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盘山景观改造方案-文本.doc

上传人:豆**** 文档编号:28511847 上传时间:2022-07-28 格式:DOC 页数:57 大小:3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营盘山景观改造方案-文本.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营盘山景观改造方案-文本.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营盘山景观改造方案-文本.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营盘山景观改造方案-文本.doc(57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Four short words sum up what has lifted most successful individuals above the crowd: a little bit more.-author-date营盘山景观改造方案-文本营盘山景观改造方案目录第一章 总则第二章 项目概况第三章 项目现状(一)地理区位分析(二)交通区位分析(三)周边用地性质和使用人群分析(四)综合现状(五)现状地形分析(六)道路分析(七)现状植被(八)内部视线(九)外部视线分析(十)综合现状分析第四章 设计原则及指导思想第五章 概念构思、主题及设计定位第六章 营盘山景观改造方案(一)改造方案总图

2、(二)功能分区(三)景观结构分析(四)规划后道路分析(五)道路竖向设计(六)规划后植被分析(七)规划后视线分析(八)服务设施分析(九)景观小品系列第七章 主入口景观区设计 (一)主入口综合服务区 (二)主入口观景区第八章 滨水娱乐休闲区设计 (一)滨水休闲区 (二)滨水植被科普区第九章 户外活动区设计 (一)极限运动区 (二)拓展运动区 (三)野餐露营区 (四)儿童娱乐区 (五)综合服务区第十章 农场体验、游憩区设计 (一)农场体验区 (二)树间休闲区 (三)树间游憩区 (四)综合服务区 第十一章 植物科普教育区第十二章 次入口服务区 (一)次入口服务区 (二)林间书屋 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规

3、划依据本次规划依据国家、省市的有关法律规定、政策文件下进行的,主要依据文件如下: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12、城市规划新编制办法2006.43、城市用地分类及规划建设用地标准4、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5、昆明总体规划20076、昆明市总体规划修编大纲(2006-2020)7、昆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2005-2020)8、环滇池生态保护规划9、昆明滇池国家风景名胜区规划 10、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11、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98)12、公园设计规范13、城市绿地设计规范(GB50420-2007)14、现状地形图、其他图纸及文字资

4、料第二条 为顺利实施昆明市公共绿地系统规划,促进新区开发建设,特制订本规划实施细则(以下简称细则)。第三条 本细则适用于昆明市呈贡新城雨花片区公共绿地的规划管理工作,并作为工程项目设计的依据,但不能作为工程项目施工的依据。第四条 本细则与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分图图则,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两者应同时使用,不可分割。第五条 昆明市营盘山公园内各类建设项目,均应符合本细则和分图图则的规定和要求。第六条 本细则和分图图则未涉及的指标,应符合国家、云南省以及昆明市的有关技术规定。第七条 本规划自批准之日起生效,解释权以及规划实施过程中对各种问题的协调处理,由昆明市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第二章 项目概况2

5、.1项目名称:云南昆明呈贡县营盘山景观改造2.2项目地点:云南昆明呈贡新区雨花片区(雨花街道办事处下庄居委会以南)2.3项目建设目的:通过地形改造、植被恢复及服务设施的完善,改善云南白药厂森林公园景观现状,营造一个集休闲、游憩及展示为一体的开放性山地公园景观。2.4占地面积:45.33 公顷第三章 项目现状 3.1.区位分析3.1.1地理区位昆明,位于中国的西南部,云贵高原中部,市中心海拔1891米。南濒滇池,三面环山,是中国面向东南亚、南亚开放的门户枢纽,是中国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我国重要的旅游、商贸城市,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云南省省会,云南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交通中心,云南省唯一

6、的特大型城市,西部地区第四大城市。昆明市是中国面向东南亚、南亚乃至中东、南欧、非洲的前沿和门户,具有东连黔桂通沿海,北经川渝进中原,南下越老达泰柬,西接缅甸连印巴的独特区位优势。市域地处云贵高原,总体地势北部高,南部低,由北向南呈阶梯状逐渐降低。中部隆起,东西两侧较低。以湖盆岩溶高原地貌形态为主,红色山原地貌次之。大部分地区海拔在15002800米之间。 规划区位于昆明市呈贡新区境内。 呈贡为昆明市辖区,位于云南省中部偏东,距昆明市中区17公里,其锦绣大街为昆明市政府所在地,总面积541平方千米。呈贡地势东高西低,多丘陵谷地。马料河、东大河、梁王河、洛龙河等河流皆西入滇池。境内道路纵横交错:昆

7、河、南昆铁路,昆洛、昆河两条国道,安石、昆玉两条高等级公路等穿境而过,自古以来就是滇南、滇东南通往昆明的必经之地,有省府“东南大门之称”。呈贡设龙城、洛羊、斗南、吴家营、洛龙、乌龙、雨花七个街道办事处。呈贡新区为六个街道办事处,三乡,36个社区居民委员会,29个村民委员会。 设计地块位于呈贡新区雨花片区西部的营盘山,位于云南艺术学院南部,云南白药厂别墅区北部,是一个城市发展遗留下来的地块,被周边道路、建筑、学校、河道等限制,又因地形比较复杂,所以未被使用。3.1.2交通区位云南省境内有贵昆、成昆、南昆、昆河等4条铁路线路经过昆明通往全国各地和跨国界到达越南的河内。省内铁路已经开通至大理、石林、

8、玉溪等地的路线。 云南省公路交通十分便利,有多条国道、高速贯穿全省,还有通往国外越南、缅甸的道路。现在昆明的交通运输主要集中在东南西北四个客运站分别对应全省各个州市。昆明市区与各下属区县有完善的公交系统,昆明市现有公交线路290多条,日运量250万人次。昆明是航空、铁路、公路上的交通枢纽,市内建有快速公交线路7条,公交线路 290多条,日运送旅客250万人次。从昆明市区到达呈贡的方法主要有乘坐公交170、909、212、216等可以到达。 呈贡县位于昆明市南边,滇池以东,地理位置优越,区间内交通便利,昆河、南昆铁路,昆洛、昆河两条国道,安石、昆玉两条高等级公路等穿境而过,正在修建中得昆明地铁一

9、号线也马上就要完工,为呈贡的交通进一步完善做出了重大贡献。在呈贡新区内部,道路系统完善,呈环形分布,联系各区间。设计地块位于呈贡新区雨花片区西部的营盘山,毗邻雨花路和彩云路延长线,离建设中的地铁一号线终点站也很近。3.1.3周边用地性质及适用人群人群该规划区域周边主要是新建呈贡大学城片区,是一块被城市规划挤压后遗留的破碎场地。其作为公园的服务半径约为500m。场地北边靠近云南艺术学院,东边紧接云南白药厂新厂,其潜在的适用人群多为在校大学生以及周边居民和白药厂员工等,预计其潜在使用人群比例为青少年40%,成年人20%,老年人10%。规划片区附近靠近云南艺术学院,云南大学等众多高等院校,加之年轻人

10、的喜好及选择,在校大学生,年轻人较喜欢结伴出行,喜好多样的生活方式及新鲜的环境,该类人群是最大的潜在使用者。在规划区附近除大学城以外最多的就是居住建筑,居民除工作学习外需要一定的户外活动空间,因此周边的居民也是该场地主要使用者成年人,上班一组,该类的人群日常工作压力较大,休憩放松的方式较少,户外运动成为当代健康主题。规划片区的东边紧接着就是云南白药厂新厂的厂址,经过现场调研得知其环境十分优美白药厂员工午休乃至下班也会经过这块区域,少数人喜欢安静无人打扰的环境,喜欢独处远离人群,这样的人群比较需要幽静的思考环境。使用人群随着规划设计的调整,还将更多的吸引游人前往。3.2现状分析3.2.1综合现状

11、该规划区域地形较奇特复杂,陡坎较多,部分山体被挖掘或经过其他人工措施干扰呈现裸露的状态。主要集中于规划片区的左侧靠近城市主干道附近,以及规划片区的南侧较多植被覆盖率较高,以大片黑荆为主,中部区域植被郁闭度较高,但不优质,另外灌木和地被植物较少,约占总面积的27.3%现状场地西侧入口处有一条狭长的河带,景观较为良好,视线开阔,但越往东越呈现出干涸的河床,呈现出异样的景观,约占总面积的4.3%场地西侧有少量的工用建筑以及电线山,规划片区制高点有一处休憩用的景观凉亭,约占总面积的0.4%。3.2.2现状地形分析(1)用地高程分析 用地范围内最高点高程为1997.41m,最低点高程为1890.02m,

12、最高点与最低点之间高差为107.39米,高差较大。用地地势由北向南呈逐渐升高的趋势,山体最高点和最低点都分布在地块的西部,西部的山体起伏较大,山势较陡,形成了多处如悬崖峭壁等地形。(2)用地坡度坡向分析坡度分析主要用晕线或颜色在图上直接表示出坡度的大小或陡缓。坡度倾角()的计算公式是: tg=h/l 公式中h表示高差,l表示水平距离。坡度数值的形式,通常用一个倾斜面对水平面间的夹角,即倾斜角度表示;也有用地面比降分数式或百分率表示。根据规范:一类用地:i10% 二类用地:10%i25%一类用地:对建筑布置、道路走向影响不大。二类用地:对建筑布置、道路走向有一定影响。三类用地:对建筑布置、道路走

13、向影响较大。 按照规范计算,设计地块中一类用地占总面积的15%,分布在河道周边和山顶,二类用地占总面积的24%;三类用地占总面积的61%。地块中以三类用地为主,大多分布在设计地块西部。 按照更细的规范: i3%为平坦的地,是用于种植的平地;1%i3%的草地适合游人散步,以求快速排水,便于安排各项活动和设施。0.3%i1%是铺装平地,如广场,建筑物周围,平台。坡地倾斜的地面,园林中可结合,坡地进行改造,使地面产生明显变化。注意不产生滑坡现象,起伏适中,坡长适中,分缓坡,中坡,陡坡。 3%i10%为缓坡,适宜运动或非正规的活动,一般布置道路和建筑,建设基本不受地形的限制,可修建为活动场地,如游憩草

14、坪,疏林草地。不宜开辟较大的水体,如果要开辟大面积水体,可采用不同标高水体,叠落组成,以增加水面层次感,种植物不受地形约束。 10%i25%为中坡,只有山地运用或者自由游乐才能加以利用,爬上爬下很费劲,道路和建筑的布置要受限制,垂直于等高线的道路要做成梯道状 ,建筑一般顺等高线布置。 25%i50%的山地,由其是i50%的悬坡,尤其是石山地,体现出雄,险,奇,秀的山地上不能布置较大建筑,只能通过地形改造建筑亭廊等单体小建筑。在急坡上,车道只能曲折盘旋而上,浏览只能做成高而陡的爬山蹬道,在悬坡上,布置车道极为困难,爬上蹬道边必须设置攀登用的扶手。山地上一般不布置较大水体,可结合地形设置瀑布叠水,

15、植物生存条件差,植物生存条件差,适宜抗性好,生性强健的植物生长。但是利用悬崖边石壁上石峰顶等险峻地点的石缝,石穴,配置形态优美的青松,红松,红枫等风景树,却可以得到非常诱人的犹如盆景树石般的艺术景致。规划区面积为473154.7M,3% 以下坡度面积为9463m,占规划区总面积的2%; 3%-10% 坡度面积为61519m,占规划区总面积的13%;10%-25%坡度面积为11355712.8m,占规划区总面积24%;25%-50%坡度面积为15140950.4m,占规划区总面积的32%;50%以上坡度面积为13721486.3m,占规划区总面积的29%;(3) 坡向分析 山体的地形变化很大,阳

16、面面积为228761.3,阴面面积为244360.78,坡向对于山地生态有着较大的影响作用,阳坡和阴坡之间温度和植物的差异常常是很大的,并且坡向对降水的影响也很明显。规划用地地势起伏变化较大,地势形态多样,区域内北向坡较多,分布较为集中。南向坡分布在用地中部和东部,在丘陵山地上做建筑,一般多选择南坡、东南坡和西南坡;其次是东坡和西坡;利用较少的是西北坡和北坡。在同样的地理条件下,南坡、东南坡和西南坡接受光照时间较长,日照充足,气温较高,水分蒸发量较大,土壤湿度较低,所以大部分的建筑会采用这些朝向以使日采光达到最大化;而北坡和西北坡则相反,光照较少、气温较低,但保水保肥能力较强所以这些坡向上可以

17、规划大量的植被并且能比较好的生长。用地中部较为平坦的荒草地大部分为南坡和西南坡向,适宜建筑的建设。3.2.3现状道路 内部道路以土路为主,宽度约为1-5M,仅有设计地块东南侧云南白药厂入口处铺设柏油路,内部土路大部分沿登高先垂直,且由于设计地块地形变化多样,不利于步行和通车,部分道路连接不完整,不能形成环形的游路,需要后期进行调整,根据等高线铺设主要车型道路,设计地块内原有道路两边的植被丰富,地貌特征明显,能为游路观赏形成了较好的景观感受。3.2.4植被分析营盘山,远观滴翠如玉,其上植被密度较高,但山体上植被种类比较单一,缺乏多样性,以蓝桉、云南松、黑荆等乔木为主,灌木及地被类植物较少。山顶地

18、表土壤裸露于外,一定程度影响景观视觉美效果。在调研中,我们整理到在云南白药厂公园里现已栽植的长势良好、景观效果较好的树种有:樱花、小叶榕、橡皮树、铁树、银杏、天竺桂、枫香、小叶樟、杨梅、落羽杉、栾树、滇杨、喜树、紫叶小檗、水葱、芦苇、竹子、三叶草、鱼尾葵、马尾松。呈贡新区彩云南路的主要绿化树种主要有天竺桂、拟单性木兰、鹅掌柴、小叶女贞、红花继木、杜鹃、萼苣花。在以后的植被规划中,我们可以以此借鉴。 3.2.5内部空间视线分析 山体地形因素和植被覆盖共同影响了游人在山体里的空间感受,开敞空间是具有自然的屏靠和广阔空域的地方,视野较为开阔。在规划区开敞空间主要分布在山顶的制高点;半开敞空间相于开敞

19、空间视野有所遮挡,在规划区内半开敞空间主要分布在山角和沿外界道路的区域;郁闭空间通常为围合空间,在规划区内郁闭空间主要分布在植较茂盛的区域和凹地。 内部视线分析可以通过实际考察,沿着一定的行走路线,把不同的景观纳入到视野之中,组成连续的动态景观序列,也可以通过建模推敲,用软件分析,有利于对设计地块有一个直观的认识,有利于对场地的植被覆盖、地形、建筑分布等因素有个大概地了解,对场地有所了解。3.2.6外部视线分析北面:地块北面为云南艺术学院,现已建成大部分建筑。而地块北部地势较低,对视线形成了较强的视线干扰。南面:地块南面为云南白药厂别墅区,现已建成大部分建筑,但建筑高度较低,并处在地势较低处,

20、对地块形成了中等程度的视线干扰。西面:地块西面为城市干道,由于城市干道的建设将山体分成了2部分,形成了断崖景观,西面的山体海拔较低,不会形成视线干扰,在断崖处可以获得较开阔的视觉感受。东面:地块东面为云南白药厂的生态园区,已建成了较好的景观效果。且地势较低,丰富了东面的视线感受和景观体验。地块周围有着良好的视线通道,周围环境的建筑高度较低,不会对实现形成较大的干扰。3.2.7综合现状分析通过对设计地块内部各个设计因子:地形、道路、水体、建筑、土壤裸露区、坡度、坡向、高程的综合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一下结论(如表格文字所示)。经过调研分析,在众多设计因子中,设计地块自身内部对设计方案影响较大的因子主

21、要为:地形、植被及建筑。1) 地形:在设计地块内部有很多凹凸变化丰富的地形,这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杰作。2) 植被:设计地块内部的植被种类单一缺乏多样性,以乔木为主,灌木和地被植物较少,可在后期的植被规划设计中,适度增加云南乡土树种、适应昆明气候的外来树种以及观色、观叶、观形较好的植被,提升园内植被景观视觉效果。3) 建筑:地块内服务性建筑和设施很少,在西部临近雨花路的次入口处有一处简易的公园管理用房和公厕,山上临近制高点处有一简单的木制观景亭。因此,在方案设计中,可增加设计一定数量的公园服务性建筑和景观构筑物,为使用者提供便捷服务及休闲游憩的停留场所。 第四章 设计原则及指导思想 4.1.规划

22、原则1、因地制宜原则:遵循公园发展的一般规律,从云南白药厂森林公园的现状及周边环境现状出发,综合考虑并进行分析,提出符合该公园现实及未来发展的设计方案,体现因地制宜的原则;2、可持续发展原则:营盘山景观改造要秉承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原则,即尽可能的保护现有的景观资源,从而使区内生境系统最大程度的维持原状,形成良好的生态循环系统,并最终使设计区域内的经济、社会以及生态效应达到协调的统一;3、发扬地域特色原则:设计地块位于昆明呈贡新城的雨花片区,为2010年搬迁到此地的云南白药厂的后山森林公园,其几乎不具备历史文化因素,因此,我们应从更宏观的角度着眼,从昆明市域出发,结合昆明地域的气候、地理区位及水文

23、特色,合理运用现有的自然资源,进一步将规划区内特有的自然景观升华。4、视觉化原则:充分运用景观设计的各类元素,在构图、材料、质感、植物形态及色彩、平面等各个方面相配合,强化景观视觉美感。5.生态性、经济性及社会性原则:在后期概念分析中,我们易知:由于周边城市道路和建筑群对设计地块的切割和挤压,在人为因素的干扰下,以致于原本完整的山体成为城市中的“绿色碎片”或是绿地斑块,并且,周边的人工景观在渐渐的蔓延“生长”。因此,在公园后期规划中,我们以可移动的、可回收再利用的集装箱建筑代替城市中常见的钢筋混凝土式的方盒子,并且,在多处景观构筑物及小品设计中选用城市及城市建筑物产生的废气材料,达到回收再利用

24、的效果,达到节约社会资源。同时,我们在方案中注重风能和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利用,达到生态性原则。 4.2. 规划指导思想1、在保护基础上进行适度改造:营盘山内自然资源较丰富,生态系统较完好,植被生长茂盛,水域河道为硬质边界,因而在规划时要注意与现状条件相结合,在适度保护现有自然景观的基础上,通过对设计因子进行适度的人工改造,最终达到宜人的景观和可持续的生态系统。2、突出特色发展:以设计地块位于呈贡新区雨花片区(其功能定位为国际教育基地和人力资源开发中心)为出发点,重点分析了区域周边的使用人群类型,主要为大学城的学生及当地的村落和居住区的居民。因此,结合地块自身特色和使用人群类型,我们在公园改造

25、设计中突出:在恢复地块植被景观的基础上,结合使用者需求,在合适的场所设计相应的活动类型。同时,结合可移动式集装箱建筑的再利用,突出该公园的休闲、游憩、娱乐与展示为一体的开放性特色。第五章 概念构思、主题及设计定位 5.1概念构思5.1.1 微观层面:设计地块分析对设计地块内部的设计因子进行叠加图分析,包括:地形(高程、坡度、坡向)、道路、建筑、植被、土壤裸露区、水体六大因子。通过分析,可以总结出在设计地块中,比较重要的是:地形、植被及建筑。地形:为山地地形,有的地方凹凸不平,有的平缓、视野开阔。视野制高点处可以远眺云南北部各大高校及周边村落。建筑:设计地块内部除了西部入口处有一简易管理用房和厕

26、所、山顶处有一亭子外,园内无其他服务性建筑。因此,可知,地块内的服务性建筑设施缺乏。植被:最主要的特征是:植被覆盖率较好,但是,种类较单一,多样性较差。主要以乡土树种云南松、外来树种兰桉和黑荆为主。并且,主要以乔木为主,灌木和地被类植物较少。因此,在后期方案设计中可以对植被进行一定的恢复与改造,引进一些景观效果较好的树种,丰富植被群落结构。 5.1.2 中观层面:地块周边区域分析近年由于盲目发展城市用地,使城市整体景现格局被人为割裂,为满足城市化需求全市各地大力开发土地,兴建摩天高楼,修筑道路,当下,大自然面临着人类干扰活动的严峻挑战。对此现状,我们应深入思考:城市发展与自然生环境保护的关系问

27、题。地块周边区域主要有:云南白药厂、多所高等大学院校、别墅区、山体、道路、农田及捞鱼河。其中,雨花路和别墅区、云南艺术学院建筑对地块的影响最大。道路对山体的切割,建筑群对山体的挤压,导致原本完整的营盘山形成多个破碎的山体。这些人工设施对山体造成破坏,导致其形成一个个绿色的斑块,分布在农田土地的基质上。5.1.3 宏观层面:昆明市域公园绿地及国内外优秀公园案例分析 在昆明市绿地系统规划昆明主城绿地建设规划(2000-2010)中,增加城市绿地的连续性、绿地分布均匀性、功能与景观结合性,在中心区层面建设“绿网、绿廊、绿核”。把沿河、沿路的线形绿地、带状绿地、楔形绿地和环城绿带与各类公园、绿地和单位

28、附属绿地相互联结起来,使其连续不断,充分发挥生态功能和游憩功能。改善了从市区到达郊区大型绿地的交通和步行条件,增强绿地的可达性。目前,虽然昆明市相关部门已制定绿地系统规划,但是,由于实施力度不够,现阶段昆明市主要绿地系统仍主要以斑块分布为主,沿盘龙江设置了带状绿化带。绿地系统生态格局有待进一步完善。设计地块位于昆明市呈贡新区雨花片区,目前,该区在控制性规划中用地性质为:教育用地,其功能定位是:面向东盟国家的国际教育基地和人力资源开发中心。地块西北向和西南向分别为乌龙片区和大渔片区,主要分布着多个村落,距离设计地块较近的为下庄村和雨花村;其东部主要为大学城,现分布着云南大学、昆明理工大学等九大高

29、校。从公园一般使用者的行为心理出发,结合现有的村落和各个大学高校分布情况,我们分别选择三种服务半径,进一步作为公园潜在使用人群的分析:1.:服务半径在0.5KM以内,一般的步行距离;2.服务半径小于1.5KM,非机动车(自行车)的行驶距离;3.服务半径为3KM,满足机动车的行驶距离。通过以上周边环境及服务半径的分析,可以总结出:设计地块未来的潜在使用者主要是以三类人为主:1.大学城的学生;2.周边村落的居民及居住区的居民;3.地铁一号线有一站位于地块附近,不久的将来,其修通之后,可吸引一部分流动性较大的人流到此暂时停留、休憩。 对昆明市域公园绿地进行分布和分级统计,统计出:昆明市公园60%为收

30、费型公园,而仅有40%的公园为免费对外开放。因此,由此作为借鉴。在后期的方案规划中可以从该角度着眼出发,将地块设计为免费的开放性公共绿地。结合周边的潜在适用人群:大学生、村落居民及居住区居民,公园的活动内容更倾向于针对大学生和居住区的居民,通过地形改造,为他们提供休闲、游憩、娱乐的场所。5.2 主题:重拾城市碎片通过以下设计手法,使场地恢复生命力,成为具有活力的城市公共绿地。1.可移动性的集装箱建筑 2.周边使用人群的活动类型 3.城市废弃建筑材料的使用4.生态设计:太阳能和风能的利用5.现状植被的保护与恢复 5.3 定位:集休闲、娱乐和展示为一体的开放性公园。第六章 营盘山景观改造方案6.1

31、规划总平面图该规划设计严格按照公园设计规范进行,依据营盘山原有山体为主体景观,结合主体,结合各个功能区,景观节点形成“五轴,四轴,二心”的主要结构进行,总体功能布局为六大功能片区,滨水休闲体验区,主入口景观服务区,户外活动休憩区,农场体验休憩区,植物科普教育区,次入口景观服务区。并且在各大片区总共划分了22个主要的部分小片区,有满足以大学生为代表的年轻一族的各种活动运动区,比如极限运动区和拓展运动区等,也有满足各类上班族,成年人的户外休憩体验的需求中心,如各类趣味丰富的景观节点及户外烧烤棋盘等促进社交的活动区,还有满足孩童嬉戏各类沙坑和游憩空间,以及满足老年人散步休闲的体验区。并且还有各类全民

32、适合参与的活动,如科普植被温室及各类景观观赏区。意在尽量满足各个层次的人群需要并重点吸引中地低层次年龄的人参与进来。营盘山景观改造方案用地平衡表,改规划公园总面积为453289.21,其中绿地面积393490.82,园路及铺装场地面积为42583.61,游览,休憩,服务及公共建筑面积为4032.82,水体面积为13252.95,其中公园人均占有面积为80/人,公园游人容量为5666人。6.2功能分区设计地块北边靠近云南艺术学院东边紧靠云南白药厂新厂,南边有云南广电学院,远一点还有云南大学。设计地块吸引及使用人群多为在校大学生以既周边居民和白药厂员工从现状分析后,可知设计的场地的坡度很大,地形变

33、化多样,植被总体上覆盖情况很好,但是场地局部已经受人为干扰,被城市建设所破坏。设计充分利用场地的地形,整体分为六大功能片区:主入口景观服务区、滨水休闲体验区、户外活动休憩区、农场体验游憩区、植物科普教育区、次入口景观服务区,每个功能片区内部又分为许多小的区域,每个区域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最大限度的满足游客需求,同时与周围环境协调发展。设计地块为周围人提供了聚会和交流或个独处的场所,在场地中增加满足周围人活动的有趣场所,充分利用地形,把原有的被城市建设所抛弃的城市碎片重新改造,场地有了,活动使场地重新具有生命力。6.2.1、总体功能分区布局项目分为六大功能区:主入口景观服务区、滨水娱乐休闲区、户

34、外活动休憩区、农场体验游憩区、植物科普教育区、次入口景观服务区6.2.2、各功能分区详细介绍(1)滨水休闲体验区:滨水休闲体验区主要分为两上功能小区:滨水休闲区和湿地体验区。滨水休闲区主要是在水边建立栈道,是线性的游憩空间,为游人提供了休闲放松的场所。湿地体验区以水生植物种植为主,是水生植物集中的观赏地。(2)主入口景观服务区: 主入口景观区包括主入口服务区和主入口观景区,主入口服务区括为游人提供导游问询的服务区,主要的综合服务性建筑,(3)户外活动休憩区: 户外活动休憩区包括野营,野炊,极限运动,拓展运动,综合服务区等功能小区,综合服务区为野营野餐,极限运动,拓展运动租赁器材和为游人提供饮食

35、和休息的场所,促进年青人交流的拓展运动和富有挑战充分利用地形势的极限活动。(4)农场体验游憩区:分为农场体验区,树间游憩区,树间静思区,综合服务区等功能小区,树间游憩主要是在树间建立游憩空间,农场体验区主要包括植物认养和果实采摘些活动。(5)植物科普教育区:分为植物科普温室与植物恢复教育两部分,植物恢复区主要是利用植物恢复原有被破坏的山体,增加植物多样性,把区域作为试验地,运用植被使山体恢复生机。(6)次入口景观服务区: 次入口景观区包括次入口服务区和书屋,次入口服务相对于主入口景观区,功能和设施较简单,书屋区是功能多样,空间变化多端的可组合可移动建筑,周围的人可以到此看书,小聚或独处。6.3

36、景观结构分析 依据营盘山原有山体为主体景观,结合主题,结合各个功能区、景观节点形成“六区、四轴、二心”的主要结构。六区为主入口景观服务区、次入口景观服务区、户外活动休憩区区、农场体验游憩区、滨水休闲体验区植物科普教育区等的功能分区,四轴为位于城市道路断面护坡景观改造的城市休闲观光轴,位于地块西部的户外运动轴线,位于地块中东部的植物科普观赏轴线以及位于地块北部沿河的滨水景观轴线。“二心”则是户外运动中心与植物观赏科普中心。总体上,以“二心”为核心,吸引人们来此休闲游憩。我们的整个区域可以用4条轴线概括,两条显性轴线和两条性轴线,分别为为:红轴,我们功能分区里面的户外运动轴线,主要位于户外运动区内

37、,由我们户外运动的主要节点组成。户外运动轴线主要由位于地块西部的极限运动场地、团队拓展训练场地和野炊露营场地组成,是吸引附近学校师生、企业员工在业余时间来进行活动的主要场地,不仅可以使人们得到放松,还可以寓教于乐,是人们在玩乐中得到锻炼,在团队合作、勇气等各个方面得到提升。绿轴,是我们的植物观赏科普轴线,位于地块的中部和东部,主要功能是供人们观光游憩的作用,主要位于农场体验游憩区和植物科普教育区内,是对于植物的各种保护恢复与改造,其中的重要节点是基于植物的多功能运用,包含了植物认养,小型植物园,小型劳作区域等各种结合,在观赏劳作中获得科普知识,在劳动体验中得到更多的知识与欢乐。蓝轴,是我们的滨

38、水景观游览轴线,位于地块北部的捞鱼河,我们进行了河道改造之后,使得它适合人们的游览,给人们提供了一个亲水空间,一个步行的游路,在水与岸之间逡巡,通过河岸的改造与景观设计,是人们能在水中嬉戏,在岸边观赏,雨季与旱季都有不同的景观效果。黄轴,是我们的城市道路景观观赏轴线,是在主入口临城市干道雨花路一侧,主要是在景观上对于城市道路护坡的处理与改造,在不影响道路交通与设施的前提下,对于护坡的景观改造,在城市中山体附近的道路总会对山体进行切割导致护坡的出现,裸露的护坡对于景观有很大的影响,在黄轴的处理上,我们对护坡进行了改造与美化。是人们在其上游览时能得到享受。在轴线以下,主要概括了7个主要和比较主要的

39、节点来突出我们的主题与功能,分别为:1号节点是我们的主入口、主要功能是综合服务,主要是解决入口与停车问题和综合管理与服务。2号节点是我们的极限运动区和拓展训练区,主要运动包括:攀爬、小轮车、旱冰、滑板等,还提供了跑酷等运动的场地,还有团队拓展训练的场地器械。 3号节点是的我们的儿童游乐场地与野外露营场地,主要提供一些儿童游乐设施和场地,还有野外露营的设备。4号节点是我们的水系节点,它主要是提供给人们一个亲水空间,结合驳岸和水体形成一个良好的步行游路。5号节点是我们的水系节点,但它主要是一个河流旱季的景观,使人们能够下到河流中去体验枯水季节的河流景观。6号节点是我们的植被恢复与保护节点,主要是林

40、间游憩、观赏、科普功能,给人们在一个安静的环境中休闲的空间,有茶室、树间游廊等休闲设施,主要建筑物还有植物小温室等,还有植物认养园林,供人们对植物有一个更加生科的认知,也可以对环保作出一定的贡献。7号节点是我们的次入口节点,我们在这里设置了次入口景观区,设置了停车、管理、小卖部等公共设施,在入口后面的林区设置了树林书吧,设置了一个安静的读书空间,可以提供人们一个独处或者交流读书的平台。6.4规划后道路分析6.4.1按使用功能分类 护林防火、生产、游览环道:主要以车行为主,两侧或一侧可设人行道,以满足公园消防和人行的要求,此本园道路宽度4.58m公园主、次入口道路和公园环道。由于场地为开放式,消

41、防通道平时以步行为主,需要时可改为车行使用。 滨河景观游道:主要以人行为主,必要时可通过环卫用小型垃圾运输车,此公园设置道路宽度为3m滨河游道。 景区林荫小道:主要以人行为主,部分路段宽度2.53m,公园小型游览工具自行车等可以通过,此公园设置道路宽度为2m或1.5m公园人行小径。6.4.2按技术标准分类 公园道路按使用性质分为干线、支线、人行道三类。 干线:为公园与外部公路之间的连接道路以及森林公园内的环行主道。外部干线按相应的国家公路等级进行设计。内部干线路基宽度一般按5.07.0m进行设计,其纵坡不得大于9%,平曲线最小半径不得小于30m。 支线:公园内通往各功能分区、景区的道路。支线路

42、基宽度一般按3.05.0m进行设计,其纵坡不得大于13%,平曲线最小半径不得小于15m。 人行道:公园内通往景点、景物供游人步行游览观光的道路。可根据自然地势设置自然道路或人工修筑阶梯式道路。人行道宽度一般按1.03.0进行设计,不设阶梯的人行道纵坡宜小于18%。6.5道路竖向设计6.5.1防洪 对于一个规划区而言,旁边总是会有一条河流通过,为了避免其水位的上升会淹没规划区,此时必须提出相应的措施,我们总是只能被动的去考虑,至于调整上游河流走向、加宽河道宽度或深度等问题是不涉及的。避免被淹的措施一般有两个,一为升高河堤,二为整体提高规划区地块高度。 加高河堤,此为通常采用的一种方法,毕竟投资相

43、对较少,其高程计算方法为,对于宽度大于200m的河流而言,通常按照百年一遇的标准预防,假如百年一遇水位为x,加上浪高1.2m,然后保留0.5米的安全高度,相加即可得到河岸的最低防护高度。若河道较窄,则需要考虑河流的坡度,一般河流宽度为2030m时,其的水流坡度为万分之七,此时上下游的河岸防护高度产生差异,其实考虑的主要目的也是为了省点钱。它与整体升高地块另一主要区别为需要设置泵站,它的造价也是很高的。 整体抬高规划区地块高度,此时主要考虑造价,对于10KM2的新城区,按照升高2m计,旁边有大量土资源可用,每立方米用土按2元计,则需要40万元,若为旧城区,则需要大量的拆迁,此时的花费就很难计算了

44、,所以最好不用采用这种方式,避免麻烦。6.5.2排涝 排涝与防洪刚好相反,是想办法把水排出规划区,比如肇庆市端州区的北端在洪涝季节经常发生涝灾,其主要原因为地势较低,不能即时排出雨水,尽管有一泵站设置于周边,同时周边有一条河涌,但由于河涌排水能力有限,因此泵站只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涝灾,而不能从根本上解决。 因此,本次考虑排涝的方式为,首先确定通过河涌尽端泵站排出涝水于西江,然后根据汇水面积和暴雨强度公式计算河涌上游汇水强度,基于河流宽度和深度计算河流的流速,最后根据流速与坡度的关系计算河流坡度,进而根据排出水位高程计算出河流上游排水水位高程,此即为道路和地块的最小高度,否则河涌流水会发生倒灌。

45、6.5.3雨水排水 雨水通常通过街沟和管道排水至河涌,通过排涝计算过程确定河流水位高程,然后根据管道最低埋深0.7m和安全净高保证0.5m确定河边道路最低高程,然后计算内部道路最低高程,此时可大致按照管道敷设坡度为0.2%计算,乘以到河涌的距离即可得到道路交叉口处高程,此仅为一估算值,在进行管道规划时,若不合适适当调整即可。 这样计算后的结果可保证每一个交叉口的流水至少有一个方向可以流向河涌,也仅仅为考虑到管道可以正常敷设。然后根据得到的计算高程与现状地面高程相比较,如果小于地面高程,则观察周边是否需要填土,需要的话则采用计算高程,否则采用现状地面高程,如果大于地面高程,则采用计算高程。6.5

46、.4地块排水 为了保证地块的正常排水,需要保证地坪的高度大于其周围某一个交叉口的规划高程0.2m,同时基地高度大于地坪高度0.6m。其实地坪也可高于交叉口大于0.2m,但此时会出现交通出入不利,与周围道路衔接不协调。6.5.5正常交通运行对与道路交通而言,道路越平坦对行车越有利,其最大坡度不应大于8%,不过对于城市道路而言,考虑到行人和非机动车的正常出行,坡度不应大于2.5%,最大不应超过4%。同时,过于平坦的道路会导致排水不畅,渗透后破坏路基,在路面上可以降低轮胎与路面之间的摩擦系数,容易发生事故。因此当道路坡度小于0.3%时,需采用锯齿形街沟形式排水。6.6 规划后植被分析6.6.1规划原则 植物配置遵循适地适树的原则,并充分考虑与规划目标风格的吻合,兼顾多样性和季节性,进行多层次、多品种搭配,分别组合成特色各异的群落。整体上有疏有密,有高有低,力求在色彩变化和空间组织上都取得良好的效果。种植规划将遵循生态学原则、多样性原则、季节性、三个原则,并依植物规划选择从宏观上分三步走:首先,要保留及加强现状植被部分,在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