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方案2017高考地理总复习第二部分人文地理第八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第2讲可持续民展的基本内涵及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课后达标检测湘教版.doc

上传人:知****量 文档编号:28291808 上传时间:2022-07-2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6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优化方案2017高考地理总复习第二部分人文地理第八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第2讲可持续民展的基本内涵及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课后达标检测湘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优化方案2017高考地理总复习第二部分人文地理第八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第2讲可持续民展的基本内涵及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课后达标检测湘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优化方案2017高考地理总复习第二部分人文地理第八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第2讲可持续民展的基本内涵及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课后达标检测湘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优化方案2017高考地理总复习第二部分人文地理第八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第2讲可持续民展的基本内涵及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课后达标检测湘教版.doc(6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可持续民展的基本内涵及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建议用时:40分钟)一、选择题(2016广州二模)耕地在国家经济发展建设中具有多种功能,如生态安全维护、国民经济贡献、基本生活保障、粮食安全保障等功能。读我国19492011年耕地功能变化示意图,完成12题。11985年后出现的曲线反映的耕地功能是()A生态安全维护B国民经济贡献C基本生活保障D粮食安全保障2引起曲线功能强度持续上升且跃居首位的最主要原因是()A人口总数巨大B现代农业的发展C大力开垦荒地D地理环境的变化解析:第1题,生态安全维护功能用地是在发展到一定阶段,即环境问题突出时,我们才意识到应该采取的必要措施,一般较晚才会出现此类用地。第

2、2题,图中应该是粮食安全保障功能,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于人口较少,人地矛盾不突出,故粮食安全保障功能没有得到强化;随着人口不断增加,粮食问题日益突出,故此功能加强。答案:1.A2.A读某农业生态园生产链循环模式图,完成35题。3该产业链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A持续性原则B公平性原则C共同性原则D效益最大化原则4该农业生态园的主要生态效益有()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废弃物资源化,减少环境污染施用有机肥料,发展绿色生产使用沼气能源,减少植被破坏果草套种,提高土地利用率促进餐饮、休闲旅游等第三产业发展ABCD5该农业生态园废弃物再利用体现在()食品加工产生的废弃物和秸秆、粪便用于生产沼气养黄粉虫

3、作为贵妃鸡、孔雀等珍禽的饲料在红心蜜柚等水果林地中套种黑麦草、玉米草等牧草收集珍禽的羽毛制作成观赏标本ABCD解析:第3题,该产业链做到了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持续性原则,A对。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原则强调的是不同物种、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生态农业不能体现,排除B;共同性原则体现的是全球全员共同参加,与生态农业关系不大,排除C;生态农业强调的是生态、社会、经济的综合效益而不是最大效益,排除D。第4题,本题强调的是生态效益。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促进餐饮、休闲旅游等第三产业发展属于经济效益,故选C。第5题,养黄粉虫、套种都不属于农业生产中的废弃物利用,故选D。答案:3.A4.C

4、5.D6发展循环经济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由之路。陕西省在规划中明确提出发展特色鲜明的农业循环经济。下图所示的陕西农业循环经济模式应是()A平原区发展模式B黄土丘陵沟壑区发展模式C盆地发展模式D山区发展模式解析:选C。图示有大型鱼塘、草场、大型沼气池等,应该布局在地势平坦的区域。结合陕西地形分为三部分,北方黄土高原区、中部渭河平原区(海拔较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平原,而是断落下陷的盆地)、南方秦巴山区,可知C项合适。由于特殊的地质条件,含铝矿物和煤炭同时沉积形成高铝煤炭资源,内蒙古准格尔煤田就属于高铝煤炭产地。读高铝煤炭资源循环经济产业链示意图,完成78题。7图

5、示产业链中电解铝厂建立的优势条件主要有()A原料丰富B科技发达C市场广阔D交通便利8建立该循环经济产业链的主要意义有()A完善基础设施建设B实现资源综合利用C降低运费和劳动力的成本D实现粉尘和酸性气体的零排放解析:第7题,读图可知,电解铝厂发展的区位优势是原料丰富。第8题,循环经济主要目的是实现资源的综合利用,但仍会有污染物的排放。答案:7.A8.B(2016广州一模)“资源诅咒”(Resource Curse)是发展经济学中的一个著名命题,其基本理念是丰富的资源趋于阻碍而非促进经济发展。下表为不同类型资源在我国区域内部的“资源诅咒”,读表,完成910题。不同类型资源在我国区域内部的“资源诅咒

6、”资源类型主要分布省区GDP平均增速比全国平均少/%平均资源丰度比全国平均多/%耕地资源黑龙江、吉林、宁夏、云南、西藏、甘肃、青海0.5666.24矿产资源辽宁、四川、湖北、山西、云南、安徽、贵州、湖南、江西0.024能源资源山西、云南、四川、陕西、贵州、西藏0.115.68森林资源西藏、黑龙江、吉林、云南、四川0.271 496.599.四大资源都多于全国平均值而GDP增速低于全国平均值的省区是()A黑龙江省B云南省C四川省 D西藏自治区10上表中对经济发展的“诅咒”最明显的资源是() A耕地资源 B矿产资源C能源资源 D森林资源解析:第9题,表中所列的四大资源主要分布省区都属于资源丰度高于

7、全国平均值,但GDP增速低于全国平均值,则若某省区在表中四大资源主要分布省区中都出现,说明该省区符合题意,云南省符合条件。第10题,表中能源资源丰富的省区,大多是我国经济落后的省区,说明能源资源的丰富并没有大力促进其经济发展,而是成为阻碍其经济发展的因素,即“资源诅咒”最明显。表中其他几种资源丰富的省区中,都有几个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的省区分布,说明其他资源诅咒不是很明显。答案:9.B10.C11下图为某农业生产模式图,该生产模式会对当地自然环境产生影响,下列说法最可信的是()A改变自然带类型B保持土壤肥力C增大气温日较差D增加原生物种解析:选B。自然带类型与所在地的降水有关,该模式无法改变;

8、由于将落叶和畜禽的排泄物进行了还田,故可以保持土壤肥力;人工草地改变了下垫面的性质,可以减小局部气温日较差;原生物种无法增加。二、综合题12(2016云南昆明质检)宁蒙陕甘沿黄地区位于我国西部生态脆弱、经济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双重任务艰巨。依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宁蒙陕甘沿黄地区的区域协调发展度空间格局。材料二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结构和部分省区用水效率(每立方米用水对应的GDP的产值)比较图。(1)简述2007年宁蒙陕甘沿黄地区的区域协调发展度分布特点。(2)指出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结构中比例最高的类型并分析其原因。(3)结合材料分析沿黄地区在合理利用水资源方面可采取

9、的措施。(4)为实现宁蒙陕甘沿黄地区生态与经济“双赢”和可持续发展,有学者提出要构建高效生态农牧基地战略,请说出具体的实施措施。解析:第(1)题,结合材料一图可判断,除包头和银川协调发展度相对较高外,其他地区大多协调发展度较低。第(2)题,农业用水比例占到水资源利用结构的80%以上,这主要因为沿黄地区是我国西北地区主要的粮食产区,加上降水较少,农业生产需要大量引水灌溉。第(3)题,主要从节流的角度,即如何节约用水来作答。第(4)题,高效生态农牧基地的建设措施主要从优化农业生产结构、提高科技含量、引进良种等角度作答。答案:(1)总体处于较低水平;包头和银川协调发展度相对较高;生态环境脆弱地区协调

10、发展度相对较低。(2)农业用水。原因:沿黄地区农业种植面积较广;降水量较少,不能满足农作物生长需求,需大量引水灌溉。(3)优化用水结构;发展节水农业;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统一调配管理流域内的水资源等。(4)调整农牧业区域布局;引进优良品种,优化畜群结构;改善生态环境;依靠科技和市场发展生态农牧业和农牧产品深加工,提高附加值等。13读图1、图2,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1)图1中阴影甲地区是我国_(“冬”或“春”)小麦的主产区。阴影乙地区是我国西部重要的绿洲农业区,说明乙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应采取的对策。(2)图1中阴影甲地区人口稠密,工业发达,同时又是我国重要的粮、棉、油产区

11、。但水资源的严重不足已越来越明显地制约着本区工农业生产的发展,甚至对人们正常的生产和生活活动产生重大影响。试分析造成该地区水资源短缺的主要因素。 (3)图2为甲地区某农庄的农副产品综合循环利用示意图。该示意图体现的可持续发展内涵有哪些?依据图中信息对应说明其在图2中的具体表现。(4)图1中甲地区已形成目前世界最大的地下水漏斗区之一,试分析其原因和解决措施。解析:第(1)题,甲地区位于我国华北地区,是冬小麦的主产区。乙地区位于我国西北河西走廊一带,气候干燥,水资源较为紧缺;应该采取的对策是调整农业结构、发展节水农业及恢复植被等。第(2)题,结合华北地区水资源供需矛盾分析。第(3)题,可持续发展的

12、内涵属于基础知识。第(4)题,地下水漏斗区的形成与过度抽取地下水有直接的关系,解决措施针对原因提出即可。答案:(1)冬 乙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水资源较少且呈逐年减少的趋势;土地盐渍化、荒漠化严重,土壤贫瘠,生产结构不太合理等。对策:节约用水,加强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发展节水农业,调整农业内部结构,实施退耕还林、退耕还草等措施。(2)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是导致华北地区水资源紧张的主要自然原因;人口增长过快,工农业发展迅速,加剧了水资源紧缺程度;水资源综合利用率低,浪费和污染严重;生态环境恶化,干旱频率加大。 (3)生态持续发展。表现:利用秸秆、粪便制造沼气;沼渣、沼液为稻田提供肥料;地热供暖。经济持续发展。表现:利用农产品、地热温泉等资源发展农产品加工、服务、旅游等相关产业。社会持续发展。表现:客房、餐厅、酒厂等部门的开发增加了就业机会。(4)原因:大量开采地下水,使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措施:雨水回灌、节约用水、合理开采地下水等。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计划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