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领军高考化学真题透析专题5.2元素周期律精讲深剖.doc

上传人:荣*** 文档编号:2828763 上传时间:2020-05-09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20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领军高考化学真题透析专题5.2元素周期律精讲深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2020年领军高考化学真题透析专题5.2元素周期律精讲深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年领军高考化学真题透析专题5.2元素周期律精讲深剖.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领军高考化学真题透析专题5.2元素周期律精讲深剖.doc(21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2讲 元素周期律1.(2019全国卷)X、Y、Z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它们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我10,X与Z同族,Y最外层电子数等于X次外层电子数,且Y原子半径大于Z。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熔点:X的氧化物比Y的氧化物高B. 热稳定性:X的氢化物大于Z的氢化物C. X与Z可形成离子化合物ZXD. Y的单质与Z的单质均能溶于浓硫酸【答案】B【解析】Y的最外层电子数等于X次外层电子数,由于均是主族元素,所以Y的最外层电子数不可能是8个,则X只能是第二周期元素,因此Y的最外层电子数是2个,又因为Y的原子半径大于Z,则Y只能是第三周期的Mg,因此X与Z的最外层电子数是(102)/24,则X是C,Z是

2、Si。A、碳氧化物形成的分子晶体,Y的氧化物是离子化合物氧化镁,则氧化镁的熔点高于碳的氧化物熔点,A错误;B、碳元素的非金属性强于硅元素,非金属性越强,氢化物越稳定,则碳的氢化物稳定性强于硅的氢化物稳定性,B正确;C、C与Si形成的是共价化合物SiC,C错误;D、单质镁能溶于浓硝酸,单质硅不溶于浓硝酸,D错误。2.(2019北京)2019年是元素周期表发表150周年,期间科学家为完善周期表做出了不懈努力。中国科学院院士张青莲教授曾主持测定了铟(49In)等9种元素相对原子质量新值,被采用为国际新标准。铟与铷(37Rb)同周期。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In是第五周期第A族元素B. 11549In

3、的中子数与电子数的差值为17C. 原子半径:InAlD. 碱性:In(OH)3RbOH【答案】D【解析】A.根据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则,该原子结构示意图为,因此In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五周期第IIIA族,故A不符合题意;B.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元素符号左上角为质量数、左下角为质子数,因此该原子的质子数=电子数=49,中子数为115-49=66,所以中子数与电子数之差为66-49=17,故B不符合题意;C.Al位于元素周期表的三周期IIIA族,In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五周期IIIA族,同主族元素的原子,从上到下,电子层数逐渐增多,半径逐渐增大,因此原子半径InAl,故C不符合题意;D.In位于元素周期表

4、第五周期,铷(Rb)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五周期第IA族,同周期元素,核电荷数越大,金属性越越弱,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越弱,因此碱性:In(OH)3RbOH,故D符合题意。3(2018课标)W、X、Y、Z均为短周期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元素X和Z同族。盐YZW与浓盐酸反应,有黄绿色气体产生,此气体同冷烧碱溶液作用,可得到YZW的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原子半径大小为WXYZB. X的氢化物水溶液酸性强于Z的C. Y2W2与ZW2均含有非极性共价键D. 标准状况下W的单质状态与X的相同【答案】D【解析】黄绿色气体为氯气,通入烧碱溶液,应该得到氯化钠和次氯酸钠,所以YZW为NaClO,再根

5、据X和Z同族,得到W、X、Y、Z分别为O、F、Na、Cl。A同周期由左向右原子半径依次减小,同主族由上向下原子半径依次增大,所以短周期中Na(Y)的原子半径最大,选项A错误。BHCl是强酸,HF是弱酸,所以X(F)的氢化物水溶液的酸性弱于Z(Cl)的。选项B错误。CClO2的中心原子是Cl,分子中只存在Cl和O之间的极性共价键,选项C错误。D标准状况下,W的单质O2或O3均为气态,X的单质F2也是气态。选项D正确。4(2018江苏)短周期主族元素 X、Y、Z、W 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 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Y 原子的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Z 位于元素周期表A族,W 与X属于同一主族。下列说法正

6、确的是A. 原子半径:r(W) r(Z) r(Y)B. 由X、Y 组成的化合物中均不含共价键C. Y 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比Z的弱D. X 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W的强【答案】D【解析】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X为O元素;Y原子的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Y为Na元素;Z位于元素周期表中IIIA族,Z为Al元素;W与X属于同一主族,W为S元素。A项,Na、Al、S都是第三周期元素,根据同周期从左到右主族元素的原子半径依次减小,原子半径:r(Y)r(Z)r(W),A项错误;B项,由X、Y组成的化合物有Na2O、Na2O2,Na2O中只有离子

7、键,Na2O2中既含离子键又含共价键,B项错误;C项,金属性:Na(Y)Al(Z),Y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比Z的强,C项错误;D项,非金属性:O(X)S(W),X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W的强,D项正确;答案选D。5(2017课标)a,b,c,d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a原子核外电子总数与b原子次外层的电子数相同;c所在周期数与族数相同;d与a同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dcba B4种元素中b的金属性最强Cc的氧化物的水化物是强碱 Dd单质的氧化性比a单质的氧化性强【答案】B【解析】a、b、c、d分别为O、Na或Mg、Al、S。A、一般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同

8、周期从左向右原子半径减小,因此半径大小顺序是Na(Mg)AlSO,故A错误;B、同周期从左向右金属性减弱,因此Na或Mg在4种元素中金属性最强,故B正确;C、c的氧化物的水化物为氢氧化铝,为两性氢氧化物,属于弱碱,故C错误;D、同主族从上到下非金属性减弱,因此S的氧化性比氧气弱,故D错误。考纲解读考点内容说明物质的量 以第 3 周期为例,掌握同一周期内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以A 和A 族为例,掌握同一主族内元素性质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了解金属、非金属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质递变规律。元素周期律是高考必考内容。考点精讲考点一 原子结构1. 原子结构 原子核的构成核电荷

9、数(Z) = 核内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 = 原子序数 质量数:将原子核内所有的质子和中子的相对质量取近似整数值加起来,所得的数值,叫质量数。质量数(A)= 质子数(Z)+ 中子数(N)=近似原子量 原子构成 表示方法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电子是在原子核外距核由近及远、能量由低至高的不同电子层上分层排布; 每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为2n2(n代表电子层数); 电子一般总是尽先排在能量最低的电子层里,即最先排第一层,当第一层排满后,再排第二层,等等。 最外层电子数则不超过8个(第一层为最外层时,电子数不超过2个)。核外电子第一层最多排2个电子。核外电子第二层最多8个电子。核外电子第三层最多18个电

10、子。核外电子最外层最多不超过8个电子。(只有1层的最多不超过2个电子。 阳离子 aWm+ :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外电子数am阴离子 bYn-:核电荷数质子数S,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对应的氢化物越稳定,则W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Y的弱,C项错误;D. 同周期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同主族自上而下原子半径增大,则原子半径:r(F)r(O)r(S)CN、SiCl,Si的原子半径最大,故B正确;C项、非金属性越强,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大,因N的非金属性比Si强,则NH3比SiH4稳定,故C错误;D项、未指明含氧酸是否是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HClO4H2CO3HClO,故D错误。【拓

11、展提升】一. 元素、核素、同位素、同素异形体的区别和联系1. 区别 名称元素核素同位素同素异形体本质质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质子数、中子数都一定的原子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核素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范畴同类原子原子原子单质特性只有种类,没有个数化学反应中的最小微粒化学性质几乎完全相同元素相同、性质不同决定因素质子数质子数、中子数质子数、中子数组成元素、结构举例H、C、O三种元素H、H、H三种核素H、H、H互称同位素O2与O3互为同素异形体2. 联系 (1) 在辨析核素和同素异形体时,通常只根据二者研究范畴不同即可作出判断。(2) 同种元素可以有多种不同的同位素原子,所以元素的种类数目远少于

12、原子种类的数目。(3) 自然界中,元素的各种同位素的含量基本保持不变。二. 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与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的区别1. 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1) 含义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该同位素的一个原子的质量与12C质量的的比值。(2) 计算公式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3) 常用关系原子的近似相对原子质量质量数2. 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1) 元素的平均相对原子质量 含义:根据各种核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和它们在原子总数中所占的组成分数计算的平均值。 计算公式Aa%Bb%Cc%其中A、B、C分别为各同位素的相对原子质量:a%、b%、c%分别为自然界中各同位素所占的原子的含量或原子个数的组成分数,是元素的平均相对原

13、子质量。 实例如氧有三种天然同位素,它们的同位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和各同位素原子含量(即原子个数百分比)的数据分别为O15.99599.759%O16.9990.037%O17.9990.204%则氧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5.99599.759%16.9990.037%17.9990.204%15.999。(2) 元素的近似相对原子质量可根据各种核素(同位素)的质量数按上法计算。 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原子质量是指元素的平均相对原子质量,而不是该元素的某种核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已知某元素的一种核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无法求解该元素的平均相对原子质量。考点一精练:1(广东省广州外国语学校2019年高三第一

14、次热身考试)现有W、X、Y、Z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其常见单质存在如图的转化关系(未注明反应条件),甲(常温下呈液态)、乙是两种常见的化合物。X的原子半径是同周期主族元素原子中最小的,W与X同主族,W的最髙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一种强酸。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简单离子的半径:WYXB化合物乙是强电解质C化合物WY2可作漂白剂D常温下,乙溶于甲中所得的溶液能蚀刻玻璃【答案】B【解析】由常见单质的转化关系可知,X单质和Y单质均能与Z发生化合反应生成乙和甲,X单质能和甲发生置换反应生成乙和Y单质,由甲常温下呈液态,X的原子半径是同周期元素原子中最小的可知,X为F元素、Y为O元素、Z为H元素、甲为H

15、2O、乙为HF;由W与X同主族,W的最髙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一种强酸可知,W是Cl元素。A项、电子层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大,电子层数相同的离子,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则简单离子的半径:Cl-O2F-,故A正确;B项、化合物乙是HF,其为弱电解质,故B错误;C项、化合物ClO2具有强氧化性,可作漂白剂,故C正确;D项、HF溶于水得到氢氟酸,氢氟酸能蚀刻玻璃,故D正确。2(山东省烟台市2019届高三3月高考诊断性测试一模)短周期元素X、Y、Z、W分属三个周期,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加。其中Y与X、Z均可形成11或12的二元化合物;X与Z最外层电子数相同;Y与W的一种化合物是一种新型的自来水消毒剂。

1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常温常压下Y的单质为气态B离子半径:WZYCX与Z形成的离子化合物具有还原性DW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一定是强酸【答案】B【解析】短周期元素X、Y、Z、W分属三个周期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加,X为H,Y与X、Z均可形成11或12的二元化合物;X与Z最外层电子数相同;Y为O,Z为Na,Y与W的一种化合物是一种新型的自来水消毒剂,W为Cl。A. 常温常压下Y的单质为氧气或臭氧,故A正确;B. Y为O,Z为Na,对应的离子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排布,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应为ZY,故B错误;C. X与Z形成的离子化合物是NaH,H为-1价,具有还原性,可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故C

17、正确;D. W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高氯酸,因为氯元素的非金属性强于硫元素,硫酸为强酸,所以高氯酸一定是强酸,故D正确。3(辽宁省沈阳市郊联体2019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2倍,X、Y的核电荷数之比为34。W的最外层为8电子结构。Z与W形成离子化合物,水溶液显中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氢化物的沸点一定低于Y的氢化物BY、W的某些单质或两元素之间形成的某些化合物可作水的消毒剂C原子半径大小:XWDZ与Y形成的化合物只含离子键【答案】B【解析】X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2倍,X是C元素;X、Y的核

18、电荷数之比为34,Y是O元素;W的最外层为8电子结构,Z与W形成离子化合物,水溶液显中性,Z、W分别是Na、Cl。A.碳氢化合物的沸点随碳原子数增加而升高,有的碳氢化合物的沸点比水高,故A错误;B. Cl2、ClO2可作水的消毒剂, 故B正确;C. 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半径减小,原子半径大小:OCl,故C错误;D. Na与O形成的化合物Na2O2含离子键、共价键,故D错误。考点二 元素周期律1定义:元素的性质随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变化的规律。2实质: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周期性变化的结果。3具体表现形式项目同周期(左右)同主族(上下)原子结构核电荷数逐渐增大逐渐增大电子层数相同逐渐增多原子半径

19、逐渐减小逐渐增大离子半径阳离子逐渐减小,阴离子逐渐减小r(阴离子)r(阳离子)逐渐增大性质 化合价最高正化合价由17(O、F除外),负化合价(8主族序数)相同最高正化合价主族序数(O、F除外)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金属性逐渐增强非金属性逐渐减弱离子的氧化性、还原性阳离子氧化性逐渐增强阴离子还原性逐渐减弱阳离子氧化性逐渐减弱阴离子还原性逐渐增强气态氢化物稳定性逐渐增强逐渐减弱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碱性碱性逐渐减弱酸性逐渐增强碱性逐渐增强酸性逐渐减弱1. 周期表中金属性、非金属性之间没有严格的界线。在分界线附近的元素具有金属性又具有非金属性。2. 金属性最强的元素

20、在周期表的左下角即Cs(Fr具有放射性,不考虑),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在右上角即F。3元素化合价与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的关系。 典例1(北京市海淀区2019届一摸)下列事实不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的是A碱性:NaOHLiOHB热稳定性:Na2CO3NaHCO3C酸性:HClO4 H2SO4D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Br HI【答案】B【解析】A.元素金属性越强,对应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越强,金属性NaLi,则碱性:NaOHLiOH,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故A不符合题意;B.碳酸氢盐易分解,碳酸盐难分解,所以热稳定性:Na2CO3NaHCO3,与元素周期律无关,故B符合题意;C.元素非金属性越强,对

21、应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非金属性Cl S,则酸性:HClO4 H2SO4,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故C不符合题意;D.元素非金属性越强,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非金属性Br I,则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Br HI,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故D不符合题意。典例2(上海市闵行区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高三年级化学二模质量调研考试)已知34Se位于第四周期第VIA族。关系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SeClSB得电子能力:SeClSC酸性:HClO4H2SO4H2SeO4D还原性:Cl-S2-Se2-【答案】C【解析】A.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所以

22、原子半径:Se S Cl,故A错误;B.非金属越强,得电子能力越强,得电子能力:ClS Se,故B错误;C.非金属性越强,对应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非金属性:ClSSe,所以酸性:HClO4H2SO4H2SeO4,故C正确;D.原子的氧化性越强,对应离子的还原性越弱,氧化性:ClSSe,所以还原性:Se2- S2- Cl-,故D错误。典例3 (天津市河西区2019届高三一模考试)X、Y、Z、Q、R均为短周期元素,且Y、Z、Q、R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关系如下图所示。已知X与Y同主族,X与Q能形成最简单的有机物。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QRYZA原子半径:r(Z)r(Y)(R)r(Q)B

23、气态化合物的稳定性:QX4RX3CX与Y形成的化合物中含有离子键D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X2QO3XRO3【答案】C【解析】X、Y、Z、Q、R均为短周期元素,X与Q能形成最简单的有机物为甲烷,则X为H,Q为C,X与Y同主族,则Y为Na,结合Y、Z和R在周期表的位置可知,Z为Mg,R为N,据此分析作答。根据上述分析可知,X为H,Q为C,Y为Na,Z为Mg,R为N。A. 同周期元素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原子半径依次减小,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原子半径依次增大,则原子半径: r(Y) r(Z) r(Q) r(R),A项错误;B. 非金属性越强,其对应的气态化合物越稳定,则NH3的稳定性大于CH4,即RX3

24、QX4,B项错误;C. X与Y形成NaH,含离子键,C项正确; D. 非金属性越强,其对应的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越大,则硝酸的酸性大于碳酸,即:XRO3 X2QO3,D项错误。【总结提升】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方法总结:一. 元素金属性强弱判断依据1. 根据常见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判断金属元素的金属性与金属单质的活动性一般是一致的,即越靠前的金属活动性越强,其金属性越强。 。 Na Mg Al Zn Fe 。 单质活动性增强,元素金属性也增强需说明的是这其中也有特殊情况,如Sn和Pb,金属活动性SnPb,元素的金属性是SnPb,如碰到这种不常见的元素一定要慎重,我们可采用第二种方法。2. 根

25、据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判断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金属性逐渐减弱,如第三周期Na Mg Al;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金属性增强,如1中所述,Sn和Pb同属主族,Sn在Pb的上方 ,所以金属性SnPb。3. 根据物质之间的置换反应判断通常失电子能力越强,其还原性越强,金属性也越强,对于置换反应,强还原剂和强氧化剂生成弱还原剂和弱氧化剂,因而可由此进行判断。如:Fe + Cu2+ = Fe2+ + Cu 说明铁比铜金属性强。这里需说明的是Fe对应的为Fe2+,如:Zn + Fe2+ = Zn2+ + Fe 说明金属性ZnFe,但Cu +2Fe3+ = Cu2+ + 2Fe2+,却不说明金属性CuFe,而实

26、为FeCu。4. 根据金属单质与水或酸反应的剧烈程度或置换氢气的难易判断某元素的单质与水或酸反应越容易、越剧烈,其原子失电子能力越强,其金属性就越强。如Na与冷水剧烈反应,Mg与热水缓慢反应,而Al与沸水也几乎不作用,所以金属性有强到弱为Na Mg Al;再如:Na、Fe、Cu分别投入到相同体积相同浓度的盐酸中,钠剧烈反应甚至爆炸,铁反应较快顺利产生氢气,而铜无任何现象,根本就不反应,故金属性强弱:Na Mg Al。5. 根据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强弱判断 如从NaOH为强碱,Mg(OH)2为中强碱,Al(OH)3为两性氢氧化物可得知金属性:Na Mg Al。6. 根据组成原电池时两

27、电极情况判断通常当两种不同的金属构成原电池的两极时,一般作负极的金属性较强如Zn和Cu比较时,把Zn和Cu用导线连接后放入稀硫酸中,发现铜片上有气泡,说明锌为负极,故金属性ZnCu。但也应注意此方法判断中的特殊情况,如铝和铜用导线连接后放入冷浓硝酸中,因铝钝化,铜为负极,但金属性却为AlCu。7. 根据金属阳离子氧化性强弱判断一般来说对主族元素而言最高价阳离子的氧化性越弱,则金属元素原子失电子能力越强,即对应金属性越强。8. 根据在电解过程中的金属阳离子的放电顺序判断放电顺序:Ag+Hg2+Cu2+Pb2+Sn2+Fe2+Zn2+Al3+Mg2+Na+Ca2+K+在电解过程中一般先得到电子的金

28、属阳离子对应金属的金属性比后得到电子的金属阳离子对应金属的金属性弱,即位置越靠前的对应金属的金属性越弱。如含有Cu2+ 和Fe2+的溶液电解时Cu2+先得电子,所以金属性FeCu。其实这一方法同7本质上是一样的。9. 根据金属失电子时吸收能量多少判断元素原子或离子失去或得到电子时必然伴随有能量变化,就金属元素原子失电子而言,在一定条件下,失电子越容易,吸收的能量越少金属性越强;失电子越难,吸收的能量越多,金属性越弱。如两金属原子X、Y,当它们分别失去一个电子后,都形成稀有气体原子电子层结构X吸收的能量大于Y,故金属性YX。由以上分析可知,在判断金属性强弱时要综合运用各方面知识进行,以防判断时出

29、现偏颇。二. 元素非金属性强弱判断依据1. 根据元素周期表判断同一周期从左到右,非金属性逐渐增强;同一主族从上到下非金属性逐渐减弱。2. 从元素单质与氢气化合难易上比较非金属单质与H2化合越容易,则非金属性越强。如:F2与H2可爆炸式的反应,Cl2与H2点燃或光照即可剧烈反应,Br2与H2需在200时才缓慢进行,而I2与H2的反应需在更高温度下才能缓慢进行且生成的HI很不稳定,同时发生分解,故非金属性FClBrI。3. 从形成氢化物的稳定性上进行判断氢化物越稳定,非金属性越强。如:H2S在较高温度时即可分解,而H2O在通电情况下才发生分解,所以非金属性OS。4. 从非金属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

30、化物的酸性强弱判断(F除外,因F无正价)若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则非金属性越强。例如:原硅酸(H4SiO4)它难溶于水,是一种很弱的酸,磷酸(H3PO4)则是中强酸,硫酸(H2SO4)是强酸,而高氯酸(HClO4)酸性比硫酸还要强,则非金属性SiPSY如已知:2H2S + O2 = 2S + 2H2O,则非金属性OS;另卤素单质间的置换反应也很好的证明了这一点。6. 从非金属阴离子还原性强弱判断非金属阴离子还原性越强,对应原子得电子能力越弱,其非金属性越弱,即“易失难得”,指阴离子越易失电子,则对应原子越难得电子。7. 从对同一种物质氧化能力的强弱判断如Fe和Cl反应比Fe和S反应

31、容易,且产物一个为Fe3+,一个为Fe2+,说明Cl的非金属性比S强。8. 根据两种元素对应单质化合时电子的转移或化合价判断 一般来说,当两种非金属元素化合时,得到电子而显负价的元素原子的电子能力强于失电子而显正价的元素原子。如:S + O2 = SO2,则非金属性OS。9. 从等物质的量的非金属原子得到相同数目电子时放出能量的多少判断非金属性强时,放出能量多,非金属性弱时,放出能量少。综上所述可知,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与元素得失电子能力以及对应单质或离子的氧化性和还原性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它们可相互推导;这部分内容也是对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知识的整合与提高,一定要详细分析,理解记忆,才能拨

32、开解题时的种种迷雾,得出正确答案考点二精练:1(湖南省湘潭市2019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四种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8,W与Y同主族,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等于周期数,Z的单质在常温下为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YXWB最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ZWYCX与Z形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能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DY的氧化物既能与碱反应,也能与酸反应属于两性氧化物【答案】B【解析】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等于周期数,可能为Be或Al,若X为Be,则W为H或Li,Y为Na,Z为Cl,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不等于18

33、;则X为Al;Z的单质在常温下为气体,原子序数大于13,为Cl;四种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8,W与Y同主族,则最外层为4,W为C;Y为Si。A.原子半径:AlSiC,即XY W,A错误; B. 最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HClCH4SiH4,即ZWY,B正确;C. X与Z形成的化合物为AlCl3,为强酸弱碱盐,水解显酸性,使红色石蕊试纸变红,C错误;D. Y的氧化物为二氧化硅,酸性氧化物,D错误。2(广西钦州市2019届高三4月综合能力测试三模)短周期元素M、P、Q、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M原子获得4个电子最外层将达到稳定结构,P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3倍,Q2+与P2具有相同的电子

34、层结构,W与M同主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比较气态简单氢化物的热稳定性:PWB比较原子半径:r(W)r(Q)r(P)r(M)C比较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Mr(W) r(M) r(P),故B错误;C. M为C,W为Si,同主族元素的非金属性从上到下递减,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递减,因此H2CO3的酸性比H2SiO3强,故C错误;D. P分别与Q、W形成的化合物为MgO和SiO2,前者含离子键,后者含共价键,化学键类型不同,故D错误。3(河南省八市重点高中联盟“领军考试”2019届高三第三次测评)W、X、Y、Z是族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W的族序数与周期数相同,工业冶炼金属X的方法是

35、电解其熔融氯化物,Y、Z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分别是一元强酸和二元强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X YZWBW分别与Y、Z形成的化合物水溶液均显酸性CZ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溶液常温下一定能和铁反应DX单质常温下可与水剧烈反应【答案】C【解析】W、X、Y、Z是族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工业冶炼金属X的方法是电解其熔融氯化物,说明X是活泼的金属元素,如钠、镁,则X为镁元素;W的族序数与周期数相同,则W为H元素;Y、Z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分别是一元强酸和二元强酸,则Y为N元素,Z为S元素,据此分析解答。根据上述分析,W为H元素,X为镁元素,Y为N元素,Z为S元素。A. 一般而言,电子层数越

36、多,原子半径越大,电子层数相同,原子序数越大,半径越小,原子半径:X Z Y W,故A错误;B. W分别与Y、Z形成的化合物为氨气或肼、硫化氢,其中氨气或肼的水溶液均显碱性,故B错误;C. Z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为硫酸,常温下,稀硫酸能够与铁反应放出氢气,浓硫酸与铁发生钝化,都能和铁反应,故C正确;D. 镁常温下可与水反应缓慢,与热水反应迅速,故D错误。考点三 微粒半径大小的比较一般要掌握以下规律:1. 同周期元素的微粒同周期元素的原子(稀有气体除外),从左到右原子半径或最高价阳离子的半径随核电荷数增大而逐渐减小。如:Na Mg Al , Na + Mg 2+ Al3+。2. 同主族元素的微

37、粒同主族元素的原子或离子的半径随核电荷数增大而逐渐增大。如:Li Na K , Li +Na+ F- Na+ Mg2+ Al3+。4. 同种元素形成的微粒同种元素形成的微粒半径大小为:r阳离子 r原子 r阴离子;价态越高的微粒半径越小。如:FeFe2+Fe3+ ;H - H H+5. 核外电子数和核电荷数都不同的微粒可通过一种参照物进行比较,如比较Al3+与S2-半径大小,可找出与Al3+电子数相同,与S同主族的氧元素的阴离子O2-进行比较,Al3+O2-,且 O2-S2-,故Al3+XYB稳定性:W2ZWXCYWZ只含有一种化学键DWX和Y2Z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均大于107【答案】

38、A【解析】W、X、Y、Z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位于三个周期,其中W与Y同主族,W为H元素,Y为Na元素;Z的单质是一种黄色固体,Z为S元素;X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等于Y、Z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6=7,原子序数小于Na,则X为F,以此来解答。由上述分析可知,W为H,X为F,Y为Na,Z为S,A电子层越多,离子半径越大;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的离子,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小,则元素Z、X、Y的简单离子半径:ZXY,故A正确;BX为F,Z为S,非金属性FS,则稳定性:H2SHF,故B错误;CW为H,Y为Na,Z为S,NaHS为离子化合物含有离子键,HS-中含有共价键,故C错误;DWX为HF

39、,Y2Z为Na2S,HF为弱酸抑制水的电离,Na2S为强碱弱酸盐水解促进水的电离,故D错误。典例2(湖南省2019届高三六校联考)短周期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X与Y可形成一种淡黄色物质P,常温下将0.05 mol P溶于水,配成1 L溶液,其中11012;Z为金属元素,且Z可在W的一种氧化物中燃烧,生成一种白色的物质和一种黑色的物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简单离子半径:XYZB氢化物的沸点:WXC化合物P中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共价键DW、X、Y三种元素形成的物质的水溶液显碱性【答案】B【解析】短周期元素X与Y可形成一种淡黄色物质P,淡黄色固体P为Na2O2,即X为O元素,Y元素为Na元素,且Z可在W的一种氧化物中燃烧,生成一种白色的物质和一种黑色的物质,即W的氧化物为CO2,Z是Mg,适用W、X、Y、Z分别为C、O、Na、Mg,A.离子半径O2NaMg2,故A正确;B.碳的氢化物有多种,其沸点可能高于氧的氢化物,故B错误;C.P为Na2O2,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共价键,故C正确;D.W、X、Y三种元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