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方案2017高考地理总复习第三部分区域可持续发展第十四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章末过关检测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知****量 文档编号:28270017 上传时间:2022-07-2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优化方案2017高考地理总复习第三部分区域可持续发展第十四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章末过关检测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优化方案2017高考地理总复习第三部分区域可持续发展第十四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章末过关检测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优化方案2017高考地理总复习第三部分区域可持续发展第十四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章末过关检测新人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优化方案2017高考地理总复习第三部分区域可持续发展第十四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章末过关检测新人教版.doc(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时间:40分钟分值:9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2016河北唐山一模)近几年,在我国许多城市道路旁出现了一道新的风景线(如图所示),即风光互补道路照明,它是风力发电机和太阳电池方阵两种发电设备共同组成的新兴发电系统。它将发出的电能存储到蓄电池组中,当用户需要时可通过输电线路送电。据此完成12题。1这种新能源利用领域的开辟,很快引起国内众多企业的关注,一些中小企业投资踊跃。对此解释欠合理的是()A该项目的投入上市与实施,利于节能减排B该项目市场前景广阔,投资风险较小C产品投入使用的寿命长、受自然变化影响小D产品应用可缓解城乡照明对常规电能的依赖2在我国的

2、大部分地区,为了充分利用太阳能,一般太阳电池方阵平面板的倾角随纬度而定,但朝向应定为()A正东B正西C正南 D正北解析:第1题,风能与太阳能都是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大力开发与投入使用利于节能减排,前景很广阔,可缓解能源紧张状况,但风能资源与太阳能资源的丰歉受地域差异影响大,受自然变化影响大。故C项解释欠合理。第2题,我国大部分地区位于北回归线以北,太阳直射点终年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故正午太阳位于我国大部分地区正南方,为获得更多的太阳辐射,太阳电池方阵平面板应朝向正南(太阳所在方位)。答案:1.C2.C二战后日本本土的重工业策略以及朝鲜战争的爆发,致使北九州工业区率先复苏,到20世纪60

3、年代该区已成为全日本污染最严重的“七色烟城”。到80年代后,受无法再从中国大陆进口铁矿石(被迫进口澳大利亚等国铁矿石)和日本石油能源政策双重打击,北九州工业区开始衰落。结合下图完成34题。3二战后促进北九州工业区率先复苏的主要因素是()基础设施先进,劳动力素质高战争对钢铁产品需求的急剧增长地形平坦,土地资源丰富优先发展重工业的优惠政策A BC D4除了“双重打击”,北九州工业区迅速衰落的主要原因还有()A人口大量迁出,劳动力短缺B原料成本上升,污染严重C产业发展,单位产值能耗增大D产业结构过于复杂,煤炭能源地位下降解析:第3题,二战后的日本基础设施破坏严重;日本以山地为主;朝鲜战争引发的“特需

4、经济”,促进了北九州工业区率先复苏。第4题,人口大量迁出是因为工业区的衰落;中国是发展中国家,且距离日本较近,铁矿石价格低廉,无法从中国大陆进口使得日本原料成本上升;产业发展、技术进步,单位产值能耗量减少;工业结构比较单一,容易造成一损俱损的局面。答案:3.D4.B(2016重庆一诊)我国某市1980年第一、二、三产业的比重为21.260.318.5,2000年分别为13.838.947.3,2013年分别为22.445.731.9。下图为该市工业结构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56题。5导致该市工业结构调整的最根本原因是()A资源枯竭 B产业转移C减轻污染 D国家政策6该市某中学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

5、针对该市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以下进一步发展该市经济的思路,其中最不合理的是 ()A依托郊区的土地资源优势,发展现代绿色农业B切实治理环境污染,大力发展旅游业C利用工业基础雄厚的优势,发展汽车配套工业D扩大煤炭开采量,提高煤炭外运能力 解析:第5题,从材料中可知该市1980年第二产业比重高,且以煤炭和电力工业为主,说明该市可能是煤炭丰富的资源型城市,而2000年和2013年产业结构中,第二产业比重有所下降,特别是煤炭工业大幅下降,说明煤炭资源可能枯竭。第6题,依上题分析,该市煤炭资源可能枯竭,所以通过扩大煤炭开采量来发展经济的思路是最不合理的。答案:5.A6.D下图为我国南方某河流流域示意图。读图回

6、答79题。7下列对该河流的水文特征描述错误的是()A河流年径流量较大B河流汛期较长,主要集中于夏季C冬季有结冰期,含沙量较小D河水以雨水补给为主8图中河流流域中上游重点发展了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其主要的区位优势是()有色金属原料丰富廉价水电经济发达,基础好科技发达廉价水运A BC D9近年来,该河流三角洲地区水资源短缺问题日渐突出,该问题的出现与下列现象基本无关的是()A人口增加,工农业生产规模扩大,需水量大增B水资源利用率较低,浪费严重C水体污染严重,许多水体水质下降D气候变得干旱,降水减少解析:第7题,该河流位于我国南方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无结冰期。第8题,由图示信息可知,该河中上游地区锡、钨

7、、铝土等有色金属资源丰富,有大量水电站且内河航运便利。第9题,该河流三角洲地区水资源短缺与用水量大增及浪费、水污染严重相关。答案:7.C8.A9.D(2016福建厦门模拟)下图为我国长江干流三个水文站2010年、2011年和多年平均的水、沙特征值对比,读图回答1011题。10甲、乙、丙三个水文站按从上游向下游排列的顺序是()A甲、乙、丙 B乙、甲、丙C甲、丙、乙 D丙、甲、乙11与乙、丙两站相比,甲水文站2010年、2011年的年输沙量和多年平均输沙量差异很大,其原因最可能是()A降水量远少于多年平均B上游水土保持工作非常出色C三峡水库的建设D挖沙船作业 解析:第10题,长江为外流河,中下游地

8、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越往下游河流流量越大。图2可见多年平均流量由乙、甲、丙逐渐增大,所以从上游到下游顺序为乙、甲、丙。第11题,从图1可以看出甲水文站2010年、2011年的年输沙量远小于多年平均输沙量,甲水文站位于中游,年径流量较多年平均减少不多,不是降水量远少于多年平均造成的,A错;上游水土保持工作非常出色应当上游输沙量减小最多,B错;三峡水库的建设使进入中游的泥沙大量减少,C对;挖沙船作业对年输沙量影响不大,D错。答案:10.B11.C二、综合题(共46分)12(2016湖北七市模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7分)材料鄂尔多斯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南部,三面被黄河环绕,南邻古长城。区域内煤

9、炭、天然气等矿产丰富,有库布齐沙漠。(1)巴丹吉林沙漠多盐泽,简述其形成过程。(9分)(2)有“扬眉吐气”(羊绒、煤炭、稀土、天然气)之称的鄂尔多斯高原,目前面临生态环境恶化的窘况。为加快经济发展,有人提议鄂尔多斯依托丰富的资源,大力发展能源重化工业,你认为是否可行?请阐述理由。(8分)解析:(1)盐泽的形成,可从盐分来源、降水与蒸发关系角度分析。(2)本问为开放性设问,言之有理即可。能否发展重化工业,可从工业区位因素,以及可持续发展角度分析。答案:(1)巴丹吉林沙漠地势四周高、中间低,处于内流区,内流河带来水分和盐分;位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区,气候干旱,降水少;太阳辐射强,蒸发量大于降水量,多大

10、风天气,加剧水分蒸发,易形成含盐量大的盐泽。(2)可行。理由:鄂尔多斯高原地区煤炭等资源丰富,依托资源发展重化工业,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可以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带动该地区经济发展,加快西部大开发步伐;邻近东北和华北地区,市场广阔;邻近京包、包兰铁路,交通便利;增加就业,加强民族团结。(任答三点,只答观点,不答理由不给分)或不可行。理由:该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发展能源重化工业可能造成植被破坏,进而引起荒漠化、水土流失等生态问题;工业三废污染严重;重化工业需水量大,加剧水资源短缺。(只答观点,不答理由不给分)13(2016福建厦门质检)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29分)下图示意我国新疆某

11、地区地形状况及风向频率,甲地有大片的绿洲,每年大风日数160天左右,年平均风速达到6.2米/秒,是我国最早进行风能开发的区域。(1)结合热力环流的原理,分析甲、乙两地之间夏季盛行西北风的原因。(10分)(2)从地形特征的角度,分析甲地多大风的主要原因。(8分)(3)评价甲地发展风力发电的条件。(11分)解析:(1)注意题干中提示,从热力环流角度分析风向,必须要分析甲、乙两地夏季气温高低差异,从而引出气压差异,最后依据气压差异得出风向。(2)甲地地形为两山之间的峡谷,则运用狭管效应分析即可。(3)评价类题目要从利弊两方面分析,可结合实际,从资源、市场、资金、技术及生态角度分析。答案:(1)甲地以绿洲分布为主,乙地以沙漠分布为主,由于沙漠的热容量较绿洲小,夏季增温较绿洲快,在乙地附近形成热低压,即甲地(海平面)气压高于乙地,风从甲地吹向乙地。(2)甲地位于两山之间的谷地,且谷地为西北东南走向。盛行的西(北)风,受狭管效应的影响,速度在谷地加快,导致风大。(3)有利条件:风能资源丰富;地价低;人口稀少,移民费用低;风电开发历史悠久;离北部电力需求地(市场)较近。不利条件:资金缺乏;技术落后;生态环境较脆弱。(任答一点即可)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计划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