法包括 形象联想 、 谐音联想 、 缩减联想 、 关键词联想 。9. 元认知 是对自身认知的认知。具体地说

18、,就是个人对自己的认知过程及结果的意识与控制。10.元认知由 元认知知识 、 元认知体验 、 元认知监控 三部分构成。11.元认知策略大致分为三种: 计划策略 、 监视策略 和 调节策略 。12.资源管理策略包括 学习时间的管理 、 学习环境的设置 、 努力管理策略 、 学习工具的利用 和 人力资源的利用 。13.学习策略训练模式包括 程序化训练模式 、 完型训练模式 、 交互训练模式 、 合作学习模式 。14. 具体的复述策略,如适当过度学习、合理进行复习等。此外,以下方法技能也属于复述策略:利用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排除相互干扰;整体识记和分段识记;多种感官参与;复习形式多样化;画线强调。1

19、5. 常用的组织策略有:列提纲、利用图形、利用图表。16.元认知监控是指个体能将自己正在进行的认知活动作为意识对象,不断评价,适时调整,以保证任务的有效完成。17. 元认知监控是元认知的核心。元认知之所以在学校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是因为它显示出两个重要功能:意识性和调控性。18. 元认知的发展特点: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长、从外控到内控、从无意识到有意识再到自动化、从局部到整体。第九章1.研究者倾向于把问题分为两类: 有结构的问题 和 结构不良的问题 。2.问题解决有两种类型: 常规性问题解决 和 创造性问题解决 。3. 问题解决 是指个人应用一系列的认知操作,从问题的起始状态到达目的状态的过程。4

20、.具有代表性的问题解决模式 试误说 、 顿悟说 、 信息加工论模式 、 现代认知派的模式 。5.我们将问题解决的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即 发现问题 、 理解问题 、 提出假设 和 检验假设 。6.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 问题的呈现特征 、 已有的知识经验 、 反应定势 、 功能固着 、 智力水平 、 动机强度 。7. 创造性 是指个体产生出新奇独特的、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能力或特性。8.创造性包括 创造性思维 、 创造性想象 、 灵感 和 美感 。9.影响创造性因素有 环境因素 、智力因素 、 已有的知识经验 、 动机 、 个性因素 。10.人们通常不能解决问题是由于他们很少考虑具有特定功能

21、物品的不平常的用途,这就是所谓的 功能固着性 。11.一般认为创造性与个性之间有 互为因果 的关系。12. 问题表征就是形成问题空间,包括明确问题的给定条件、目标和允许的操作;问题表征就是审题,即了解题意的过程。13创造性思维的基本特征:变通性、独创性、流畅性。 第十章 1.品德是 道德品质 的简称,它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准则和规范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2.品德的心理结构包括 道德认识 、 道德情感 和 道德行为 。3.根据柯尔伯格对儿童道德判断的研究,儿童的道德发展大致分为三个水平: 前习俗道德水平 、 习俗道德水平 和 后习俗道德水平 。4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以及大量

22、的实践经验都证明,社会学习是通过 观察 和 模仿 而获得的。5社会学习理论将观察学习过程分为四个主要的组成部分: 注意过程 、 保持过程 、动作再现过程 和 动机过程 。6皮亚杰把儿童道德发展具体划分为 自我中心阶段 、 权威阶段 、 可逆性阶段、 公正阶段 。7.家庭环境主要是通过 家庭的气氛 、 父母的表率作用 、 父母的态度和教养方式三方面来影响儿童。9影响品德发展的内部因素包括 认知失调 、 态度定势 和 道德认知 。9道德认识的形成与发展主要依赖于 道德概念的掌握 、 道德信念的确立 、 道德评价能力 3个维度。10.移情又称为 同理心,是道德情感的一种,是指设身处地的以别人的立场去

23、体会当事人的心情。 第十一章 1.两个以上,为了达到共同目标,以一定的方式联系在一起进行活动的人群就是 群体 。2.群体的特征是 目标与规范 、 组织与沟通 、 群体心理与群体凝聚力 。3.学校中群体心理功能有 归属功能 、 认同功能 、 支持功能 、 塑造功能 。4. 群体规范 是群体中每个成员必须遵守的思想和行为的标准。5.群体成员在彼此相互作用中产生的 心理状态 、心理特点 和 心理倾向 构成了群体心理。6.学校群体心理的表现是学校里的 班风 和 校风 。7.群体规范的心理功能 维系群体 的功能、 评价标准 的功能、 行为导向 的功能、 惰性 功能。8.影响群体凝聚力的因素有 成员对群体

24、目标的认同 、 群体的领导方式 、 群体内部目标结构和奖励方式 、 外部影响 。9.非正式群体的两个主要特点是 自发性 和 满足成员心理需要 。10. 人际关系 是人们在一定的群体背景中,在活动和交往过程中结成的心理关系,即心理距离。11.学校里的主要人际关系是 吸引与排斥 、 合作与竞争 。12.印象形成有三种模式: 加法模式 、 平均模式 和 加权平均模式 。13. 印象形成效应 ,指的是由于社会心理规律的作用,人们在形成印象的过程中,对人们这种社会刺激的一些特殊反映效果。14.印象形成中的若干效应主要有 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 、 晕轮效应 、 刻板印象 、 投射效应 。15.影响人际吸引与

25、排斥的因素有 外貌 、 能力 、 相似 、 互补 、 邻近 与 性格特征 。16.人际沟通是人与人之间 信息的传递 、 思想的沟通 、 情感的交流 。17.沟通的基本要素包括 信息源 、 接受者 、 信息 、 通道 。18.师生沟通的心理学原则包括 真诚 、 尊重与接纳 、 同理心 。19. 同理心的倾听要做到“五到”,即耳到、口到(声调)、手到(用肢体表达)、眼到(观察肢体)、心到(用心体会)。20. l投射效应是指一个人由于自己的需要和情绪倾向,而将自己的特征投射到别人身上的现象。 第十二章 1.人格障碍是 个体先天素质 与 后天教养 的产物。2.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健康应包括生理、心理和

26、社会适应能力 等方面。3.心理辅导的一般目标有两方面,一是 学会调试 ,二是 寻求发展 。4.学生行为改变的方法有 强化法 、 代币奖励法 、 行为塑造法 、 示范法 、 处罚法 、 自我控制法 、 消退法 等。5.影响教师心理健康的因素: 工作满意度 、 人格特征 、 角色冲突 、 学校管理、 社会影响 。6.教师心理健康维护措施包括 增强自我保健意识 、 应付压力 、 社会支持 、 专家的处理 、 教师的休闲 。7.教师常见的心理问题包括 教师的适应不良 、职业心理问题 、 教师职业倦怠、 教师人际交往问题 、 人格缺陷 、 教师常见身心疾病 、 教师常见的神经症。8.团体辅导效果评估可以

27、分为 形成性评估 、 总结性评估 、 追踪性评估 。9.团体辅导的基本技术主要有:一是 团体领导技巧 ,二是 团体互动技巧 。10. 心理健康标准有:对现实的有效知觉;自知自尊与自我接纳;自我调控能力;与人建立亲密关系的能力;人格结构的稳定与协调;生活热情与工作高效率 。11. 要做好心理辅导工作,必须遵循以下基本原则:面向全体学生原则;预防与发展相结合原则;尊重与理解学生原则;学生主体性原则;个别化对待原则;整体性发展原则。12. 同感是指辅导老师设身处地去体会受辅导学生的内心感受,进入到他们的内心世界之中。13. 艾里斯提出理性情绪辅导方法,他提出了ABC理论,A是个体遇到的主要事实、行为

28、、事件;B是对A的信念、观点;C是事件造成的情绪结果。 第十三章 1. 教学评价 是依据教学目标对教学过程及结果进行系统地收集、综合和解释并对其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2.教学评价的作用包括 诊断作用 、激励作用 、调节作用 、 教学作用 。3.对于认知和技能领域的学业成就,最常用的教学评价手段是 标准化成就测验 和 教师自编测验 。4.标准化成就测验的优越性体现在它具有 客观性 、 计划性 和 可比性 。5.教师自编测验类型通常有两种:一是 客观题 ;一是 主观题 。6.客观题包括 选择题 、 是非题 、 匹配题 、 填空题 。7.有效教师自编测验的特征是 信度 、 效度 、 区分度 。8.非测

29、验的评价技术包括 档案袋评价 、 观察 、 情感评价 。9.对教师进行观察时可以采用的方法: 行为检查单 、 逸事记录 、 等级评价量表 。10. 对于情感以及道德行为表现的评价常常采用 非测验性 的评价手段,也叫 非纸笔 测验,如案卷分析、观察、问卷量表以及谈话等。11.匹配题由两列词句或短语组成。一列是 问题选项 ;一列是 反应选项 。12.成长记录三种类型: 最佳成果记录 、 选择性记录 、 过程记录 。13.在学校中需要考察的价值目标包括: 诚实 、 正直 和 公平 。14.对情感的评价可以使用 自陈量表 和 问卷 的方式。15.情感评价包括 态度目标 和 价值目标 。【精品文档】第 8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