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政治二轮复习专题突破练七文化本质与文化作用.docx

上传人:荣*** 文档编号:2830635 上传时间:2020-05-09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94.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高考政治二轮复习专题突破练七文化本质与文化作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20高考政治二轮复习专题突破练七文化本质与文化作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高考政治二轮复习专题突破练七文化本质与文化作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高考政治二轮复习专题突破练七文化本质与文化作用.docx(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专题突破练七文化本质与文化作用1.(2019山东泰安期末,13)2018年12月22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发展体育竞赛表演产业的指导意见,在提出2025年体育竞赛表演产业发展目标的同时,针对体育竞赛表演产业现状和问题,提出了十四项政策举措。从文化生活角度看,加快发展体育竞赛表演产业()体现了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有利于打造经济增长新动能有利于满足群众体育消费需求,激发人们奋斗向上的斗志需要政府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强化政府监管和服务能够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为民族复兴打下创新基础A.B.C.D.2.(2019山东济南二模,20)2018年7月29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

2、于实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20182022年)的意见要求,要加强革命文物资源整合、统筹规划和整体保护,确保革命文物的历史真实性、风貌完整性和文化延续性,让革命文物活起来。让革命文物活起来,是基于()精神产品的生命力取决于其历史的真实性革命传统文化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资源文化对社会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起促进作用保护革命文物,为实现其社会效益提供物质载体A.B.C.D.3.(2019山东潍坊二模,19)“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每一个为国捐躯的生命背后,都有一段不应该被忘记的英勇故事,每一个热烈燃烧的忠魂之中,都蕴藏着一个民族不屈不挠的精神意志。对英烈的缅怀和尊崇,既是对初心的叩问,也

3、体现着个体的良知和时代的温度。尊崇英烈()应将英烈精神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品质已成为新时代爱国主义的主题要躬身实践、尽职尽责A.B.C.D.4.(2019陕西西安8校2月模拟,21)国歌是一首歌,唱出了中华儿女的不屈和抗争;国歌又不只是一首歌,它奏响的是整个社会团结奋进的鼓点,凝聚的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气神。可见()国歌作为精神文化总是一定社会实践的产物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反映文化能够转化为物质力量,促进社会发展优秀文化作品总能以其特有的感染力和感召力,激励人们团结奋进A.B.C.D.5.(2019山东青岛高三自主检测文综,20)一百年前爆发的五四运动,

4、形成了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五四精神,在不同历史时期积淀、凝聚、锤炼,在国家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征程中,激励着一代代青年人肩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为民族复兴贡献青春、智慧和力量。由此可见()伟大的五四精神孕育了伟大的五四运动五四精神的实质和核心随时代发展而变化五四精神的价值彰显在民族复兴的奋斗中五四精神在与时代的融合中得以传承与光大A.B.C.D.6.(2019河北唐山一中冲刺,20)汉字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见证,然而关于汉字书写的简繁之争从未终止:有人坚持应该简化,有人认为应回归繁体,有人主张用简识繁。下列说法正确且对应关系恰当的是()包容繁体彰显出汉字丰富的文化内涵承认简体适应汉字

5、使用中的实际需要采用西文消除中西方文化交流的障碍用简识繁尊重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源泉A.B.C.D.7.(2019河北石家庄模考一,19)2018年10月30日,著名武侠小说家金庸离世,引发了人们的如潮感怀。金庸的武侠小说承载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其所塑造的群侠有着卓然洒脱的精神人格,充满着家国情怀、世间道义。金庸的作品陪伴无数海内外读者度过了青春时代,使人们在阅读中获得了心智启迪、心灵温润。这说明()文化的价值取决于题材形式和受众的广泛性人们在感受优秀文化过程中可以提升精神境界优秀作品可以无形而持久地影响人们的价值观应挖掘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创新其表达形式A.B.C.D.8.(2019吉林市普通

6、中学三模,19)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很多人生活富起来了,而富未必贵。在关于“什么是富贵”的讨论中有这样一种观点:“富”主要是物质层面,表现为有钱有物;“贵”主要是精神层面,表现为受人尊敬。为富不仁,难为人敬;情操高尚,令人敬仰。此观点中可以领略到的文化生活道理有()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经济决定文化,文化随经济的发展而发展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个人要不断提高思想道德修养,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A.B.C.D.9.(2019湖南长郡中学第三次调研,20)在唐诗里,我们可遇见忧思中的李白,登上凤凰台一抒惆怅;在宋词里,我们可跟随辛弃疾的步伐,

7、感受沙场秋点兵;在元曲里,我们可在关汉卿的锐利目光下,观察世间百态。由此可见()文化具有丰富人们精神生活的功能文化是一种重要的精神力量文化能对人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文艺作品中蕴含着作者的思想感情A.B.C.D.10.(2019河南六市联考,19)中华文化天下观蕴含着极为丰富的治天下理念,是中国古人的卓越文化创造,是中华文化最有气象、最具格局的文化建构,是不同于西方主流观念的东方思维。在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深入发展的今天,承扬中华文化天下观,需要我们()坚持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态度,积极为全球治理贡献更多中国智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

8、越文明优越坚定高度文化自信,天下观即天下中心观,为全球治理提供新方法、新路径充分认识到文化与政治相互渗透融合,坚持中华文化与西方文明包容性发展A.B.C.D.11.(2019河北唐山一模B卷,19)世园会中国馆取名为“锦绣如意”,整体上是一个如意造型,借鉴了斗拱、榫卯等中国传统建筑之法并加上了现代的流畅弧线,以诗意的中国语言讲述美丽的园艺故事。可见()传统文化的继承是推动文化创新的源泉传统与现代的融合能激活民族文化的生命力中国传统文化历经千年依然符合社会发展要求文化的民族性要依托特定的物质载体来实现A.B.C.D.12.(2019山东济南一模,15)土族阿妈的盘秀,绣在了年轻人的T恤上;传统的

9、扎染工艺,染出时尚又实用的围巾;精美的是手工地毯,缩小成了精致的杯垫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传统与现代、乡村与城市、文化与市场的对接中,实现了“用生活唤醒非遗,用非遗点亮生活”的传承。这表明()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商业贸易是促进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文化在交流中传播,在传播中融合优秀传统文化具有穿透历史的现实价值A.B.C.D.13.(2019陕西西安8校,35)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是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创作的百家讲坛特别节目。节目以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文章、谈话中所引用的古代典籍和经典名句为切入点,旨在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生动阐释

10、与广泛传播。节目分为十二集,每集都由“原声微视频”“思想解读”“经典释义”“现场访谈”“互动问答”“经典诵读”等六个环节构成。以举重若轻的方式,以小见大,将最能代表习近平思想的精华片断择出来,用一个主题之线串起来,通过各种方式的解读和演绎,将深刻的思想、宏大的主题以隽永的名句凸显出来,最终形成了一串思想理论的珠链。它使观众重温历史经典、感受时代魅力,弘扬传统文化。理论把握有底气,思想传播接地气,取得了既有点头率又有点击率的好效果。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文化作用的相关知识,说明平“语”近人为什么能够取得极高的点头率和点击率。14.(2019广东惠州三调,38)材料中华民族是具有伟大奋斗精神的民族。党

11、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砥砺奋进,铸梦前行,党和国家事业取得了全方位、开创性的历史性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随着时代的发展,“劳动最光荣”成为铿锵的时代强音,社会各界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当代劳动者群体也被赋予了新的内涵,新时代的劳动者更多地呈现出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的时代特点。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成为新时代的劳动者的积极意义。参考答案专题突破练七文化本质与文化作用1.A解析 体育竞赛表演产业体现了文化和经济的相互交融,能够满足群众体育消费需求,激发人们奋斗向上的斗志,所以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是从政治生活角度提出的要

12、求;“为民族复兴打下创新基础”夸大了体育竞赛表演产业的作用。故选A项。2.D解析 革命文物是革命文化和民族精神的物质载体,让革命文物活起来有利于传承和弘扬革命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以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精神产品的生命力取决于其精神内涵以及是否与时俱进地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表述错误;只有优秀的先进的文化才能起促进作用,说法错误。故选D项。3.B解析 是尊崇英烈的要求,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民族精神集中体现一个民族特有的精神品质,表述不恰当;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说法错误。故选B项。4.B解析 本题考查文化的特点、优秀文化塑造人生。国歌是一首歌,唱出了

13、中华儿女的不屈和抗争,表明国歌作为精神文化总是一定社会实践的产物,正确且符合题意;国歌又不只是一首歌,它奏响的是整个社会团结奋进的鼓点,凝聚的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气神,表明优秀文化作品总能以其特有的感染力和感召力,激励人们团结奋进,正确且符合题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不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反映,错误;文化有先进和落后之分,只有先进文化才能促进社会发展,错误。故选B项。5.B解析 五四运动孕育了五四精神,说法颠倒了精神和运动的关系;五四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爱国情怀不会随时代发展而变化,表述不正确;“五四精神激励着”说明符合题意。6.A解析 繁体字能体现汉字丰富的文化内涵,对其应采取包容的态度,

14、符合题意;简体字能适应汉字使用中的实际需要,符合题意;材料涉及的是简繁之争,不是中西之争,而且我们也不能失去自己的文化特色,不符合题意而且观点错误;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用简识繁只涉及对自身文化的态度,与尊重文化多样性无关,表述错误且与题意不符。故选A项。7.C解析 本题考查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相关知识。文化的价值取决于能否对实践和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错误;“金庸的武侠小说承载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金庸的作品陪伴无数海内外读者度过了青春时代,使人们在阅读中获得了心智启迪、心灵温润”说明符合题意;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项。8.D解析 题干材料未涉及文化环境和文化活动,不符合题意;由“富未必贵”

15、可知,文化与经济的发展不一定是同步的,不符合题意;题干材料表明人生观、价值观决定了一个人是否高尚,这体现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符合题意;题干材料强调,要达到“贵”(受人尊敬)的境界,就要树立高尚的生命观、人生观、价值观,即要不断提高思想道德修养,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符合题意。故选D项。9.B解析 题干强调我们通过品味不同文化,感悟不同文化,可以透视不同作者的思想感情,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故符合题意;题干并未涉及文化的本质和作用以及文化影响人的特点,故不选。故本题答案为B项。10.A解析 “中华文化天下观蕴含着极为丰富的治天下理念”是指把天下看做一个整体,如传统

16、文化中的“天下为公”和“天下大同”以及今天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些理念一脉相承,是中华文化包容性的体现,这种思想显然不是“天下中心观”,也不是要求文化和政治相互渗透,借文化渗透实现政治目的,所以表述错误,不符合题目主旨;符合承扬中华文化天下观、尊重文化多样性、文化平等交流的要求。故选A项。11.D解析 世园会中国馆取名为“锦绣如意”,整体上是一个如意造型,借鉴了斗拱、榫卯等中国传统建筑之法并加上了现代的流畅弧线,以诗意的中国语言讲述美丽的园艺故事,说明正确且符合题意;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错误;中国传统文化历经千年不一定都符合社会发展要求,说法错误。故选D项。12.B解析

17、“文化与市场的对接,文化变成创意商品”“用生活唤醒非遗,用非遗点亮生活”说明符合题意;材料未涉及文化传播的途径和文化交流,所以不符合题意,且表述不准确,因为文化在交流、借鉴、融合的过程中保留着自身特色。13.答案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它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平“语”近人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生动阐释与广泛传播。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经济是基础,一定的文化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对政治、经济产生深刻的影响。平“语”近人理论把握有底气,思想传播接地气,取得了既有点头率又有点击率的好效果。优秀文化可以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18、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对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产生重大影响。平“语”近人通过各种方式的解读和演绎,将深刻的思想、宏大的主题以隽永的名句凸显出来,最终形成了一串思想理论的珠链。文化对人的影响有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特点。平“语”近人使观众重温历史经典、感受时代魅力,弘扬传统文化。解析 本题要求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文化作用的相关知识,说明平“语”近人为什么能够取得极高的点头率和点击率,属于原因类主观试题。本题知识限定为文化的作用的相关知识,据此可知涉及的答题要素有: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它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优秀文化可以丰富人的精神世

19、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对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产生重大影响。然后结合材料进行具体分析说明即可。14.答案 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人是生产力中最具决定性的力量,培养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对推动经济建设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新时代的劳动者具备知识和技能,是推动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文化创新的主体。新时代的劳动者将有更高的文化需求,新时代劳动者的生产生活实践也将成为文化创新的力量源泉。中华民族是具有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的民族。做新时代的劳动者有利于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有利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新时代的劳动者能够提高个人的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建设文化强国打下坚实的人才基础。解析 本题要求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说明成为新时代的劳动者的积极意义,属于意义类主观试题,结合材料“劳动最光荣成为时代强音,社会各界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劳动者更多地呈现出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的时代特点”等有效信息,结合文化生活知识,可以从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和相互交融、民族精神的作用、劳动者是文化创造的主体、提高劳动者两个修养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等角度组织答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