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2020中考物理提升训练-专题一物态变化.doc

上传人:荣*** 文档编号:2833574 上传时间:2020-05-09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1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聚焦2020中考物理提升训练-专题一物态变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聚焦2020中考物理提升训练-专题一物态变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聚焦2020中考物理提升训练-专题一物态变化.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聚焦2020中考物理提升训练-专题一物态变化.doc(13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聚焦2020九年级物理提升训练专题一:物态变化考点一:温度计1.用体温计测量病人甲的体温,示数是38,如果该体温计未经甩过就用来测量病人乙的体温,示数也是38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乙的体温一定等于甲的体温 B乙的体温不可能等于甲的体温C乙的体温不可能高于甲的体温 D乙的体温一定低于甲的体温2.如图所示,甲温度计的读数是_,乙温度计的读数是_,丙体温计的读数为_。若用没甩过的丙体温计直接测量正常人的体温,测量结果为_。考点二:熔化和凝固1.如图是“探究烛蜡的熔化特点”的实验,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烛蜡应碾碎后放入试管中B温度计的玻璃泡应插入烛蜡内部C“水浴法”加热可以使烛蜡受热均匀D烛蜡熔化过程中,温

2、度逐渐上升,说明烛蜡是晶体2.将某种固态物质放入加热功率恒定的装置中,对其加热至沸腾,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关于该物质说法不正确的是A固态时是晶体 B熔点是50C在cd段没有吸收热量 D在 bc段物质处于气态3.将装有碎冰的试管插入有冰粒的烧杯中间,然后用酒精灯给烧杯加热,当烧杯中的冰熔化一半时,试管中的冰A没有熔化 B熔化一半C熔化小于一半发 D熔化超过一半4.夏天在卖海鲜的摊位上,经常看到摊主将冰块放在海产品上面用于保鲜,这主要是因为冰有较低的温度和熔点,且冰在(填一物态变化)过程中要(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5.如图甲所示是“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装置。(1)如图

3、乙所示是冰在加热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根据图象特征可判断冰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当冰熔化一段时间后,试管中冰的质量 (选填“增加”、“减少”或“不变”)。(2)冰在熔化过程中 (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温度保持不变,大约持续了 min。(3)加热到第3min时,物质的状态为 (选填“液态”、“固态”或“固液共存”)。(4)再加热过程中,杯口上方出现“白气”,“白气”是水蒸气 (填一物态变化)而成的。(5)在实验过程中,不是用酒精灯直接对试管加热,而是把装有冰的试管放在水中加热,这样做不但使试管受热均匀,而且冰的温度上升速度较 (选填“快”或“慢”),便于记录各个时刻的温

4、度。考点三:汽化和液化1.我国是严重缺水的国家,水资源人均占有量是世界平均值的25%,是世界上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了解地球的水循环知识,提高节水意识,培养良好的用水习惯,是我们每个公民的义务和责任.关于地球的水循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海水吸热,汽化形成水蒸气B水蒸气与冷空气接触,熔化形成小水滴C小水滴遇到更寒冷的气流,凝华形成小冰珠D小冰珠在降落过程中,液化形成雨水2.下列与物态变化相关的说法正确的是A出汗时吹风扇感觉凉快,是因为风降低了室温B石蜡和冰的熔化一样,都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C冬天人呼出的“白气”和露珠的形成原理相同D因为雪的形成过程中吸收热量,所以下雪时天气变冷3.对下列各图

5、解释正确的是A甲图中冰凌的形成过程是凝固,需要吸热B乙图中雾淞的形成过程是升华,需要吸热C丙图中露珠的形成过程是液化,需要放热D丁图中湿衣服变干过程是汽化,需要放热4.异丁烷和甲基丙烷作为新的制冷剂,已经代替氟利昂成为电冰箱中新的热量“搬运工”(较多的氟利昂会破坏大气中的臭氧层),当液态制冷剂进入电冰箱的冷冻室后,吸走热量,此时制冷剂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汽化 B液化 C凝固 D熔化5.我们经常在加油站看到如图所示的警示性标志牌:“禁打手机”、“熄火加油”,这样要求是为了防止火花点燃汽油引发火灾,因为在常温下汽油容易A.汽化 B.液化 C.升华 D.凝华6.下列物态变化现象中属于液化的是C草叶上的

6、露珠A冰冻的衣服直接变干B草叶上形成的“霜”D湿手被干手器烘干7.在一些洗手间装有热风干手器,洗手后用它可以很快把手烘干,如图所示。关于图中利用了哪几种方法加快水的蒸发,以下选项中正确、全面的是提高液体的温度增大液体的表面积加快液体表面空气流动速度A B C D8.2018年5月5日,夏威夷的基拉韦厄火山喷发。基拉韦厄火山喷发的炽热岩浆流入海洋,导致海洋上空形成浓厚的白雾,白雾形成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有。(填物态变化名称)9.将一瓶饮料在冰箱中冷藏一段时间后,取出放一会儿,表面会变湿,用毛中擦干后过一会几又会变湿,这是(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该现象需要(选填“吸热”或“放热”)。10.写物态变

7、化名称)形成的,在这个过程中水蒸气会_(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11.小李同学观看表演“沸腾的油锅中取铁球”后,得知锅中的“油”是由油和醋组成的混合液体,油的沸点为287,醋的沸点为60,当温度达到时锅中的“油”就沸腾了,继续加热,“油”和放入其中的铁球的温度(选填“会”或“不会”)升高,当后,继续加热,就不可能赤手从油锅中取铁球了12.PM2.5是漂浮于空气中,直径小于等于2.5m的颗粒物,某方案提出:利用大型鼓风机向空中喷射大量水滴,吸附空气中的PM2.5下落至地面,但专家认为该方案欠妥:盛夏,喷射出的水滴还未落地就已 成水蒸气;寒冬,喷射出的水滴很快 成冰粒,危及道路安全。13.在标

8、准大气压下,液态氮的沸点为-196,在牛奶、奶油等冰激凌原料上倒上液态氮,它会迅速(填物态变化名称)成气态,同时(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使牛奶、奶油中的水凝固成冰,制成“液氮冰激凌”。14.夏日炎炎,小东从开着空调的屋内刚走到室外时,眼镜的镜片变模糊是由于空气中的水蒸气_形成;他在游泳池游泳后走上岸感觉到有点冷是由于身上的水_吸热所致;他买了冰棒含在嘴里过了一会感觉到凉快是由于冰棒_吸热所致。(均填物态变化名称)15.某小组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1)图(a)中甲、乙、丙三种读温度计示数的方式正确的是_;(2)图(b)安装实验器材时,应按照_(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3)从

9、实验数据可以看出,水的沸点是_,由此可以判断此时大气压_(小于/大于)一个标准大气压为说明水沸腾过程中是否需要吸热,应_,观察水是否继续沸腾;(4)小明和小红分别利用质量相等的水按图(b)装置同时进行实验,正确操作,却得出了如图(c)所示的两个不同的图线,原因可能是_16.一天,小熊在实验室里进行了探究“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的活动(1)如下是部分操作过程:在两块相同的玻璃板A、B上,同时滴上_(选填“等量”或“不等量”)的酒精;使玻璃板A上的酒精表面积变大,玻璃板B不作处理,并保持其它条件不变:观察两块玻璃板上酒精蒸发的快慢(2)上述活动是为了探究蒸发快慢与_(选填“液体温度”或“液体表面积”

10、)的关系会观察到玻璃板_(选填“A”或“B”)上的酒精蒸发得快些(3)小熊在进行实验时不小心将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了酒精中,将其拿出后,温度计的示数会暂时_(选填“变大”或“变小”),这是因为酒精蒸发_(选填“吸热”或“放热”)造成的考点四:升华与凝华1.寒冷的冬天,居民楼的玻璃窗上会出现“雾”或“冰花”,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玻璃上的“雾”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B玻璃上的“冰花”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C“雾”出现在玻璃的内表面D“冰花”出现在玻璃的外表面2.密封的锤形玻璃泡内装有少量的碘颗粒,将玻璃泡浸入开水中,过一会儿玻璃泡内弥漫着紫红色的碘蒸气下列现象中与上述碘发生的物态变化相同的是C. 冬天冰冻衣服

11、晾干D. 冬天形成的雾凇B. 花朵上形成的露珠A. 正在消融的冰凌3.小明从电冰箱的冷冻室拿出一块猪肉解冻,一会儿小明发现肉上起了一些白霜,这A.冰的熔解现象,吸热 B.冰的汽化现象,吸热C.水蒸气的凝华现象,放热 D.水蒸气的凝固现象,放热4.春节联欢晚会为了打造舞台效果,常用干冰(固态CO2)在舞台上产生淡淡的白雾,是由于干冰的吸热,使周围空气温度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汽遇冷形成的。5.正在建设的扬州城市南部快速通道,全长约16km,设计速度为80km/h,全程不设置红绿灯,正常情况下,最少需要 h就能行驶完全程。而实际由于天气的原因,我们要减速慢行;秋天由于 (填物态变化)形成雾会影响视线;

12、寒冬的早晨,由于 (填物态变化)会结霜,造成路面湿滑。聚焦2020九年级物理提升训练专题一:物态变化参考答案考点一:温度计1.用体温计测量病人甲的体温,示数是38,如果该体温计未经甩过就用来测量病人乙的体温,示数也是38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乙的体温一定等于甲的体温 B乙的体温不可能等于甲的体温C乙的体温不可能高于甲的体温 D乙的体温一定低于甲的体温【答案】C 2.如图所示,甲温度计的读数是_,乙温度计的读数是_,丙体温计的读数为_。若用没甩过的丙体温计直接测量正常人的体温,测量结果为_。【答案】382237.837.8考点二:熔化和凝固1.如图是“探究烛蜡的熔化特点”的实验,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

13、烛蜡应碾碎后放入试管中B温度计的玻璃泡应插入烛蜡内部C“水浴法”加热可以使烛蜡受热均匀D烛蜡熔化过程中,温度逐渐上升,说明烛蜡是晶体【答案】 D 2.将某种固态物质放入加热功率恒定的装置中,对其加热至沸腾,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关于该物质说法不正确的是A固态时是晶体 B熔点是50C在cd段没有吸收热量 D在 bc段物质处于气态【答案】 C3.将装有碎冰的试管插入有冰粒的烧杯中间,然后用酒精灯给烧杯加热,当烧杯中的冰熔化一半时,试管中的冰A没有熔化 B熔化一半C熔化小于一半发 D熔化超过一半【答案】A4.夏天在卖海鲜的摊位上,经常看到摊主将冰块放在海产品上面用于保鲜,这主要是因为冰有较低

14、的温度和熔点,且冰在(填一物态变化)过程中要(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答案】熔化 吸收5.如图甲所示是“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装置。(1)如图乙所示是冰在加热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根据图象特征可判断冰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当冰熔化一段时间后,试管中冰的质量 (选填“增加”、“减少”或“不变”)。(2)冰在熔化过程中 (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温度保持不变,大约持续了 min。(3)加热到第3min时,物质的状态为 (选填“液态”、“固态”或“固液共存”)。(4)再加热过程中,杯口上方出现“白气”,“白气”是水蒸气 (填一物态变化)而成的。(5)在实验过

15、程中,不是用酒精灯直接对试管加热,而是把装有冰的试管放在水中加热,这样做不但使试管受热均匀,而且冰的温度上升速度较 (选填“快”或“慢”),便于记录各个时刻的温度。【答案】(1)晶体;48;(2)固液共存;吸热温度保持不变;(3)C考点三:汽化和液化1.我国是严重缺水的国家,水资源人均占有量是世界平均值的25%,是世界上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了解地球的水循环知识,提高节水意识,培养良好的用水习惯,是我们每个公民的义务和责任.关于地球的水循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海水吸热,汽化形成水蒸气B水蒸气与冷空气接触,熔化形成小水滴C小水滴遇到更寒冷的气流,凝华形成小冰珠D小冰珠在降落过程中,液化形成

16、雨水【答案】 A 2.下列与物态变化相关的说法正确的是A出汗时吹风扇感觉凉快,是因为风降低了室温B石蜡和冰的熔化一样,都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C冬天人呼出的“白气”和露珠的形成原理相同D因为雪的形成过程中吸收热量,所以下雪时天气变冷【答案】C3.对下列各图解释正确的是A甲图中冰凌的形成过程是凝固,需要吸热B乙图中雾淞的形成过程是升华,需要吸热C丙图中露珠的形成过程是液化,需要放热D丁图中湿衣服变干过程是汽化,需要放热【答案】 C4.异丁烷和甲基丙烷作为新的制冷剂,已经代替氟利昂成为电冰箱中新的热量“搬运工”(较多的氟利昂会破坏大气中的臭氧层),当液态制冷剂进入电冰箱的冷冻室后,吸走热量,此时制冷剂

17、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汽化 B液化 C凝固 D熔化【答案】A 5.我们经常在加油站看到如图所示的警示性标志牌:“禁打手机”、“熄火加油”,这样要求是为了防止火花点燃汽油引发火灾,因为在常温下汽油容易A.汽化 B.液化 C.升华 D.凝华【答案】A6.下列物态变化现象中属于液化的是C草叶上的露珠A冰冻的衣服直接变干B草叶上形成的“霜”D湿手被干手器烘干【答案】 C 7.在一些洗手间装有热风干手器,洗手后用它可以很快把手烘干,如图所示。关于图中利用了哪几种方法加快水的蒸发,以下选项中正确、全面的是提高液体的温度增大液体的表面积加快液体表面空气流动速度A B C D【答案】D8.2018年5月5日,夏威

18、夷的基拉韦厄火山喷发。基拉韦厄火山喷发的炽热岩浆流入海洋,导致海洋上空形成浓厚的白雾,白雾形成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有。(填物态变化名称)【答案】汽化和液化9.将一瓶饮料在冰箱中冷藏一段时间后,取出放一会儿,表面会变湿,用毛中擦干后过一会几又会变湿,这是(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该现象需要(选填“吸热”或“放热”)。【答案】液化 放热10.写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在这个过程中水蒸气会_(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答案】液化 放出11.小李同学观看表演“沸腾的油锅中取铁球”后,得知锅中的“油”是由油和醋组成的混合液体,油的沸点为287,醋的沸点为60,当温度达到时锅中的“油”就沸腾了,继续加热,

19、“油”和放入其中的铁球的温度(选填“会”或“不会”)升高,当后,继续加热,就不可能赤手从油锅中取铁球了【答案】60 不会 醋完全汽化12.PM2.5是漂浮于空气中,直径小于等于2.5m的颗粒物,某方案提出:利用大型鼓风机向空中喷射大量水滴,吸附空气中的PM2.5下落至地面,但专家认为该方案欠妥:盛夏,喷射出的水滴还未落地就已 成水蒸气;寒冬,喷射出的水滴很快 成冰粒,危及道路安全。【答案】汽化;凝固13.在标准大气压下,液态氮的沸点为-196,在牛奶、奶油等冰激凌原料上倒上液态氮,它会迅速(填物态变化名称)成气态,同时(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使牛奶、奶油中的水凝固成冰,制成“液氮冰激凌”

20、。【答案】汽化 吸收14.夏日炎炎,小东从开着空调的屋内刚走到室外时,眼镜的镜片变模糊是由于空气中的水蒸气_形成;他在游泳池游泳后走上岸感觉到有点冷是由于身上的水_吸热所致;他买了冰棒含在嘴里过了一会感觉到凉快是由于冰棒_吸热所致。(均填物态变化名称)【答案】液化 汽化 熔化15.某小组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1)图(a)中甲、乙、丙三种读温度计示数的方式正确的是_;(2)图(b)安装实验器材时,应按照_(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3)从实验数据可以看出,水的沸点是_,由此可以判断此时大气压_(小于/大于)一个标准大气压为说明水沸腾过程中是否需要吸热,应_,观察水是否继续沸腾;(4

21、)小明和小红分别利用质量相等的水按图(b)装置同时进行实验,正确操作,却得出了如图(c)所示的两个不同的图线,原因可能是_【答案】(1)乙(2)自下而上(3)99 小 移去酒精灯(4)酒精灯火焰大小不同16.一天,小熊在实验室里进行了探究“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的活动(1)如下是部分操作过程:在两块相同的玻璃板A、B上,同时滴上_(选填“等量”或“不等量”)的酒精;使玻璃板A上的酒精表面积变大,玻璃板B不作处理,并保持其它条件不变:观察两块玻璃板上酒精蒸发的快慢(2)上述活动是为了探究蒸发快慢与_(选填“液体温度”或“液体表面积”)的关系会观察到玻璃板_(选填“A”或“B”)上的酒精蒸发得快些(

22、3)小熊在进行实验时不小心将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了酒精中,将其拿出后,温度计的示数会暂时_(选填“变大”或“变小”),这是因为酒精蒸发_(选填“吸热”或“放热”)造成的【答案】(1)等量(2)液体表面积 A(3)变小 吸热考点四:升华与凝华1.寒冷的冬天,居民楼的玻璃窗上会出现“雾”或“冰花”,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玻璃上的“雾”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B玻璃上的“冰花”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C“雾”出现在玻璃的内表面D“冰花”出现在玻璃的外表面【答案】 D2.密封的锤形玻璃泡内装有少量的碘颗粒,将玻璃泡浸入开水中,过一会儿玻璃泡内弥漫着紫红色的碘蒸气下列现象中与上述碘发生的物态变化相同的是C. 冬天冰冻衣服

23、晾干D. 冬天形成的雾凇B. 花朵上形成的露珠A. 正在消融的冰凌【答案】C3.小明从电冰箱的冷冻室拿出一块猪肉解冻,一会儿小明发现肉上起了一些白霜,这A.冰的熔解现象,吸热 B.冰的汽化现象,吸热C.水蒸气的凝华现象,放热 D.水蒸气的凝固现象,放热【答案】 C4.春节联欢晚会为了打造舞台效果,常用干冰(固态CO2)在舞台上产生淡淡的白雾,是由于干冰的吸热,使周围空气温度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汽遇冷形成的。【答案】升华 液化5.正在建设的扬州城市南部快速通道,全长约16km,设计速度为80km/h,全程不设置红绿灯,正常情况下,最少需要 h就能行驶完全程。而实际由于天气的原因,我们要减速慢行;秋天由于 (填物态变化)形成雾会影响视线;寒冬的早晨,由于 (填物态变化)会结霜,造成路面湿滑。【答案】 0.2;液化;凝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