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同步检测五代辽、宋、夏、金、元.doc

上传人:豆**** 文档编号:28518721 上传时间:2022-07-28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1.0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历史同步检测五代辽、宋、夏、金、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高三历史同步检测五代辽、宋、夏、金、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历史同步检测五代辽、宋、夏、金、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历史同步检测五代辽、宋、夏、金、元.doc(21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Four short words sum up what has lifted most successful individuals above the crowd: a little bit more.-author-date高三历史同步检测五代辽、宋、夏、金、元高三历史同步检测五代辽、宋、夏、金、元高三历史同步检测五代、辽、宋、夏、金、元总分:100分时间:50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62分)1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彻底结束于( ) A周世宗在位时 B、宋太祖在位时 C宋太宗在位时 D宋真宗在位时2,北宋时“状元登第,虽将兵十万,恢复幽蓟,凯歌劳还,献捷太庙,其荣亦不可及也”。这反

2、映了当时统治者( ) A渴望收复幽云地区 B重武轻文 C委派文官主持军务 D、重文轻武3在宋初统治者集中军权的措施中,目的是“强干弱枝”的是( ) A解除禁军统兵将领的兵权 B、把各地方军的精壮士兵选人禁军 C禁军半数拱卫京师,半数驻守各地 D、禁军定期更换驻地4出于与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相类似的目的,北宋采取的措施是( ) A设三司使、枢密使、参知政事 B、设转运使 C让文官做知州,并由通判监督 D、“杯酒释兵权”5在下列北宋各级官员中,负责管理财政的是 ( ) 参知政事 枢密使 知州 三司使 通判 转运使 A B、 C D、6宋朝为消灭地方割据的物质基础采取的措施是( ) A设三司使 B设转

3、运使 C设通判监督知州 D中央派文官担任司法人员7宋太祖曾说:“国家若无外忧,必有内患,外忧不过边事,皆可预防;惟奸邪无状,若为内患,深可惧也。”他的这种认识导致了北宋出现的军事特色是( ) A守内虚外 B内外兼顾 C守外虚内 D内外皆虚8北宋加强中央集权造成了冗官、冗兵、冗费,形成了北宋中期积贫积弱的局面。由此得出的教训是( )A加强中央集权势必增加官职和官员的数量B募兵和养兵的举措可以缓和农民反抗C扩大国家机器是改革的有力保障 D改革必须提高办事效率,实行精兵简政北宋的科举制比唐朝有了进一步发展,可谓既有继承又有创新。据此回答91l题。9北宋科举制比唐朝有了进步发展,其表现不包括( ) A

4、严格考试程序 B、增加考试科目 C殿试成为定制 D、录取名额增加10北宋的科举制有所发展创新,对今天仍有借鉴意义的是( ) A考试分为乡试、省试、殿试 B进士及第者成为“天子门生” C实行糊名法 D、殿试成为定制11下列不属于王安石变法中改革科举制内容的是( ) A废除明经科 B、不考诗赋 C、实行糊名法 D、设明法科12下列关于王安石变法历史背景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土地兼并现象严重 B农民起义经常爆发 C辽和金威胁北宋安全 D、冗兵、冗官、冗费问题严重13北宋统治者为缓和农民的反抗斗争而采取的特殊措施是( ) A抑制兼并 B,募兵、养兵 C减轻徭役 D、整顿吏治14宋太祖实行重文轻武

5、政策,但北宋兵额却渐增,建国初为22万人,到真宗时为9l.2万人,这说明( ) A军人地位上升 B、边患日趋严重 C立国政策改变 D藩镇拥兵自重 为了解决北宋中期的社会危机,范仲淹和王安石先后实行变法,但结果并不尽如人意。据此回答1520题。15右图人物主持改革时,改革的核心内容是( )A减轻徭役 B、提倡农桑 C加强军事 D整顿吏治16王安石变法的哪项措施既可以限制高利贷盘剥又可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 ) A青苗法 B募役法 C方田均税法 D、农田水利法17王安石变法的措施中,有利于稳定市场物价和商品交流的是( ) A青苗法 B、募役法 C、市易法 D保甲法18王安石变法的内容中,可以增加政府

6、收人的有( ) 青苗法 方田均税法 市易法 保甲法 A B、 C、 D19对北宋初期加强中央集权的政策措施加以变更的是( ) A青苗法 B、市易法 C保甲法 D将兵法20庆历新政和王安石变法失败的最主要原因是( ) A触动大地主大官僚利益而遭到反对 B用人不当,危害百姓,人民反对 C政令不通,一些地方官不执行新法 D保守派司马光当政,坚决反对新法21猛安谋克制是一种兵农合一的制度,是哪一民族实行的( ) A女真族 B党项族 C、契丹族 D蒙古族22中国共产党为了实现国家统一,提出“一国两制”的政策,历史上曾采取过类似政策的民族有( ) 契丹族 党项族 女真族 蒙古族 A B C D23幽云十六

7、州割给契丹时哪个皇帝在位( ) A阿保机 B耶律德光 C、元昊 D完颜阿骨打24刘兰芳在长篇评书杨家将中将寇准的形象塑造得惟妙惟肖。历史上的寇准与哪一皇帝有关( ) A宋高祖 B、宋太宗 C、宋神宗 D宋真宗25岳飞在满江红中有“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这里的“胡虏”“匈奴”指( ) A契丹族 B女真族 C、党项族 D蒙古族 宋元时期是我国民族融合的又一高潮时期,尤其是元朝的统一,更有利于民族融合。据此回答2629题。26少数民族的首领中,接受封建文化并大力推行科举制的是( ) A耶律阿保机 B耶律德光 C元昊 D完颜阿骨打27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宋元时期民族融合的过程实质上是少数民

8、族( ) A内迁杂居的过程 B社会封建化的过程 C汉族化的过程 D、经济农耕化的过程28下列各项中,哪一项不是宋辽之间、宋金之间的共同点( ) A结束双方大规模的战争状态 B、宋王朝都要交纳“岁币” C导致南北对峙局面的形成 D、客观上有利于双方和平相处29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按某一标准其中一个民族不同于其他三个,这一个民族是( ) A契丹族 B女真族 C党项族 D回族30元世祖曾说:“中书朕左手,枢密朕右手,御史台为朕医左右手。”据此判断御史台的职能是( )A负责监察 B掌管军事 C掌管行政 D统领宗教事务31右图中E处在元朝时应为( )A宣政院辖地 B中书省辖地 C察合台汗国 D钦

9、察汗国32元朝时,蒙古族的发源地受哪一行省管辖( )A辽阳行省 B岭北行省 C甘肃行省 D宣政院辖地 宋元时期,我国科技成就有较快发展,许多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对世界历史影响很大。据此回答33-36题。33下列我国古代科技成就中,属于两宋时期并领先于当时世界的是( )管形火器的发展 授时历的颁行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子午线长度的测定 A B C、 D34最有可能登上河南登封元朝观星台进行天文观测的是( )A沈括 B、毕升 C郭守敬 D朱熹35右图人物的成就是( )A发明活字印刷术 B著有梦溪笔谈C自创天文观测仪器 D、主持编定授时历36李纲在抗金时,先使用火箭射击,后来采用幕僚建议,采用突火枪,战

10、绩不错。晚上休息时大声朗读活字印刷本满江红,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以上叙述有几处错误( ) A0处 B1处 C2处 D3处37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其中“天理”体现在人类社会中具体是指( ) A天体运行法则 B、社会发展规律 C、人性 D、儒家道德规范38“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与该词人风格相近的词人有 柳永 李清照 辛弃疾 陆游 A B、 C、 D39关汉卿的窦娥冤揭露了哪朝封建统治的腐朽和黑暗( ) A北宋 B、南宋 C金 D元40台湾称为琉球应在哪个朝代( )A唐B北宋C元D明41王安石变法中的哪一措施与唐代的“庸”相似( )A青苗法B募役法C方田均税法D保甲法二、非选择题

11、(共计38分)4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自唐天宝以来,方镇屯重兵,多以赋入自赡五代方镇益强及赵普为相,劝上革去其弊。时方镇缺守帅,稍命言文臣权知。又置转运使、通判,为之条禁,文簿渐为精密,由是利归公上而外权削矣。 太平治迹统类材料二 大祖、大宗平一海内,惩累朝藩镇跋扈,尽收天下劲兵兵无常帅,帅无常师,内外相维,上下相制,等级相轧是以天下晏然,逾百年而无犬吠之惊,此制兵得其道也。 文献通考材料三 (宋太宗)因谓近臣曰:“国家若无外忧,必有内患。外忧(按:指辽、西夏之掠夺)不过边事,皆可预防;惟奸邪无状,若为内患,深可惧也。帝王用心,常须谨此。” 续资治通鉴长编材料四 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兵也收了

12、,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靖康之役,虏骑所过,莫不溃散。 朱子语类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指出宋初统治者主要想解决前朝留下来的什么问题?宋初加强中央集权的特点是什么?(6分)(2)依据材料三,指出宋太宗对待“外忧”与“内患”的态度怎样?其根本出发点是什么?(6分)(3)材料二与材料四对宋初改革措施的评价有何不同?(6分)43王安石说:“天变不足畏,人言不足恤,祖宗之法不足守。”时人称之为“拗相公”。他在北宋中期得到了宋神宗的支持,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宋神宗是在什么情况下起用王安石进行变法的? (8分)(2)王安石变法的核心是什么?(

13、2分)(3)变法需要人才,王安石又是如何培养人才的? (4分)(4)王安石以“三不足”精神投入变法中,也注重培养人才,但为什么还是失败了?(6分)高2008级班姓名学号成绩密封线高三历史同步检测答题卷五代、辽、宋、夏、金、元42(1)(6分)(2)(6分)(3)(6分)43(1)(8分)(2)(2分)(3)(4分)(4)(6分)高三历史同步检测参考答案五代、辽、宋、夏、金、元总分:100分时间:50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62分)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二、非选择

14、题(共计38分)42(1)藩镇割据问题;从皇帝直接控制兵权人手。把地方的军、政、财权都收归中央。(6分) (2)认为“内患”甚于“外忧”。外忧是边事,可预防,内患“深可惧”。根本出发点在于:巩固皇帝的统治地位。(6分)(3)材料二认为宋初的措施使“天下晏然”,战祸平息;材料四认为宋初的措施使地方兵弱财困,最终导致“靖康之役”溃败。(6分)43(1)当时的北宋统治者面临严重的社会危机,表现为:土地兼并严重;农民反抗斗争不断;冗兵、冗官、冗费问题导致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辽、西夏的威胁。(8分) (2)理财。(2分) (3)改革科举考试内容;整顿太学。(4分) (4)变法遭到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强烈反对;用人不当,出现了危害百姓的现象;支持变法的宋神宗死后,保守派当政,废除新法。(6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成人自考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