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乐器(竖笛).doc

上传人:豆**** 文档编号:28500887 上传时间:2022-07-28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5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堂乐器(竖笛).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课堂乐器(竖笛).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堂乐器(竖笛).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堂乐器(竖笛).doc(13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Four short words sum up what has lifted most successful individuals above the crowd: a little bit more.-author-date课堂乐器(竖笛) 创意美术(简笔画) 课程纲要 课堂器乐(竖笛) 课程纲要 课程名称课堂器乐(竖笛)适用年级四五六年级总课时32课程简介(200字内)竖笛又称牧童笛,是广泛流传于世界各国儿童中的一种吹奏乐器。它是一种简便易学的乐器,它发音纯正、音色优美。学生学习竖笛能培养音准,增强音乐表现能力,尤其在视唱、唱歌和欣赏教学的过程中运用竖笛皆可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对于扩大

2、音乐视野,培养乐感来说,竖笛作为一种乐器,也有着其他艺术表现形式所不可替代的功能。背景分析(500字内)目的和意义:通过竖笛兴趣小组的活动,使学生的音乐特长得到更好的发展,进一步了解乐理基本知识,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及创造能力。通过音乐的艺术形象,培养学生的远大理想,陶冶情操,启迪智慧,促进孩子们身心健康的发展,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创建特色艺术教育发挥重要作用。学情分析:四五六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音乐常识,对音乐有了一定的感知、欣赏、创造能力。资源分析:1、 先进的制度基础。国家三级课程管理体系的构建和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实施为我校开展“竖笛”课程奠定了良好的制度基础。2

3、、 强有力的人力支持。开发学校课程是由校长、教师、课程专家、学生以及家长和社区人士共同参与课程计划的指导、制定、实施和评价活动。有着各个层面的人力支持使得这门课程得以顺利开发并逐步得到实施。课程目标1、通过竖笛学习,激发音乐学习的兴趣, 提高音乐文化素养,丰富情感体验,陶冶高尚情操。2、学习竖笛的演奏方法,参与歌曲、乐曲的表现。3、能够选择适当的演奏方法表现乐曲的情绪,并对自己和他人的演奏进行简单评论。4、每学年能够演奏乐曲2-3首。学习主题/活动安排(请列出教学进度,包括日期、周次、内容、实施要求)1、初级阶段: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吹奏方法(如持笛、摁孔、含笛嘴、呼吸等等)和简单的吹奏技巧(单吐

4、、连音等)。2、中级阶段:完善吹奏技巧,增加双吐、三吐、长音、变化音的练习。3、高级阶段:选择适当的演奏方法表现乐曲情绪。4、活动重点:(1)学习持笛练习和音阶练习。(2)吹奏气息的控制与运用。5、活动难点:(1)指法的灵活准确程度,掌握手指所放的位置,手指运动时力度。(2)气息的保持与缓呼,掌握自然、缓慢、平稳的运气方法。课时安排时间活动内容及实施要求第一课时掌握竖笛演奏的基本知识(竖笛的各部位名称、吹奏的姿势、怎样拿笛、吹奏的口形)第二课时持笛练习,学习7、6、5三个音第三课时在7、6、5三个音范围内,进行各种节奏音型及练习曲训练第四课时吹奏小宝宝要睡觉第五课时3、2、1”三个音的学习第六

5、课时长音练习第七课时指法训练(掌握手指所放的位置,手指运动时力度)第八课时气息的运用(掌握自然、缓慢、平稳的运气)第九课时闻花吸气训练第十课时气息的保持与缓呼第十一课时连奏和断奏训练第十二课时单吐练习第十三课时连音练习第十四课时练习曲闪烁的小星第十五课时巩固音阶吹奏第十六课时练习曲粉刷匠第十七课时吹奏姿势及指法训练第十八课时练习曲 第十九课时完善吹奏技巧第二十课时双吐及其练习曲练习第二十一课时三吐及其练习曲练习第二十二课时倚音的练习第二十三课时颤音的练习第二十四课时打音的练习第二十五课时练习曲送别第二十六课时练习曲欢乐颂第二十七课时练习曲 第二十八课时演奏技巧及方法训练第二十九课时练习曲 第三十课时复习巩固练习曲 第三十一课时练习曲 第三十二课时复习巩固练习曲快乐的舞蹈评价活动/成绩评定评价方式一:学生互评 在评价别人的同时也和自己比较,双方受益。评价方式二:成绩评定分为优秀,加油,有进步三个级别。主要参考文献 儿童竖笛启蒙许国屏编著 上海音乐出版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