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_2021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6.3测量物质的密度拓展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知****量 文档编号:28254591 上传时间:2022-07-26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6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_2021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6.3测量物质的密度拓展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21_2021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6.3测量物质的密度拓展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1_2021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6.3测量物质的密度拓展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_2021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6.3测量物质的密度拓展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doc(1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4节密度与社会生活同步试题一、单选题1.关于天平和量筒的使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当指针指在分度盘中线处时,天平横梁平衡B.测液体体积时,视线与量筒中液面相平C.当右盘中放入该砝码后,接下来应该向右移动游码使横梁平衡D.横梁平衡时,被测物体质量等于右盘砝码的总质量加上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答案】C【解析】A.当指针指在分度盘中线处或左右摆动格数相等时,天平横梁平衡,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用量筒测液体体积时,视线应与液面相平,不能俯视或仰视,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当右盘中放入该砝码后,右盘下沉,接下来应该取下该砝码,换质量更小的砝码,或向右移动游码使横梁平衡,故C错误,符合题

2、意;D.横梁平衡时,右盘砝码的总质量加上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即为被测物体的质量,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2.为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小明利用天平和量杯测量了液体和量杯的总质量m及液体的体积V,得到了几组数据并绘出了m-V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液体密度为2g/cm3B.该液体密度为1.25g/cm3C.量杯质量为40gD.60cm3的该液体质量为60g【答案】D【解析】AB.从图中可以看到,当液体和量杯的总质量是40g时,液体的体积是20cm3,当液体和量杯的总质量是100g时,液体的体积是80cm3;那么可知道该液体密度是该液体密度是;A、B错误;C.当液体和量杯的

3、总质量是40g时,量杯中液体的质量是那么量杯的质量是量杯的质量是,C错误;D.根据可知,60cm3的该液体质量是60cm3的该液体质量是,D正确。故选D。3.小明在河边捡到一块会吸水的小石块(吸水后体积不变),回到家他想测出石头的密度。他先用天平测出小石块的质量是60g,再把它放到一个容积是400mL的容器里,然后缓慢地往容器里加水,直到水面刚好到达瓶口,一共加入了0.37kg的水,最后将小石块从水中取出,将表面的水擦拭干,再测出它此时的质量是70g,则小石块的密度是()A.2.0103kg/m3B.1.5103kg/m3C.3.0103kg/m3D.4.0103kg/m3【答案】B【解析】由

4、题意可知,石头的体积等于它排开水的体积,而排开水的体积为容器容积减去加入的水的体积,因小石块吸水后体积不变,加入的水的体积还应减去被小石块吸收的水,则由密度公式得故选B。4.一个薄壁的瓶子内装满某种液体,已知液体的质量为 m。瓶底的面积为 S,小明同学想测出液体的密度,他用刻度尺测得瓶子高度为 L,然后倒出小半瓶液体(正立时近弯处), 如图所示,测出液面高度,然后堵住瓶口,将瓶倒置,测出液面高度。则液体的密度为()A.B.C.D.【答案】D【解析】根据可得,瓶中剩余液体的体积瓶中未装液体的体积为则瓶的容积为根据可得液体的密度故选D。5.为了测出金属块的密度,某实验小组制定了如下的实验计划:用天

5、平测出金属块的质量用细线系住金属块,轻轻放入空量筒中在量筒中装入适量的水,记下水的体积将金属块从量筒中取出,记下水的体积用细线系住金属块,把金属块浸没在量筒的水中,记下水的体积根据实验数据计算金属块的密度以上实验步骤安排最合理的是( )A.B.C.D.【答案】C【解析】由密度的测量原理 知道,我们要测出金属块的密度需要测出的物理量是:金属块的质量;金属块的体积。根据题意知道,可以用排水法进行测量金属块的体积的测量,金属块的质量可以直接用天平进行测量;A、在这两个步骤中,金属块拿出是会带走一部分水,产生较大的误差,故A不合理;B、该方案没有测的金属块质量,故B不合理;C、步骤测出了金属块的质量,

6、利用排除法测出了金属块的体积,且该方案都没有明显的误差,故C合理;D、由于两个步骤无法测出金属块的体积,故D不合理。6.小明为测量老陈醋的密度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用天平测出空量筒的质量;向量筒中倒入适量醋,测出醋的体积;用天平测出量筒和醋的总质量,对上述实验步骤所持的观点应是( )A.所测出醋的体积一定不准确,不可取B.能测出醋的密度且步骤合理C.测出醋的密度值偏大,不可取D.使量筒从天平上倾斜而摔碎不宜提倡【答案】D【解析】量筒的形状比较细长,易使量筒从天平上倾斜而摔碎,不宜提倡。选D。7.如图所示,在“测量雨花石密度”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称量时左盘放砝码,右盘放雨花石B.称

7、量雨花石质量的过程中,若天平横梁不平衡,可调节平衡螺母C.雨 花 石 的 密 度 是 2.8kg/D.在测完质量后,测体积时若考虑雨花石吸水的因素,则雨花石密度的测量值偏大【答案】D【解析】A.根据天平的使用规则左物右码可知,称量时左盘放雨花石,右盘放砝码,故A错误;B.称量前应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然后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横梁平衡,在称量雨花石质量的过程中,若天平横梁不平衡,不可以调节平衡螺母,应通过加减砝码或移动游码来使天平横梁平衡,故B错误;C.雨花石的质量m=20g+5g+3g=28g雨花石的体积V=30mL20mL=10mL=10雨花石的密度=2.8g/故C错误;D.若考虑雨花石吸水的因

8、素,则测出的雨花石的体积会偏小,根据=可知雨花石密度的测量值会偏大,故D正确。故选D。8.在实验室中常用“悬垂法”测木块的密度,用天平测出木块的质量m,用量筒测量木块的体积,如图所示,则木块密度可表示为()A.B.C.D.【答案】C【解析】木块的体积为木块的密度为故选C。9.小明在实验室里测量一块体积较大、形状不规则的矿石的密度.先用天平称出矿石的质量为200g,接着按下图A、B、C的顺序测其体积,下列判断中错误的是( )A.矿石的体积为80cm3B.浸没的矿石排开的水的质量为120gC.小明测得矿石的密度为2.5103kg/m3D.按图中A、B、C的步骤测得矿石的密度会偏小【答案】B【解析】

9、A.由图中量筒中倒水前后的示数可知矿石的体积:V=200ml120ml=80ml=80,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浸没的矿石排开的水的体积=V=80,则=1g/80=80g,故B错误符合题意;C.矿石的密度为:=2.5kg/,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按图中A、B、C的步骤测得矿石的密度,由于从烧杯中取矿石,矿石会沾水,使测得的矿石体积偏大,所以根据密度公式 可知测出的密度偏小,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10.(多选)在测量盐水密度的实验中,小敏先用调好的天平测出烧杯和杯内盐水的总质量为80g,如图甲所示,然后她将一部分盐水倒入量筒,如图乙所示,接着她用天平测量烧杯和杯内剩余盐水的总质量,天平平衡时的情

10、景如图丙所示。根据实验过程及现象,下列选项中,判断正确的是( )A.倒出盐水的体积为30cm3B.烧杯和杯内剩余盐水的总质量为45gC.倒出盐水的质量为33gD.盐水的密度为1.1103 kg/m3【答案】ACD【解析】A.由图乙可知,量筒的分度值为1mL,则倒出盐水的体积V30mL30cm3故A正确;B.由图丙可知,标尺分度值为0.2g,示数为2g,所以剩余盐水和烧杯的总质量为20g20g5g2g47g由于空烧杯的质量不知,所以剩余盐水的质量不一定为45g,故B错误;C.倒出盐水的质量m80g47g33g故C正确;D.盐水的密度 1.1g/cm31.1103kg/m3故D正确。故选ACD。二

11、、填空题11.某同学用托盘天平和量筒测量一小石块的密度:(1)调节天平前分度盘指针位置的情形如图甲所示,测量前应将天平的平衡螺母向_调(选填“左”或“右”) ;(2)天平调平衡后测量石块质量时,天平右盘中砝码和游码的情形如图乙所示,可知石块的质量是_g;(3)图丙是测量石块体积的情形。可知石块的体积是_cm3,石块的密度是_g/cm3。【答案】左 52 20 2.6 【解析】(1)1如图,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侧,说明横梁的右端下沉,平衡螺母向相反的方向移动,所以平衡螺母向左移动。(2)2石块的质量(3)34石块的体积石块的密度12.小明用天平、烧杯和量筒测牛奶的密度,如图所示,所测牛奶密度为_g

12、/cm3,测出的密度会比牛奶的实际密度偏_。【答案】1.224 偏大 【解析】1游码读数为0g,砝码读数为30g,所以空烧杯质量为m杯=30g装水后,天平读数为则水的质量为量筒读数为100mL,所以水的体积水的密度为2当牛奶从烧杯倒入量筒后,烧杯壁沾有一些牛奶,导致牛奶体积偏小,根据密度公式,可知计算出的牛奶密度偏大。13.在“探究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和“测定物质的密度”两个实验中,它们的实验原理是_(选填“相同”或“不同”)的;实验需要的主要测量工具是_(选填“相同”或“不同”)的;在“探究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实验时,采用多次测量是为了_;在“测定物质的密度”实验时,采用多次测量是为了_

13、。【答案】不同 相同 得到普遍规律 减小误差 【解析】1在“探究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的实验中,是为了分析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而“测定物质的密度”的实验中,原理是密度的计算公式,它们的实验原理是不同的;2这两个实验都要测量质量和体积,所以需要用到的测量工具是相同的;3在“探究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实验时,采用多次测量是为了得到普遍规律,不能只根据一组数据或两组数据就得出规律;4在“测定物质的密度”实验时,采用多次测量得到多个密度值,再求其平均值,是为了减小误差。14.小花同学利用天平和量杯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时,记录实验的数据如表所示。则这种液体的密度为_kg/m3,空量杯的质量为 _g。

14、当量杯中液体的体积为20 cm3 时, 液体与量杯的总质量为 _g。液体与量杯的总质量 m/g284460液体的体积 V/cm3103050【答案】 20 36 【解析】1根据可得,液体的密度2 第一组数据中液体的质量为则空量杯的质量为3根据可得,20液体的质量为由液体与量杯的总质量为15.一个杯里装有200mL牛奶,其中牛奶的质量是210g,那么牛奶的密度是_g/cm3;小聪喝了半杯,剩余半杯牛奶的密度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答案】1.05 不变 【解析】1密度等于质量与体积之比,故2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故剩余半杯牛奶的密度与整杯牛奶密度相同,所以喝剩半杯牛奶密度不变.三

15、、实验题16.学完质量和密度后,小亮和小军利用托盘天平和量筒测某种油的密度:(1)他们开始测量,步骤如下:将待测油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油的总质量为55.8g;将烧杯中的一部分油倒入量筒(如图甲),测出倒出这部分油的体积是_cm3;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油的总质量为_g(如图乙);根据密度的计算公式可以算出,该油的密度是_kg/m3;(2)小亮发现厨房有“电子秤”也可测出液体密度,他找来一枚鸡蛋,操作步骤如下:把电子秤放在水平桌面上,打开开关并归零;将装有适量水的烧杯放在电子秤上,打开开关并归零;用细绳系住鸡蛋,手提细绳将鸡蛋缓慢浸没在烧杯中的水中(鸡蛋不触碰烧杯底部),读出电子秤的示数为

16、 m1(如图丙);将装有适量某种液体的烧杯放在电子秤上,打开开关并归零;用细绳系住鸡蛋,手提细绳将鸡蛋缓慢浸没在烧杯中的液体中(鸡蛋不触碰烧杯底部),读出电子秤的示数为 m2,则某种液体的密度为_(用 m1、m2 和 水表示)。【答案】20 37.4 【解析】(1)1由图甲可知,量筒最低水平液位在20mL刻度处,即倒入量筒的油的体积为20cm3。2由图乙可知,天平刻度盘读数为2.4g,砝码有20g、10g、5g各一个,则烧杯和剩余油的总质量为m剩=20g+10g+5g+2.4g=37.4g3则可知倒入量筒的油的质量为m=55.8g-m剩=55.8g-37.4g=18.4g根据密度的计算公式可以

17、算出该油的密度为(2)4用细绳系住鸡蛋,手提细绳将鸡蛋缓慢浸没在烧杯中的水中(鸡蛋不触碰烧杯底部),读出电子秤的示数为 m1;由阿基米德原理可知,鸡蛋受到的浮力为将鸡蛋缓慢浸没在烧杯中的液体中(鸡蛋不触碰烧杯底部),读出电子秤的示数为 m2,此时有联立可得则某种液体的密度为17.小明用托盘天平和量筒测量某种矿石的密度:(1)天平调平后,小明将矿石放在天平的左盘,通过加减砝码和移动游码使天平再次平衡,所加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矿石的质量是_g;(2)紧接着,小明用量筒测量矿石的体积,如图乙所示,则矿石的体积为_cm3;(3)通过计算可以得出矿石的密度为_ kg/m3;【答案】46

18、.8 18 2.6103 【解析】(1)1如图甲所示,天平标尺的分度值是0.2g,游码左端在1.8g处,所以矿石的质量m=20 g +20 g +5 g +1.8 g =46.8g(2)2如图乙所示,量筒的分度值是1mL,即1cm3,则矿石的体积V=38 cm3-10 cm3=18 cm3(3)3矿石的密度四、计算题18.小张家正在新建房屋,司机用车运来5m3河沙,爱思考的小张想估测出这一车河沙的质量。他进行了以下操作:第一步: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0=100g;第二步:将空烧杯装满水,测出水和烧杯的总质量为m1=600g;第三步: 将烧杯内的水全部倒掉并将烧杯内壁擦干,然后装满河沙(河沙与

19、杯口齐平),测出河沙和烧杯的总质量为m2=900g;根据小明的操作,求:(已知水的密度为水1.0103kg/m3)(1)烧杯的容积V;(2)河沙的密度沙;(3)这一车河沙的质量m总。【答案】(1);(2);(3)8t【解析】(1)烧杯装满水后水的质量m水=m1-m0=600g-100g=500g烧杯的容积V=V水=500cm3(2)烧杯装满河沙后河沙的质量m沙=m2-m0=900g-100g=800g河沙的体积V沙=V=500cm3河沙的密度沙=1.6g/cm3=1.6103kg/m3(3)这一车河沙的质量m总=沙V总=1.6103kg/m35m3=8103kg=8t答:(1)烧杯的容积为500cm3;(2)河沙的密度为1.6103kg/m3;(3)这一车河沙的质量为8t。1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计划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