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青农村学校“感恩教育”课题研究方案.doc

上传人:豆**** 文档编号:28428437 上传时间:2022-07-28 格式:DOC 页数:106 大小:1.0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朱青农村学校“感恩教育”课题研究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6页
朱青农村学校“感恩教育”课题研究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朱青农村学校“感恩教育”课题研究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朱青农村学校“感恩教育”课题研究方案.doc(106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Four short words sum up what has lifted most successful individuals above the crowd: a little bit more.-author-date朱青农村学校“感恩教育”课题研究方案农村学校“感恩教育”的实践研究方案附件1: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2014年课题申报绍兴市初审简表一、基本信息课题名称 农村学校“感恩教育”促德育的实践研究 课题类别: 农村青年教师专项研究课题 负责人 朱青 单 位 诸暨市陶朱街道陶朱小学 联系电话 13735315718 二、研究基础市级课题(教改项目)名称立项序号结题情况获奖情况民工

2、学校“感恩教育”促德育的实践研究B11042结题诸暨市二等奖三、课题简介(研究意义、内容及预期目标、操作措施及做法、研究条件分析”等)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为落实贯彻社会主义荣辱观,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在后现代主义思想的影响下,部分学生有“只顾自己,没有父母;只顾玩乐,不思上进;只顾眼前,不思将来;自私冷漠,功利至上”的不良思想和不尊重他人,不懂关爱,缺乏责任,纪律松散,学习浮躁,迷恋网吧,早恋等行为,与竞争社会对德才兼备的人才要求格格不入。此时,一个鲜活的德育载体 “感恩教育”应运而生。感恩不仅是一种品德,更是一

3、种责任。那么如何唤回曾经已被忽视在角落里的感恩教育呢?如何让每一 个学生“常怀感恩之心”,感恩自然、感恩社会、感恩教师、 感恩父母、感恩一切曾经帮助过自己的人,这是未成年人思 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值得我们每一个德育工作者深 入思考的问题。 二、课题研究意义目前小学生缺乏感恩意识,他们对周围的一切熟视无睹, 麻木不仁,觉得家长以及他人给予他们的都是理所应当的. 不会感激、不会感动、不懂关心;甚至骄横、自私、懒惰。 1、通过研究,探索出新形势下对学生开展感恩教育的 有效途径及方法。 2、通过研究唤醒学生的感恩意识,促进他们相互信任, 学会尊重, 从生活的点点滴滴之中懂得关爱他人, 感激生活。

4、 3、通过研究,使学生发自内心感激生活,学会感恩。4、感恩教育是一项围绕“情感态度、价值取向”这一核心,以“学生、活动和体验”为中心的树人育德工程,实施感恩教育必须坚持着眼人的素质,突出学生主体性,实现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要淡化纯理论的灌输,重视激发学生的内在感悟,引领他们追求良好的道德境界,完善健康的人格。5、建立对自我、学校、家庭和社会的责任心,报答父母,奉献社会,报效祖国,成为德才兼备的合格人才,力求让学生彻底摒弃不良思想及行为,激励他们奋发学习,立志成才。6、近几年来,由于社会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学校教育体制的缺陷,家长的无节制的宠爱等各方面原因,使得大部分青少年缺乏感恩意识,只懂得

5、索取,不懂得回报,特别是民工学校的孩子,更是缺失感恩教育,因此,感恩逐步提上教育日程。7、力求找到学校、家庭、社会三者形成教育合力的新路子。学校、家庭、社会互相结合,形成教育社会一体化。三、感恩教育的内涵 “感恩”在牛津字典中的定义是:“乐于把得到好处 的感激呈现出来且回馈他人。”感恩教育是一种以人性唤起 人性的情感教育,是一种以德报德的道德教育。感恩与“图 报”是社会上每个人都应该有的基本道德准则,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通过感恩教育,让学生懂得对生活和对别人 心存感激,学会理解关爱他人,培养他们与人为善、与人为 乐、乐于助人的良好品德。 感恩是一种处世哲学,是生活中的大智慧;感恩是结草 衔

6、环,是滴水之恩涌泉相报;感恩不是为求得心理平衡的片 刻答谢,而是发自内心的无言回报。 四 探究感恩教育的原则 1、针对性原则 2、系统性原则3、持久性原则 4、情感性原则 五、探索感恩教育的方法与实践 本课题研究主要采取行动研究法,系列活动案例汇集法,经验总结法,并辅之文献法、调查法、个案法等。1、剖析亲情理念 2、实施亲情行动 3、进行亲情熏陶 “德育无闲人,人人都育人。”4、争取家长配合 亲情教育是教师、家长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六、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引导主动参与,让学生体 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引导主动参与,爱要让丰富的感性认识转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必须以活动为载体,让学生在体验中萌发真情。我

7、们具体开展了“感 谢父母养育我,感谢老师教育我,感谢他人帮助我,感谢祖 国培养我”的“四感谢”活动。 1、感谢父母养育我 2、感激老师的培育之恩 3、感谢同学帮助我 4、感谢祖国培养我 填写人(签字):年月日注:此表可复制和加页。填表后一式三份报送,并将此表随包发到zjjky邮箱。附件2:2014年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活页评审表课题名称农村学校“感恩教育”促德育的实践研究预期成果形式专著译著论文研究报告工具书其他成果去向公开出版公开发表 提交相关部门应用 送交相关领导批阅字数(篇数)预计完成时间 本表不得出现申报者姓名、单位等有关信息。本表填写字数限5000字以内,不够可加页1.选题:本课题

8、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的意义。2.内容:本课题研究的基本思路、主要内容、研究路径和重点难点分析。3.预期价值:本课题理论创新程度或实际价值,成果可能去向。4.前期准备:为本课题研究已作的前期准备工作(已收集的数据,进行的调查研究,完成的部分初稿等),课题负责人已有与本课题相关的研究成果和参考文献(各限填10项,此处也不能出现与课题有关的申报者姓名、单位等信息)。一、课题研究的背景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为落实贯彻社会主义荣辱观,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在后现代主义思想的影响下,部分学生有“只顾自己,没有父母;只顾玩乐,不思上进;只顾眼前,

9、不思将来;自私冷漠,功利至上”的不良思想和不尊重他人,不懂关爱,缺乏责任,纪律松散,学习浮躁,迷恋网吧,早恋等行为,与竞争社会对德才兼备的人才要求格格不入。此时,一个鲜活的德育载体 “感恩教育”应运而生。感恩不仅是一种品德,更是一种责任。感恩是每个人都 应该有的基本道德准则,是做人的基本修养。对于今天的广 大青少年来说,感恩不是简单的回报父母养育之恩,它更是 一种责任意识、自立意识、自尊意识和健全人格的体现。只 要我们人人都有一颗感恩的心,就会感到世界原来是那么美 好。只要我们人人都有一颗感恩的心,我们的校园、我们的 社会也将会更加和谐。 随着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高度发展,感恩, 作为

10、人的一种精神境界,一种高尚情操,一种生活态度和一 种人际交往的规范,在当今社会,越来越被现代人所重视, 呼唤感恩回归,呼唤感恩教育,已成为全社会的迫切需求。 上海市教委在新版的中学生守则中增加了“学会感恩” 条款,这正是教育顺应时代要求、服务社会的体现。那么如 何唤回曾经已被忽视在角落里的感恩教育呢?如何让每一 个学生“常怀感恩之心”,感恩自然、感恩社会、感恩教师、 感恩父母、感恩一切曾经帮助过自己的人,这是未成年人思 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值得我们每一个德育工作者深 入思考的问题。 在对当前中小学生思想道德状况的调查中我们发现,目 前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的感恩意识淡薄、家庭和社会责任感弱 化

11、,他们对父母要求多,替父母分忧少;对老师挑剔多,尊 重理解少;关心同学少,对自己考虑多;对社会抱怨多,客 观分析少这些现象,已成为新形势下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潜在危机,同时也折射出学校德育工作的欠缺和不足。 学校作为青少年道德教育的主要阵地,必须把“感恩教育”作为德育教育的切入点,精心培育学校的“感恩文化”, 对学生实施全方位的“感恩教育”。让学生从爱父母、爱老 师、爱同学、爱身边人的开始,对给予自己关怀和帮助过的 人抱有感激之心,使“滴水之恩当报涌泉”的情感在每一个 学生心目中生根、开花、结果。并以此增强学生的报恩意识、责任意识、奉献意识,激发他们奋发进取、刻苦学习、报效 祖国、奉献社会的历

12、史使命感,培养他们高尚的道德情操,努力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实施感恩教育,培育感恩文化,是基于新课程理念下的德育载体的创新。它的取向性在于让师生知恩图报,不忘祖国之恩、共产党之恩、社会之恩、自然之恩、知遇之恩、养育之恩、帮扶之恩。它的哲理性在于让师生懂得奉献与索取、施惠与受惠之间的辨证关系;让师生把握“在雨天为他人送伞,将来也不遭雨淋”的做人道理;让师生知晓送人玫瑰,手有余香所蕴含的处事哲学;让师生领悟只有心怀感恩,才能滋润生命的人生真谛。 二、课题研究意义目前小学生缺乏感恩意识,他们对周围的一切熟视无睹, 麻木不仁,觉得家长以及他人给予他们的都是理所应当的. 不会感激、不会感动、不懂关心;

13、甚至骄横、自私、懒惰。 1、通过研究,探索出新形势下对学生开展感恩教育的 有效途径及方法。 2、通过研究唤醒学生的感恩意识,促进他们相互信任, 学会尊重, 从生活的点点滴滴之中懂得关爱他人, 感激生活。 3、通过研究,使学生发自内心感激生活,学会感恩。4、感恩教育是一项围绕“情感态度、价值取向”这一核心,以“学生、活动和体验”为中心的树人育德工程,实施感恩教育必须坚持着眼人的素质,突出学生主体性,实现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要淡化纯理论的灌输,重视激发学生的内在感悟,引领他们追求良好的道德境界,完善健康的人格。5、建立对自我、学校、家庭和社会的责任心,报答父母,奉献社会,报效祖国,成为德才兼备的

14、合格人才,力求让学生彻底摒弃不良思想及行为,激励他们奋发学习,立志成才。6、近几年来,由于社会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学校教育体制的缺陷,家长的无节制的宠爱等各方面原因,使得大部分青少年缺乏感恩意识,只懂得索取,不懂得回报,特别是民工学校的孩子,更是缺失感恩教育,因此,感恩逐步提上教育日程。对增强学生的感恩意识,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起到一定的作用。通过研究,更新民工学校教师教育观念,促进教育方法的改变,强化道德教育的重要。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快速推进,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逐渐深入人心,“着眼于民工学校学生的全面成长,促进学生认知、情感、态度与技能等方面的和谐发展”日益成为人们的共识。7、力求找到

15、学校、家庭、社会三者形成教育合力的新路子。学校、家庭、社会互相结合,形成教育社会一体化。三、感恩教育的内涵 “感恩”在牛津字典中的定义是:“乐于把得到好处 的感激呈现出来且回馈他人。”感恩教育是一种以人性唤起 人性的情感教育,是一种以德报德的道德教育。感恩与“图 报”是社会上每个人都应该有的基本道德准则,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通过感恩教育,让学生懂得对生活和对别人 心存感激,学会理解关爱他人,培养他们与人为善、与人为 乐、乐于助人的良好品德。 感恩是一种处世哲学,是生活中的大智慧;感恩是结草 衔环,是滴水之恩涌泉相报;感恩不是为求得心理平衡的片 刻答谢,而是发自内心的无言回报。千百年来,先哲

16、谆谆教 诲我们,感激生活,知恩图报。只有心存感恩的人,才懂得 生活、懂得幸福。 当人们怀着深深的敬仰之情,询问当代科学大师霍金,是什么精神使他被困在轮椅上 30 多年却始终未停止过深邃的科学思考,并在科学领域创造了辉煌业绩时,霍金缓缓抬起手臂,用不灵便的手指,艰难地敲击着胸前的键盘,在宽大的投影屏幕上清晰地显示出这样一行字:“我有一颗感恩的心。”美国盲人作家海伦凯勒一生只享受了19个月的光明,较之一般人,她遭遇了更多的不幸。可她却时时心存感激,感受生活一丝一缕的给予,为人类创造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感恩之心可以催生理想的火焰和奋斗的精神。感恩之心让我们常思戒勉,拥有了感恩之心,就拥有了豁达的人生。

17、然而,现实生活中有的人为了名利心神疲惫不堪。怨天尤人,总觉得自己付出的多,得到的少;也还有一些人,惟我独尊,自私任性,牢骚满腹,这也看不惯,那也看不惯,冷漠无情,推诿责任这些人的感恩意识萎缩,自私心理膨胀,带给社会和家庭的是灾难与祸害。心存感恩是一种明朗的心境,是一种人性的光辉。我们要自觉培养和树立正义、文明、健康、向上的感恩意识,常怀感恩之情、树立感恩之德、履行感恩之责。做到从细微之 处规范自己,对祖国报忠心,对社会献爱心,对集体要关心,对父母尽孝心,对自我树信心。 四 探究感恩教育的原则 1、针对性原则 实施感恩教育要了解学生对感恩的认识和期待,分析 们的心理特点和接受能力,对感恩教育的内

18、容选择要合理而 且要有震撼力,对感恩教育的方法选择也要适合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要以理服人、以情动人,切忌一味灌输或责备 批评。 2、系统性原则 感恩教育要取得实效,必须充分调动学校、家庭和社会多方面的积极性,共同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并促进三者之间的有效整合;感恩教育不应只局限于课堂上老师的言传身教,更应注意现实生活中尤其是家庭教育中家长的言传身教。同时,感恩教育不是孤立的,必须与文明礼仪教育、道 德教育、民族精神教育等结合起来。 3、持久性原则 感恩意识和习惯的形成决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不能一蹴而就,需要长期的持之以恒的努力。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 必须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把感恩教育有机地融入到

19、日常教 育、教学工作之中,贯彻到每一个细节之中。 4、情感性原则感恩教育是以情动情的情感教育,在实施感恩教育的过程中,要通过创设情景,做到以情动人、以情感人,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在激发学生道德情感、增强学生情感体验的基础上诱发学生的理性思考,避免空洞、枯燥、无情的说教。 五、探索感恩教育的方法与实践 感恩教育是让学生深入了解“恩”、深切体会“恩”,记住所受之“恩”,学会施恩。因此,实施感恩教育需要教育者探寻有效的方法。本课题研究主要采取行动研究法,系列活动案例汇集法,经验总结法,并辅之文献法、调查法、个案法等。积极开展宣传动员,营造浓烈氛围,让学生感受爱积极开展宣传动员,营造浓烈氛围,首先,为

20、使感恩教育活动扎实有效地开展,我们组织全 体教职工学习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等有关公民道德建设相关材 料文件,充分认识培养学生感恩意识的重要意义。再结合实际,制订详细的活动方案,明确目标,落实任务。其次,为营造浓烈的教育氛围,我们通过升旗仪式、板 报、橱窗等,向学生积极宣传本次活动的意义,并充分利用 红领巾广播台播放烛光里的妈妈、五星红旗等感恩歌曲,让学生浸润在浓浓的爱的氛围中。 1、剖析亲情理念 学校德育部门和班主任利用班会课等形式讲亲情的理论知识,让学生认识到做人的基本道理,父母养育了他们, 给了他们生活和条件,给了他们受教育的条件,在他们的身上花

21、费了巨大的心血,付出了代价,要使他们理解父母艰辛的关爱,要引导他们学会感恩。鸦有反哺之恩,羊有跪乳之义,鸟兽都能如此, 何况人呢?父母的养育之恩当涌泉相报。告诉学生,一个人如果对自己的父母都不能感恩的话,又怎能对他人、对社会感恩?如果连父母都不爱, 又怎能爱他人、爱祖国?子不嫌母丑,时代发展的今天,父母的观念固然与子女有矛盾, 但这不是父母的错, 有社会这个大环境的因素。 但不管如何,父母对子女的爱是由衷、执着、真诚无私的。我还常把自己对子女的爱和感受告诉学生,学生因对教师有 崇拜的心理,更容易接受亲情教育。此外,教师还可以引用一些尊敬父母的名人、伟人(如岳飞、朱德等)给学生做榜样,因为榜样的

22、力量是无穷的。 2、实施亲情行动 学校的亲情教育不能只停留在理论上,更要落实在行动中。学校可从以下让学生体验父母对子女无微不至的爱,并用力所能及的方式回报。 (1)作亲情观察。我让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认真发现父母对子女的爱,如:每天早晨的催床,自己生病时的呵护,自己失败时的鼓励等无不体现父母的爱。父母那饱经风 霜的脸,日益增多的白发,渐变粗糙的双手,不再挺拔的身躯,无不是为子女付出的见证。让学生仔细观察这些,并要求记下来或写感受将会使他们体会到亲人乃至人间的温暖,激发他们的情感,使他们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生活中去。 (2)作亲情沟通。父母与子女产生代沟,很大程度上是两者缺少沟通,教师应有目的地让

23、学生主动与父母沟通,了解父母的生日、父母的童年、父母的爱好等,了解自己成长的历程,体会父母对子女的良苦用心。每天跟父母说说学 校发生的事,也听听父母工作的事,在沟通中积累情感,缩小代沟。 (3)作亲情体验。子女不理解父母,是因为孩子根本不了解父母到底为子女付出了多少,学校可以让学生抽机会 和父母互换角色,如:在假日开展“今天我当家”活动,让学生代替父母考虑一天的油盐柴米问题和家务安排,使学生真正明白:“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 力维艰”。使其体会父母持家之不易,真正体会到父母之恩深似海。 (4)作亲情回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父母的爱,孩子是永远报答不了的,但可以为父母

24、做力所能及的实实在在的事,作为对父母亲情的点滴回报。如:给父母一份惊喜,在父母生日时送上自己制作的贺卡,用自己的零 花钱为父母在电台或电视台点歌;写一封感谢父母的信;为 父母做一件他们早已忽略的事;帮父母做家务:每天在家给 自己设立一个劳动岗位,分担家务劳动。另外,让学生明白,取得优异成绩是给父母最好的回报。积累亲情并不在于轰轰烈烈,关爱父母要体现在平时的一言一行中,应该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从现在做起, 这也是学校要强调的。 3、进行亲情熏陶 “德育无闲人,人人都育人。”科任教师也在教学中努力挖掘教材,找到切入点,在教学中不断渗透亲情教育。 特别是语文教师,语文教材里有许多文质兼美的亲情赞

25、歌,引导学生好好赏析,进行亲情熏陶,激发他们的人生感悟,我非常注意做到这一点。如:小巷深处就是一首情真意 切的母爱的赞歌,一个靠卖冰棍为生的盲阿姨收养了一个女婴,含辛茹苦将其养大供其读书。随着年龄的增长,养女内心的虚荣与自私渐渐膨胀,竟然嫌弃母亲,这对母亲是多么大打击和伤害,但母亲默默地忍受,依然深爱着女儿。难怪人们说,比大地广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母亲的胸怀。通过欣赏此美文,学生体会到了圣洁无私的母爱,沐浴在浓浓的母爱之中,还学会感恩与回报。同时我还针对学生普遍存在的因虚荣心作祟而嫌弃打工父母的现象,让学生对照本文谈谈自己对父母的态度,使学生的心灵受到一次亲情的震

26、撼和洗礼。推荐、引导学生阅读这样的优美亲情作品,其作用往往胜过老师的循循说教。 4、争取家长配合 亲情教育是教师、家长和学生之间的互动,缺乏任何一方的努力都会导致亲情的走样或变异,因此学校的亲情教育 只有和家庭教育配合起来,才能取得最佳效果。现实中常出现这样的情况,学校布置了亲情作业,可家长总是以各种理由阻止孩子去做,慢慢地孩子就心安理得地接受父母的爱,却从未想过回报,这样学校的亲情教育也不能达到预期效 果。我利用家访或家长学校等机会,和家长共同商讨亲情教育的良策,经常和家长沟通,把学生对家长的不满告诉家长,使家长在教育子女的过程中能引起注意,渐渐缩小代沟,增进亲情。另外,对学校布置的亲情作业

27、,教师要与家长及时联系,检查学生的完成情况,家长的满意程度,从而使亲情教育落到实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愿我们教育工作者积极投身到亲情教育中,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点亮学生感恩的心灯,让学生从关爱亲人做起,进而爱他人,爱家乡,爱祖国,把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发扬光大。 六、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引导主动参与,让学生体 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引导主动参与,爱要让丰富的感性认识转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必须以活动为载体,让学生在体验中萌发真情。我们具体开展了“感 谢父母养育我,感谢老师教育我,感谢他人帮助我,感谢祖 国培养我”的“四感谢”活动。 1、感谢父母养育

28、我 活动目标:让学生体会父母的爱是最无私的、也是天底下 最伟大的爱,理解父母对自己的期望,学会孝敬父母、回报 父母的爱。 (1)中、高年级开展父亲、母亲,我想对你说的 征文演讲活动; (2)开展“对父母多说知心话,为父母多做孝心事”的活 动:一、二年级开展“三送”活动,即在家里向父母长辈送 上一句问候、送上一首儿歌、送上一杯热茶;三至五年级开展 “三做”活动,即学做一件家务、学做一回家长、学当 一天家。 换位体验父母长辈的辛苦,感激父母的艰辛和不易,培养学生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情。 (3)四、五年级开展主题为“算算亲情账,感知父母恩” 的班会。发动学生向父母了解从进入小学起家长为自己的经济投资和精

29、力投资,并谈谈自己如何以实际行动回报父母的 养育恩。还提出了孝敬父母的十点要求: 自己的事情自己办,不给父母添麻烦, 家务劳动帮着干,多为父母减负担, 对待父母有礼貌,早晚起居要问安, 探亲访友离家前,禀告父母莫牵挂, 衣食住行牢牢记,尊长敬老想在前, 艰苦朴素少花钱,不与别人比吃穿, 思想学习勤汇报,恳求父母多指点, 批评教育不顶撞,感谢父母要求严, 养育之恩重如山,儿女责任勇承担, 为人在世品行高,孝敬父母最当先。要求学生孝敬教育的学生行动八心模式 常问好,讲礼貌,让父母舒心; 少空谈,多帮忙,让父母省心; 求上进,走正道,让父母放心; 勤学习,苦钻研,让父母开心; 遇难事,勤商量,让父母

30、称心; 遇矛盾,能宽容,让父母顺心; 忌盲从,不迁就,谏父母真心; 重感恩,能迁移,献社会爱心。 感谢父母养育我的具体活动: A、布置爱心家庭作业。 (a)送父母一句温馨的祝福; (b)给父母讲一个开心的故事; (c)给父母打一次电话,送去一声问候; (d)给父母捶捶背、搓搓手(握握手); (e)我为家里做四件家务:打扫卫生、叠被、洗碗、洗衣物。 开展征文活动的主题:我的妈妈、给妈妈洗脚、看母亲分娩过程心得、我爱祖国 举行主题队会的主题:算算亲情账,感知父母恩 (a)将自己的学费、书杂费、生活费、交通费、零花钱等支出加起来,算出家长为自己的投资。 (b)计算学习投资的成本。 (c)假定自己毕业

31、后的收入,计算自己大致需要多少年才能回报父母。 体验教育活动: (a)一日护蛋(开展一日护蛋活动,让每个学生上学时带一个鸡蛋,除上体育课、文体活动课以外,必须全天随身携带,放学前交流护蛋体验,通过这一有趣的游戏体会妈妈十月怀胎的辛苦。) (b) 观看剖腹产手术录象(用画面直观、生动、形象地展示了一位母亲勇敢地接受剖腹产手术的全过程。这一血淋淋的画面告诉学生:这就是我们的母亲。天下所有的母亲为了养育儿女都承受了巨大的痛苦与艰辛。让学生想到:创造一个生命还仅仅是一个开始,要把这小小的生命培养成一个真正的人还要历尽千辛万苦。) 2、感激老师的培育之恩 要对自己的老师感恩。因为老师不仅赐予了知识,更是

32、教会了学生如何做人。正是老师们春风化雨式的教育解开了学生成长路上的心结。 感谢老师教育我活动推荐 A、演讲:人生路上的领路人-感谢您,老师等 B、征文:给老师的一封信等 C、小报比赛等感谢老师教育我 活动目标:让学生懂得老师教给了我们知识,教给了我们做人的道理,老师是我们人生旅程的引路人,要以实际行动尊敬老师,报答老师博大的爱。 (1)一、二年级开展“我对老师说句感谢话”活动; 在三至五年级开展“征集感谢老师的格言”活动。 (2)开展“我当一天班主任”的体验活动; (3)一、二年级开展“送给老师一句问候、送给老师一张 自制的贺卡、送给老师一张满意的答卷”的活动,中高年级 开展人生路上的领路人感

33、谢您,老师的征文演讲活 动。 3、感谢同学帮助我 活动目标:让学生体会同学是心中最纯最真的朋友。朝夕相处,心存感谢,也许从没表达。通过活动,使大家学会感谢同学,学会表达对同学的感谢之情。 (1)开展“我为同学做件事”、“送给同学一句鼓励话”的活动; (2)开展“牵手同学,共同进步”的征文演讲活动; (3)回忆对自己帮助较大、恩情较大的一名同学,然后把他们对自己的帮助和恩情,通过电话或信件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感恩之情。 4、感谢祖国培养我 活动目的:让学生懂得爱国是国家兴旺发达的动力,爱国是 当代民众的精神需求,爱国是每个公民的神圣职责,激发学 生从小立志报效祖国的爱国情。 (1)收集“祖国之最”、

34、“祖国的世界之最”以及祖国的 自然风貌,人文景观、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军事强大、文 化繁荣等有关文字、图片资料; (2)以“感谢祖国”为题,开展征文活动; (3)开展“缅怀革命先烈,感恩幸福生活”扫墓活动。注:此表可复制和加页。填表后一式六份报送,并将此表随包发到zjjky邮箱。附件3:总编号评审总分专家组签字2014年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研究课题申报、评审表课题类别: 农村青年教师专项研究课题 课题名称 农村学校“感恩教育”促德育的实践研究 课题负责人 朱青 职务(职称) 小学高级 出生年月1978.7 成果形式 论文结题报告完成时间 2014.10 单 位 浙江省诸暨市陶朱街道陶朱小学 邮编

35、、地址 浙江省诸暨市陶朱街道陶朱小学 311800 联系电话 13735315718 2013年 10月 20 日课题组其它成员的有关情况姓名课题内分工工作单位职务或职称傅佳瑜 参与陶朱小学小学高级何琪红参与陶朱小学小学高级陈璐参与陶朱小学小学高级所在单位意 见单位盖章:负责人签名:年 月 日县(市、区)教科规划办意见单位盖章:负责人签名: 年 月 日初审单位意 见单位盖章:负责人签名: 年 月 日省评审组意见单位盖章:负责人签名:年 月 日说明 本次课题申报必须附有详细的研究方案,研究方案应按规范要求设计,字数为5000以内(用电脑打印),并包含有以下内容:1.选题:选题的意义和价值,本课题

36、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2.内容:本课题研究的基本思路、主要内容、研究方法和重点难点分析。3.预期价值:本课题理论创新程度或实际价值,成果可能去向。4.前期准备:为本课题研究已作的前期准备工作(已收集的数据,进行的调查研究,完成的部分初稿等),课题负责人已有与本课题相关的研究成果和参考文献(各限填10项)。 附:研究方案注:此表可复制和加页。填表(此表连方案)后一式六份报送,并随包发到zjjky邮箱。附件4: 学校申报省教科规划2014年课题分类汇总表序号课 题 名 称课题类别负责人姓名单 位联系电话(手机)注:此表由各单位填写后随包发邮件至zjjky邮箱。农村学校“感恩教育”的实践研究方案 诸暨

37、市陶朱小学课题组一、课题研究的背景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为落实贯彻社会主义荣辱观,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在后现代主义思想的影响下,部分学生有“只顾自己,没有父母;只顾玩乐,不思上进;只顾眼前,不思将来;自私冷漠,功利至上”的不良思想和不尊重他人,不懂关爱,缺乏责任,纪律松散,学习浮躁,迷恋网吧,早恋等行为,与竞争社会对德才兼备的人才要求格格不入。此时,一个鲜活的德育载体 “感恩教育”应运而生。感恩不仅是一种品德,更是一种责任。感恩是每个人都 应该有的基本道德准则,是做人的基本修养。对于今天的广 大青少年来说,感恩不是简单的回报父母养育之

38、恩,它更是 一种责任意识、自立意识、自尊意识和健全人格的体现。只 要我们人人都有一颗感恩的心,就会感到世界原来是那么美 好。只要我们人人都有一颗感恩的心,我们的校园、我们的 社会也将会更加和谐。 随着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高度发展,感恩, 作为人的一种精神境界,一种高尚情操,一种生活态度和一 种人际交往的规范,在当今社会,越来越被现代人所重视, 呼唤感恩回归,呼唤感恩教育,已成为全社会的迫切需求。 上海市教委在新版的中学生守则中增加了“学会感恩” 条款,这正是教育顺应时代要求、服务社会的体现。那么如 何唤回曾经已被忽视在角落里的感恩教育呢?如何让每一 个学生“常怀感恩之心”,感恩自然、感

39、恩社会、感恩教师、 感恩父母、感恩一切曾经帮助过自己的人,这是未成年人思 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值得我们每一个德育工作者深 入思考的问题。 在对当前中小学生思想道德状况的调查中我们发现,目 前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的感恩意识淡薄、家庭和社会责任感弱 化,他们对父母要求多,替父母分忧少;对老师挑剔多,尊 重理解少;关心同学少,对自己考虑多;对社会抱怨多,客 观分析少这些现象,已成为新形势下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潜在危机,同时也折射出学校德育工作的欠缺和不足。 学校作为青少年道德教育的主要阵地,必须把“感恩教育”作为德育教育的切入点,精心培育学校的“感恩文化”, 对学生实施全方位的“感恩教育”。让学生

40、从爱父母、爱老 师、爱同学、爱身边人的开始,对给予自己关怀和帮助过的 人抱有感激之心,使“滴水之恩当报涌泉”的情感在每一个 学生心目中生根、开花、结果。并以此增强学生的报恩意识、责任意识、奉献意识,激发他们奋发进取、刻苦学习、报效 祖国、奉献社会的历史使命感,培养他们高尚的道德情操,努力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实施感恩教育,培育感恩文化,是基于新课程理念下的德育载体的创新。它的取向性在于让师生知恩图报,不忘祖国之恩、共产党之恩、社会之恩、自然之恩、知遇之恩、养育之恩、帮扶之恩。它的哲理性在于让师生懂得奉献与索取、施惠与受惠之间的辨证关系;让师生把握“在雨天为他人送伞,将来也不遭雨淋”的做人道理

41、;让师生知晓送人玫瑰,手有余香所蕴含的处事哲学;让师生领悟只有心怀感恩,才能滋润生命的人生真谛。 二、课题研究意义目前小学生缺乏感恩意识,他们对周围的一切熟视无睹, 麻木不仁,觉得家长以及他人给予他们的都是理所应当的. 不会感激、不会感动、不懂关心;甚至骄横、自私、懒惰。 1、通过研究,探索出新形势下对学生开展感恩教育的 有效途径及方法。 2、通过研究唤醒学生的感恩意识,促进他们相互信任, 学会尊重, 从生活的点点滴滴之中懂得关爱他人, 感激生活。 3、通过研究,使学生发自内心感激生活,学会感恩。4、感恩教育是一项围绕“情感态度、价值取向”这一核心,以“学生、活动和体验”为中心的树人育德工程,

42、实施感恩教育必须坚持着眼人的素质,突出学生主体性,实现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要淡化纯理论的灌输,重视激发学生的内在感悟,引领他们追求良好的道德境界,完善健康的人格。5、建立对自我、学校、家庭和社会的责任心,报答父母,奉献社会,报效祖国,成为德才兼备的合格人才,力求让学生彻底摒弃不良思想及行为,激励他们奋发学习,立志成才。6、近几年来,由于社会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学校教育体制的缺陷,家长的无节制的宠爱等各方面原因,使得大部分青少年缺乏感恩意识,只懂得索取,不懂得回报,特别是民工学校的孩子,更是缺失感恩教育,因此,感恩逐步提上教育日程。对增强学生的感恩意识,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起到一定的作用。通

43、过研究,更新民工学校教师教育观念,促进教育方法的改变,强化道德教育的重要。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快速推进,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逐渐深入人心,“着眼于民工学校学生的全面成长,促进学生认知、情感、态度与技能等方面的和谐发展”日益成为人们的共识。7、力求找到学校、家庭、社会三者形成教育合力的新路子。学校、家庭、社会互相结合,形成教育社会一体化。三、感恩教育的内涵 “感恩”在牛津字典中的定义是:“乐于把得到好处 的感激呈现出来且回馈他人。”感恩教育是一种以人性唤起 人性的情感教育,是一种以德报德的道德教育。感恩与“图 报”是社会上每个人都应该有的基本道德准则,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通过感恩教育,让学生

44、懂得对生活和对别人 心存感激,学会理解关爱他人,培养他们与人为善、与人为 乐、乐于助人的良好品德。 感恩是一种处世哲学,是生活中的大智慧;感恩是结草 衔环,是滴水之恩涌泉相报;感恩不是为求得心理平衡的片 刻答谢,而是发自内心的无言回报。千百年来,先哲谆谆教 诲我们,感激生活,知恩图报。只有心存感恩的人,才懂得 生活、懂得幸福。 当人们怀着深深的敬仰之情,询问当代科学大师霍金,是什么精神使他被困在轮椅上 30 多年却始终未停止过深邃的科学思考,并在科学领域创造了辉煌业绩时,霍金缓缓抬起手臂,用不灵便的手指,艰难地敲击着胸前的键盘,在宽大的投影屏幕上清晰地显示出这样一行字:“我有一颗感恩的心。”美国盲人作家海伦凯勒一生只享受了19个月的光明,较之一般人,她遭遇了更多的不幸。可她却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