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崖栈道景区索道电梯安装及景观提升建设项目选址可行性分析.doc

上传人:阿宝 文档编号:2849385 上传时间:2020-05-1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悬崖栈道景区索道电梯安装及景观提升建设项目选址可行性分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悬崖栈道景区索道电梯安装及景观提升建设项目选址可行性分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悬崖栈道景区索道电梯安装及景观提升建设项目选址可行性分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悬崖栈道景区索道电梯安装及景观提升建设项目选址可行性分析.doc(7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悬崖栈道景区索道电梯安装及景观提升建设项目选址可行性分析1.1.1. 项目地理位置宁武县位于省境北部,在东经1114950至112375,北纬38304至39911之间。境北以内长城为边,与朔州相邻;西北以黄花岭为界,与神池县接壤;西南以荷叶坪山、芦芽山为屏,与五寨、岢岚相望;南部与静乐县相衔;东南以云中山与忻州分界;东部与原平市连通。县境南北长约105km,东西宽约45km,总面积1987.7平方公里。城南距太原180km,北达大同180km。由于古宁武城酷似一只展翅欲飞的凤凰,故又称“凤凰城”。本项目选址位于山西省忻州市宁武县张家崖村西侧,芦芽山万年冰洞国家地质公园悬崖栈道景区。1.1.2

2、. 站址选择合理性一、索道线路及站址选择的原则索道线路及站址选择的宗旨是“保护风景、方便旅游”。在确定索道线路和站址是特别注意以下几点:1、索道建设要服从规划、尊重科学索道线路及站址的位置选择要兼顾风景区近期及远期的发展,有利于景区的可持续发展。2、索道线路及站址要尽可能隐蔽,注意和周围景观的相融性索道线路及站址应避开主要景点,索道站址要与现有景点保持适当的空间距离,尽量利用地形和自然屏障形成隔断,以求得视觉景观效果的完整;3、索道线路及站址位置要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站址的位置要利于游人集散。索道站是景区内的一个交通枢纽点,因此,站址的选择不仅要满足索道本身的功能需要,尤其要注意其作为交通枢纽

3、的功能要求,要有足够的、供游客休息集散的场地:4、要选择合适地形、避免人造地形索道站址应选在相对平缓的区域,以避免由于地形起伏大,造成人为的大面积开发,破环植被和生态环境;5、站址的选择要和现有基础设施融网站址位置要和现有的基础设施及旅游设施衔接,充分利用现有的基础设施,新建工程量的减少也意味着对现有生态环境的破坏面积减少;6、站址的位置还要注意满足突发事件的处理方便随着时代的进步、人权意识的增强,人的价值和景观的价值观愈来愈强。作为兼具旅游和交通双重功能的客运索道也必须适应要求,从客运索道多年实际使用情况来看,它除了运送游客外,在疾病救护、森林防火,紧急抢险等突发事件发生时也是快捷、安全、有

4、效的交通设施。所以索道站址不能远离游人的主要聚集地,要方便游客及紧急事件处理人员的到达。也就是说索道站址既要考虑景观保护的要求,也要满足方便到达的需要。站址不应进入核心景区,也不能远离核心景区,其空间距离要适中。二、索道线路及站址选择本项目拟建索道全长1280m,中间布设7个支架点。根据宁武芦芽山旅游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宁武县芦芽山悬崖栈道景区索道、电梯安装及景观提升建设项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各支架点岩土层及其他第几承载力特征值fak、地基与砼摩擦系数建议值见表2-12。表2-12 各支架点持力层、fak与建议值区域位置岩土层名称fak(kPa)上站及1号支架砂岩(强风化)3000.55砂岩(中风

5、化)6000.652号支架砂岩(强风化)2600.50砂岩(中风化)5000.603号支架砂岩(强风化)2700.50砂岩(中风化)5100.604号支架砂岩(全风化-强风化)2400.50砂岩(强风化-中风化)4200.605号支架砂岩(强风化)2700.50砂岩(中风化)5100.606号支架砂岩(强风化)2600.50砂岩(中风化)5000.60下站及7号支架砂岩(强风化)2800.50砂岩(中风化)5000.60项目选线选址场区内地形起伏较大,经调查未发生过崩塌、活泼、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无其他不良地质作用,场地稳定,可以进行索道建设。地基处理建议:各支架和南北站位于陡坡上的,应把基础尽

6、量放置在远离陡坡的方向,对陡坡进行护坡处理;基坑开挖过程中如遇到松散破碎情况,基底应挖深至稳定基岩做基础。宁武芦芽山旅游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宁武县芦芽山悬崖栈道景区索道、电梯安装及景观提升建设项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结论:1、通过本次勘察,查明了拟建建筑场地地基岩土层结构、分布及力学性质,确定了各岩土层的力学指标及基础设计的相关参数,达到了详细勘察的目的。2、场地水文地质条件较为简单,勘察场地在勘察深度范围内未见地下水,但受短期降雨等影响,场地沟谷中间有地表水出流,水量较小。3、场地碎石土属于中硬土,强风化岩体属坚硬土,场地类别属于类。本区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0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45s。4、场地整体相对稳定,适宜本工程的建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技术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