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3 物质运输的途径(同步练习)-【轻松备课】2019-2020学年七年级生物下册同步精品系列(济南版).docx

上传人:黄****学 文档编号:2851074 上传时间:2020-05-1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441.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3.3.3 物质运输的途径(同步练习)-【轻松备课】2019-2020学年七年级生物下册同步精品系列(济南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3.3.3 物质运输的途径(同步练习)-【轻松备课】2019-2020学年七年级生物下册同步精品系列(济南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3.3.3 物质运输的途径(同步练习)-【轻松备课】2019-2020学年七年级生物下册同步精品系列(济南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3.3 物质运输的途径(同步练习)-【轻松备课】2019-2020学年七年级生物下册同步精品系列(济南版).docx(9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3.3.3 物质运输的途径一、单选题1如图表示心脏结构模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是主动脉,将血液输向全身B是右心室,心室壁最厚C是右心房,内流动脉血D是房室瓣,防止血液倒流2下列关于血液循环相关知识的述,正确的是()A动脉内流动脉血,静脉内流静脉血B先进行体循环再进行肺循环C注射药品进入心脏先到达的是右心房D肺循环后动脉血变为静脉血3血液流经肺循环后,发生的变化是()A血液由动脉血变成静脉血B养料增多,颜色由暗红色变成鲜红色C血液由静脉血变成动脉血D废物增多,颜色由鲜红变成暗红色4生活中遇到危险或意外伤害时,要采取必要的措施。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当有人溺水而呼吸停止时,用人工呼吸的

2、方法进行急救B当遇到有患者心跳停止时,必须及时进行胸外按压急救C当有人煤气中毒而昏迷时,应迅速将此人转移到通风良好的地方进行抢救D某人因车祸导致动脉大出血,应立即在远心端止血,并要拨打急救电话5下列有关出血急救的叙述,错误的是( )A内出血一般不易诊断,如怀疑有内出血,一定要及时去医院救治B毛细血管出血时血液从伤口渗出或像水珠一样流出,一般能自行止血C鲜红色血液从伤口喷出或随心跳一股一股涌出时,应及时按压破裂血管远心端D若大静脉或动脉出血,首先拨打急救电话,同时用手指、止血带或绷带压迫止血6肌肉注射某种药物时,药物最先进入的血管、到达上肢伤口处至少要经过心脏的次数分别是( )A静脉,1次B静脉

3、,2次C毛细血管,1次D毛细血管,2次7当有人遇到危险或意外伤害时,下列不正确的是A将煤气中毒的人转移到通风处进行抢救B皮肤擦破时在出血部位消毒冲洗后贴上创可贴C动脉大出血时应立即拨打 120 急救电话并在远心端止血D有人溺水呼吸停止时可人工呼吸进行急救8经过体循环后,血液成分变化情况是( )A不改变B动脉血变成静脉血C静脉血变成动脉血D二氧化碳减少氧气增多9以下能够确定属于动脉血的是()A动脉中流动的血液B含氧较多的血,颜色鲜红C含养料多的血D含氧较少的血,颜色暗红10人体血液循环中,静脉血变成动脉血的部位是()A心房B肺泡毛细血管C全身毛细血管D心室二、综合题11如图中曲线表示血液依次流经

4、A、B、C血管时,血液中某种物质含量的变化。请据图回答:(1)若曲线表示氧含量的变化,则A血管是_,C血管中流_血,氧气从肺泡进入血液后,最先到达心脏的_(填结构);(2)若曲线表示空腹状态下葡萄糖含量的变化,则B血管可能是_周围的毛细血管;(3)若曲线表示饭后胰岛素含量的变化,则B血管是_内的毛细血管。12如图为人体血液循环途径示意图:(1)血液循环分为_和_。(2)静脉血变为动脉血的场所是 _的毛细血管。(3)与右心室相连的血管是 _,流_血。(4)心肌最发达的是_。(5)体循环是指血液由_(心脏某一房室的名称)进入_,再流经全身动脉、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最后汇集到_,流回_(心脏某一房

5、室的名称)的过程。13如图是人体血液循环结构示意图,A、B、C、D表示心脏的四个腔,1一11表示部分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箭头表示血流方向。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图中肺循环的途径是_(用数字、字母和箭头表示)。体循环和肺循环是同时进行的,并在_处连通一起,构成一条完整的血液循环路线。(2)动脉瓣是存在于_(填标号)之间的瓣膜,其作用是防止血液从动脉倒流。(3)食物中的蛋白质最终被消化分解成氨基酸才能被人体吸收利用,氨基酸被吸收后进入毛细血管,经循环首先进入心脏的_心房。(4)血液流经肺部后,其变化是_。1.【答案】A【解析】A是主动脉,将血液送到全身,A正确。B是左心室,心室壁最厚,B

6、错误。C是右心室,内流静脉血,C错误。D是动脉瓣,防止血液从动脉流入心室,D错误。故选:A。2.【答案】C【解析】A动脉内流的不一定是动脉血,静脉内流的不一定是静脉血,如肺动脉内流的是静脉血,肺静脉内流的是动脉血,A错误。B体循环和肺循环是同时进行的,并且在心脏处汇合在一起,组成一条完整的循环途径,为人体各个组织细胞不断的运来养料和氧,又不断地运走二氧化碳等废物,B错误。C注射药品时,药物经过的路线是:上、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C正确。D在肺循环的过程中,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与肺泡进行气体交换,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进入血液。

7、这样血液由含氧少、颜色暗红的静脉血变成含氧丰富、颜色鲜红的动脉血,D错误。故选:C。3.【答案】C【解析】在肺循环中,当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网时,肺泡中的气体和血液中的气体进行交换,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内,而肺泡内的氧进入血液里,这样,从右心室射出的暗红色的静脉血,经过肺循环,就变成了鲜红色的动脉血。故选C。4.【答案】D【解析】人工呼吸是一种常用的急救方法,用于救助溺水、煤气中毒或触电等停止呼吸的病人,以挽救病人的生命。人工呼吸最简单易行的方法是口对口吹气法,A正确;当遇到有患者心跳停止时,必须及时进行胸外按压急救,错过了时间,患者会有生命危险,B正确;煤气中毒又叫一氧化碳中毒,一氧化碳

8、与血红蛋白的结合能力比氧气大得多,血红蛋白的数量是有限的,这样,就使氧失去了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机会,因此,发现有人煤气中毒,迅速关紧煤气阀,打开门窗通风,降低空气中的一氧化碳浓度,快速移到通风处,再救治,C正确;某人因车祸导致动脉大出血,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应在近心端用指压法或止血带止血,D错误,故选D。5.【答案】C【解析】A内出血是指体内器官的出血,一般不易诊断。因此应马上上医院检查,A正确。B毛细血管是连接最小静脉和动脉的血管,血流速度极慢,因而出血时是渗出并像水珠一样的流出,一般在血小板的作用下可自行凝固止血,不用包扎,只要稍作消毒即可,B正确。C动脉出血时血色鲜红,血液从伤口外喷射而出

9、或一股一股地涌出,应及时按压破裂血管近心端,C错误。D血液暗红色,一般属于静脉出血,首先拨打急救电话,应在远心端处用手指、止血带或绷带止血,D正确。故选:C。6.【答案】D【解析】血液循环路线如图所示:从图中看出,肌肉注射某种药物时,药物被肌肉内的毛细血管吸收进入血液循环,经上腔静脉或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心脏)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心脏)主动脉上肢动脉上肢毛细血管(伤口处)。因此药物最先进入的血管、到达上肢伤口处至少要经过心脏的次数分别是毛细血管,2次。故选:D。7.【答案】C【解析】煤气中毒又叫一氧化碳中毒,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的结合能力比氧气大得多,血红蛋白的数量

10、是有限的,这样,就使氧失去了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机会,因此,发现有人煤气中毒,迅速关紧煤气阀,打开门窗通风,降低空气中的一氧化碳浓度,快速移到通风处,再救治,A正确;毛细血管是连接最小的静脉和动脉的血管,血流速度极慢,因而出血时是渗出,并像水珠一样的流出,一般在血小板的作用下可自行凝固,不用包扎,只要稍作消毒后贴上创可贴即可。B正确;动脉是将心脏的血液流向全身各处去的血管,压力大,血流速度快,因而外伤出血时成喷射状或一股股的流出,故应在近心端用止血带或指压法止血。C错误;人工呼吸是一种常用的急救方法,用于救助溺水、煤气中毒或触电等停止呼吸的病人,以挽救病人的生命。人工呼吸最简单易行的方法是口对口吹

11、气法。D正确。8.【答案】B【解析】体循环的路线是: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身体各部分的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动脉将富含养料和氧气的血液送到身体各器官的毛细血管网,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将运来的养料和氧气供细胞利用,同时把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运走。这样血液由含氧丰富的动脉血变成含氧少的静脉血。因此,经过体循环后,血液成分变化情况是动脉血变成静脉血。故选:B9.【答案】B【解析】A. 动脉中流动的血液不一定是动脉血,比如肺动脉中血液就是静脉血,A错误。 B. 含氧较多的血,颜色鲜红,含二氧化碳较少,的血液是动脉血,B正确。C. 含氧气较多,颜色鲜红的血液是动脉血,而不是养料多的是

12、动脉血,如经过小肠毛细血管后,动脉血变成静脉血,但是含养料增多。C错误。 D. 含氧较少的血,颜色暗红的血液是静脉血,D错误。故选B。10.【答案】B【解析】据血液循环的途径不同,可以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部分:因此,血液经过心房和心室,血液组成成分不会发生变化;全身毛细血管属于体循环的一部分,血液经过交换后由动脉血变成静脉,肺泡外的毛细血管是肺循环的一部分,血液经过交换后由静脉血变成动脉血。故选B。11.【答案】肺动脉 动脉 左心房 肝脏 胰腺 【解析】(1)当血液流经肺部的毛细血管时,由于吸入肺泡内的空气中,氧的含量比血液中的多,而二氧化碳的含量比血液中的少,因此肺泡内的氧气扩散到血液里,血

13、液中的二氧化碳扩散到肺泡里,这样,血液由含二氧化碳较多的静脉血变成了含氧气较多、二氧化碳较少的动脉血,即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氧气的含量逐渐增加。因此若曲线表示氧含量的变化,则A血管是肺动脉;C血管是肺静脉,其内流的是动脉血,氧气从肺泡进入血液后,经肺静脉,最先到达心脏的左心房。(2)在空腹状态下血液中的葡萄糖含量会减少,为了保持葡萄糖含量的稳定,在胰岛素的作用下会将储存在肝脏内的糖原分解转化为葡萄糖,因此若曲线表示空腹状态下葡萄糖含量的变化,则B血管可能是肝脏周围的毛细血管。(3)饭后人体血液中的葡萄糖含量增加,胰岛素分泌增多,因此若曲线表示饭后胰岛素含量的变化,则B血管是胰腺内的毛细血管。

14、12.【答案】体循环 肺循环 8肺部 9肺动脉 静脉 左心室 左心室 主动脉 上、下腔静脉 右心房 【解析】(1)血液在心脏和全部血管所组成的管道系统中的循环流动叫做血液循环,根据循环途径的不同,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部分。(2)血液流经8肺部毛细血管时,与肺泡进行气体交换,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进入血液。这样血液由含氧少的静脉血变成含氧丰富的动脉血,因此静脉血变为动脉血的场所是8肺部的毛细血管。(3)心脏的四个腔与什么血管相连是一定的,与右心室相连的血管是9肺动脉,内流静脉血。(4)心脏主要由肌肉组织构成,分为四个腔,其中左心室收缩把血液输送到全身各处,距离最远,需要的动

15、力最大,因此心肌最发达的部位是左心室。(5)体循环是指血液从左心室进入主动脉,流经身体各处毛细血管网,最后汇集到上下腔静脉流回右心房的循环,在体循环中,血液由动脉血变成了静脉血。13.【答案】B328C 心脏 D与9(或B与3) 右 静脉血变成动脉血 【解析】(1)血液从右心室进入肺动脉,经过肺部毛细血管网,再经肺静脉回流到左心房,这一循环被称为肺循环。因此图中的肺循环的途径是B右心室3肺动脉2肺部的毛细血管8肺静脉C左心房。体循环是血液从心脏左侧出发回到右侧,肺循环是血液从心脏右侧出发回到左侧,体循环和肺循环是同时进行的,并在心脏处连通一起,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血液循环途径。(2)心房与心

16、室之间、心室与动脉之间都具有能开闭的瓣膜,这些瓣膜只能朝一个方向开,能够防止血液倒流,其中动脉瓣是存在于D左心室与9主动脉(或B右心室与3肺动脉)之间的瓣膜,其作用是防止血液从动脉倒流。(3)食物中的蛋白质最终被消化分解成氨基酸才能被人体吸收利用,氨基酸被小肠绒毛壁的一层上皮细胞所吸收,然后转移到小肠绒毛腔内的毛细血管中,随着血液运往全身各处,从小肠的毛血细管开始,到达各级静脉,最后汇集到下腔静脉,流回右心房,因此经体循环首先进入心脏的右心房。(4)血液流经肺部的毛细血管网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气进入血液,与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结合,这样血液就由含氧较少、颜色暗红的静脉血,变成了含氧丰富、颜色鲜红的动脉血。因此血液流经肺部后,其变化是静脉血变成动脉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