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历史高考二轮专题复习测试:板块综合提升(二) .doc

上传人:荣*** 文档编号:2835407 上传时间:2020-05-09 格式:DOC 页数:49 大小:35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届历史高考二轮专题复习测试:板块综合提升(二)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2020届历史高考二轮专题复习测试:板块综合提升(二)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届历史高考二轮专题复习测试:板块综合提升(二)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届历史高考二轮专题复习测试:板块综合提升(二) .doc(49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板块综合提升(二)一、中外近代化历程的比较1近代化开始的社会背景不同(1)西方近代化是在本国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产生并发展的前提下开始的。(2)中国近代化是在西方列强逐步加紧侵略的情况下逐步开始的。2近代化的过程不同(1)西方近代化的基本过程1417世纪,欧洲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使人们逐渐摆脱了教会的束缚和控制,推动了欧洲向近代化社会的转变。18世纪的启蒙思想使人们进一步摆脱了封建专制和宗教愚昧的束缚,成为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武器。英、法、美等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18世纪中期起,工业革命迅速扩展,大机器生产方式确立,欧美国家相继实现工业化

2、。精神制度器物(2)中国近代化变革:外国侵略之下19世纪60年代起,洋务派开展了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先后爆发了学习西方政治制度的维新变法运动和辛亥革命,结束了专制制度,但真正的民主共和没有实现。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爆发了要求民主与科学的新文化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器物制度精神3领导阶级和目的不同(1)西方的近代化无论是思想革命、政治革命还是工业革命,领导阶级都是资产阶级。其目的都是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建立和巩固资产阶级统治。(2)中国的近代化中出现的新思潮以及洋务运动的领导阶级是地主阶级,其目的是维护清王朝的封建统治;而维新变法运动及辛亥革命由资产阶级维新

3、派和革命派分别领导,其目的是发展资本主义和建立资本主义制度。4中外近代化的阻力不同(1)西方近代化的阻力主要是本国的封建制度以及封建经济,所以近代化的主要任务就是反对封建专制和封建神学以实现民主政治;反对封建经济制度,进行工业革命,实现生产力的飞跃;反对封建思想,提出自由、平等、法治、民主的资产阶级新思想。(2)中国近代化的阻力不仅有本国的封建势力,还有外国侵略势力,所以中国实现民主化、工业化的前提是推翻外国的侵略,实现国家的独立。针对练(2019平顶山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世纪英国各阶层妇女都积极参与各项社会民主改革运动,并通过各种妇女组织和报刊,形成群众性的妇女论坛,尤

4、其是19世纪最后20年,妇女组织迅速发展,有关妇女问题的杂志激增使许多妇女勇敢地向传统挑战无论是参与社会政治改革,还是着手解决社会问题,从宪章运动到19世纪末的各妇女组织的活动,最终都涉及妇女的民主平等权问题因为,19世纪自由主义强调的是温和的渐变,所以,从表现形式上,当时的英国妇女运动表现出温和性、渐进性政党把女权运动作为政治斗争、派别斗争的一个筹码。他们利用领导运动的中上层妇女来影响或控制女权运动整个19世纪,她们在政治、法律、家庭、社会上的地位不断提高,妇女财产法的通过,正是女权运动的重大突破。 材料二鸦片战争之后,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要求女性权利的呼声日趋高涨外国人对于中国近代妇

5、女问题的关注和提出的话题都统一于使中国福音化和西方化的目的。他们一方面介绍欧美妇女的生活状况,另一方面则集中对中国妇女的缠足、女学等方面提出批评经过了甲午之败、庚子之难、辛亥革命和袁世凯复辟,中体西用论全面破产,到了五四时期,近代中国终于确认了对西方文明的全面认同和对几千年来传统文化价值观的全面否定在“保国”、“保种”、“保教”的要求下,维新派提倡废除缠足、兴办女学,是为了救亡图存,提高整体国民素质最终达到富国强兵、实现民族解放的目的。在女性解放运动中,男性掌握了绝对的领导权和话语权“中国文化重人,并非尊重个人价值和个体的自由发展,而是将个人融入群体,强调五伦,强调人对于宗教和国家的义务”。所

6、以女性解放运动越来越融入近代民族解放的大潮中去。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英国女权运动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与英国女权运动相比,中国近代女权运动的不同之处,并分析其影响。答案:(1)各阶层妇女的广泛参与;妇女组织与宣传媒介相结合;受工业化与政治民主化的推动;争取自由、平等权成为主题;表现出温和性、渐进性;受到男性组织或党派活动制约。 (2)不同之处:在西方文明冲击下兴起;具有爱国救亡色彩;男性掌握了绝对的领导权和话语权;更多的是强调女性作为国民的义务而非权利。影响:有利于妇女地位的提升;有利于近代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有利于社会习俗的变革;有利于提

7、高整体国民素质;推动了救亡运动的发展;忽视了女性个人的自由和权利的要求。二、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西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环境的比较项目中国西方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独立自主的资本主义社会国内环境政府地主阶级掌握国家政权,封建政府限制资本主义的发展规模,征收重税资产阶级掌握国家政权,鼓励资本主义的发展,实行自由主义市场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和关卡林立,阻碍了国内市场的发展商品经济发达,国内市场统一技术依赖西方技术,国内人才不足教育发达,技术先进资金缺乏原始资本积累,资金匮乏拥有雄厚的资金保障,金融业发达国际环境缺乏国际市场的开发,海外利益无法得到政府的保护拥有广阔的海外殖民地针对练(2019淄博模拟)

8、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868年,日本明治政府通过战争的方式,推翻了幕府的统治。随后,又推行“废藩置县”,完成了中央集权,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政治条件。1870年12月,明治政府成立工部省,接管了幕府和各藩经营的矿山和工场,创办官营企业。1873年,内务省利用国家资金,创办近代“模范工场”,以推动私人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1881年,明治政府又设立了农商务省,对官营主义和干涉主义进行了反省,开始将大批官营企业出售给民间人士经营。此后,日本出现了工业革命的热潮。 摘编自冯玮日本通史 材料二自19世纪60年代开始,清政府陆续以官办及官督商办、官商合办形式办了一批近代企业,垄断了纺织、航运、煤矿等

9、部门。进入80年代,这些企业大多经营困难。1895年7月,清政府确定了“恤商惠工”的基本经济政策。1898年,又颁布振兴工艺给奖章程,设农工商总局。1903年,清政府正式设立商部,以爵赏为核心,颁布了一系列有关工业、商业、矿山、铁路、商会的奖励章程和法令。在此期间,出现了“民之投资于实业者若鹜”的局面。 摘编自汪敬虞主编中国近代经济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英国相比,日本近代工业化启动的特点,并简析19世纪末日本工业化迅速发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政府与日本明治政府在发展经济上的相似做法,并简析其影响。 (3)以明治政府和清政府为例,说明政府在发展

10、经济中应重视的问题。答案:(1)特点:自上而下的方式;政府积极推动(或政府创办官营企业和示范企业);缺乏民主政治的保障;具有后发优势。原因:推翻幕府统治,扫除了发展障碍;国内统一市场的形成;政府鼓励和扶持资本主义的政策;战争赔款为工业发展提供了资本。(2)做法:成立经济管理部门;制定经济政策鼓励发展近代工业;由直接投资办厂逐渐转向鼓励民间投资。影响:突破了传统的重农抑商政策;有利于抵御西方的经济侵略;有利于调动民间投资的热情,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高了民族资产阶级的地位;推动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的转型(或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3)根据时代发展变化适时调整经济政策。重视私营经济的发展,

11、调动各种积极因素发展经济。三、新航路开辟、两次工业革命对中国产生的影响1新航路开辟(1)经济上原产于美洲的甘薯、玉米等农作物传入中国并得到推广,大幅度提高了粮食总产量。可以养活更多的人口,客观上为清朝前期人口的迅速增长创造了条件;有更多的土地种植经济作物,出现了专业生产区域,促进农产品的商品化。白银大量流入中国,推动了明清商品经济的发展。工业革命前的欧洲商品在亚洲并没有竞争力,欧洲商人只能用美洲的白银来购买亚洲(中国)的商品,如纺织品、瓷器等。在明中后期至清朝前期200余年间,世界白银产量的一半流入中国,中国也成为当时世界经济和贸易的中心地区之一。(2)外交上:西方殖民者开始侵扰我国东南沿海。

12、一方面我国被迫开始了反侵略斗争,捍卫国家主权;另一方面为抵制西方殖民者的骚扰,清政府设置广州十三行,开始实行闭关政策,使中国丧失了对外贸易的主动权,阻碍了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阻碍了生产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阻碍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这是近代中国逐渐落后的根源之一。(3)文化上:西学东渐开始,传播了一些先进文化,一部分开明知识分子开始吸收西方科技成果,如农政全书介绍了欧洲先进的水利技术和水利工具。2两次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项目影响第一次工业革命政治两次鸦片战争导致中国的社会性质、主要矛盾、革命任务与性质、对外政策发生巨变;引发太平天国运动和洋务运动经济近代工业产生(洋务、民族企业);被卷入

13、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自然经济逐步瓦解文化开眼看世界,西学东渐;洋务派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发展资本主义的资政新篇第二次工业革命政治列强发动了甲午中日战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国人民救亡图存运动高涨;维新变法运动、义和团运动和辛亥革命;清政府推行“新政”和预备立宪经济列强资本输出、扩张加剧;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自然经济进一步瓦解;社会生活变化文化实业救国思潮;新文化运动;社会生活进一步变化针对练(2019德州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在古代海外贸易中,中国出口商品主要是丝绸、瓷器、茶叶、铜钱等。进口商品主要是香料、药材、犀象、珠玉等,未经加工或技术含量较少,在

14、中国消费范围和消费量有限。唐代以前,活跃在印度洋至中国的航线上的主要是波斯和阿拉伯商船。宋代时,中国海船取代了波斯和阿拉伯海船的地位,贸易活动远达东非沿岸,奠定了古代中国海上贸易的基本范围。该时期港口众多,海外贸易规模空前扩大。明代前期二百年,朝贡贸易成为唯一合法的贸易,排斥民间贸易,海外贸易下降。此后虽然有所回升,但远未得到充分发展。 摘编自黄纯艳宋代海外贸易 材料二据统计,1864年中国的洋货进口额为4 621万海关两(近代中国海关曾经长期使用的一种计算银两的单位),1880年为7 929.4万海关两,1894年为16 210.2万海关两。进口货物以鸦片、棉纺织品和棉纱为大宗,其中棉纺织品

15、和棉纱自1884年后逐渐在进口总额中占据首位,其销售市场由华南沿海口岸逐渐推广到华北、东北和湖北、云南、贵州、四川等省。在出口货物中,以茶、丝为大宗,棉花、大豆、烟叶、皮毛等出口数量也在持续增长,这使得棉花、蚕桑、茶、甘蔗、花生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日益扩大。 摘编自李喜所、李来容中国近代史:危局与变革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海外贸易的主要特点并指出其形成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后半期中国对外贸易的新变化并说明其影响。答案:(1)特点:在国际贸易商品结构中处于优势(或“主导”)地位;海外贸易范围广;宋代海外贸易发展到高峰(或“宋代海外贸易空前发展”)

16、;明代朝贡贸易占重要地位,海外贸易下降。原因:中国古代农耕经济发达,手工业水平高;宋代经济重心南移(或“宋代统治者重视海外贸易”、“宋代造船和航海技术的进步,指南针用于航海”等);明代实行海禁政策,严格限制对外贸易。 (2)变化:外国商品的进口和中国原材料、农副产品的出口持续增长;西方输入中国的主要是机器工业产品;西方列强在中外贸易中居于主导地位。影响:中国日益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成为列强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小农经济开始解体;推动了中国农产品的商品化。四、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发展阶段背景条件阶段特征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开始形成(1618世纪中期)(1)

17、资本主义萌芽,工场手工业时代(2)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和掠夺,开拓世界市场和国际贸易美洲农作物传入;中国农产品商品化;白银大量流入中国初步形成(18世纪中期19世纪中期)工业资本主义时代(自由资本主义时代)工业革命:商品输出为主;英国居中心;更多国家和地区被纳入体系近代工业(洋务企业和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产生;中国近代化起步;中国成为西方资本主义经济的附庸;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最终形成(19世纪末20世纪初)(1)第二次工业革命(2)垄断资本主义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资本输出为主;欧美工业国主导,将世界瓜分完毕,世界殖民体系完全形成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针对练(2

18、019肇庆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世纪中期,欧洲人外迁大部分是自愿的,移民的动力来自于对政治自由、人身安全和更多的社会经济机会的强烈要求。欧洲强国在军事和技术上的优势是它不断扩张的重要原因,也是引起劳动力迁移的因素之一。工业的增长刺激了对劳动力的需求和移民的发展,欧洲移民开始到达城市地区,后来渐渐移入其他国家。欧洲移民改变了一些地区的人口结构和政治版图,使生产商品在世界各个地区实现,移民家庭将新的语言带到了自己所在地区,改变了传统的世界语言区,也将世界上的许多地区联系起来。 摘编自帕里特克曼宁世界史上的移民 材料二19世纪中期,列强设立通商口岸后,上海、天津等沿海城市和新兴的

19、工矿城市吸收了大批农村和小城镇人口,形成一股新移民浪潮。随着近代工商业的发展,迁入城镇的城市化移民发挥了与传统移民完全不同的作用。中国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在城市移民中产生,成为中国历史舞台上的新角色。近代列强对廉价劳动力的需求以及东南沿海的人口压力,使东南沿海地区劳工出国成为海外移民的主要形式,这一迁移的过程持续、分布广泛。迁入东南亚、美洲等地的华人,主要从事农业、手工业劳动,也充当矿工。中国移民对迁入国在经济、文化、政治和社会诸方面的贡献和影响,已为举世公认。 摘编自葛剑雄简明中国移民史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19世纪中期欧洲移民和中国移民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一、

20、二指出这一时期中国和欧洲海外移民的主要不同之处。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共同作用。答案:(1)背景:欧洲:工业革命的开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世界市场的形成;殖民扩张的推动;交通工具的革新。中国:列强侵略;社会动荡;自然经济逐步解体;近代工商业发展;东南沿海人口压力。 (2)不同之处:欧洲:先进生产方式对外扩张的需要。中国:迫于生存的压力。作用:改进生产方式,促进经济发展;改变人口结构,扩大生存空间;促进文化交融,增强各地联系。五、欧洲的启蒙运动与中国新文化运动的比较项目欧洲启蒙运动中国新文化运动相同点背景发生在1718世纪资产阶级早期革命时期,发生在西欧的一些封建国家。随着欧洲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资

21、产阶级的壮大,反对封建专制和教权主义的斗争已经成为时代的要求(1)政治方面:帝国主义加紧侵略;北洋军阀统治日趋黑暗。(2)经济方面: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强烈要求实行民主政治,发展资本主义(根本原因)。(3)思想文化方面:西方启蒙思想进一步传播,民主共和的思想深入人心;袁世凯推行尊孔复古的逆流(民主共和观念和尊孔复古逆流势不两立)都是因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到了封建专制主义的阻碍造成的倡导者新兴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的激进民主主义者 都是资产阶级指导思想理性主义民主、平等思想和达尔文的进化论都具有人文精神内容反对专制主义、教权主义,追求政治民主、权利平等和个人自由,倡导

22、法治,主张建立一个理性王国提倡民主和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文学革命: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都反专制王权,追求自由平等,都强调理性,都强调民主和法制性质都是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影响动摇了欧洲封建统治的思想基础,为资产阶级取得统治地位提供了思想上和理论上的准备,并对世界其他地区的反封建斗争产生了重大影响新文化运动是辛亥革命在文化思想领域中的延续,是资产阶级文化反对封建文化的一次激烈斗争,它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使民主和科学思想得到弘扬,有利于文化的普及和繁荣,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五四爱国运动的爆发奠定了思想基础。但没有直接引发

23、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都动摇了封建统治的思想基础,倡导资产阶级的民主政治,使民主和科学思想得到弘扬,有利于文化的普及和繁荣针对练(2019枣庄模拟)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湖南师范大学教授郑大华教授认为,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20世纪清末民初,是近代民族主义的形成阶段。其特征有:新(近代民族主义)旧(传统民族主义)杂糅,而新的量在增加,旧的量在减少;反对国外民族压迫与反对国内民族压迫,亦即争取中华民族的独立和争取国内各民族的平等斗争交织在一起;民族主义与民主主义的结合,亦即推翻国外和国内民族压迫的斗争与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国家的斗争结合起来。第二阶段,五四时期,是

24、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发展阶段。其主要特征为:反帝与反封建的结合;从思想文化上寻找中华民族落后的原因;民族主义开始与各种政治运动和思想运动结合。第三阶段,“九一八”后到抗日战争结束,是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高涨阶段,其特征为:在思想文化方面,从原来的反省、批判传统文化转变为对传统文化的发掘和弘扬;国内各个阶级、各党派、各种政治势力逐渐结合在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之下,形成全民族抗战的局面。 郑大华“民族主义”、“近代民族主义”及思想渊源 材料二现代民族国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648年的威斯特法利亚条约,但一般认为以民族主义为寄托的民族国家构建始于18世纪末的法国大革命。霍布斯鲍姆认为,“现代民族主义起源于1

25、8世纪末的欧洲,是一个以法国大革命为契机的近代现象。”民族主义是伴随近代西方民族国家构建和民族理论政策研究出现的,它表现出一个简单的政治原则即“坚持政治的和民族的单位必须一致。”民族主义是一种以民族共同体为依托,强化民族意识和情感、维护民族传统和特点、强调民族利益的思想观念,它可以发展为一种最具民众动员力的社会、政治和文化运动,其终极目标是建立属于自己民族的民族国家。在18世纪末到19世纪中期,民族主义和民主主义结合起来,在资产阶级革命的背景下,通过反对封建专制主义,争取公民自由和民主权利,开始构建服务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近代民族国家。这一阶段民族主义思潮的核心思想就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

26、要求实现民族自决,建立自己独立的民族国家。 罗富明中国近代国家建构思想与西方民族主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第三阶段与前两个阶段的不同。说明影响中国近代民族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欧洲近代民族主义兴起的历史背景是什么?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中西方民族主义的差异性并说明原因。答案:(1)不同:前两个阶段注重学习外国先进文明,第三阶段则更加注重民族优秀文化的弘扬和传承;前两个阶段内涵强调反帝和反封建的双重任务,第三阶段则更加强调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第三阶段民主主义的范围要更加广泛。因素:国内:封建主义统治下的阶级矛盾激化;近代经济尤其是

27、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民主思想的传播;民族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国际:西方文明对中国的传播;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 (2)背景: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和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欧洲反封建反教会的要求;人文主义思想发展,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的推动。差异:时间:中国民族主义晚于西方民族主义;内涵:西方核心是反封建建立民主政权,中国有反封建求民主、反侵略求民族独立的双重含义。原因:中国受到西方侵略,开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有近代化和反侵略双重任务。专题一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专题主线118401949年列强侵略和中国反抗的历史可分为三大阶段 (1)18401901年:通过鸦片战争等侵略战争,列

28、强一步步将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19011945年:由多国共同侵华演变为一国单独侵华,日本成为侵华主力。(3)19451949年:美国通过军事以外的手段加强对华侵略。中国军民每次遭到列强侵略威胁时,均展开了艰苦卓绝的反抗斗争,近代中国历史既是屈辱史,也是中国人民的抗争史、探索史。2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两大革命事件(1)太平天国运动是鸦片战争在中国的回声,农民阶级首次担负起了反殖民侵略的任务,揭开了中国民主革命的序幕。(2)辛亥革命是旧民主主义革命的高潮,完成了推翻封建帝制的任务,建立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颁布了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性文献。

29、319191949年新民主主义革命经历了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国民大革命、国共十年对峙、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五大阶段,中国共产党担负起领导重任,其间先后克服了右倾错误、“左”倾错误,由幼稚走向了成熟,建立了真正独立自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系统归纳一、近代列强侵华及历史影响1过程和阶段特征(1)18401894年:列强相互勾结,军事上以武力为主要手段,经济上以商品输出为主,英国在侵华过程中占据明显优势地位。(2)18941931年:军事上和政治上,以“以华治华”为主(扶植傀儡政权),以武力侵华为辅;经济上,以资本输出为主、商品输出为辅。侵华的主要格局先是共同侵华,美国占优势,后在第一次世界大战

30、期间日本独霸。(3)19311945年:以日本武力侵华为主,日本妄图独霸中国。(4)19451949年:以美国政治侵略为主,美国干涉中国内战,奉行扶蒋反共政策;经济上,美国商品独占中国市场。2历史影响(1)政治上:一方面中国主权日益遭到破坏,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另一方面刺激了民族意识的觉醒,中国各阶层展开了救亡图存的斗争。(2)经济上:一方面列强向中国倾销商品、输出资本,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另一方面瓦解了中国的自然经济,传播了先进的生产方式,诱导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和发展。(3)思想上:一方面中国传统文化受到冲击;另一方面西学在中国的传播,开阔了中国人的视野。二、近代

31、中国各阶级的抗争探索1近代前期的民主革命地主阶级、农民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抗争与探索(1)一条主线:各阶级在抗争中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2)两个阶段:19世纪4090年代,以地主阶级(洋务运动)和农民阶级(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为主;19世纪90年代至1919年,以民族资产阶级(维新派,学习西方君主立宪制,掀起戊戌变法;革命派,学习西方民主共和制,掀起辛亥革命和维护民主共和的斗争;激进派,学习西方民主与科学,掀起新文化运动)为主。(3)三项内容:学西方器物;学西方制度;学西方思想文化。(4)四个领域:军事、经济、政治、思想。2近代后期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1)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开

32、端一个性质和精神: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核心。两个阶段和中心:5月4日至6月初,在北京;6月5日起,在上海。三个特点:彻底、不妥协(取得初步胜利)、群众基础广泛。四个阶层:青年学生是先锋;工人阶级是主力;民族资产阶级是重要力量;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是领导。(2)国民革命民主革命力量的联合斗争一项成果:歼灭孙传芳、吴佩孚主力,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统治。两次会议:中共三大、国民党“一大”。三个标志:国民党“一大”召开是兴起的标志;北伐战争是高潮的标志;四一二政变和七一五政变是结束的标志。(3)土地革命探索中国民主革命的道路一条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工农武

33、装割据道路。两次会议:八七会议、遵义会议。三大起义: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4)抗日战争人民民主力量的发展壮大一对主要矛盾:日本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一条统一战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两条抗战路线:国民党执行单纯依靠政府和军队的片面抗战路线;共产党执行全面抗战路线,即人民战争的路线。两个抗日战场:在两条不同抗战路线的指导下,分别出现了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和国民党负责的正面战场。四大会战: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5)解放战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一个任务:推翻美帝国主义支持的国民党反动派的统治。两次谈判:重庆谈判与北平和谈。三大战役: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四

34、个阶段:战略防御、战略反攻、战略决战、胜利阶段。3中国近代各阶级抗争与探索的内在规律(1)近代中国各阶级、阶层的抗争与探索是和中国近代民族危机的加深紧密相连的,也与当时中国社会的自身变化及各阶级的阶级立场紧密相关,在挽救民族危机的同时也在实现阶级主张。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决定了地主阶级、农民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的探索不能从根本上救中国,无产阶级领导中国革命是近代历史的选择。(2)各阶级的探索在指导思想上经历了“向西方学习”到“以俄为师”的转变,探索的层面也经历了由浅入深,即“器物制度思想文化”的渐进过程,这也体现了中国近代化的渐进过程。(3)政治上争取民族独立、经济上实现国家近代化

35、是近代中国的两大基本任务,其中民族独立是第一位的,从洋务派和资产阶级改良派乃至革命派,其基本指导思想都是先富强后独立,而事实证明,不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在中国的统治,中国永无富强的可能。针对练1(2019新乡二模)中英南京条约规定“两国大臣及属员文书来往俱用平行照会”,此后,又通过中英天津条约规定了两国常驻公使和领事制度,并指出两国“亦可任意交派秉权大员,分诣大清、大英两国京师”。这些规定()A使清政府舍弃天朝观念B体现了洋务运动的初衷C适应了近代外交的需求D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解析:材料“两国大臣及属员文书来往俱用平行照会、规定了两国常驻公使和领事制度”反映了近代外交的特点,说明清政府适应

36、了近代外交的需要,故选C项;清政府虽然适应了近代外交的需要,天朝观念依然存在,排除A项;洋务运动主要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排除B项;当时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际地位不高,排除D项。答案:C2(2019河源模拟)梁启超于1898年12月在日本横滨创办了清议报。清议报从1898年12月到1900年5月,报刊涉日内容大部分都是以向日本学习为主。然而清议报后期则是仇日和谴责日本为主。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八国联军对中国人民犯下滔天罪行B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惊醒了国人C戊戌变法的失败使梁启超更加理性D甲午中日战争失败加重了民族危机解析:根据材料“从1898年12月到1900年5月,报刊涉日内容

37、大部分都是以向日本学习为主”、“后期则是仇日和谴责日本为主”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八国联军在中国犯下了滔天罪行,而日本是八国中一员,从而使清议报对日的态度发生变化,故选A项;甲午战争后民族工业有了初步发展,排除B项;戊戌变法是从1898年6月到9月,排除C项;甲午中日战争是18941895年,排除D项。答案:A3(2019广州二模)20世纪20年代,在武昌附近的一个村庄,吴佩孚的军队败走后,村里人就像自己打了胜仗一样,非常高兴地说“我们南军怕有几百万人马啦”“南军胜利,我们老百姓就有出路了”。这反映了当时()A农村革命根据地不断扩大B农民阶级成为革命的主力军C军阀混

38、战的局面基本结束D国民革命运动得到民众支持解析:“20世纪20年代,在武昌附近的一个村庄”根据时空可以判断为国民大革命,“我们南军怕有几百万人马啦”“南军胜利,我们老百姓就有出路了”可见人民是拥护的,故选D项;“20世纪20年代,在武昌附近的一个村庄,吴佩孚的军队败走后”可得出国民大革命时期,那时没有农村根据地,排除A项。答案:D4(2019惠州模拟)下列图片反映了中国共产党晋绥边区某地农民租约内容的变化。这一变化()A促成了国共合作实现B推动了土地革命的开展C适应了民族战争需要D保证了抗日战争的胜利解析:通过第二幅图片中所提供的时间中华民国三十年,即1941年,可知该时间处于抗日战争时期,再

39、结合第二幅图片中的内容可知,该内容符合抗日战争时期“减租减息”政策,通过所学知识可知,该政策有利于团结地主和农民,适应了民族战争的需要,故选C项。答案:C专题二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专题主线1外国资本主义入侵使中国经济结构发生变化,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客观上为中国民族工业产生提供了劳动力和市场条件,促使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19世纪六七十年代产生。219世纪末,中国民族工业获得初步发展;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迎来一个短暂的春天。3国民政府统治前期,民族工业曾得到较快发展;全民族抗日战争时期及国民政府统治后期,官僚资本主义压榨等因素使民族工业陷入困境。 4中国近现代

40、社会生活的变迁涉及近代和现代两个阶段,包括衣、食、住、行、风俗习惯及通信工具、大众传媒等多个方面,带有时代烙印。系统归纳一、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1四个表现:外商企业出现;自然经济逐步解体;官僚资本主义(洋务企业、四大家族)产生;民族资本主义兴起(19世纪六七十年代)。2一个主体:整个近代社会,自然经济仍然占据主导地位。3一个特征:经济结构的变动反映了中国近代经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二、运用多元史观理解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1从全球史观看,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经济结构变化是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开始融入全球化的结果和体现。2从文明史观看,是西方工业文明与中国传统农耕文明交流、碰撞、渗透、

41、融合的产物。3从近代化史观看,是近代中国向市场化、工业化、城市化转型的开始。三、用多元史观看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1现代化史观:既属于中国近代化(现代化)进程的组成部分(生产、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的变化),又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历史进程。2全球史观:既体现了近代西方工业文明对人们生活和思想观念的深刻影响,又体现了中国近代工业发展、中西方文化碰撞和交汇的特点。3社会史观:从大众衣食住行、风俗礼仪等多方面的时代变迁中,展现出丰富多彩的历史的大众化、生活化,是“所有人的历史”或称为“社会习俗的历史”。针对练1(2019济宁模拟)据统计,1846年,从广州出口的丝茶共450万磅,纳税13万两;1847年,

42、出口增至460万磅,纳税为9.5万两。19世纪50年代初,外商向广州出口的货物常常只交纳法定关税的1/2或2/3。这种现象说明()A中国传统的自然经济根深蒂固B西方对华商品输出呈激增趋势C广州海关未能有效的行使职权D列强利用不平等条约扩大侵略解析:通过题干可知,广州海关的出口商品逐年增加,而其收入却逐年减少,说明广州海关没有很好的行使职权,故选C项;通过所学知识可知,海关的税收与自然经济根深蒂固没有关系,排除A项;题干体现的是中国对西方国家的商品输出,而不是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商品输出,排除B项;题干体现的是中国对西方国家的商品输出,不是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排除D项。答案:C2(2019昆明摸底)1

43、882年,李鸿章以“泰西通例”为由,奏请清政府对上海机器织布局“自应酌定十年以内,只准华商附股搭办,不准另行设局”。光绪皇帝批准赐予其“十年专利”。这一“专利”()A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经济的近代化B推动了学习西方深入到制度领域C不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D反映了洋务派创办的军事工业的特点解析:由材料可知,李鸿章奏请清政府对上海机器织布局(洋务派承办的民用工业)“只准华商附股搭办,不准另行设局”,实现了织布经营专利化,限制了私人另行开厂,这不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C项正确。答案:C3(2019清远模拟)鸦片战争后,在商贸型农业的长足发展之中,新的市镇应运而生。例如湖北羊楼峒集数万人加工洞茶,因茶而

44、成市。这种现象反映的本质()A鸦片战争后清政府鼓励商品经济发展B鸦片战争后中国被日益卷入到世界市场C鸦片战争后中国的市镇呈现新的特点D鸦片战争后农业中经济作物面积扩大解析:此题运用排除法,故选B项;清朝统治者在经济方面仍旧实行的是重农抑商政策,排除A项;明朝中后期因商业而发展成为市镇的现象就已经出现,排除C项;题中只讲到“因茶而成市”并不能说明经济作物面积扩大,排除D项。答案:B4(2019茂名一模)下表是晚清政府颁布的部分工商实业方面的法规表,这些法规()年代 法律法规 1904年商人通例 公司律 公司注册试办章程 商标注册暂拟章程 1906年 破产律 1907年 华商办理农工商实业爵赏章程

45、 A.标志着重农抑商政策的破产B促成民族工业的“短暂春天”C限制了外国在华企业的发展D推动了中国经济的近代化转型解析:上表中涉及商人、公司经营创办与破产、商标注册、奖赏政策等多方面,这是以法律法规规范工商业发展,有利于中国经济的近代化转型,故选D项;甲午战后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的限制标志着重农抑商政策的破产,排除A项;19121919年民族工业获得“短暂春天”,这些法律法规不能直接促成其出现,排除B项;这是关于国内工商业发展的法规,与外国在华企业无关,排除C项。答案:D5(2019深圳二模)据民国鄞县通志记载:近代以来宁波妇女发髻,初受苏沪之风影响,流行“上海头”,清末又流行日本发式,辛亥革命后

46、则加髻于前额,称为“兴汉头”。这说明()A女性社会地位得到显著提高B民主共和的观念渐入人心C流行文化代表社会主流方向D民间风尚折射出社会变化解析:材料中宁波妇女最初受“西化”的苏沪之风影响流行“上海头”,清末由于向日本学习,日本风俗传入中国,宁波妇女又流行日本发式,辛亥革命后则受反满的政治革命影响,宁波妇女又流行“兴汉头”,综合信息可知宁波妇女的发式反映了社会政治经济变化,故选D项。答案:D6(2019德州模拟)20世纪20年代前后,北京、上海、广州的一些戏楼、茶馆出现男女杂处合坐。僻居四川的成都也大致相同:“社交男女要公开,才把平权博得来;若问社交何处所,维新茶社大家挨(维新茶社男女可以杂坐)”这反映出当时()A女性地位有所提高B各地风俗趋向一致C民主思想广泛传播D娱乐场所繁荣兴盛解析:根据材料可知20世纪20年代前后,女性可以在公众场合出现,体现了女性的社会地位有所提高,故选A项;根据材料可知20世纪20年代前后,北京、上海、广州、四川的成都的女性可以在公众场合出现,体现了这些地区女性的社会地位有所提高,各地风俗趋向一致与事实不符,排除B项;根据材料可知20世纪20年代前后,女性可以在公众场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