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及安全防护-[医务人员HIV职业暴露及安全防护对策].docx

上传人:知****量 文档编号:28281961 上传时间:2022-07-26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5.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及安全防护-[医务人员HIV职业暴露及安全防护对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及安全防护-[医务人员HIV职业暴露及安全防护对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及安全防护-[医务人员HIV职业暴露及安全防护对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及安全防护-[医务人员HIV职业暴露及安全防护对策].docx(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及安全防护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及安全防护对策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及安全防护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及安全防护对策 【关键词】 医务人员;HIV感染;职业防护对策 文章编号:1003-1383(20XX)02-0230-02 中图分类号:R 512.91047文献标识码:B 随着艾滋病流行形势的日益严重,临床就诊的艾滋病(AIDS)病人越来越多,医务人员的艾滋病病毒(HIV)暴露机会也将增加,虽然相关报道经各种形式穿破皮肤暴露HIV血液感染的危险性仅是0.3%1,但由于目前AIDS还缺乏有效的药物治愈,一旦感染其后果十分严重。因此,应高度重视临床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问题,加强对医务人员HIV职

2、业暴露的防护,并制定相关的防护措施,防止因职业暴露而感染HIV。我院20XX年6月20XX年6月收住HIV感染和艾滋病患者73例,医务人员发生艾滋病职业暴露9人,由于及时采取措施补救,医学观察追踪1年多,无一例发生HIV感染。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 医务人员9人,其中护士3人,外科医生3人,内科医生1人,麻醉师1人,检验技师1人。其暴露的原因及暴露的程度见附表。 2.暴露后的处理 9例发生暴露后,立即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污染的皮肤。有伤口者在伤口旁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用流动水进行冲洗后,用酒精及碘酒进行消毒。伤口处理完毕,填写职业暴露报告卡送医院感染管理科,感染管

3、理科接到报告后,立即对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后的情况进行全面的调查,包括暴露人员、暴露程度及病人入院后所污染的物品、环境等,并及时将调查结果上报院领导及相关职能科室,同时组织专家组对暴露者进行暴露级别的评估,专家组评定。1名检验技师在操作时被空心针头刺穿皮肤,且病人病毒载量较高,被感染的机率较大,4 h内接受预防性用药治疗,疗程4周,并进行临床观察,其他8名只作一般局部处理。 3.HIV抗体检测结果 发生暴露后,首先对暴露者进行HIV抗体的本底调查,然后分别在暴露后第4 W、8 W、12 W、6个月、12个月进行追踪检测,结果:本底检查及1年内定期追踪检测,结果9名暴露者HIV抗体均是阴性。 讨

4、论 1.HIV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 (1)医务人员对HIV/AIDS知识的认识不足。HIV职业暴露是指医务人员从事医疗、护理等工作过程中意外被HIV感染者或AIDS患者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皮肤或者黏 作者简介:车红英(1959-),女,广东省茂名市人,副主任护师。膜,或者被含有HIV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的针头及其他利器刺破皮肤,有可能被HIV感染的情况。医务人员对HIV感染和AIDS相关知识的掌握,对HIV职业暴露的预防起着重要的作用。有关调查显示,护理人员对AIDS传播知识的回答正确率只有24%2,相当一部份医护人员缺乏对AIDS知识的了解,认为AIDS离我们还很远,因而对职业暴露的危险性认识不足

5、,在医疗工作中麻痹大意,警惕性不高,自我防护意识淡薄,给工作带来安全隐患。 (2)不采取普遍性防护措施。HIV职业暴露引起的职业感染,多数是通过被污染的针头刺伤或其他利器割伤皮肤而引起,而这种损伤往往是由于医务人员本人疏忽大意或操作不当造成。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普遍性防护原则”是医务工作者安全操作的行动指南,临床一线医务人员接触HIV感染者或发病者的血液和体液的机率较高,如果在医疗过程中不遵守“普遍性防护原则”,操作不规范,保护措施不到位,则将使HIV职业暴露成为可能。本组4名医务人员工作中不注意防护,无保存护性接触病人的血液时间长达1 h,1名护士在输液拔针后,由于不及时将针头放入利器盒,而

6、造成针刺伤。 2.HIV职业暴露的防护措施 (1)加强医务人职业安全防护教育。医院应把HIV职业暴露的问题作为防治AIDS感染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给予高度关注,加强医务人员HIV感染及AIDS相关知识的培训,认真学习国家卫生部印发的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护工作指导原则(试行),使其认识并重视HIV职业暴露的途径及其危险性,在医疗护理工作中提高对HIV感染的警惕性。同时给予具有暴露危险的医务人员提供咨询和指导,增强其防范措施,自觉做好个人防护。 (2)落实标准预防措施。坚持“普遍性防护原则”,认定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是有传染性,须进行隔离,不论是否有明显的血液污染或是接触非完整

7、的皮肤与黏膜,接触上述物质者,必须采取防护措施3。医护人员在诊疗、护理患者时,凡是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时,均应采取标准预防措施,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严格掌握预防和控制HIV职业暴露的防护技术。在进行诊疗、护理操作时戴口罩、手套、穿隔离衣,对高危人群采用双层手套,当血液或体液有可能喷溅时,则要戴防护眼镜。在行侵袭性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要保证充足的光线,特别注意防止针头、缝合针、刀片等锐器刺伤或者划伤。使用后的锐器应当直接放入耐刺、防渗漏的利器盒,或使用具有安全性能的注射器、输液器等以防刺伤。不得将针头插回针头套管,也不许弯曲、折断或做类似其他处理。接触病人后要用肥皂水彻底洗手,特别是手被

8、血液和体液污染时,必须立即洗手,脱去手套后也要洗手。实验室内用过的一次性物品,如注射器、手套等,应消毒或销毁,避免废弃物的污染。 (3)发生暴露后的应急处理。一旦皮肤被针头或刀片等利器刺伤,或被病人的血液、体液污染,要保持镇静,立即采取有效措施,以避免或减轻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对于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皮肤,立即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如有伤口应当用健侧的手从近心端向远心端反复挤压受伤部位,使部分血液流出并反复冲洗干净,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受伤部位的伤口冲洗后,应当用75%乙醇或0.5%碘伏进行消毒;被暴露的粘膜,应当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同时向有关部门报告暴露的情况,使暴露后的医务人员能及

9、时得到暴露危险程度的评估,然后根据评估危险程度决定防治方案,必要时应用抗HIV的药物作预防性治疗。据报道暴露后应用抗HIV的药物预防性治疗可减少约81%的HIV传播的危险性4,本组仅一例暴露后4 h内接受药物治疗,疗程4周,其他8例仅做一般处理,随访一年未发现HIV感染。说明暴露后一般处理对预防HIV感染有效。 (4)暴露后的随访及检测。暴露含有HIV的血液或体液后,如果被感染,多数在2个月内HIV抗体转为阳性,95%感染者将于暴露后6个月内出现血清HIV阳转,约5%的感染者在暴露后612个月内HIV抗体阳转5。暴露后立即检测HIV抗体,可以帮助确定本次暴露前是否已有HIV感染,随访一年未发现HIV抗体阳转,基本可确定暴露后没有被感染,可停止继续监控。 尽管AIDS对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性感染的危险性很小,但由于目前缺乏有效的治愈药物,一旦因职业暴露而感染HIV,后果非常严重。但是,也不必要引起极大恐慌,只要我们在医疗工作中正确掌握预防和控制HIV职业暴露的防护技术,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提高警惕,工作中认真,杜绝或减少外损伤事故的发生,就能减少HIV暴露的机会,把因职业暴露而引发HIV感染的危险性降低到最低程度。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计划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