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_2022版高中历史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1.1百家争鸣素养评价检测含解析人民版必修.doc

上传人:知****量 文档编号:28250341 上传时间:2022-07-2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8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_2022版高中历史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1.1百家争鸣素养评价检测含解析人民版必修.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21_2022版高中历史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1.1百家争鸣素养评价检测含解析人民版必修.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1_2022版高中历史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1.1百家争鸣素养评价检测含解析人民版必修.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_2022版高中历史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1.1百家争鸣素养评价检测含解析人民版必修.doc(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一百家争鸣(30分钟5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8分)1.(2020宁德高二检测)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学派提出的治理社会的方案是()A.法治 B.专制统治C.德治 D.无为而治【解析】选C。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中,孔子主张“以德治民”,孟子主张实行“仁政”,二者都是强调统治者要施行德政,故选C。2.在孔子看来,人是什么并不重要,关键在于彼此的关系如何。为此他提出()A.“尚贤”“尚同”B.“以德治国”C.“君轻民贵”D.“仁者爱人”【解析】选D。“尚贤”“尚同”是战国时期墨子的思想,故A错误;“以德治国”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B错误;“君轻民贵”是战国时期孟子的思想,故C错误;材

2、料说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故D正确。【补偿训练】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中蕴含着“人人都有受教育资格”的主张是()A.因材施教B.有教无类C.温故知新D.学思结合【解析】选B。依据材料 “人人都有受教育资格”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B符合题意。3.(2020长春高二检测)推动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局面的根本原因是()A.频繁的兼并战争B.生产力的发展C.新兴地主阶级的产生D.社会大变革【解析】选B。结合所学可知,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的使用,致使土地私有制产生,分封制瓦解,社会进入大变革大动荡时期,私学兴起,各学派纷纷著书立说,百家争鸣兴起,故B正确。4. (2020临沂高二

3、检测)道家主张“道法自然”和“无为而治”,即遵循客观规律,不任意妄为,所以无所不为。这表明道家思想()A.消极避世毫无可取之处B.反对征服和利用规律C.有利于天人关系的和谐D.符合当时的政治现实【解析】选C。根据“遵循客观规律,不任意妄为”可知,道家思想尊重客观规律,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有利于天人关系的和谐,故选C;材料中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并不是消极避世,排除A;材料中强调遵循规律,发挥主观能动性,并不反对征服和利用规律,排除B;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礼崩乐坏,道家思想不符合当时政治现实,排除D。【补偿训练】“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这句话源自()A.老子B.论语C.墨子D.韩非子

4、【解析】选A。老子指出事物具有向相反的方面转化的规律,蕴涵了朴素的辩证法思想,他提出“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的思想通过老子一书得以流传,答案为A。5.“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静胜躁,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这句话出自下列哪位思想家之口()A.孔子 B.孟子C.韩非D.老子【解析】选D。材料强调“直”与“屈”、“巧”与“拙”、“静”与“躁”、“寒”与“热”等矛盾双方相互转化,符合老子的辩证法思想,故选D;孔子思想主张是“仁”和“礼”,排除A;孟子的思想主张是“仁政”,排除B;韩非的核心思想是“法治”,排除C。6.(2020唐山高二检测)先秦某思想家认为,“君上之于民也,有

5、难则用其死,安平则尽其力”。据此可知这位思想家强调()A.君主无为而治B.强化血缘等级C.推行礼乐仁政D.实行严刑峻法【解析】选D。题干材料的意思是:君主对待民众,危难时就要他们拼死作战,安定时就要他们尽力耕作。与法家的严刑峻法思想吻合,故选D。A、B、C题干材料没有体现。7.孔子曰:“仁者,爱人,爱有差等。”墨子曰“兼相爱,交相利”“爱无差等”。造成这种分歧的根源是()A.所处时代不同 B.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C.学术思想不同 D.谈论的问题不同【解析】选B。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两人阶级属性的差异决定了其思想代表不同的阶级利益。两人都处于春秋战国时期,排除A;C、D是史实,并非根源。故选B。

6、【补偿训练】孔子主张社会和谐,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孟子主张“政在得民”。这些主张产生的共同社会背景是()A.百家争鸣趋于合流B.社会长期动荡不安C.奴隶制度全面崩溃D.封建经济逐步兴起【解析】选B。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孔子、孟子、墨子生活在春秋战国时期,题干中三者的主张都希望社会和谐、人人相爱、统治者以德治民,可知当时的社会长期动荡不安,B正确。百家争鸣时期各家思想都有自己突出的特点,未合流,A错。春秋战国时期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奴隶制并未全面崩溃,C错。封建经济逐步兴起符合当时的时代背景,但与题干中的观点无关,D错。二、非选择题(22分)8.(2020南昌高二检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7、材料一 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礼记中庸材料二圣人之治化也,必刑政相参焉。太上以德教民,而以礼齐之,其次以政焉。导民以刑,禁之刑,不刑也。化之弗变,导之弗从,伤义以败俗,于是乎用刑矣。孔子家语材料三臣事君,子事父,妻事夫,三者顺则天下治,三者逆则天下乱,此天下之常道韩非子五蠹材料四法不阿贵,绳不挠曲,法之所加,智者弗能辞,勇者弗敢争。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诚有功,则虽疏贱必赏,诚有过,则虽近爱必诛。韩非子(1)归纳材料一、二中儒家的治国思想。(8分)(2)根据材料三、四,总结韩非的治国理念。(8分)(3)综合上述材料,分析儒家和法家在治国理念上的异同。(6

8、分)【解析】第(1)题,据材料一“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可知国家政权的兴衰,与统治者个人是否贤明有关;据材料二 “太上以德教民,而以礼齐之,其次以政焉。导民以刑,禁之刑,不刑也。化之弗变,导之弗从,伤义以败俗,于是乎用刑矣”可知孔子主张先礼后刑。第(2)题,据材料三“臣事君,子事父,妻事夫,三者顺则天下治,三者逆则天下乱”可知韩非主张维护宗法伦理纲常;据材料四“法不阿贵,绳不挠曲”“诚有功,则虽疏贱必赏,诚有过,则虽近爱必诛”可知强调以法治国,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赏罚分明。第(3)题,据材料二“圣人之治化也,必刑政相参焉。太上以德教民,而以礼齐之” 和材料三“臣事君,子事父,妻事夫”可知儒家与法家都主张礼法并用;两者的不同在于礼与法的先后关系,儒家提倡先礼后法,法家提倡以法为主,以礼为辅。答案:(1)材料一:政事的兴衰,取决于“人治”,即取决于统治者是否贤明。材料二:孔子主张先礼后刑。 (2)强调以法治国,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赏罚分明,同时也注重维护宗法人伦关系。 (3)同:都主张礼法并用。异:儒家先礼后法,以礼为核心;法家以法为主,辅之以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计划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