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水井堵水技术.doc

上传人:豆**** 文档编号:28517934 上传时间:2022-07-28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37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油水井堵水技术.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油水井堵水技术.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油水井堵水技术.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油水井堵水技术.doc(1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油水井堵水技术一 、概述(一)堵水技术的必要性1、开发层系调整的需要XXXXX油田的绝大多数油田是多层系开发。随着开发层系调整的进行,必然有许多老井需要封层或者封堵。2、二次开发封层封井的需要据XXX油田二次开发油藏工程方案部署,有130口井需要封层处理;有299口井需要弃置处理。这些都需要应用到封堵技术。3、油井堵水的实际需求通过初步调查摸底,我油田因套变、层间距离小等原因无法卡水以及层内出水井约400口井,其剩余储量达1000万吨以上需通过油井堵水技术治理。而目前我油田堵水措施年工作量均不足20井次,有效率在65%左右。相对美国陆上油田、大庆

2、油田等,堵水工作量明显偏少。4、封堵套管漏失的需求据统计,每年发生套管破损漏失的井数在50口左右,其中约一半可以通过封堵技术来修复。5、严重漏失井、高压井封堵要求统计显示,XXX油田每年有接近40口严重漏失井或高压井需要进行化学封堵,但常规堵剂和材料难以满足实际需要。如港6-29井由于1#、2#(厚度分别为6m、2.4m)出水导致高含水,由于出水层压力高,在9299年该井曾应用TDG、石灰乳等堵剂进行5次堵水,均未成功。在南部油田,水井注水压力普遍在18到25MPa之间,需要封堵体系强度大于25MPa。6、层内大孔道治理、提高水驱效率的需要尤其在XXXX地区,由于长期注水开发,大孔道窜流严重,

3、大孔道的存在造成无效注水循环,增大水处理和注水费用。降低水驱波及体系和采收率。7、严重亏空井的封堵需求中北部地区由于含砂生产,造成近井地带严重亏空,现场需要能够满足严重亏空漏失井的封堵体系。(二)国内外研究现状从油水井堵水封层技术发展情况看,近几年国内其他油田在高强度堵剂的研究应用中已取得了很大进步,如华北的LC堵剂、中原的YLD无机固结型堵水技术,XXX油田的有机高强度堵水技术等,在应用中均取得了较好效果。套管堵漏方面,应用较多的是套管补贴、膨胀管和水泥封堵。这些技术都具有各自的适应特点,不能完全解决生产实际需要,仍然存在部分井需要采用特殊化学堵剂封堵。近几年的实践显示,随着油井进入中后期,

4、对化学封堵材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强度要求更高。防漏失性能更高,耐温性更高。由于封堵的目的不同和每口井的特殊要求,对堵剂和材料的品种和类型也提出了多样化的要求。针对以上需求开展了本项技术的研究。二、 强造壁高强度复合封堵技术开发(一)强造壁高强度复合堵剂原理为了满足严重亏空、漏失、大孔道井的封堵要求,本项技术力求开发一种能够迅速在近井地带、亏空壁、大孔道、裂缝入口形成致密、网状薄壁的高强度体系。该堵剂具有很强的造壁性,当本堵剂浆体在流动过程中遇到大孔道的地层骨架时,内含的造壁添加剂迅速在大孔道进口处(骨架表面)形成搭桥,在压差的作用下很快形成网状结构,浆体中不同粒径的可固结颗粒状物质随之填充网

5、状结构的空隙,随着压差的不断增加和时间的推移,造壁层开始失水也在不断的增厚,并且堵剂中的纳米至微米级颗粒也在不断填充大颗粒之间的空隙,变成不能流动的紧密的状态,使造壁层的强度逐渐增加,同时防止了堵剂在固结过程中的收缩现象,直到最后能变成具有相当强度和韧性的石状固体。1、提高造壁性和韧性原理提高油井水泥的韧性可以通过加入各种纤维材料来实现,所加入的纤维有钢纤维、玻璃纤维、合成有机纤维和碳纤维,这些纤维全都是直链单丝纤维。玻璃纤维具有强度高、耐高温、耐腐蚀、耐磨、尺寸稳定等;钢纤维韧性大,强度也高;合成有机纤维:抗拉强度高,吸收冲击的能力强,抗裂效果好;碳纤维:强度高、模量高、耐高温,碳纤维还具有

6、极好耐蚀性能。天然纤维:枝链,不规则,强度低。图2-1 强造壁原理示意图造壁性主要通过合成有机纤维+高枝链度的天然纤维来实现的。以合成有机纤维形成筋,以天然纤维形成网。见图2-1。2、提高强度和降低渗透性原理水泥是一个先天带有一定缺陷和微裂缝的脆性材料。水泥的孔隙越少、越小渗透性越低、强度越高。也就是建筑上的无宏观缺陷高性能混凝土。为了尽可能减少孔隙数量,缩小孔隙直径,需要合理设计颗粒级配。课题组建立了以下级配填充模型。见图2-2。图2-2 充填模型令A= R2/R1, B= R2/R1, x= r1/R1c0 = 4A2 B2c1 = -(8 A2 B + 8AB2)xc2 = (4A2 -

7、 8A2B2 - 24A2B - 24AB2 + 4B2)x2c3 = -(24A2B - 8A2 + 24AB2 + 18AB - 8B2)x3c4 = -(8A2B - 4A2B2 - 4A2 + 10AB + 8AB2 - 4B2) x4c6 =2ABx6c0 + c1 + c2 + c3 + c4 + c6=0 (2-1) 式2-1是一个高次非线性方程。可利用非线性方程的求解方法解出x,则r1=R1x (2-2)若等直径,则简化为 1/6 1/7 镶嵌规则。根据以上模型,筛选确定了油井水泥、超细水泥、微硅颗粒三元级配体系。颗粒级配见表2-1。表2-1 油井水泥、超细水泥、微硅颗粒三元级

8、配平均粒径比表面积油井水泥10-70m280 cm2/g超细水泥2-10m800-1600 cm2/g微 硅0.01-0.3m29000 cm2/g经过油井水泥、超细水泥、微硅颗粒三元级配体系级配充填后,形成的水泥石(饼)的孔隙直径在250nm之间。根据高才尼方程,其渗透率在0.0610-3m2以下。几乎不渗透。(二)强造壁复合堵剂原料和配方1、微硅粉微硅粉是生产硅铁或金属硅的废气中回收的粉尘。由于生产硅铁或金属硅使用温度很高的电炉,挥发的硅在空气中氧化成二氧化硅,在空气中形成微小的颗粒(直径在10300nm之间(俗称硅灰)微硅粉主要用于水泥或混凝土材料,以改善水泥或混凝土的性能,配制具有超高

9、强(C70以上)耐磨、耐冲刷、耐腐蚀、抗渗透的水泥,可大幅提高水泥抗渗等综合性能。微硅粉掺入水泥混凝土后能很好地填充于水泥颗粒空隙之中,使浆体更微密,另外它还与游离的 Ca(OH) 2 结合,形成稳定的硅酸钙水化物 2CaO 、SiO2 、H2O,该水化物凝胶强度高于 Ca(OH) 2 晶体,主要表现在: (1)增加强度使混凝土抗压、抗折强度大大增加,掺入510%的微硅粉,抗压强度可提高1030%,抗折强度提高10%以上。 (2)增加致密度抗渗性能提高518倍,抗空化能力提高4倍以上。 (3)抗温度变化微硅粉在经过300500次快速冻解循环,相对弹性模量隆低1020%,而普通混凝土通过2550

10、次循环,相对弹性模量隆低为3073%。 (4)早强性微硅粉混凝土使诱导期缩短,具有早强的特性。 (5)抗冲磨、控空蚀性微硅粉混凝土比普通混凝土抗冲磨能力提高0.52.5倍,抗空蚀能力提高316倍。 目前已经有厂家专门生产硅灰。2、超细水泥在美国,大约有95的堵水作业是用挤水泥的方法实施的。仅在超细水泥问世后的最初9个月,有20多家作业公司在15个油气田上进行了上百次试验,根据81次作业的统计表明,成功率达94。超细水泥是颗粒更加细化了的油井水泥,粒径为lOm左右。A级超细水泥通过0.25mm小缝隙的通过量达到94.6,而普通G级、H级的油井水泥的通过量仅为15左右。细化了的油井水泥,其水化速度

11、明显加快,析水量大大减少,抗压强度提高1倍,抗折强度提高1倍,凝固后的抗渗性提高14倍。此外,由于比表面积增大,水化程度提高,使水泥的利用率成倍提高。(1)粒径 目前,已经生产出的超细水泥产品,其粒径指标达到了国外同类产品的水平。表2-2是超细水泥与普通油井水泥的粒径分析对比和比表面积分析对比表。从表中可见,超细水泥的最大粒径为2035m,普通水泥的最大粒径为90m;超细水泥中有90以上的颗粒粒径小于10.521.4m,而普通水泥有50的粒径大于21m;超细水泥的比表面积是普通水泥的23倍。表2-2列出了不同类型均匀水泥的粒径。表2-2 超细水泥物理特性水泥种类粒 径(m)真实密度g/cm3最

12、大d50d90dlO超细矿渣粉28.09.510.54.02.91超细水泥25.05.09.52.22.95C级50.015.032.13.93.14G级90.021.053.04.53.15H级120.024.555.96.13.15注:表中d50表示50颗粒小于该尺寸;d90表示90颗粒小于该尺寸;d10表示10颗粒小于该尺寸。表2-3 缓凝剂和超细水泥稠化时间物质加量()水灰比70C稠化时间(min)超细水泥水泥超细水泥水泥葡萄糖2.00.70.57012h不凝蔗糖5.00.70.59412h不凝柠檬酸5.00.70.58512h不凝酒石酸5.00.70.512412h不凝酒石酸钾钠5.

13、00.70.53812h不凝磷酸10.00.70.54212h不凝三聚磷酸钠20.00.70.53012h不凝CMC2.00.70.53612h不凝铁铬木质素5.00.70.54012h不凝硼酸5.00.70.512012h不凝硼酸钠5.00.70.57012h不凝硅油10.00.70.52412h不凝HSR5.00.70.53212h不凝氧化锌5.00.70.53812h不凝液体石蜡200.70.53512h不凝已二醇200.70.53512h不凝G645.00.70.56512h不凝(2)稠化时间稠化时间太短是限制超细水泥和超细矿渣粉应用的最主要的原因。不同的粒径,其水化速度是不同的。粒径

14、小于10m,其水化速度最快,粒径为1130m,水化速度中等;粒径为6090m,水化速度缓慢;当粒径大于90m 时,只在表面水化。超细水泥的粒径绝大部分在1020m,所以水化速度也最快。超细水泥稠化时间太短的问题可以通过加入缓凝剂来解决。但在常规加量下,常规的油井缓凝剂作用不明显,如表2-3所示。(3)超细水泥结石强度试验条件为常温、常压,凝固时间分别为3d,7d,18d,试验结果见表2-4。超细水泥的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均比普通水泥高几乎一倍表2-4 水泥结石的抗压、抗折强度试验结果样品水灰比抗压强度/MPa抗折强度/MPa3d7dT8d3d7d8d超细水泥,A级0.714.018.763.63

15、.03.43.9超细矿渣粉普通水泥,G级0.76.99.634.21.41.72.0 (4)水泥石的渗透性在相同的水灰比下,超细水泥和超细矿渣粉形成的水泥石的渗透率远小于油井水泥。这有助于彻底封堵出水层和修补套管。见表2-5。表2-5 相同的水灰比的几种水泥结石渗透性能试 样水灰比渗透率/m2超细水泥1.03.610-5 超细矿渣粉1.05.710-4水泥:石英粉=75:251.02.510-2G级普通水泥1.06.810-33、纤维(1)纤维种类为了得到良好的造壁性,我们优选了多种纤维。 玻璃纤维具有强度高、耐高温、耐腐蚀、耐磨、尺寸稳定等。 钢纤维韧性大,强度也高。 合成有机纤维:抗拉强度

16、高,吸收冲击的能力强,抗裂效果好。 碳纤维:强度高、模量高、耐高温,碳纤维还具有极好耐蚀性能。 天然纤维:枝链,不规则,强度低。最后,经过比选,优选了合成有机纤维、高枝链度的天然纤维来实现造壁性。选用的合成纤维为束状单丝,见图2-3。主要特性为:单丝长度:270mm;比重:0.91;抗拉强度:500MPa;弹性模量:3500 MPa;软化点:约160;纤维直径:2038um;燃点:约580;抗老化性:极好;安全性:无毒材料图2-3 合成纤维(2)纤维长度和加量的优化纤维长度和加量必须满足既能迅速造壁又能顺利施工。可以借助高分子物理学中的最大回转半径的概念来进行设计。(3)混配纤维的混配是应用的

17、最大难题。常规方法有:添加分散药剂、高速射流混拌、 延长混拌时间。考虑到现场的可操作性,课题组采用了预先和超细水泥干磨的方法。用25m超细水泥,把2038um粗,270mm长的合成纤维分散开,并迫使部分刚性的水泥颗粒镶嵌在合成纤维上。这一方法提高了纤维的粗造度,单丝之间更容易搭接,更容易形成网状结构。提高了纤维和水泥的粘接力。其缺点是纤维受损。(三)强造壁复合堵剂性能1、造壁性所谓造壁性是指堵剂能够迅速在近井地带、亏空壁、大孔道、裂缝入口形成致密、不渗透、薄壁、网状“水泥饼”。可用不同砂粒填制的特高渗透率岩心管来进行的造壁性试验。 用粒径2.05.0mm,1.42.0mm的不规则砂粒制作的填砂

18、管(管内尺寸25300mm)。 向填砂管中灌入水灰比为0.4、0.5、0.6的强造壁可固结复合封堵材料浆体,灌入量100ml。观察造壁和封堵情况。 向填砂管中灌入水灰比为0.4、0.5、0.6的油井水泥,灌入量100ml进行对比。图2-4 强造壁复合封堵体系形成的水泥饼外貌图2-5 强造壁复合封堵体系形成的水泥饼显微结构实验发现:对于粒径2.05.0mm,1.42.0mm的填砂管,油井水泥浆全部通过。而强造壁复合封堵体系只能渗漏1020ml,其余全部不能通过。如表2-6所示范。在填砂管端部成了一层致密、不渗透的“水泥饼”。如图24、2-5所示。表2-6 强造壁复合封堵体系造壁性实验结果100m

19、L浆体水泥水泥堵剂堵剂水灰比0.40.50.40.5漏失通过量 9295911封堵压力 MPa002020纤维加量是影响造壁性的主要因素。提高纤维加量,造壁性提高,但强度降低。最终优选纤维加量0.20.4%。见图2-6和图2-7。图2-6 纤维加量对造壁性的影响图2-7 纤维加量对强度的影响2、初凝和稠化时间图2-8 60两种缓凝剂不同加量初凝时间曲线对比通过改变缓凝剂的加量,体系的初凝时间(60时)可在130min260min内调整,适应不同的现场施工要求。稠化试验:通过改变缓凝剂的加量可以将60常压稠化时间调整到130min到240分钟之间。见图2-8。3、抗压强度 图2-9 48h抗压强

20、度抗压强度主要受水灰比控制。通常去水灰比为0.5。此时,48小时抗压强度可达16MPa。见图2-9。4、流动性图2-10 流动性通过调整分散剂的加量,体系的粘度可在301800mPa.s内调整,满足现场施工的泵送需要。见图2-10。5、收缩性常规油井水泥通常有0.1%左右的线形收缩性。在其中加入膨胀性添加药剂,可以使得水泥略微膨胀,通常控制线形膨胀率在0.5%左右。否则会导致水泥膨胀开裂。本文采用了硅铝酸盐、硫铝酸盐膨胀剂来调节膨胀率。6、稳定性(自由水)在相同的水灰比下。强造壁复合堵剂的稳定性远大于常规油井水泥,更适合长井段封堵。如表2-7所示。表2-7 强造壁复合堵剂的稳定性自由水 mL水

21、灰比0.40.50.60.7强造壁复合堵剂0007油井水泥0421347、韧性韧性是强造壁复合堵剂优于常规油井水泥的另一个重要性能。韧性是通过抗折实验来衡量的。试件规格采用长12cm,宽4cm,高2cm的长条形柱体,每组3块。用水泥抗折试验机测试强度。普通油井水泥抗折强度为4.05MPa左右;强造壁复合堵剂抗折强度可以达到5.56Mpa,这主要是由于加入纤维造成的。如图2-11所示。图2-11 强造壁复合堵剂抗折试样断口纤维8、体系综合性能强造壁复合封堵体系最终综合下性能如表2-8所示。表2-8 强造壁复合封堵体系最终综合下性能指标低温型中温型高温型适用井温60.060.0100.0100.0

22、自由水(%)20.020.020.024小时抗压强度(Mpa)8.510.512.0增压稠化时间(min)160.0190.0220.0初始稠度(Bc)30.030.030.0概括起来,强造壁复合堵剂具有以下特点: 密度低:现场容易配制,并且不易出现沉淀或分层现象; 造壁能力强:在向目的层注入过程中遇到高渗透层或大孔道的骨架时,在有机与无机复合材料的协同作用和压差的作用下,很容易在其表面进行造壁封堵,随着注入压力的增加造壁强度也在同时增加; 封堵能力强:该工艺所用的强造壁复合封堵材料与地层岩石具有较强的亲和能力,可以在凝固后与地层(接触面)形成一个牢固的整体,提高了封堵强度和效果; 浅表封堵:

23、由于具有强造壁的性能,所以限制了堵剂向地层深部的进入,这样该工艺既达到了对目的层的封堵,又不影响目的层将来的再利用; 不收缩:在主体封堵材料中添加了防收缩的添加剂,所以有效的防止了堵剂在凝固过程中的收缩; 防脆裂:在主体复合封堵材料中添加了防脆裂的添加剂,所以有效地防止了堵剂在凝固过程中和以后的脆裂; 用量少:由于该堵剂具有较快的造壁能力,属于浅表封堵,所以一般来说比水泥用量相对要少得多,并能达到或优于水泥封堵的效果。(四)适用范围和施工工艺参数优化1、适用范围强造壁复合堵剂适合以下范围和应用条件: 漏失量较大暂时不用的地层; 渗透率高、存在大孔道或较大裂缝的地层; 用普通油井水泥封堵不住的地

24、层; 破损套管修复; 适应温度30150(不同型号适应不同的温度); 本工艺不适用于套管变形、无法钻塞的井; 配浆用水最好用洁净的淡水; 对于长期出砂套管周围已经形成空洞(没有骨架)的井,可能会导致对空洞容积估计不足,用量超过计划用量,如以后重复利用该层可能会导致射孔困难。2、主要施工工艺参数优化强造壁复合堵剂可采用以下施工工艺施工: 油管注入,放压,提油管,反洗井,关井加压后凝,钻塞。用于严重亏空、漏失、大孔道井。为主要应用工艺。 油管送入,提油管,不反洗井,直接加压后凝。钻塞。用于高压注水井。 利用可钻桥塞分割,套管外循环挤堵剂。用于二固,自由套管封堵,套管外窜流。对于第一种施工工艺主要步

25、骤如下: 根据施工井的实际情况测试该堵剂的稠化时间和初凝时间; 对目的层以上井段的套管和本次施工用油管进行试压验漏,确保油、套管完好不漏(试压压力必须大于堵剂的注入压力),并确定该井无套管变形现象; 现场备足配制堵剂用水和洗井用水(洗井一周以上用水量); 现场准备6m310m3配浆罐2具(带足够功率的搅拌机,最好是圆罐)、对各搅拌机、泵车等所有施工设备试运,确保所有施工设备在整个施工过程中运行正常完好; 按要求用量配制堵剂(一般水灰比为0.60.7为宜,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在一切准备就绪后将已经配制好的堵剂注入至目的层,顶替清水至尾管一下; 缓慢放压后倒返洗流程,带压返洗井,直至返

26、清水为止; 开套管阀门边灌水边缓慢上提管柱100300m,座好井口加压至58MPa后带压关井候凝48小时。对于每口井状况、封堵要求不同。还需要进行以下参数优化: 堵剂用量:平均封堵半径0.5m,每米油层用量1m3。 纤维加量:根据每口井情况调整0.2%到0.4%。相应调整分散剂加量。 缓凝剂加量:根据井温、现场水、堵剂批次,实验优化加量确保初凝时间35h。 水灰比:根据对封堵强度的要求,调整水灰比,达到需要封堵强度。三、现场试验效果2007年和2008年实际试验应用51口井。见表3-1和表3-2。表3-1 2007年现场试验情况序号井号井段/m封堵目的用量/t注入压力/MPa封堵情况1西11-

27、10894.2-928.7封层200156MPa,10min不下降,合格2西15-6-4936-941.0封层100188MPa,10min不下降,合格3歧922800.8-2830.6封层16122410MPa,10min不下降,合格4西滨13X11080-1200封层100228MPa,10min不下降,合格5西39-6-4850-900二固封窜100146MPa,10min不下降,合格6港21077.3-1081.7二固封窜150156MPa,10min不下降,合格7西1-12-31107.3-1115.8封层103176MPa,10min不下降,合格8官7-8-22030.6-2120

28、.1封层258208MPa,10min不下降,合格9官1951552-1592封层2562518MPa,10min不下降,合格10风31-151742-1898套管堵漏2592418MPa,3min不下降,合格11中5-592210-2441封层2002510MPa,30min不下降,合格12港251360-1717.7封层200157MPa,10min不下降,合格13滨18X11778.5-1784.5封层1001510MPa,10min不下降,合格14板南41954.0-1995.0封自由套管1202212MPa,30min不下降,合格15板8511938-1952封自由套管100228M

29、Pa,30min不下降,合格16官142-21547.2-1585.42套管堵漏60228MPa,30min不下降,合格17官922-11332-1432套管堵漏200-148MPa,30min不下降,合格18板8791985-2046封自由套管80-1610MPa,10min不下降,合格19板深10-12266-2510封自由套管80-1410MPa,10min不下降,合格表3-2 2008年现场试验情况井号施工井深/m挤注/t封堵后1白8-2K油井侧钻(四厂)1609-2376二固10MPa10min不降2王21-35水转油(三厂)1966.1-1994.8封层18MPa10min不降3板

30、62-32油井(四厂)1761.6-1839.8封层12MPa10min不降4乌31-18油井(三厂)2362-2372套管堵漏16MPa10min不降5王34-3油井(三厂)1949.3-1999封层12MPa8min不降6板863K油井(四厂)3019.4-3022.6封层18MPa10min不降7西58-6油井(五厂)1589.5-1690封层8MPa10min压降0.3 8西58-10油井(五厂)1555-1622封层8MPa10min不降9中7-71K油井(一厂)1846-2202.8封层12MPa7min不降10板836-2水井(四厂)1755-1955套管堵漏14MPa15min

31、不降11板11X1油井(四厂)2912.7-3154.7封层19MPa30min不降12孔1047水井(六厂)1168-1257封层 12.5MPa15min不降13港2油井(五厂)942.5-973封层5MPa15min不降14孔1055水井(六厂)55.2-61.07套管堵漏6MPa10min不降15西35-7-1油井(五厂)677.71-679.71套管堵漏10MPa3min不降16女K52-49(三厂)3108.1-3157.8封层20MPa10min0m317港73-1H油井(一厂)2881-2884二固10MPa3min不降18港191-1水井 (五厂)1038.80-1043.4

32、0堵大孔道10MPa4min不降19小13-7-2水井(三厂)1661.48-1708套管堵漏8MPa15min压降020家33-33油井(三厂)1993.4-1997.2封层8MPa15min压降021官34-18油井(三厂)1622.5-1626封层15MPa5min0m322西41-28油井(五厂)1819.4-1825.7封层8MPa5min0m323西3-12油井(五厂)1285.5-1293.5封层8MPa5min0m324西37-22油井(五厂)947.3-1049封层8MPa3min0m325东5-10油井(一厂)1251-1260二固12MPa10min0m326枣1270-

33、35油井(三厂)1880-1923封层8MPa10min0m327羊5-12-1油井(六厂)1268.9-1300.0封层10MPa10min0m328港5025K油井(一厂)1678.6-1738.59套管堵漏6MPa3min1.0m329庄5-16-2K油井(二厂)1401-1582.7封层8MPa10min0m330西35-23油井(五厂)994.6-1000封层8MPa10min0m331庄9-17-1水井(二厂)1240-1687封井6MPa10min0m332庄11-11油井(二厂)1200-1657封井8MPa10min0 m31、现场施工成功率一次施工成功率达到90%以上,仅一

34、口井因为设计量不足失败,二次施工后成功。其中:官195井是在水泥封堵了4次不成功后,应用强造壁复合堵剂堵剂封堵成功的。板851井也是在水泥封堵了3次不成功后,应用强造壁复合堵剂堵剂封堵成功的。风31-15水井,封层后转其它层注水,24MPa,日注入0.3m3水。四、结论、成果创新和下一步工作(一)结论、成果创新 研制开发了强造壁复合堵剂,中试生产了强造壁复合堵剂。这是创新之一。 室内性能测试评价和现场试验结果结果显示:强造壁复合堵剂对XXX油田具有良好的经济技术适用性。 通过2007、2008两年的试验,合计增油6280吨,创益1416.6万元。 本项技术的研究和试验基本解决了大港油田严重亏空

35、漏失层位、大孔道窜流的封堵问题,部分解决了套管漏失问题。并为即将进行的老油田二次开发封井封层奠定了技术基础。(二)下一步工作2009年将着力针对老油田二次开发废弃井封井、封层技术需求来扩大应用,为此需要开展以下研究和试验工作(1)继续扩大高造壁封强度强堵技术在二次开发封层封井中的试验应用。根据XXX油田二次开发油藏工程方案部署,需实施封层处理146口井次;需弃置处理147口井。其中09年度实施封层(暂闭)处理11口井;需封层弃置处理19口井。(2)开发以超细水泥为主的高强度超细无机封堵体系。或优选液体橡胶、树脂等无固相、长效、易注入的堵剂。(3)进行具有井口-井底液体通道的套损套变井封堵技术先导试验。为有液体通道的套损套变井封堵积累经验。(4)加强弃置井层间窜流预测和监测研究。根据文献报道弃置井层间窜流会对开发效果产生明显影响,在封堵前后都尽可能进行层间窜流预测和监测研究。【精品文档】第 15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