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数学学习兴趣和课堂效率的提高.doc

上传人:豆**** 文档编号:28461966 上传时间:2022-07-28 格式:DOC 页数:29 大小:15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数学学习兴趣和课堂效率的提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浅谈数学学习兴趣和课堂效率的提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谈数学学习兴趣和课堂效率的提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数学学习兴趣和课堂效率的提高.doc(29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Four short words sum up what has lifted most successful individuals above the crowd: a little bit more.-author-date浅谈数学学习兴趣和课堂效率的提高浅谈数学学习兴趣和课堂效率的提高浅谈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 -高效课堂的准备工作摘要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是对任何实践活动得以顺利开展的最好描述。本文通过对学生学习的调查,探索了一系列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的方法,希望能帮助中学数学教师提供参考,提高数学课堂效率,让教师与学生轻松愉快地完成教学。关键词 中学数学学习 兴趣的激发 课堂效率的提

2、高1、 前言在素质教育理念和新课标标准的指导下,怎样才能让数学的学习兴趣得到最大程度的激发?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造能力呢?怎样才能提高课堂效率?我们都是从学生时代走过来的,应该都知道这些所有的问题都要回归到学生的学习兴趣上来,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所学的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才会产生学习的积极性。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如果老师的讲解枯燥无味,晦涩难懂,学生的注意力就很难保持长久。要巩固学生的注意力,必须使他们对所学的知识产生兴趣。因此,中学数学的课堂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学生的学习兴趣的激发。2、 现状 2.1 中学数学学习情况的调查 为了了解现行中学数学课程

3、的实施情况,为数学课程标准下数学的教学提供一些参考,抽样调查了初中学生的数学学习状况。 调查结果如下: 2.1.1 在数学学习态度和情感方面 在所有课程中喜欢数学的占40.6% 课后喜欢问数学问题的学生占26。3% 遇到数学难题总是努力思考的学生占66.2% 从调查中发现,真正对数学学习感兴趣、有信心且自己感觉数学成绩好的学生只在25%-40%之间,有66%左右的学生能按老师的要求克服困难,努力学习。但仍有5.2%的学生不喜欢数学,对数学感到厌倦。2.1.2 对数学学科和教学内容的看法 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努力程度,与其对该学科特点,作用的认识,对教材喜好密切相关: 认为数学能使人聪明的学生

4、占73.7% 认为数学对人的性格有影响的学生占89.5% 认为数学在生活中有广泛作用的学生占63.1% 图1数据表明75%的学生对数学学科存有好感,认为数学重要。这些学生从主观愿望来说是觉得应该能学好数学的,这就为数学课程的开设奠定了广泛的群众基础。 对于初中现行教学内容的爱好情况如下表: 调查人数为40人,让他们从教学内容中分别选出最喜欢和最不喜欢的两类 其中计算题包括:数,式计算,解方程,解不等式。 从上表可以看出,喜欢计算题和几何证明题的学生最多,而最不喜欢的是概念、定义,公式、法则、定理,另外就是作图题,相反的就是学生们最喜欢的计算题和几何证明题仍有一部分学生最不喜欢,究其原因,一部分

5、学生数学不好大多是被几何所累。他们普遍反映“要记的概念,公式太多”,“计算题有的数据多而繁”,“应用题和几何证明题太难”,“作图题不知所措”。对于课外趣味数学题,实际上学生做的较少,特别是数学成绩较差的学生更少有机会去做此类题,但是,学生们喜欢的比例很大。2.1.3 对数学课堂和数学教师的看法每天期盼数学课的占26.3%不喜欢严厉的数学老师的占63.2%对表扬和鼓励有记忆的学生占73.7%考试成绩对其有影响的占47.4%认为数学教师需要改进的学生占42.4%认为数学老师很好的学生占43.5% 好的数学教师能培养出大批的数学爱好者,而爱好数学的学生也大都喜欢上数学课,老师本身教学风格、性格和考试

6、的成绩都对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很大的影响。上面数据显示需要改进的老师与很优秀的老师占的比例很接近,说明很多老师还是存在要改进之处。 2.2 中学生数学学习的分化现象 通过调查发现中学生数学存在着明显的分化现象,究其原因,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2.2.1 缺乏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习意志薄弱是造成分化的主要心理因素 对于中学生来说,学习的积极性主要取决于学习兴趣和克服困难的毅力。在调查中,对数学学习有兴趣的占40.6%,其中直接兴趣的占11.2%,间接兴趣的占20.5%。原来不感兴趣的后来因为老师的原因从而产生兴趣的占8.9%。在数学的学习中原来感兴趣的但后来兴趣减退的占了30.3%。从中还发现数学兴趣比

7、较淡薄的学生数学学习成绩也比较差,学习成绩与学习兴趣有着密切的联系。 2.2.2 掌握知识、技能不系统,没有形成较好的数学认知结构,不能为连续学习提供必要的认知基础学生对前面的知识达不到规定的要求,不能及时地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就跟不上集体学习的进程,产生分化。 2.2.3 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不适应数学学习要求 大概就是以上这三方面的原因,但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原因是缺乏数学学习兴趣。3、 激发数学学习兴趣,减少数学分化,提高数学课堂效率 中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是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美国教育学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动力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得

8、好:“对一切来说,只有喜好才是最好的老师,它远远超过责任感。”但是怎样培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减少学习分化呢? 3.1 明确数学学习目的,启发兴趣和自觉性 “今天,当数学应用于众多的新领域,特别是在社会科学中,显然不可能预见规定哪些部分的数学将证明在应用时有用。”早在上世纪80年代美国数学教师联合理事会就公布了关于行动的议程,其中提出“设计80年代的数学教学大纲必须以能够帮助解决各种实际问题的数学方法来武装学生”。“解决问题包括数学应用于现实世界”。数学是一门与现实密切联系的科学,在调查中存在一些学生对数学认识不足而产生不了兴趣,所以通过学习目的的教育,可以使学生正确认识学习的意义及重要

9、性,产生正确的学习态度,提高学习的热情和学习的自觉性,从而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3.2 调控课堂,抓住学生注意力,激发兴趣 学生的注意力是保证听好课的首要条件,注意力高度集中时,心无旁骛,就能促进良好的学习兴趣,具体可从下面入手: 3.2.1 新颖的课堂导入技巧,激活学生的求知欲 激活,就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课堂气氛活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接受知识,掌握知识和应用知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不仅意味着使学生意识到知识对自己和对社会的意义而产生学习需要,还意味着在从事活动的过程中产生愉快的情绪体验,从而产生进一步的学习需要。 数学学习过程的实质是一个内在的转化过程,为了发展学生的内在动力,

10、首先需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怎样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呢?可以采用“创设问题情境”的方式,使学生不能单纯利用已有的知识和习惯的方法去解决问题,这就激起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求知的需要。所谓“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就是在学生对所要解决的问题有了“心求通,口欲言”时才去启发。教师应该积极创造这种“愤”和“悱”的情境。通常有两种方式,一种是言语提示的方式,即由教师直接提出与教材有关的需要解决的问题,借以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其抱着解决问题的态度进行学习。另一种方式是活动的方式,即让学生参加一些活动而产生问题。比如,从课外活动、实验活动、实践活动等提出问题,使学生感到有趣而又难以回答,学生从而产生了进一

11、步了解有关知识的要求。 3.2.2 采用灵活而多样的教学方式激活课堂 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采用多种模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专心致力于一项工作可描述为“自我卷入”,当智能受到挑战的时候,自我卷入就达到它的顶点,也就能全身心投入到学习当中,效率也就最高。如何才能促使学生卷入学习过程中呢?教师应设法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心情愉快,传授有效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技巧,促进学生学习成功,使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比如,学生学习数学定义,公式或定理,虽然他们都记住了结论,但不知道它们为什么是这样的,又怎样得来的?不能分清内涵和外延,因而看不到结论的实质,只能生搬硬套,以致在应用中漏洞百出。数学教学不仅要注意结果,而

12、且要注意过程。传统教学比较注重结果,而对思维过程不够重视。更有甚者,现在有些教师直接把结果给学生,把重点放在所谓的“用”上,在“用”的过程中也只是把重点放在结果上。这样就缺乏对事物的实质的探求,学生或只是不甚了解,单纯地停留在“模仿-强化-记忆”这种学习模式上,或只停留在表面现象上。正如郭思乐先生指出:“要注意知识的过程”。所以,教师应当教给学生有效的方法,使学生掌握知识的本质,会分析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引导学生从中发现规律,总结规律,掌握规律,使学生能轻松学习,愉快学习,高效地学习。 3.3 课堂要把握难度,层次分明 把握教学难度,设置合适的目标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环节。不同的学生,对

13、知识的接受能力不同。一个思维灵活的学生,能较好的处理新旧知识间的差距,而思维僵化的学生面对新旧知识之间的距离感到束手无策。但是,如果从学生实际出发去学习新知识,那么任何问题都会令人感兴趣,达到预想的目标。一般来说,目标越具体,兴趣越浓厚。合适的学习目标能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教师应为学生创造获得成功的机会,成功的经验能使学生建立信心,提高兴趣。当然,学习目标的设置应稍高于已有的学习水平,使他们产生适当的内部紧张状态,更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目标太高或太低都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在把握难度的同时,又要分不同的层次要求。对优等生加强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提高综合应用能力;对中等生加强知识的综合能力

14、培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暂差生”加强三集训练,使其跟上学习进度。在课堂上,关注学生要多于关注教材。教育是一种关注,关注学生的成长,关注学生的学习目的,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学习环境,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适时地实施有差异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总之,应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获,共同发展,从而增强全体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3.4 教学中运用竞争方式,赛活课堂,激发兴趣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教学的本领,而在于鼓励、唤醒、鼓舞.要求学生必须学会用手,用舌,用脑去工作.”。要“激励”“鼓舞”学生,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可以提倡竞争学习方

15、式,以竞争学习小组为单位,引入竞争机制,运用学习小组的力量提高学习效率。 3.5 课外延伸:课外兴趣小组,趣味实践活动,激发情趣 有人曾说过:“课堂是加油站,而不是终点站。”学生在课堂学到知识,掌握方法,形成能力,目的是驶向社会,向课外延伸。在调查中发现,很多学生对课外趣味题的兴趣很大,但是有些学生对数学没有兴趣,原因之一就是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不大,感到学而无用。所以,适当组织学生参加各种课外活动或者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体会到知识的实践意义,感受到自己所学知识的不足,从而引起新的学习需要,增强学习兴趣。 布鲁纳也曾说过:“探索是数学的生命线。”没有探索就没有数学的发展,因此,课外延伸的实践

16、活动,可以让学生获得更多更广的知识的机会,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情趣。 3.6 表扬与鼓励,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在学习中学生表现突出,教师若能及时给予学生表扬和鼓励,他们就会感到心情愉悦,在学习上怀有成功感,体验成功的快乐,就会保持高涨的情绪,从而使学习的态度和手段得到加强,激起进一步学习的愿望,提高学习兴趣。 3.7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教师的期望是影响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因素。但应该以学生的自我认识为中介,有自卑感的学生,不接受教师的过高的期望,有自强精神的学生,会鄙视精神的歧视。因此,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对学生倾注全部的爱心和热情,提出合理的目标和要求,对他们寄予热情的希望,就会出现“皮克马利翁效

17、应”达到理想的效果。教师应该充分信任学生,尊重学生个性,这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课堂上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才能充分发挥,课堂效率才能得到明显提高。总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采取一系列配套的激励措施,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充分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才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3.8 展示数学美,激发学习兴趣 数学教学不仅是一门科学,而且是一门艺术。数学图形具有对称美、形态美;数学表达式具有简洁美、有序美,和谐美;数学思维具有清晰、构思巧妙、灵活等独特的美;每一个数学定理,每一个数学公式,每一种数学方法,都蕴藏着无尽的美。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课堂,全方位展示数学的美,

18、让学生感受数学的美,体验数学的美,享受学生的美,从而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3.9 加强情感教育,差生的转化,提高数学课堂效率 中学生数学学习中着实存在着不少的一部分差生,他们对数学不感兴趣,有些是实在没能力说服自己感兴趣,严重缺乏自信心。但是他们也是班级的一分子,是教学计划的一部分。课堂效率的提高也有他们的一份力,当然兴趣的激发也少不了他们。只要他们的兴趣激发起来了,学习进步了,自然课堂效率就上了一个更高的台阶。虽然这是一个缓慢而艰难的过程,但是教学过程中绝不能落下,下面是一些想法: 3.9.1 摸透学生的心思 影响这些群体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只有弄清这些学生存在的心理障碍和成因,才能施展有效的

19、教育方法。 3.9.2 对每位学生都赋予无限爱心 心理学研究发现,如果一个人着意知觉对方,有意或无意地寄以期望,对方就会产生相应的反应。赋予学生真诚的爱是雕塑学生美好的心灵的外部动力。特别是差生,更加需要教师在思想上多关怀,感情上多亲近,交知心的朋友。 3.9.3 拆除心理障碍,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许多差生,并不是差在先天的素质上,他们都有其积极的,先进的因素。教师就是要在别人对差生失去信心和希望的时候,仍然怀着希望,要善于发现连学生都没有发现的潜能,及时给予肯定和扶植,使其增强自信心,明发学习兴趣。 3.9.4 利用集体力量感化差生 在转化差生的过程中,还要运用集体的力量,加强教育的力量,使差生的学习兴趣在集体的帮助下更好的激发。 3.9.5 教师工作必须持之以恒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转化差生的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必须以耐心的态度和不放弃的决心才能有所收获。 4、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会学生学习的思维、方式、方法,让他们对知识结构有清晰的认识,尽量让每个人能够做到心中形成一幅“知识网络”。真正实现学习上“哪里不会点哪里”。 5、多与同事(教师)交流教学方法,还可以时不时开个班会让教师和学生多一点沟通,学生之间多一分了解。捎去教师对学生的爱,促进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感情,慢慢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