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中区功能结构.doc

上传人:豆**** 文档编号:28479165 上传时间:2022-07-28 格式:DOC 页数:31 大小:1.0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渝中区功能结构.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渝中区功能结构.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渝中区功能结构.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渝中区功能结构.doc(31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Four short words sum up what has lifted most successful individuals above the crowd: a little bit more.-author-date渝中区功能结构渝中区功能结构 渝中区功能结构 渝中区位于北纬293150-293420,东经1062850-1063510,地处重庆市西南部,长江、嘉陵江汇流处。渝中区东、南、北三面环水,西面通陆,为东西向狭长半岛。渝中区东、南濒临长江,与南岸区水域相邻;北面濒临嘉陵江,与江北区水域连界;西面与沙坪坝区、九龙坡区接壤。 渝中区是重庆市的母城和中心城区。她地处长江和嘉陵

2、江交汇处,幅员面积23.71平方公里,人口逾66万,是著名的“山城”、“江城”、“不夜城”;她拥有3000多年历史,是巴渝文化、抗战文化和红岩精神的发源地。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全区共荣获各类全国性荣誉称号93个,其中属重庆市唯一的荣誉称11个作为重庆都市发达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渝中区具有“四中心、两高地、一枢纽”地位。 渝中区是重庆的金融中心。区域内聚集了全市90%以上的市级金融机构、汇集全市90%以上的金融资产。金融市场主体日趋多元化,形成了以三大金融监管机构的派出机构为核心,国有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重庆市分行为主体,证券期货公司、保险公司和其他金融机构共同发展,功能辐射全市及周边地区的

3、金融组织体系。经过多年的培育发展,已形成集律师、会计、审计等服务金融业发展的完整配套。2007年全区金融业实现GDP44.8亿元,创造了全区23.66%的区级税收收入,实现了全市20.16%和39.48%的存、贷款余额,是全市金融活动最活跃的地区。 渝中区是重庆的商贸中心。区域内商业网点密集、业态丰富,汇聚了重庆商社集团、美美时代百货、太平洋百货、重庆百货、新世纪百货、王府井百货等一批知名商贸企业,朝天门综合交易市场等一批专业市场的影响力、辐射面不断扩大,区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占全市1/ 8强。 渝中区是重庆的信息中心。区域内集中了重庆电信、重庆日报报业集团、重庆出版集团、西南信息中心等全市主

4、要的邮电通信、新闻媒体、网络媒介、出版机构,以及一大批行政机构,是各类信息资源的富集之地,同时,信息要素市场体系日臻完善,连接到户、辐射四方的信息高速公路初具雏形,政务信息化、商务信息化、社会信息化走在前列,在全市信息汇集、交流、扩散中的地位作用突出。 渝中区是重庆的文化中心。作为重庆的“母城”,三次建都、四次筑城,历史悠久,是巴渝文化、抗战文化、红岩文化的发源地,是重庆文化的“根”和“源”。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湖广会馆、通远门古城墙遗址公园、市规划陈列馆等标志性文化设施传承城市文脉,解放碑CBD周末音乐会、人民广场全民健身等群文活动丰富多彩,文艺演出、文化交流精彩活跃,文化市场繁荣规范,文化

5、产业快速发展。渝中区是重庆的基础教育高地、医疗卫生高地和水陆客远交通枢纽。全区学前三年儿童入学率达到98%,高质量高水平“普九”,义务教育阶段入学率保持100%,高中阶段教育基本普及,普通高中全部进入全市联招学校行列,教育事业均衡化、优质化发展。基本形成以预防、医疗、教学、科研、培训为一体的区域性医疗卫生高地,各类医疗机构406家,其中市级以上医疗机构13家,三甲医院9家,占全市三甲医院的1/2;平均每千人拥有床位9.93个、医护人员23人。区域交通网络便捷快速,重庆火车站年客流量达2000万人次以上,重庆汽车站是全市最大的公路客运中心,朝天门港是长江上游最大的客运港。 渝中区是重庆市的政治中

6、心,母城。中共重庆市委、市人民政府和驻军领导机关均驻在此。渝中区是重庆市的经济强区。2010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553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1700美元,商贸销售总额达到1416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344.8亿元;在区商业银行市级机构达到18家,并有汇丰,渣打,东亚等国际银行入驻;中国西部最大商业街解放碑中央商务区已汇集了90%的驻渝国内金融机构,2/3的驻渝境外银行和保险机构,3/4的驻渝世界500强企业和外国驻渝领事机构;随着重庆“十字金街”的正式开街,国家特大型工业品综合交易市场和西部地区最大的综合交易市场朝天门市场的日益繁荣,渝中区已基本形成了面向重庆,辐射西南的区域性金融中

7、心。5年内,将投700亿元,在大坪、石油路、化龙桥片区(简称大化片区)8.06平方公里区域,打造主城都市新核。 渝中区社会事业全面发展。重庆市已确定渝中区为素质教育实验区和德育实验区;连续多年评为全国先进文 化区;医疗机构齐全,设备先进,力量雄厚,是重庆市的医疗卫生中心。另外,渝中区信息化水平接近沿海发达地区平均水平;城市建设突飞猛进;中介服务业初具规模;都市旅游形势喜人,已成为优秀旅游城区。 交通状况渝中区还是重庆市的水陆客运交通枢纽。区内的重庆火车站是成渝、川黔、襄渝3条铁路干线的交汇点,朝天门港口是长江上游最大的客运港口,她已成为重庆市联系全国各地的重要窗口。 重庆轨道交通二号线东起本区

8、商业中心-较场口, 较场口车站西至大渡口区的新山村全长18公里,设18座车站,已于2004年建成通车。重庆轨道交通一号线东起朝天门,西至大学城,远期延伸至璧山,全长约46公里,采用地铁系统,一期建设朝天门到沙坪坝段,线路长约16.5公里,设车站14座,于2007年动工建设,将于2011年7月28日建成通车。重庆轨道交通三号线在渝中区设有菜园坝、两路口、牛角沱3个站也将于2011年前建成试运营。区内还有在建的重庆地铁六号线在小什字设有车站。东西向主要以三条标准都不高的干道作为道路交通的主要通道,即北干道、中干道、南干道,该三条路沿东西向横贯渝中区,成为渝中半岛的主要道路交通通道,担负着渝中区的东

9、西向进出城交通的主要任务,并兼作江北区与九龙坡区的过境交通通道。南北向在渝中半岛区域内,主要由三个通道形成道路交通:在建的南北干道,由嘉华大桥、大坪隧道相贯通的江北区、渝中区及九龙坡区;由嘉陵江大桥及渝澳大桥与菜园坝大桥连接的两江三岸;由黄花园大桥、长江大桥连接的两江三岸。这样就行成了中心城区主要的干道道路骨架,也成了跨越两江进出渝中半岛的通道。并且在未来五年内准备建设以下目标:4座人行天桥包括朝天门广场天桥、协信大厦天桥、石油路车站天桥、重庆交通大学大坪分校天桥;同时还将新建四座地下通道,包括小什字地下通道、新重庆广场地下通道、上海一百地下通道、南纪门地下通道;3条连接道分别为:中兴路地段直

10、接连接长滨路,主要利用雷家坡立交来完成;四方街地段连接长滨路,接口在现污水处理厂处;在大溪沟水厂处新建道路连接嘉滨路。连接道的建成,将充分利用滨江路的道路资源,让过往车辆快速通行。8条拓宽道路分别为:将打铜街拓宽为双向四车道、将解放东路拓宽为双向四车道、将解放西路拓宽为双向四车道、将捍卫路拓宽为三车道、将华一路拓宽为三车道、将两路口循环道拓宽为五车道、将菜袁路(菜园坝至篼子背段)拓宽为双向六车道、将石油路拓宽为双向四车道、将渝州路拓宽为双向六车道。社会发展“十五”期间,渝中区居民生活水平和质量进一步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消费性支出均突破万元大关。2010年,渝中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

11、收入达到20050元。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0560元,五年平均每年增长9.9%。从消费结构看,衡量居民生活质量的“恩格尔系数”2005年下降到36.1%,比2000年减少3.2个百分点,恩格尔系数已连续6年保持在40%以下。 渝中区在经济发展中,加快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五年来,全区第三产业发展持续增长,商贸、金融、信息、旅游四大支柱产业发展速度明显加快。第一产业已随化龙桥地区的改造而全面退出渝中区,第二产业的比重由2000年的21.9%下降到11.4%,第三产业比重则由2000年的78.1%上升到88.6%;2005年,渝中区第三产业增加值突破200亿元,达到213.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

12、算,比2000年增长了73.7%,五年内平均每年以11.7%速度递增。 “十五”期间,渝中区综合经济实力跃上了新台阶,国民经济保持了持续快速的增长态势。2005年地区生产总值(GDP)突破200亿元,达到24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2000年增长69.0%,年均增速11.1%,比全市同期年均增长速度高0.2个百分点。区级政收入突破10亿元,2005年达到11.12亿元,比上年增长23.4%,五年内年均增长21.7%。商贸中心地位稳固。商贸销售总额突破500亿元,2005年达到580亿元,比上年增长13.1%,五年内年均增长13.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05年达到160.6亿元,比上年增长

13、12%,五年年均增长12.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势头强劲。2005年达到95亿元,五年内累计完成投资额368亿元。招商引资成效显著。2005年实际利用外资1.2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1.2%,五年内实际利用外资总额4.4亿美元,占全市外商直接投资的四分之一。工业状况抓住关键,重点发展“4+3”产业。金融业稳步发展,重庆股份转让中心等六大要素市场、贝宝公司等75家金融机构入驻,市级以上金融机构达145家,金融业增加值增长近2倍。商贸业优质发展,商品销售总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较2006年分别增长1.9倍、1.3倍;引进路易威登等96个国际知名品牌,总数达到160个。商务服务业蓬勃发展,区域集聚

14、会计评估、法律服务、房地产顾问等服务机构5300余家,五年增量超过此前总量一倍。旅游业创新发展,首推“城际旅游”模式,与200多个城市实现互动,累计总收入485.4亿元。文化服务业持续发展,建成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2个、市级文化产业基地4个。互联网产业快速发展,成功打造上清寺重庆互联网产业科技园,集聚企业280余家,其中产值上千万企业18家、上亿企业7家,区域企业总数占全市60%。创意产业集聚发展,大溪沟设计创意产业园入驻企业336家,2011年实现税收10.8亿元。 加强载体建设,推进全域发展。解放碑CBD“重庆金融街”建设顺利启动,重庆时代广场、金鹰财富中心实现蝶变,建成高端载体112万平

15、方米,拓展步行街面积1.2万平方米,2011年区域实现增加值339.3亿元,占全区GDP 51%。东部地区更新加快,成功出让朝天门地块,引进新加坡淡马锡-嘉德置地集团联手进行开发。中部地区蓄势发展,七星岗兴隆街地块、两路口环道地块已腾出更新升级空间。西部地区建设提速,龙湖时代天街、英利七牌坊、“嘉陵帆影”等项目进展顺利,高九路总部经济园区展示片区建成投入使用。两江滨江带升级加快,李子坝抗战遗址公园开园,菜园坝地区换乘中心设计方案完成征集。择商选资成效明显,第一太平戴维斯、博世集团等国际知名机构和企业相继入区,30家外资金融机构、8家驻渝领事机构落户渝中,新加坡丰隆、香港华润等多家国际品牌企业参

16、与区域开发;积极引进总部经济形态,驻区总部企业130家,税收上亿元楼宇16栋,较2006年底增加10栋。 产业结构渝中区作为重庆市的行政、商贸、金融、信息中心和交通通讯枢纽, 是重庆都市区的中心城区。城市的功能性质客观上要求第三产业兴旺发达, 区位优势也为第三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这就决定了渝中区产业结构的基本特征就是以第三产业为主。从产业结构的历史演变来观察, 商贸、金融等第三产业在渝中区产业结构中历来居于主导地位, 地区生产总值的增长主要依靠第三产业的发展。从以上数据分析可以看出渝中区三次产业的发展和构成状况, 无论是地区生产总值还是就业结构, 第三产业都占据绝对优势, 说明渝中区

17、近几年地区生产总值的增长主要依靠第三产业推动, 第三产业已名副其实地成为渝中区域经济的支撑。 空间布局特征渝中区第三产业的空间布局在一些行业上表现出明显的集中趋势和聚集特征。商贸业在这方面的特征十分突出, 就是商贸销售高度集中于“五大商圈” 。据统计, 20 03年渝中区“ 五大商圈” 实现的商贸销售总额达3541 亿元,占全区商贸销售总额的79.1% 。其中解放碑商贸中心区现商贸销售总额162.5 亿元, 实现零售额76.76 亿元, 占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达到60 % , 全区5以X】平方米以上的大型百货商场和超市90 % 以上集中于解放碑地区。除解放碑商圈外, 朝天门商圈、两路口

18、上清寺商圈、大坪鹅岭商圈也是渝中区商贸业的重点聚集地区, 全区主要的大型商品市场集中于这些商圈。除了商贸业分布表现出明显的聚集特征外, 金融业、介服务业也呈现出集中趋势。目前进人重庆市的银行机构, 除工商银行外, 其余各银行机构的市级分行或管理中心均设在渝中区, 而其中的绝大多数又集中在解放碑地区。中介服务业也形成了向解放碑、上清寺、两路口、大溪沟这几个地区集聚的趋势。教育全区有普通中学16所,职业中学3 所,小学38所;全年普通中学招收学生8826人,职业中学招收学生1530人,小学招收学生5266人;普通中学在校学生27312人,职业中学在校学生4428人,小学在校学生33933人;普通中

19、学毕业生10641人,职业中学毕业生1345人,小学毕业生5699人。幼儿园在园幼儿3883人。 全年获得市级科技进步奖9项,签订各类技术交易合同310项,比上年增加22项,专利申请573件,增长38.7%,技术合同成交额达9.4亿元。举办科普讲座100 次,科普讲座参加人数4000人次,举办科普展览10次,科普展览参加人数2万人次。“阳光警务监督查询系统”在全市率先试点,CBD区域实现无线网络全覆盖。全区每100户家庭平均拥有固定电话86部,移动电话219部,电视机150部,家用电脑84台。 目前,渝中区集中了重庆50%以上的金融中介服务机构、30%的证券营业部、78%的期货营业部和全部在渝外资金融机构,渝中区各类金融机构达到380家,开启了渝中金融业发展的新时代。形成了功能辐射重庆市及周边地区的金融组织体系,是重庆乃至西部地区金融机构数量最多、金融产品最齐、金融集聚度和辐射力最强、金融发展效益最好、金融生态环境最优的地区。 未来两年内,渝中区将建成500万平方米的高端商务楼宇,其中重点推进占地约7万平方米、总面积达100万平方米“重庆金融街”建设,建成后的金融街,由7栋180米至350米的高层建筑群组成,是未来重庆乃至中国西部的金融新地标。渝中区的发展与否间接地说是代表着整个重庆的发展。是重庆发展的体现。是重庆的金融 贸易 交通 经济 文化及第三产业的核心地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