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规基地划方案.doc

上传人:豆**** 文档编号:28475619 上传时间:2022-07-28 格式:DOC 页数:56 大小:20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规基地划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生物规基地划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物规基地划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规基地划方案.doc(56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Four short words sum up what has lifted most successful individuals above the crowd: a little bit more.-author-date生物规基地划方案重庆市普通高中课程创新基地建设规划方案高中生物课程创新基地建设规划方案 重庆市武隆中学武隆中学创建于1942年,经历了武隆设治局局立初级中学、武隆县县立初级中学、武隆县初级中学、四川省武隆县中学、重庆市武隆县中学等几个发展阶段。校址几经迁徙,开办之初在羊角庙堡(现镇政府所在地)。1952年春,学校整体搬迁到武隆县城油坊沟(现在的县委住址),1958年秋

2、,又由油房沟搬迁到冯家坡原县委和兵役局,直到现在。武隆中学为重庆市重点中学,历经60多年的风风雨雨,规模不断扩大,现有75个教学班,学校占地110亩,建筑面积40000平方米,运动场15000平方米,学校拥有功能完善、设施齐全的实验室、语音室、微机室、多媒体教室,拥有国家I类电教器材和音体美器材;学校图书室、阅览室藏书丰富,并对全校师生全天开放。武隆中学从1942年创办至今已经历了63个春秋,历经了17任校长。63年的风雨历程,武隆中学不断发展壮大,为社会培养了数以万计优秀人才和建设者。学校现为重庆市德育先进集体、重庆市文明礼仪示范学校、。重庆市卫生先进单位、重庆市思想道德建设先进集体、重庆市

3、艺术教育先进单位、重庆市体育传统项目(篮球)学校。有教职工225人,专任教师185人,其中有研究员级教师2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高中级职称教师70多人,重庆市骨干教师4人,县级骨干教师12人,县级学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15人。北师大、外交学院等名牌大学录取。学校强化了“质量立校、科研兴校、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办学理念,教育教学质量连年上台阶,2003年刘颜以625分的优异成绩考入北京大学,2004年高考朱丽松、余洋、陈梁同学分别被外交学院、复旦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名牌大学录取。2013年何可同学以686分(重庆市应届理科状元)考入清华大学,2016高考更是创下历史新高。学校领导思路明晰,管理有序

4、;教职员工苦练内功,开拓创新;全体学生文明守纪、勤奋进取,学校先后荣获“重庆市德育先进单位”,“重庆市精神文明先进单位”,“重庆市艺术教育先进单位”,“重庆市文明礼仪示范学校”,“武隆县先进学校”,“重庆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等光荣称号。武中人抓住“创重”的契机,确立了“五年内创巴渝名校,十年内成为积极推进教育改革,带动周边学校发展,辐射教改科研成果的示范高中”的发展目标。目前学校拥有一支观念新、业务精、师德高、科研型的师资队伍。近3年来,赛课获奖60人次,课题结题8项。其中全国赛课一等奖1人,获全市赛课一等奖6人;获全国教育教学论文一等奖20余人次;教师在报刊杂志发表文章200余篇。2016高

5、考重庆上线275人,创历史新高。 近年来,我校以“尚德、睿智、唯实、创新”为校训,强化 “质量立校、科研兴校、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办学理念,为清华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天津大学、华中科大等全国名牌大学输送了大批人才。指导思想 坚持以“三个面向”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贯彻关于启动普通高中课程基地建设的通知精神,以“生物课程创新基地”为载体,以“立足课程,注重实验,关注体验,突出探究”为理念。以创设新型学习环境为特征,以改进课程内容实施方式为重点,以增强实践认知和学习能力为主线,以提高综合素质为目标,深入开展高中生物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持续开展生命科学的研究与实践,让有趣学习

6、和活动教育促进学生快乐成长,促进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提高学习效能,不断提高生物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一、项目现有建设基础(一)、特色优势:1、 武隆独具优势的天然地理环境,物种丰富。 武隆以亚热带植物为主,植被类型有常绿阔叶林、常绿针叶林、常绿针阔混叶林、竹林、常绿阔叶与落叶阔叶交混林、灌木林、疏林草地及灌丛草地。植被中有速生优质树种马尾松、杉木、铁尖杉、白花泡桐、香椿等;有属国家一级保护树种的银杉、珙桐、水杉,二、三级保护树种的鹅掌秋、胡桃、银雀树等;还有经济树种油桐、茶、漆、猕猴桃等。武隆主要的动物有哺乳类4目12科34种,爬行类2目2科14种,两栖类2目3科12种,鸟类18科26种,鱼

7、类7目8科34种,包括国家珍稀动物金钱豹、小熊猫、大鲵、白腹锦鸡、中华鲟等。如此丰富的动植物资源,为探究小组进行野外生物调查提供了优越的自然条件。2、校内物种资源繁多,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校内课程资源经调查,具不完全统计,我校植物不低于60种,小动物和昆虫不低于30种,校内有学生进行体验栽培的“生物园”,用以开展植物嫁接、名贵花卉栽培、豌豆杂交实验等校内小实验。若加以改善和利用,还可更多、更好地开展丰富多彩的适合学生的作物栽培小实验。3、新校区优秀的基础设施条件2015年4月投入4亿余人民币建设的新校区已正在修建,县政府命令2017年3月必须完成搬迁。新校区的动工,为我校师生带来新的欣喜:学生功能

8、室齐全,学生活动场馆宽敞,教室信息设备完善,图书丰富,师生发挥特长有了用武之地,学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信心更足了。新校区规划有科技楼一栋,学校领导决定给予基地专用教室8间。其中有生物专用实验室(包括生物组织培养室、微生物探究实验室、模型室等生物学科特色实验室),多媒体数字实验室1个。这为开展基地建设提供了保障,也大大减少了基地建设的投入资金。总之,有了这些设备,相信在新校区,我们更有信心去开拓生命探究的新时空。4、教学模式创新,打造特色鲜明的 “绿色生态”课堂学校强化了“质量立校、科研兴校、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办学理念,在我校课堂“三元五环”模式引领下,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武隆“绿色生态”课堂。课

9、堂上,学生能充分展现自我,动手体验,师生共同探讨,在有限的实验仪器和设备下,尽力开展所有能开设的实验课;课堂外,组织学生展开校内植物调查,开展小动物探究活动,还可以在生物园中进行作物栽培微实验,这样我校生物课堂将出现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局面,生物课程真正意义上“活”了起来。这样一来,我校也在各级赛课中多次获奖,如重庆市赛课说课二等奖,县级赛课一等奖,校内卓越课堂验收课每学年均获一等奖。这是我武中生物组老师集体智慧的结晶。(二)、已经奠定的基础1、学校师资队伍雄厚,综合实践能力强。武隆中学教师队伍中,拥有特级教师1名,研究员1名,享受“市政府特殊津贴”2人,高级教师40名,市县级骨干教师60名,

10、县级学术带头人8名,具有研究生学历教师25名。近年来我校培养了一批德育经验丰富、年龄结构合理、任教学科均衡的高层次班主任队伍,为开发丰富而有特色的德育课程资源并实施有效教学,提供了强有力的师资保障。其中生物组教师编制老师共16人,其中高级教师1人,研究生学历教师2人,市级骨干2人,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1人,本科学历教师100%,中级职称6人,队伍结构合理,充满活力,具有较强的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在本次课程基地申报中,大家都团结一致,积极参与,都希望能实现武中人的生物基地“梦”。2、拥有丰富的课程开发与实践经验近年来,武隆中学始终坚持教育教学工作以教科研为先导,尤其重视课题研究和校本课程开发工作

11、,并取得多项重大成果。生物组教师共承担县级课题 个,发表论文合计35篇,其中核心级期刊9篇,省市级期刊24篇。同时,生物组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积极开设了丰富多彩的选修课程及校本课程,编印了多本校本教材,这为课程开发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我们对于建设具有武隆特色的生物课程基地充满了信心。3、现有的研究成果为基地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在重庆市未开展创新基地建设前,我校生物组已经开始了研究具有武隆特色的资源性研究,如冉明柱老师的中学生生物综合实践研究已经在做标本制作、模型制作、环境保护、调查植被等研究,王晓辉老师建立的初中生物课程资源网收录了校园多种植物,武隆许多稀有动植物图片,并获重庆市优秀教育

12、成果二等奖。该网站为学生认识武隆资源、教师收集武隆生物多样性资源提供了较好的电子平台。这些工作仍在继续开展之中。二、项目建设规划和内容(一) 项目建设规划课程基地建设就是为了教学、服务教学和发展教学,这是课程改革的再推进、再深化和再落实。我们试图改变以往的一种学科本位的观念,想通过基地建设,改建实验室及相关校内实践基地,拓展学生在校外的综合实践创新基地,加强实验教学的研究和探索,拓宽教师的视野,从而逐步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我们希望在全面提升学生学习能力的同时,指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以培养一批具有创新能力的拔尖人才。具体目标如下: 1、 完善使学生均衡发展的课程体系。在基地建设过程中,进一步修

13、订和完善课程方案,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学校生物课程体系,使全体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均衡发展。 2、 优化促进学生长远发展的实验体系。优化基础实验课程,形成直观化实验教学的实体,如切片、图片、视频、动画、模型以及一些实验技术与设备等。构建自主实验体系,形成适合高中生能够独立完成的系列探究实验内容,创立自主实验监管体系,编写自主实验指导教材,开展创新实验教学与指导,培养一批创新拔尖人才,探索适合高中生开展的创新实验的操作模式。 3、完善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的评价体系。从科学评价入手,完善过程性评价和达成性评价体系,营造积极的教育氛围,促进学生在共性发展的基础上个性化发展。4、建设促

14、进师生共同发展的资源体系。继续完善和丰富课程资源,实现资源总量翻番,并将积累的资源进行筛选、分类、归档,形成资源精品化、信息化。 5、搭建提升教师专业发展与交流的大校本教研平台。以基地建设为平台,深化与兄弟学校的联合教研机制,加快校际教师之间、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流的频率,拓宽联合教研主题,更加深入地探讨教育教学话题,促进和实现教师全面发展、特色发展。(二)项目建设内容 1、创设具有鲜明特色的教学环境,让学生“想学” 实验是生物学科的重要特征。为此,在课程基地建设过程中,生物课程基地着眼于生物实验室的建设,为学生学习生物营造更好的教学环境。校领带在新校区为生物基地创建5大生物中心:实验探究中心

15、,包括植物组织培养实验室、微生物实验室、显微数码实验室、遗传实验室、探究实验室、创新实验室等。网络资源中心:继续支持高中生物资源网建设、完善。研修活动中心:定期召开教师论坛,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通过教学环境的建设,试图更好地改变学生传统的学习方式,这有助于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所以,教学,是需要环境的;环境,是需要建设的。 2、构建突出核心教学内容的生物模型,让学生“易学” 利用现有生物资源,按照课程标准,结合武隆生物教学资源创设新型学习环境,以改进生物课程内容实施方式为重点,以增强学生实践认知和学习能力为主线,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促进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

16、提高学习效能,发掘学生的潜能特长的综合性生物学科的互动平台。建立高中生物教学4库,高中生物教学课件库、高中生物教具库、高中生物微课库、高中生物全套Flash动画库。建立一个生物模型制作探究实验室,让学生在自己制作模型的过程中体验生物知识的发现和产生过程。形象直观的体验,引导学生演示、验证、巩固和拓展学习内容,增强学生对抽象内容的直观理解和对具体形象内容的抽象概括,不断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效能。 3、构建有效的自主学习的互动平台,让学生“能学” 优化教学过程,高度重视技术推动的互动学习平台的研发,运用新理念、新技术、新方法、新手段,开发建设人机互动、自主测验的教学用具、设施设备和教学场所,激发学生

17、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快乐学习的内生机制的产生。 (1)、构建生物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平台 以多个生物实验室为基础,以系列课程为依托,以各种仪器、标本、设备等为工具,开发生物数字实验室、生物数码探究室,构建生物自主学习平台。 (2)、搭建生物课程资源平台 利用原来初中生物课程资源网进行改建高中生物课程资源网,网站包括建立生物课程基地开发团队,维护团队,资源载入团队,利用网站进行人机互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完成教学论坛、名师专家在线视频讲座等。师生共建生物微课库(生物教学微课库、武隆旅游微视频库、小组合作探究视频库、学生实验视频库)、最美武隆图片(包括植物、动物、微生物图库、旅游产品精美图库),我

18、们将致力于服务课堂、训练、评估、研修等全方位学科资料建设,本着为学生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教师与名师之间等相互交流提供可能的理念,建立一个属于生物课程基地的特有网站。同时,学校通过自我评估、专家评估、行政评估的联动评估机制,及时做到发现问题、主动纠偏、总结经验和提炼亮点,确保基地建设顺利开展。 (3)、建设武隆特色的生物体验实践主题馆 通过不断地标本制作,建立武隆喀斯特动植物微型标本馆;利用师生对校园植物的调查,共同构建校园植物鉴赏室;利用每年的山地越野赛资源,成立山地越野赛体验馆;考查武隆加工厂,建立土特产食品加工体验馆。这一系列具有武隆特色的主题馆,将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为

19、学生进行生物探究提供有利的平台。4、构建新课程教材体系,开发富有特色的校本课程,让学生“爱学” 课程基地努力编写一系列校本课程,开发以”倡导低碳保护武隆”为主题的系列校本教材;开发生物学史、武隆鸟语花香、白马森林生物多样性、羊角豆干的生产与销售调查研究、武隆特色物种赏析、武隆旅游与生活、武隆乡土文化、 武隆奇特动植物分享等一系列丰富而具有地域特色的生态校本课程,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素材和多样化的学习条件。并在高一高二开设相应的选修校本课程。 5、构建创新基地教师成长发展中心,让教师“互学” 通过教研组织建设在基地、教研活动开展在基地、成果首先应用在基地,大力提高教师专业水平,以名师支撑基地,

20、以基地成长教师,以教师发展学生。主动邀请市、县教研部门指导基地建设,在全省范围内邀请相应学科的省市县名师、特级教师、课程开发与建设的专家等作为课程基地成员,不断创新和完善工作机制,努力实现基地的工作目标。聘请原西南大学生命科学院植物生理学教授谈锋、重庆市未来教育家杜东平教师、重庆市特级教师为基地顾问,对基地建设提出意见和指导我们如何开展基地建设和应用等工作。相信在名师顾问引领下,在基地核心成员带领下,以名师工作室为依托,课程基地将更好地开展基地建设工作,完善基地建设的评价系统。课程基地将经常组织课堂教学观摩、定期开展交流活动,指导青年教师开设研究课、示范课、公开课,促进青年教师的成长,提高青年

21、教师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利用专家、名师及课改名人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与其他基地校进行相互交流,相互借鉴,共同发展,共同完善,并根据其他基地建设情况及时调整我校课程建设的方案,优化相关措施。 6、探寻学生实践创新的有效途径,培养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让学生“善学” 加强学生对生物课程的体验和感知,在生物综合实践活动中巩固知识、增强技能,逐步养成学生勤于动手、敢于创新、善于创造的行为习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1)加强“生物园”建设,给学生一片自由的天空 利用新校区规划“生物园”建设,可让学生完成群落演替、种群密度调查、物种丰富度调查等实践活动,还可自己动手完成豌豆杂交遗传实

22、验,探究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影响因素等综合性实验。学会嫁接、接种等活动。 (2)组建课堂外生物兴趣综合实践基地 我们会充分利用武隆各单位的支持,建立一系列综合实践基地,如:生态环境保护治理实践基地(环保局、污水处理厂、农牧局协办)、蔬菜水果考查基地(白马草莓基地、羊角樱桃基地等)、武隆景区实践基地(旅游局)、山地越野体验基地(武隆喀斯特公司),同时成立实践基地的自愿者协会,成立多个生物调查组:校内形成生物探究小组,从细胞到生态,利用实验室进行问题探究;校外成立多个调查小组(景区生物调查组、洞穴生物调查组、湖泊生物考察组、原始森林调查组)。这样将形成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综合探究体系,从而培养学生的

23、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加强学生对生物课程的体验和感知,在实践应用中巩固知识、增强技能,在实际动手中发现探究、创新能力,逐步养成学生勤于动手、敢于创新、善于创造的行为习惯。三、项目创新点 1、立足于学生,丰富学习方式,把基地建成学生自主学习的优秀平台 以学生为中心,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统一。课程基地在全面提升学生学习能力的同时,指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这是一个“以创设新型教学环境”为载体,以“转变教学方式”为重点,以“活动、实践、体验、探究”为主线,促进学生有效学习、主动学习、自主学习,提高学习兴趣和效能、发掘潜能特长的综合性教与学的新平台。我校以“学生”为中心,以“选择性学习体系”为主线,使学生的

24、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相统一,并统领基地建设的整体思路,其目的是以项目引领发展,以课程丰富内涵,以基地提升课堂。学校更加注重学生对知识的探究能力的培养,课程基地建设将改变课堂活不起来、学生动手实验能力弱的现状。 2、突出实验教学,突显学科特色,打造特色学校 突出实验教学是生物学的重要特征和学科要求,加强学生体验学习的过程,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利用天然的喀斯特地理环境为主线载体,学生可以利用调查、考查、参观等形式在校外实践基地进行实验,也可将武隆现有资源带回已经得以改善的实验室进行微观探究,还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探究实验,并记录实验过程,形

25、成系列视频,与其他小组进行交流。注重教学与实验、课堂与生活、知识与技能的培养,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激发兴趣,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科学素养的培养。 3、着眼未来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素质 利用基地资源平台,着眼于学生“科技创新”中实验室的功能最大化效应。利用一系列的生物实践活动,不仅使在校师生受益,而能延伸扩展到区域内其他兄弟学校。 4、基于教师,将基地建成教师专用发展的大舞台 重视资源平台,特色发展和区域引领并进。在基地建设过程中,着力开发课程资源,实现课程信息化,并通过网络平台、名师论坛、校本研修制度等形式,促进师生共同进步、联盟学校共同发展。利用基地建设充分开发和利用武隆喀斯特课程资源,为课改

26、顺利实施奠定基础。 总之,生物课程基地以“学生“为主体,以“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为理念,以“学生自身发展、教师素养发展、课堂有效的发展、课外探究的发展、学校未来的发展”为目标,开展丰富多彩、“百花齐放”的各学科基地建设,继续实施并推动课程改革。四、项目建设步骤与日程安排日程安排第一阶段:准备、申报阶段(2016.42016.9)制定项目研究方案,确立项目研究形式,细化项目研究内容。项目组成员学习现代教育理论,教育心理学理论,深入领会生物课程改革思想。明确成员分工,开展研究探讨,做好理论的积累。开展广泛的调查。通过调查、听评课、座谈会等手段,掌握全校学生生物课程现状及心理状态,由此筛选整理出申请

27、专项研究经费,进一步改进学校实施设备,装备各实验室、主体馆。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16.112018.3)对“方案”进行修改、补充和完善,使“方案”能更有效、更顺利地实施。 编写校本教材,围绕喀斯特文化一系列校本教材:武隆植物多样性 武隆动物多样性 武隆乡土文化 武隆特产的调查与销售研究 武隆奇特动植物分享 构建完善独具特色的武隆“绿色生态”课堂教学模式,在研究过程中,不断探索,不断更新教学模式,筹建生物课程基地电子互动平台生物课程基地网。学生探究活动方案、方式等方面的研究定期进行集中讨论,着重做好课程的开发与研究工作。及时了解研究过程中的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做好中期成果整理工作。第三阶段:

28、总结阶段(2018.52018.12)回顾反思“方案”实施的全过程,整理相关研究材料,编辑与本项目研究密切相关的校本化教材、部分论文及精典课例。预期成果如下:编写一系列的校本教材(争取出版)将研究结果运用于本校各年段,培养学生的综合生物科学素养将各种研究材料进行整理、分析,形成项目的研究报告;研究论文集。研究领域内所形成的“图库、课件库、微课库、学生探究活动视频集”等课程资源整理入生物基地网。第三阶段:推广阶段(2019.22019.12) 达成基地项目预定的目标,形成一种独特的生物课改氛围。 聘请相关专家进行指导评估,并提出意见。补充完善后在附近区域学校形成辐射效应。工作措施1.学校将课程基

29、地建设工作纳入教育教学工作重要议程,定期讨论、定期召开会议,交流情况,布置工作,并提供专用经费保障。2.学校课程基地领导小组要积极谋划基地的建设和发展,大力支持课程基地的建设,加强校内外教育资源的整合,充分发挥其辐射作用,促进学校课程建设和发展,支持实验教师积极参与本校或外校的课程基地活动,要为实验教师参加活动提供时间与经费保障。3.学校教务处、教科室主任、各学科教研组长是学校课程基地建设指导小组成员,也是学校课程基地建设的直接指导者,要积极指导、组织并参与课程基地的各种活动,充分利用课程基地进行各种实验、教研、培训、交流等活动,并对课程基地建设和发展提出指导性意见。4.基地实验教师在课程基地

30、领导小组、工作小组的直接指导下,积极参加课程基地组织的各种活动,不断提升自身专业化成长水平。五、项目建设保障(一)项目保障:上级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1.学校领导重视,师资保障。学校组建课程基地建设的指导小组,有校内外专家指导、教师团队成熟,为课程研究提供有利条件。2制度保障。建立课程基地建设的检查、指导和评估制度。 (二)社会支持:1.资金支持:学校拿出一定资金,用于教师培训,教材编写,资源开发、实验器材等的创设。2.技术支持:专家名师团队定期指导3.人力支持:学生家长、社会人事大力支持课程的设置与开发。4.社会支持,如县农业局、林业局、旅游局、县教委、喀斯特公司、环保局、县多家食品加工企业等

31、单位大力支持。组织机构1.领导小组组 长:李来敏副组长:张云 冉万胜 罗映红 成 员:生物各备课组组长2.专家小组聘请西南大学生物教授、重庆中药研究院研究员、市教科院、武隆县教科所领导、教研员担任专家指导组成员。3.工作小组组 长:王晓辉 冉明柱成 员: 全校生物教师(三)人力保障课程创新基地建设分工情况(初步方案)姓 名年龄专业技术职务行政职务工作单位主要研究领域承担工作签章李来敏52正高校长武隆中学教学管理基地建设管理张 云45中高副校长武隆中学教学管理基地建设管理协调冉万胜44中高副校长武隆中学课程研究基地建设管理冉明柱49中高无武隆中学教学模式生物实验建设蒋中良44中高信息中心主任武隆

32、中学信息技术与高中生物资源网平台维护罗映红47中高教科处主任武隆中学信息技术与高中生物探究课程王文英35中一无武隆中学高中生物教学构建系统生物模型李远照49中一无武隆中学高中生物教学校本课程资源易廷兵41中一无武隆中学高中生物教学课程开发整理牟如林30中一无武隆中学高中生物教学教案资源整理张燕34中二无武隆中学高中生物试题试题资源整理何帆26中二无武隆中学教育硕士资料收集代欢27中二无武隆中学教育硕士方案编写(四)场地保障学校提供新建科技搂的第6层共2200多平米建设标本实验室、生物探究实验室、课程资源管理中心、模实验室等、微生物实验室、数码实验室。在5楼200多平米分别建设课程基地研讨中心和

33、生物教研中心、青年教师俱乐部。校外申请2-3亩生物实验基地(生物园)(五)经费保障申请市级专项经费50万;区县或委属单位配套50万;其他社会资助及学校投入60万。六、项目建设预期效能1、课程基地为学生创设了学习场域,有利于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 课程基地是现有教学课堂的延伸、升华和互补;课程基地是基础教育内涵发展、转型、升级的探索;课程基地是硬件(设施设备)和软件(课程、师资、资源)的统一,是理念、方法、路径的融合。课程基地建设是围绕教学环境重建课程关系,把知识模型建构、互动性学习平台建设、课程资源的丰富作为教学环境的有机组成部分,这就为学生开展自主性学习、主动型学习创造了平台。几乎所有的课程基地

34、学校都建设了网络学习平台。由于硬件条件的改善,课程基地学校实验开设率大幅提高,学生在实验中建构了新的知识结构,一些“高端”实验已不再难做,基地能让学生由课内转向课外,由接受知识转为探究知识,由观武隆文化转为建武隆和宣武隆。这将在真正意义上实现课程改革的核心思想转变,培养学生家乡美认同感,并能有效拓宽教与学的视野,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自主学习和实验探究的物质平台。 2、课程基地为教师成长提供了平台,有利于教师的课程设计和开发能力当今社会,信息革命几乎冲击了所有领域。我们现在正步入信息社会,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已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通过利用课程基地,广大教

35、师已融入了课改的洪流之中,这使相当一部分教师走到课改前沿。老师们大胆实践,为生物课堂注入了新的活力,老师乐教,学生爱学,这大大增强了教学效果,提高了教学效率。课程基地的开发,改变了教师的课程观念,让教师知道自己不是单纯的书本知识传递者,而是课程开发的创造者。本土资源的开发,拓展了教师的专业领域,使教师初步地掌握了一定的开发技术,并提高了教师的专业能力。我们利用学科基地这个平台,实行区域联动、构建名师发展共同体,为区域内学生、教师的发展提供开放交流的场所与空间。这个平台需要名师支撑,需要名师引领。名师工作室,将构建开放的思想和开放的组织形态,充分整合名师资源,建立联动、共创、分享的工作机制,指导

36、我校教师开展学科基地工作,解决学科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课程基地建设中,学校会将名师工作室引入基地,以名师支撑基地运作,以基地成就教师,以教师发展学生,并带动教育革新,这对教师专业成长发挥了很好的辐射带头作用。许多学校安排教师进驻基地,让教师在基地办公、教学、生活,教师们把平时在学科教学中碰到的疑难问题放在基地中探讨解决,这样基地就真正成为了师生共同研究、共同进步的平台。教师能在课程基地建设中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最终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师生团队 3、有利于武隆特色的生物课程资源的开发 随着网络教育的开展及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课程资源在教育开展过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要让新的教育理念得以真正的贯

37、彻实施,提供丰富、高质量的课程资源是一个必要条件。通过课程基地的建设,不断开发生物课程资源,能够为广大教师和学生提供丰富的素材资源,为教师“教”、学生的“学”提供帮助。这对教师来说,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可利用价值强,能节约备课时间,扩充备课资源;对学生来说,有利于学生理解课堂知识,丰富和拓展知识面。丰富的课程资源内容可以作为网络学习课程,作为辅学资源库可以应用于学生的自学,有利于教和学的互动。各地区应该建设一个区域性服务的生物课程资源库,可以由学校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分单元进行开发,然后再交流统一制作一个地区性的运行平台,专门管理服务,发挥生物课程资源库的作用,为今后网络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38、的开展提供良好的基础。 4、有利于促进学校发展,改善武隆教育,发挥示范引领辐射作用学校将以生物课程基地建设为突破口,带动其他学科课程改革,从而促进学校持续发展。生物课程基地推出的一系列特色是学校未来最重要的元素。一个有竞争力的品牌学校必定有鲜明的课程特色,可以说没有课程特色就没有办学特色,也就没有学校独特的文化内涵。利用课程基地将把学校发展成为有特色课程、具有特色文化的品牌学校。推进学校特色建设的主旨,落实学校的办学理念,从而形成具有特色而自主确定的课程。利用课程与基地、教学与旅游的创新模式研究,大力推动武隆教育与旅游事业的发展。 七、项目预期成果1、建立相关实验室,改善学生实验环境 动物、植

39、物、微生物实验室 生物园:温室、大棚基地、食用菌制作、花卉、武隆特用生物栽培、制作豆 腐乳、自制豆芽等2、建立标本馆、主体馆3、编写系列校本教材4、建立生物创新基地网络平台5、相关论文集、实践活动图片、文字、视频资料现阶段我们正在做:1、完善相关机制,落实到人,参加人员记工作量补贴2、提出基地建设过程会遇到的尖锐问题、矛盾进行讨论并请专家进行论证3、查阅资料,进一步完善方案4、现状分析,调查学生、教师对基地课程资源的需求5、组内部分成员多次开会探讨交流基地目前工作任务(1)明确任务(2)学习基地建设资料文件等(如:课程基地领跑学习的革命)6、反思基地建设存在的问题今后3个月主要工作:1成立“课程基地”建设领导小组和专家指导委员会。2制定“课程基地”建设方案讨论稿,在全校进行论证。3在全校师生中广泛宣传发动,形成创建省级课程基地的良好氛围。4修改完善“生态学课程基地”建设方案与规划,邀请专家就建设方案进行论证。5教师培训,与相关高校和科研机构合作,进行教师培训,不断更新观念,创新思维,提高生物学科与综合实践课程指导能力。6建立相关管理制度,包括基地管理制度、教师管理制度、学生管理制度7、构建评价机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