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六年级语文课内阅读练习.doc

上传人:豆**** 文档编号:28426135 上传时间:2022-07-28 格式:DOC 页数:102 大小:2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课内阅读练习.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2页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课内阅读练习.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课内阅读练习.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六年级语文课内阅读练习.doc(102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Four short words sum up what has lifted most successful individuals above the crowd: a little bit more.-author-date苏教版六年级语文课内阅读练习苏教版六年级语文课内阅读练习第二课 三亚落日 阅读练习(一)时光悄悄地溜走,暑气跟着阵阵海风徐徐地远离。夕阳也渐渐地收敛了光芒,变得温和起来,像一只光焰柔和的大红灯笼,悬在海与天的边缘。兴许是悬得太久的缘故,只见它慢慢地下沉,刚一挨到海面,又平稳地停住了。它似乎借助了大海的支撑,再一次任性地在这张硕大无朋的床面上顽皮地蹦跳。大海失去了原色,

2、像饱饮了玫瑰酒似的,醉醺醺地涨溢出光与彩。人们惊讶得不敢眨眼,生怕眨眼的那一瞬间,那盏红灯笼会被一只巨手提走。我瞪大双眼正在欣赏着,突然那落日颤动了两下,最后像跳水员那样,以一个轻快、敏捷的弹跳,再以一个悄然无声、水波不惊的优美姿势入了水,向人们道了“再见”。 1. 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收敛( ) 兴许( ) 涨溢( ) 似乎( )2. 用横线和浪线分别画出选文中的比喻句与拟人句,再分别造一个句子。比喻句 拟人句 3. 选段中作者分别把落日比作 ,生动而形象地写出三亚落日的优美情景。选段中“不敢眨眼”、“生怕”、“瞪大双眼”等词语,表达了作者对三亚落日景象 和 的情感。阅读练习(二)活跃了一

3、天的太阳,依旧像一个快乐的孩童.它歪着红扑扑的脸蛋,毫无倦态,潇潇洒洒地从身上抖落下赤朱丹彤,在大海上溅出无数夺目的亮点. 于是,天和海都被它的笑颜感染了,金红一色,热烈一片。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依旧( ) 夺目( ) 感染( )2、照词语的组成方式,仿写词语。红扑扑(ABB式且表示颜色) 、 、 潇潇洒洒(AABB式) 、 、 3、这段话通过一系列的动词,如“ ”、“ ”、“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它的“快乐”和“淘气”。4、落日是美丽的,那么,初升的朝阳,中午的太阳会是什么样的 请你仔细观察,展开想象,也采用拟人手法来描绘。初升的朝阳: 中午的太阳: 阅读练习(三)三亚在海南岛的最南端,

4、被蓝透了的海水围着,洋溢着浓浓的热带风情。蓝蓝的天与蓝蓝的海融成一体,低翔的白鸥掠过蓝蓝的海面,真让人担心洁白的翅尖会被海水蘸蓝了。挺拔俊秀的椰子树,不时在海风中摇曳着碧玉般的树冠。海滩上玉屑银末般的细沙,金灿灿、亮闪闪的,软软地暖暖地搔着人们的脚板,谁都想捏一捏,团一团,将它揉成韧韧的面。 1、这段话写到了 、 、 、 、 等许多景物,它们汇成了一幅迷人的热带风情图。蓝透了、碧玉般、玉屑银末般、金灿灿等词语写出了景物的 和 。2、用“”画出文中一个比喻句。这个句子把_比作了_。3、“真让人担心”、“谁都想”等心理描写,表达了作者 之情。4、我们祖国风光秀丽,三亚在我国的海南省,有“东方夏威夷

5、”的美称。我国还有许多风景名胜也都吸引着国内外游客,如_、_、_等。5、给加点字注音:玉屑银末( ) 收敛( )树冠( )兴许( )似乎( ) 玫瑰( ) 涨溢( ) 悄然无声( ) 6、这段话生动形像地写出海天之蓝、椰树的挺拔俊秀、鸥之白、沙之细亮第三课 烟台的海阅读练习(一)冬天,深褐色的海面显得很凝(nng nn )重。来自西伯利亚的寒流经常气势汹汹地掠过这片海域。小山似(sh s)的涌浪像千万头暴怒的狮子,从北边的天际前赴后继、锲(qi q)而不舍地扑向堤(d t)岸,溅起数(sh sh)丈高的浪花,发出雷鸣般的轰响,有时竟把岸边数百斤重的石凳掀到十几米远的马路中央。每到这巨浪拍岸的日

6、子,许多烟台人和外地的游客,纷纷顶着寒风跑到岸边,观赏这(蔚慰)为壮观的景(象 像)。还有的不顾被浪花打湿衣服,站在岸边,以那数丈高的浪花作背景拍照留(恋念),形成一道壮丽的风景线。1、选择正确的读音或生字2、“有时竟把岸边数百斤重的石凳掀到十几米远的马路中央。”从句中“数百米重”“十几米远”你体会到_ 。“竟”你读出了作者的 之情。3、如果把烟台的海比作一个人,那么,春天烟台的海就像个 ,夏天的海 。而冬天烟台的海仿佛 43、这段话中把涌浪比作_和_。5、烟台的海就是山东烟台北面的 。6、读了“小山似的涌浪”“发出雷鸣般的轰响”,你分别想到 和 这两个成语。7、根据语境,理解“寒流”一词的意

7、思。来自西伯利亚的寒流经常气势汹汹地掠过这片海域。 “寒流”是指 。爷爷去世的噩耗传来,小华的心中立刻涌起一阵寒流。“寒流”是指 。8、这个片段中“前赴后继”一词充分表现了 ,一个“掀”字让你感受到 。9、片段中作者把小山似的涌浪比作千万头暴怒的狮子,你还可将小似的涌浪比作什么?请你发挥想象将下列句子写完整。小山似的涌浪像千万头暴怒的狮子,像_ _ _像_ _ _阅读练习(二)夏天,来自南太平洋的风使许多南面临海的城市感到湿漉漉的,而这股带着潮气的风经过胶东半岛崇山峻岭的阻拦,过滤,到达北面临海的烟台时,只剩下凉爽和惬意。因此,夏日烟台的海常常水平如镜,宛如一个恬静、温柔的少女。清晨,太阳像被

8、水冲洗过的红色气球,飘飘悠悠地浮出水面,海面上拖着长长的倒影,每一次的海边日出都使人如痴如醉。傍晚,平静的海面倒映着万家灯火,岸边的石凳上坐满了游人,他们脚下,是海浪与堤岸的呢喃细语。1、 用“ ”划出这段话中的比喻句。这一句把太阳比作红色气球,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夏季烟台的海的 的特点。2、“海浪于堤岸的呢喃细语”这是把海浪、堤岸当作人来写的。“呢喃细语”的意思是: 3、作者抓住 、 、 、 四个方面具体描写了夏季烟台的海的景象,这个季节烟台的海给人的印象是 。4、品读描写日出的句子,你认为作者写日出的目的是突出“恬静”的感觉,让人如痴如醉。5、划出不恰当的音或字。气势(凶凶 汹汹) 水平如(镜

9、 静) (甜 恬)静 崇山(俊 峻)岭 嬉(x xi)戏惬(qi qi)意 掠(l n)过 湛(zhn shn)蓝 起锚(mo mio)第四课 记金华的双龙洞阅读练习(一)内洞漆黑一片,什么都看不见。虽然工人们提着油灯,也只能照见小小的一块地方,余外全是昏暗,不知道有多么宽广。工人高高举起汽油灯,逐一指点洞内的景物。首先当然是蜿蜒在洞顶的双龙,一条黄龙,一条青龙。我顺着他的指点看,有点像。其次是些石钟乳和石笋 这是什么 那是什么 大都依据形状想象成神仙 动物以有宫室 器用 名目有四十多 这些石钟乳和石笋,形状变化多端,再加上颜色各异,即使不比做什么,也很值得观赏。在洞里走了一转,觉得内洞比外洞

10、大得多,大概有十来间房子那么大,泉水靠着右边缓缓地流,声音轻轻的,上源在深黑的石洞里。1、石笋的“笋”字用音序查字法,应查字母;用部首查字法应查,再查画。2、在文中的空白处加上标点符号。3、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观看( ) 黑暗( )4、用“”画出写内洞很黑的句子。 5、用“”画出写内洞很大的句子。6、结合短文内容,你能说说金华双龙洞名字的由来吗?7、洞内石钟乳、石笋众多,造型奇特、颜色各异,你能想象其中的两种也将它们比做什么吗?第一种: 第二种: 8、读了这段话后,我知道作者抓住内洞的 三个方面,其中着力描写了内洞景物的 ,一是“形奇”, ;二是“色奇”, ,三是 。 9、从画线的句中

11、,你体会到什么?阅读练习(二)在洞口抬头望,山相当高,突兀森郁,很有气势。洞口像桥洞似的,很宽。走进去,仿佛到了个大会堂,周围是石壁,头上是高高的石顶,在那儿聚集一千或八百人开个会,一定不觉得拥挤。泉水靠着洞口的右边往外流。这是外洞。 在外洞找泉水的来路,原来从靠左边的石壁下方的孔隙流出。虽说是孔隙,可也容得下一只小船进出。怎样小的小船呢?两个人并排仰卧,刚合适,再没法容第三个人,是这样小的小船。船两头都系(x j)着绳子,管理处的工人先进内洞,在里边拉绳子,船就进去,在外洞的工人拉另一头的绳子,船就出来。我怀着好奇的心情独个儿仰卧在小船里,自以为从后脑到肩背,到臀部,到脚跟,没有一处不贴着船

12、底了,才说一声“行了”,船就慢慢移动。眼前(昏 晕)暗了,可是还能感觉左右和上方的山石似( sh s )乎都在朝我挤压过来。我又感觉要是把头(稍 捎)微抬起一点儿,准会撞破额角,擦伤鼻子。大约行了二三丈的水得程吧,就登陆了,这就到了内洞。1、在括号内划去不正确的读音或字。 2、文中怎样描写小船的小?用“”划出。3、文中哪些句子写出了我经过孔隙时的感受?用“” 4、解释加点的字。颜色各异( ) 变化多端( ) 或浓或谈( )5、读句子完成填空。、怎样小的小船呢?两个人并排仰,刚合适,再没法容第三个人,是这样小的小船。这话采用了 的修辞方法。、无论花朵的叶子,都比盆栽的杜鹃显得有精神。这句话采用了

13、 的修辞方法。、洞口像桥洞似的,很宽。这句采用 的说明方法。、在那里聚集一千或是八百人开会,一定不觉得拥挤。这话采用了 的说明方法。6、写四个描写大海的四字词。 、 、 、 7、假如你是双龙洞的小导游,请你根据短文的描述,展开合理的想象,设计“外洞”或“孔隙”的解说词: 第五课 卢沟桥烽火阅读练习(一)1937年7月7日深夜,星光暗淡,万籁俱寂。一支全副武装的日本军队,偷偷地向卢沟桥摸来。驻守在卢沟桥的中国军队发现了敌情,便大声喝(h h)问:“谁?口令!”一个日本军官气势汹汹地说,他们有一个士兵失踪了,要到宛平城内去“搜查”。这显然是蓄谋已久的挑衅(xn xn)行为。面对敌人的无理要求,守桥

14、的中国士兵当(既 即)严词拒绝。日军恼羞成怒,首先向中国军队开起火来。“嗒嗒嗒”密集的机关枪子弹倾(泄 泻)在卢沟桥面上。中国守军立即开枪还击。但由于众寡悬殊,守桥部队伤亡较大,只得暂时退守大桥东头的宛平县城。第二天凌晨,日军向宛平城发动进攻。早有防备的中国守军同仇敌忾,奋起还击,打得日本鬼子人仰马翻。日寇吃了亏,便拉来大炮。随着震耳欲聋的炮声,宛平县城的东门和西门被炸开了。日本鬼子端着上了刺刀的步枪,“呀呀”吼叫着,疯狂地向县城扑来。英勇的中国守军举起明晃晃(hung hung)的大刀,冒着敌人的炮火,在杀声中冲出了县城。大刀向鬼子们头上砍去,顷刻间刀光闪闪,鲜血(xi xu)四(渐 溅)。

15、在硝烟和火光中,日寇被杀得哭爹喊娘,狼狈而逃。1、在括号中选择正确的汉字或拼音。2、先解释点的字,再写出词语的意思。同仇敌忾:万籁俱寂:震耳欲聋:严词拒绝:众寡悬殊:3、从 可以看出“事变”的发生完全是日本侵略者早有预谋,精心策划的?4、从 可以看出日本侵略军蛮横无理,不可一世的狰狞面目,看出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本质。5、从 可以体会我国守军不畏强敌,奋勇抗击侵略者的英雄气概。6、从 可以体会到在威武不屈的正义之师面前,侵略者遭到惨败的可耻下场?7、文中画线的句子和加点的词语写出了中国守军 的气势,与众不同的中国守军 , 的英雄气概。8、写出与“顷刻间”意思相近的词语: 、 、 9、仿写词语,(

16、成语中有动物)例:狼狈而逃 、 、 10、读准字音。 魔爪(zho zhu) 咽(yn yn)喉 当(dng dng)天 如火如荼(t ch)第六课 半截蜡烛 阅读练习(一)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这时候,大儿子杰克慢慢地站起来,“天真冷。我到柴房去搬些柴来生个火吧。”说着,伸手端起烛台朝门口走去,屋子顿时暗了许多。中尉快步赶上前,(厉 历)声喝(h h )道:“你不用蜡烛就不行吗?”一把夺回烛台。孩子是懂事的,他知道,厄( )运即将到来了。在斗争的最后时刻,他从容地搬回一捆木柴,生了火,默默地坐待着。烛焰摇(曳 叶),发出微弱的光,此时此刻,它仿佛(f f)成了屋子里最可怕的东西。伯诺德夫人的心

17、提到了嗓子眼上,她似(s sh)乎感到德军那几双恶狼般的眼睛正盯在越来越短的蜡烛上。1、在括号里选择正确的读音和词语 ,用“”画出来。2、将下列句子改为陈述句。你不用蜡烛就不行吗? 3、理解文中画横线句子的含义。时间每过去一秒,危险就增大一分,从微弱的烛光中我们感受到 。4、厄运是什么意思?本文指的是什么? 5、面对着越来越短的蜡烛,杰克会想些什么呢?写出杰克的心理活动。 阅读练习(二)(猛然、突然),小女孩杰奎琳娇声地对德国人说道:“司令官先生,天晚了,楼上黑,我可以 拿一盏灯上楼睡觉吗?”少校瞧了瞧这位可爱的小姑娘,说:“当然可以。我家也有一个你这么大的小女儿。”杰奎琳(镇定、镇静)地把烛

18、台端起来,向几位军官道过晚安,上楼去了。正当她踏上最后一级楼梯时,蜡烛熄灭了。 1、划去括号里使用不当的词。2、照样子写词。瞧了瞧 :3、“娇声”意思是 ,杰奎琳“娇声”对司令官说话是因为 4从杰奎琳的举动中,你体会到什么? 。5、当杰奎琳把蜡烛拿到楼去,伯诺德夫人心里可能在想: 。第七课 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 阅读练习(一)聂荣臻将军知道后,立即叫前线部队把孩子送到他那里去。他对战士们说:“虽然敌人残忍地杀害了我们无数的同胞,但这两个孩子是无辜的,她们是战争的受害者。我们一定要好好地照料,决不能伤害日本人民和他们的后代。”两个日本(弧 孤)女很快被送到了指挥部。聂将军先(抱 报)起不满周岁的小

19、妹妹,看到她的伤口包扎(z zh)得很好,便马上让警卫员去老乡家给她找奶吃。然后,又慈爱地拉过那个大一些的女孩,亲切地问她叫什么名字。这个女孩叫美穗子,她不会说中国话,只是不停地说 妈妈死了 妈妈死了 聂将军见这孩子两眼里流露出惊恐的神色,就拿过一个洗干净的梨子,和蔼地说 这梨洗干净了 吃吧 美穗子见聂将军和善可亲,便接过梨慢慢地吃起来。开饭的时间到了,聂将军把美穗子拉到(怀 杯)里,用小勺一口一口地给她喂饭。几天以后,美穗子一点也不拘束了,她用小手拽着将军的马裤,(跟 根)着将军跑前跑后,可亲热啦!1、在文中空白处加上标点。2、在括号里用自己喜欢的符号选择正确的读音或汉字。3、读一读,理解带

20、点词语的意思,并联系课文体会画横线部分所含的思想感情。4、读了这两节,我觉得聂将军是一个 和 的人。5、这段话主要讲 。6、聂将军就是十大元帅之一的_。7、从 、 、 、 等四件事,从这我感受到聂将军是个 的人。8、从文中找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慈祥( ) 和善( )惊谎( )拘谨( )9、仿照文中例句,用“先然后”写一句话。 10、如果你是四十年后来看望聂将军的美穗子,你最想对聂将军说: 第九课 词两首1、选择正确读音 脊(j j)梁 蒙(mng mng)骗2、渔歌子出现的颜色有 、 、 ,诗中“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表现了 。3、选择引号的用法。表示特定的称谓 特殊含义 表示否定、

21、讽刺 引用别人说过的话。日本人民称他是“活菩萨”,是“中日友谊的使者。”( )信中说:“中国人民决不以日本士兵及日本人民为敌”( )蝙蝠是用耳朵“听”到没有声音的物体。( )少数同学抄别人的作业,是值得“表扬”的( )4、烟台的海按照总分总的结构来写的,既写景,又写人,景人交融。文章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得语言凝练,生动形象,增强了表达的效果。第十课 螳螂捕蝉 阅读练习(一)少年说:“花园里有一棵树,树上有一只蝉。蝉高高在上,悠闲地叫着,自由自在地喝着露水,却不知道有只螳螂在它的身后。那螳螂拱着身子,举起前爪,要去捕蝉,却不知道有只黄雀在它的身后。”吴王夸奖说:“你看得真仔细!那黄雀要

22、捉螳螂吗?”少年接着说:“是的,黄雀伸长脖子正要啄食螳螂,却不知道我拿着弹弓在瞄准它呢。蝉、螳螂、黄雀,它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呢!”听了少年这番话,吴王恍然大悟,他说:“你讲得太有道理了!”于是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1、这段文字选自课文 ,后来这个寓言故事演变成一句成语: ,告诉我们 。2、根据短文内容填空。蝉眼前的利益是露水,身后的祸患是螳螂;螳螂眼前的利益是蝉,身后的祸患是黄雀;黄雀眼前的利益是螳螂,身后的祸患是少年拿着弹弓。蝉、螳螂、黄雀三者的共同点是 。3、听了少年这番话,吴王恍然大悟,他悟出了什么? 4、你想夸夸这个少年吗?试试看。 第十三课 海洋2

23、1世纪的希望阅读练习(一)你知道吗?当飞上太空的宇航员回眸我们的地球时,他们发现,地球是茫茫宇宙中一颗美丽的蓝色“水球”。蔚蓝色的海洋,波涛汹涌,无边无际。自从人类社会诞生以来,人与海洋的关系就非常密切。海洋给人类提供了航行的便利;它慷慨地给予人类丰富的水产品和每日不可缺少的食盐。但是,海洋发起脾气来,也会无情地( )船只,( )海堤,( )沿海的城镇,给人类带来可怕的灾难。 千百年来,人们热爱海洋,又敬畏海洋。在喜怒无常的海洋面前,人们只能 “望洋兴叹”。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反义词。近:诞生 ( ) 便利 ( ) 回眸 ( ) 反:密切 ( )慷慨 ( ) 丰富 ( )2、把下面的词语正确

24、填写到短文中的括号内。毁灭 掀翻 冲垮3、按要求写词语:描写海水浪大: 、 、 、 描写海面宽广: 、 、 、 4、概括这段文字主要内容: 5、海洋的“喜”表现在 。 。海洋的“怒”表现在 6、“海洋-21世纪的希望”中破折号的作用是 。7、 “望洋兴叹”意思是: 。写出“望洋兴叹”的两个近义词: 。用“望洋兴叹”造句。 阅读练习(二)科学家发现海洋是个聚宝盆它蕴藏(cang zang )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煤 铁铜锡锰硫等目前陆地上的煤、石油等矿藏(zng cng ),由于长期开采,已越来越少,世界上许多地方都在闹“能源危机”。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人类便把目光转向海洋,致力于海洋矿产资源的开发。

25、如今,一座座海洋石油平台已(矗立 屹立 耸立)在海涛之中,一艘艘海洋考察船已驶向大洋深处,新近的海洋探测器已潜入深海大显神威。1在文中方框内加上标点。2画出括号里不正确的读音和词语。3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说为什么海洋是个聚宝盆? 4这一自然段的段意是: 。5你心中未来的海洋是什么样子的?结合课文内容,说一说,写一篇短文第十四课 学会合作阅读练习(一)怎样才能卓有成效地合作呢?你一定在音乐厅或电视里看到过交响乐团的演奏吧,这可算得上是人与人合作的典范呢了。你瞧,指挥家轻轻一扬手里的指挥棒,悠扬的乐曲便从乐师的嘴唇边、指缝里倾泻出来,流向天宇,也流进人们的心田。是什么力量使上百位乐师,数十种不同

26、的乐器合作得这样完美和谐?我想,这主要是依靠高度统一的团体目标和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每个人必须具有的协作精神。1. 写出下列词的近义词。典范( ) 倾泻( ) 和谐( )2. 在括号里填写合适的词。( )的乐曲 ( )的力量 ( )的目标 ( )的精神3. 说说文中两个问句的作用。 4. 从这个事例中,你明白了什么? 。5、把“这是非常宝贵的人生道理,我们应该牢牢记住。”改成反问句。 阅读练习(二)我们任何人在这个世界上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都要和周围的人发生各种各样的关系。你是学生就要和同学一起学习一起游戏共同完成学业你是工人就要和同事一起做工共同完成工厂的生产任务你是军人就要和占有一起生活一起训练

27、共同保卫我们的祖国总之,不论你从事什么职业,也不论你在何时何地,都离不开与别人的合作。1、加上合适的标点。2、无论你是、还是都离不开与别人合作。3、这段话是 的构段方式,你认为哪一句作中心句最好,用“ ”标出。4、请你假设其它职业,用一两句话简洁地表述“离不开与别人的合作”这一内容。 5、学习本段表达方法,仿写一段话,并用上“总之”。 第十五课 天游峰上的扫路人 阅读练习(一)、天游峰武夷山第一险峰。九百多级石梯,像一根银丝从空中抛下来,在云雾中飘飘悠悠,仿佛风一吹就能断掉似的。那天,我终于顺着这根银丝上了峰顶,心里好不得意。、老人引我进了他的小屋,为我沏了一杯浓茶。茶,很热,很香,仿佛一股暖

28、流,很快沟通了我们俩的心灵。、“如今游客多,您老工作挺累吧?” 。、“不累,不累,”他 说,“我每天早晨扫上山,傍晚扫下山,扫一程,歇一程,再把好山好水看一程。”他说得轻轻松松,自在悠闲。、我抬头望了望在(幕 暮)色中顶天立地的天游峰,上山九百多级,下山九百多级,一上一下一千八百多级。那层层叠叠的石阶,常常使游客们气喘吁吁,大汗淋漓,甚至(忘 望)而却步,半途而(反 返)。可是这位老人每天都要一级一级扫上去,(在 再)一级一级扫下来我不禁倒抽了一口气。 1、划去不正确的字。2、请写出下列破折号的作用。、天游峰武夷山第一险峰。、在一片静寂中,我隐约听见“哗哗”的声音3、文中“一级一级扫下来我不禁

29、倒抽了一口气”省略号的作用是。4、在文中空白处填上恰当的提示语。5、望着险峻的天游峰,游客会有三种表现,请用三个成语写出他们的不同表现。第一种 第二种 第三种 3、登上了顶峰,一定会使人想到唐代诗人杜甫写的望岳诗句会 4、“我不禁倒抽了一口气”中的“禁”应该读,“我不禁倒抽了一口气”那是因为作者 5、这段话中,、这两个词写出了游人爬山很吃力的样子;、这两个词写出了游人畏难的情绪。6、“仿佛一股暖流,很快沟通了我们俩的心灵。”从老人的话中,“我”明白了什么? 7、仿写句子,我不禁。8.你觉得老人每天这么干活真的像他说的“不累”吗?老人为什么说不累? 9、细读、两小节,思考下列问题。为了描写天游峰

30、的高与险,作者采用的下列表现方法:运用形象的比喻像一根银丝从空中抛下来;运用具体的数字上山九百多级,下山九百多级,一上一下一千八百多级。;运用侧面的烘托那层层叠叠的石阶,常常使游客们气喘吁吁,大汗淋漓,甚至望而却步,半途而返。运用生动的感受仿佛风一吹就能断掉似的。10、“那天,我终于顺着这根银丝上了峰顶,心里好不得意。”的“好不得意”意思是 。阅读练习(二)借着淡淡的星光,我仔细打量了他:( )的脸,面色( ),( )的眉毛下,一双( )的眼睛炯炯有神。 您老有60岁了吧老人摇摇头,伸出了七个指头,然后悠然地说:“按说,我早该退休了。可我实在离不开这里:喝的是雪花泉的水,吃的是自己种的大米和青

31、菜,呼吸的是清爽的空气,而且还有花鸟作伴,我能舍得走吗?”我紧紧抓住他的双手说 30年后 我再来看您 30年后 我照样请您喝茶 说罢 老人朗声大笑 笑声惊动了竹丛的一对宿鸟,它们扑稜稜地飞了起来,又悄悄地落回原处。这充满自信、豁达开朗的笑声,一直伴随我回到住地。1、在文中空白处加上标点。2、在文中括号内填上合适的词。3、文中划画的句子是对人物的 描写,从中你体会到老人 4、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分别表达了“我”怎样的思想感情。 5、这个片断中,你看出老人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6、辩论:正方:天游峰的扫路人工作不累,生活不苦。反方:天游峰的扫路人工作苦,生活累。第十六课 最大的麦穗 阅读练习(一)苏格

32、拉底的弟子们听了老师的话,悟出了这样一个道理:人的一生仿佛也在麦地中行走,也在寻找那最大的一穗。有的人见到了颗粒饱满的“麦穗”,就不失时机地摘下它;有的人则东张西望,一再地错失良机。当然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这才是实实在在的。1、加引号的麦穗指: 。 “最大的追求”指的是 ;“眼前的一穗”指的是 。2、写出对最后一句话的理解: 3、写一句关于“机遇”的名人名言。阅读练习(二)地里到处都是大麦穗,哪一个才是最大的呢?弟子们埋头向前走。看看这一株,摇了摇头;再看看那一株,又摇了摇头。他们总认为最大的那一穗还在前面呢。虽然,弟子们也试着摘了几穗,但并不满意,便随手扔掉了。他们总以为机会还很多,完全没有必要过早地定夺。弟子们一边低着头往前走,一边用心地挑挑拣拣,经过了很长一段时间。1、这段话主要写了弟子们弟子们找最大一穗的经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