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杜锐.pdf.doc

上传人:豆**** 文档编号:28476264 上传时间:2022-07-28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7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诗歌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杜锐.pdf.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诗歌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杜锐.pdf.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诗歌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杜锐.pdf.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诗歌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杜锐.pdf.doc(1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Four short words sum up what has lifted most successful individuals above the crowd: a little bit more.-author-date诗歌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杜锐.pdf诗歌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杜锐.pdf第 16 卷 第 2 期基础英语教育Vol. 16, No. 22014 年 4 月Journal of Basic English EducationApr., 2014教学实践与探究诗歌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杜 锐摘 要:本文探讨了如何将诗歌语料引入了英语教学实践之中。笔者结合教学案例

2、,分析了利用诗歌教学的优 势,反思了诗歌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关键词:高中英语;英语教学;诗歌中图分类号:G623. 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2536 (2014) 02-0039-06-一、引言“听、诵读、模仿”这些方法看似简单,但却 是最朴素的教学方法之一(葛文山,2008)。但笔 者在教学实践中常碰到学生不喜欢读英语书的现 象。笔者曾对学生进行访谈,当问到为什么不喜 欢读英语书时,学生的回答除了“英语不是母语, 没有读母语容易”之外,大都认为,英语课本上 的文章长且乏味。笔者在讲授英语倒装句这个语法现象时,曾 给学生呈现了电影大话西游里一段台词的翻 译:Once in

3、front of me lay a true love, however, I didnt cherish it. Not until I lost it did I realize how regretful I was. If Heaven gave me another chance, I would say three words to that girl, “I love you!”If a time limit had to be set, I wish it would be 10,000 years. 次日早读,笔者让学生诵读这段话以领悟 英语倒装这一语法现象时,学生读得兴趣十

4、足。 于是,笔者尝试将诗歌作为语料,引入教学。因 为诗歌能激发他们的情感和诵读的兴趣。比如上 述语料,因为学生看过这部电影,知道其汉语表 达,另外青春期的学生,自我意识加强,对爱情 的话题敏感,因此,这段话能够激发他们情感上 的投入,进而产生兴趣。这里笔者着重“情感的 激发”,因为它对语言的学习记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葛文山(2013b)在探究学生很容易说出教 师从未在课堂上教过的英语脏话时,得出的结论 之一就是这类词汇容易激发学生的情感。因为在 大脑中,情感的信息与智力的数据是一同存储的, 它们在词汇的存储和回忆过程中可能起到同等重 要的作用。二、英语诗歌教学的优势诗歌以其独特的审美特征,在

5、文学领域里占 有重要的地位。我们童年学习母语的经历中无不 伴随着抑扬顿挫、朗朗上口的诗歌。诗歌是一种 优质的学习语料,这种优质总体而言,体现在以 下两个方面。(一)音美形悦音美主要是指诗歌的语言悦耳。悦耳主要是 因为诗歌文体具有音乐性,能给读者以美的享受。 而这种音乐性,主要在于诗歌的节奏和韵律。在 节奏方面,一行之中含有数个音步,因为音步之 中轻重音分明,所以音步连读起来,强弱交替, 抑扬顿挫;在韵律方面,基本上每首诗都以不同 的方式重复相同或相似的读音,也就是以不同的 方式押韵。尽管现代英语诗歌对押韵与否没有过 于硬性的要求,但笔者以为押韵是区分诗歌与其 他文学体裁的重要标志之一。有的诗行

6、尾韵(end39rhyme), 有的行头韵(head rhyme),有的行内韵 (internal rhyme),且韵式(rhyme scheme)多样, 因此使得诗歌旋律流畅,朗朗上口,便于吟诵和 记忆。其次,诗歌在形式上与其他文学体裁迥异。 它的特点是短小精悍,可以催生学生的耐心与信 心,更有些诗歌以独有的排列方式引发读者特有 的审美享受。如美国诗人伯福德的 A Christmas Tree,就是把诗句巧列成一棵圣诞树,给人以无 尽的情趣。笔者在圣诞节的时候,给学生呈现了 这首诗,也引起了学生极大的欣赏和诵读的兴趣。(二)情深意长情深是指诗歌中含有的情感诚挚深切。诗歌 是语言的艺术,但本质

7、上是抒情的艺术。华兹华 斯在给诗歌下定义时说:“诗乃强有力的情感自发 的洋溢”( 转引自陈波,2008)。郭沫若也说过, 诗的本职专在抒情(转引自陈波,2008)。由此可 见,“情深”于一首诗而言是一个重要的因素。正 因为情深,所以读者易产生共鸣,进而抱有持续 的阅读兴趣。意长主要是指诗歌在它有限的篇幅里,传达 出的思想是隽永而回味无穷的。诗歌总是以它特 有的方式表达微妙的情感,或对自然的讴歌,或 对艺术的追求,或对爱情的赞美,或对生活的探 幽,或对理想的拷问,或对人生的沉思。在反复 吟诵中,读者的情操可以得到陶冶和升华。从感官上的愉悦,到情感上的共鸣,再到精 神上的涤荡,可以说没有哪种文学体

8、裁能够比诗 歌更容易做到这一点。正是这种优势赋予诗歌教 学以特别的意义,那就是全人教育。因为它既关 注了学生在语言学习过程中的认知,也关注了其 情感思想, 这与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 实 验)(教育部,2003)(以下简称课标)提出 的三维目标和倡导的“体现英语教学的工具性和 人文性”的内涵是不谋而合的。三、英语诗歌教学案例诗歌本身有自己的学习价值,但是在教学过 程中,教师可以有所侧重。即将语言知识、技能的学习与发展融入到意义沟通、启思动情的过程 中来。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将诗歌教学与以下几 个方面进行了结合。(一)与语音教学相结合课标(教育部,2003)明确提出:语言知 识和语言技能是综合语言

9、运用能力的基础,高中 学生应该学习和掌握的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包括语 音、词汇、语法、功能和话题等五个方面的内容。 知识是语言能力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发展语言技 能的重要基础。课标对语言知识目标中语音知 识的八级目标要求如下:在交际中逐步做到语音、 语调自然得体和流畅;根据语音、语调了解和表 达隐含的意图和态度等。由此可见,语音教学是高中英语教学的重要 组成部分。但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很多教师对 于语音教学所给予的重视程度不够,有的甚至都 没有语音教学的概念,对基本发音没有严格的标 准要求,更谈不上对句篇层面上重读、连读、变 调等语音现象给予关注。这导致了学生不能体会 到英语语言的美感,而且也影响英

10、语的听力理解。如何改善高中语音教学是一个系统工程,但 笔者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运用诗歌为学习材料, 为学生纠正发音,提高语音意识,进而增强了学 生的语感。【案例 1】笔者在学生新入高中之时,十分注 重初高中的衔接,其中一项就是语音的纠偏与巩 固。在对音标进行简短、全面的温习后,笔者引 入一些适合朗读的绕口令、诗歌等语料让学生进 行操练。如英国诗人丁尼生的 The Eagle 几近包 含所有元音音素和一些辅音因素,而且包含头韵、 尾韵,诗歌短小,但元辅交错,将鹰之神、山之 峭跃然纸上。He clasps the crag with crooked hands; Close to the sun

11、in lonely lands, Ringed with the azure world, he stands. The wrinkled sea beneath him crawls; He watches from his mountain walls, And like a thunderbolt he falls.除此之外,笔者在教授人教版高中英语 Book406 Unit 2 Poems 时,为巩固发音,增强趣味,引入 了英国作家、诗人米尔恩的 Rice Pudding,以呼应 童谣的主题。What is the matter with Mary Jane? Shes crying

12、with all her might and main,And she wont eat her dinnerrice pudding againWhat is the matter with Mary Jane?通过这首诗,不仅可以训练学生的语音,而 且还可以使学生接触到英语中的连读。例如,with all her might and main 中 all 结尾处的 /l/ 可与 her 开头的 /h/ 连读,构成 tel-her。(二)与语法教学相结合语法的教与不教已不是一个问题,“语法依 然是中国基础英语教学的必要内容”(李永大, 2007),关键是如何教。传统教学方式大都属于显 性教学

13、,教师首先开门见山地介绍新语法规则, 再让学生操练,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状态,没有积 极的思维活动,学到的语法知识要么很快被遗忘, 要么形成不了语言运用能力。在呈现一个新语法 知识时,教师最好先采用隐性教学途径,采用迂 回策略,引导学生使用归纳法,从探究具体的语 言材料中推导出语法规则,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 感受语法的形式和用法(葛文山,2013a)。诗歌以它特有的形式以及丰富的情感,很容 易激发学生的兴趣,将学生的关注点引领到意思 上,这正符合“意义先行,隐性教学”的原则。【案例 2】笔者在教授人教版 Book 6 Unit1 的 Discovering useful language 部分时,引

14、入英国诗人 拜伦的 If you were a teardrop in my eye 来阐述 if 引导的条件状语从句对现在、将来情况的虚拟,全 诗如下:If you were a teardrop; In my eye,For fear of losing you, I would never cry. And if the golden sun,Should cease to shine its light, Just one smile from you,Would make my whole world bright.由于篇幅短小,词汇简单,韵脚明朗,又是 情诗, 学生颇有兴趣, 纷纷

15、尝试翻译, 并且朗 读声不绝于耳,不少人还尝试着背诵。笔者要 求学生关注画线的单词,并提问:In real life, is it possible for you to be a teardrop in my eye? And is it possible for the sun not to shine its light tomorrow?在他们齐声答道 “No” 并认真观察画线的单词时, 笔者知道,学生在思考非真实条件句中的动词特 有的形式了。【案例 3】笔者在教授人教版 Book 5 Unit 1 的 Discovering useful language 部分时, 引入静夜 思和春

16、晓的英译(译者为许渊冲),取得了 良好的教学效果。为了更好地契合教学目标,笔 者作了小小的改动,使用的教学方式是用适当的 词填空。A Quiet NightStaying on the bed, I see a silver night; Puzzled, I wonder whether its frost aground. Looking up, I find the moon bright;Bending my head, in homesickness I am drowned.The Spring DawnSleeping, I dont sense the spring dawn

17、is peeping;But everywhere the singing birds are cheeping. Last night I heard the rain dropping and windsweeping;How many flowers are now on the ground sleeping?因为对古诗十分熟悉,学生对其英译表现出 极大的兴趣,于是也愿意思考。在学生积极讨论 之后,师生共同确定了正确答案,讨论了给出答 案的理由。在讨论中,学生对分词,尤其是现在 分词作状语、定语有了深刻的感性印象和一定的 理性认识。(三)与英汉语言对比相结合在教学中渗透“英汉对比”,可

18、以透过语言了 解到英汉两种语言下的文化、思维等方面的差异,41进而领略到语言更深层次的魅力。笔者在教学实 践中观察到,分析英汉差异,可以有效地克服母 语所导致的负迁移,从而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两种 语言的构词法则、句子结构、表达方式等方面的 异同,在教学上取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案例 4】笔者在教授人教版 Book 6 Unit 2 Poems 时,在介绍到清单诗(list poem)时,有学 生提到了元代诗人马致远的散曲天净沙 秋思。 尽管这首元曲并不完全契合教材给清单诗下的定 义,但是不能否认它确实是在列举一系列的事物。笔者仔细研读了这首元曲及其英译,认为它 在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学习词汇及语

19、言结构 (完全倒装句型)等方面有很大的优势。而且,通 过比较原诗与其英译(译者为许渊冲),很容易使 人发现英汉语言文化间的差异:汉语一般不借助 形式手段来体现词语与句子之间的意义或逻辑关 系,即汉语是种“意合”语言,而英语则相反, 它是一种“形合”语言,即通过使用连接词体现 分句之间的依附或从属关系的结构。笔者认为,明了这种关系对学生用英语造句 行文是有极大裨益的,于是在下一节课中依然围 绕诗歌这一主题,给学生介绍了这首元曲的英 译。Autumn ThoughtsOver old trees covered with dry vines fly evening crows;Under a sm

20、all bridge near a cottage a stream flows;On ancient road in the west wind a slim horse goes. Westward set the sun;Far, far from home is the heartbroken one.笔者这里对原译作了少许修改,主要目的是 使之贴近学生,减轻学生的认知困难。为了达到 “比较”的差异,笔者先要求学生进行翻译,当有 些学生完全直译之时,笔者恰好利用这一契机进 行引导分析。从学生的反应来看,这节课达到了 它的目的,学生对英汉的差异有了一个较为宏观 的了解。除去这种语言上的差

21、异, 文化上的差异也可通过诗歌来讲解。上面案例 1 中提到的 Rice Pudding,题目本身就牵涉到文化对比:大米布丁 是什么东西?有学生将其视为八宝饭,但八宝饭 的常见英译是 eight-treasure rice pudding,其材料、 做法和外观与大米布丁是不同的,那大米布丁到 底是什么呢?其实大米布丁是由大米(英国人称 之为 pudding rice)加牛奶和糖制成的,是英国家 喻户晓的传统甜食。(四)与励志启思相结合诗歌以它特有形式传达出诚挚的情感和深刻 的思想,所以向学生展示诗歌,既可以让学生学 习语言,又可使其接受高尚思想的熏陶,这比单 纯的道德说教往往更加有效。笔者在教学

22、实践中经常补充一些励志启思的 诗歌语料,尤其是在放假前的课堂上。因为这个 时候学生归心似箭,难以专注于课本内容,利用 这个时机进行诗歌教学,学生普遍感觉效果好。 一个学期下来,绝大部分学生都做成了属于自己 的一本小诗集。学生的诗集里有黑人民族桂冠诗 人休斯的 Dreams,它告诉我们:如果一个人没有 理想,就如同一只断了翅膀的鸟飞不高,也飞不 远; 有美国诗人狄更生的 Hope Is the Thing with Feathers,它告诉我们:希望是多么好的朋友,她 带来温暖,指引方向,却无任何乞求,也不要任 何回报;有匿名诗 Never Give Up,它告诉我们: 笑看人生,拥有耐心,只要

23、不放弃,成功终将属 于你;有英国诗人罗塞蒂的 Ill Try,它告诉我们: 要敢于尝试,只有尝试,才会攀上顶峰;还有美 国诗人马洛奇的 Be the Best of Whatever You Are,它告诉我们:胜负并不重要,而在于你是否能做 到最好。笔者曾把美国诗人朗费罗的诗 A Psalm of Life里一个诗节和英国诗人兰德的诗 I Strove with None列在一起,不仅让学生体会其中的一些语法项目 和词块,而且也让学生享受到了一场思想的盛宴。 因为这两首诗,在引导学生对理想人格的思考、 树立刚毅豁达的人生态度、合理调节自己的心态 等方面能起到很好的作用。这与课标中注重 “情感

24、态度价值观”教育的要求是一致的。42(五)与激发兴趣相结合在学生自我的、内在的学习动机还不够明朗、 强烈的时候,从兴趣入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应 该是每一位教师课前思考的问题。只有这样,才 能以课堂带动课外,以兴趣培养意志。如何在课 堂上激发学生的兴趣?课堂的导入至关重要。【案例 5】笔者在教授人教版 Book 5 Unit 3 Life in the future 时,想以“交通工具”作为切入 点来引出本单元的中心话题,最终选定拿泊船 瓜洲(译者为许渊冲)的英译配上音乐进行朗诵 来切入。A Sole Boat on GuazhouBetween Jingkou and Guazhou a so

25、le river lies, Zhongshan will be soon in sight beyond a fewhillsNow the spring breeze has again greened the southern bank,When will the bright moon accompany back to my hometown?由于学生都已学过这首诗,所以对其英译表 现出相当大的兴趣,在吸引住学生兴趣后,笔者 顺势导入:How did Wang Anshi travel to Zhenjiang?而在教授人教版 Book 6 Unit 2 时,笔者也是 以童谣 Twi

26、nkle Twinkle Little Star 导入,激发起学 生的兴趣之后,再切入到英诗的形式这一主题上。四、英语诗歌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基于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在诗歌教学过程中, 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诗歌的选择诗歌的选择应该遵循两个原则:一是贴近学 生的生活与经验,二是符合他们的知识水平,满 足他们的情感需要。关于前者,教师需要做有心 人,善于观察学生,了解他们感兴趣的话题,找 到切合点。这种“切合”的视野要广,例如可以 结合语文学科、班会主题、校园活动等。笔者所 选择的诗歌有汉诗的英译,还有语文教材里面提 到的英诗,这可以说都是为了贴近学生的生活与 经验。另外笔者认为,选择供学生欣

27、赏阅读的诗 歌宜短小精悍,有的诗歌太长,可以截取其中某个诗节。与此同时,所选诗歌中不宜有过偏的语 法结构以及过多的生词,但如果确实因为某些优 势要选择这样的诗,教师可以作适当修改。当然, 修改不仅仅是出于简化的目的,也可以出于某个 教学目的,如案例 3 中的静夜思原诗第一句 是 Abed, I see a silver night,笔者将其改为 Staying on the bed, 让学生来填出 Staying 一词,目的就是 凸显现在分词作状语这一语法现象。(二)诗歌的教学方法这里笔者给出两个关键词:诵读、互动。诗 歌之所以不同于其他文学体裁,就在于它的节奏 与韵律,而这种节奏美、韵律美,

28、乃至气势美、 哲思美,必须在反复的诵读过程之中才能体会得 到。在学生还不会朗读,或因节奏没把握好导致 朗读得不够美的时候,教师要引导学生读。至于 互动,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实现,师生之间的问答、 生生之间的讨论、对诗歌作者和背景等的介绍、 对诗歌的翻译、对主题思想的探究等,都可以在 民主活跃的氛围中进行。(三)诗歌教学效果的评价朗读、背诵、演讲、写作、书法等形式均可作为评价与巩固的手段。教师可以适时组织英诗 朗读或背诵比赛,从多个层面评价,如语音语调、 情感态度、创意等。与此同时,可以就诗歌所表 现的主题启发学生思考,让他们将感想付诸笔端, 并发表演讲。除此之外,听写、默写这些常规的 检测方法也可应用,因为诗歌中本来就含有较多 的词块和语法项目,听写、默写可以加深记忆与 理解。总而言之,在学生阅读后,可以采取多种 方式进行检测与巩固。因为诗歌特有的形式与内 涵,这些方式实行起来也是简单易行的。五、结语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引入一些难度适中、文 质兼美的诗歌,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增 强学生感知语言的能力,而且对提高学生的人文 素养有很大帮助。也许有人认为引入诗歌教学, 会影响教材处理的进度,甚至被认为是没有时效 的“理想主义教学”,但是在笔者看来,这种“意 义先行,启发思想,着力情感”的教学更为接近4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成人自考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