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_2021学年高中历史第三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3.11929_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练习题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doc

上传人:知****量 文档编号:28235194 上传时间:2022-07-2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_2021学年高中历史第三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3.11929_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练习题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21_2021学年高中历史第三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3.11929_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练习题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1_2021学年高中历史第三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3.11929_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练习题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_2021学年高中历史第三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3.11929_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练习题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doc(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一、选择题119291933年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很快波及全世界,最重要的原因是()A资本主义在全球占优势B美国是头号经济强国C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D资本主义矛盾的普遍存在解析: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完成,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故1929年的世界性经济大危机能迅速波及整个资本主义国家。答案:C2“波及除苏联以外的全世界,这是一场影响深远的财政、信贷、外贸、工业和农业的全面危机,不仅涉及生产领域,而且涉及流通、分配等领域”。这则材料从侧面反映了1929年爆发的经济危机()A来势汹涌B波及范围广C破坏性强 D持续时间长解析:从材料中“除

2、苏联以外的全世界”“涉及生产领域”“流通、分配等领域”等关键信息可知这反映了1929年爆发的经济危机波及范围广。答案:B3美国前总统乔治布什曾说世界各国要紧密合作应对金融危机,保护主义无助于克服困难。然而,在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期间,正是美国带头大幅度提高关税,从而引发了一场关税大战。其直接影响是()A资本主义各国间的矛盾日趋尖锐B资本主义各国政坛丑闻频出C资本主义各国社会危机日益加深D资本主义各国政府信誉扫地解析:经济危机期间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纷纷提高关税,引发关税大战、贸易大战,造成资本主义各国矛盾日趋尖锐,故A正确。B、C、D属于经济危机对资本主义各国自身的影响,可排除。答案:A

3、4为摆脱19291933年经济危机,各资本主义国家选择了不同的方式和道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美国实行“新政”,实行国家对经济的全面干预B德国和日本建立法西斯专政、实行对外侵略扩张C美国在法西斯势力的冲击下,建立了法西斯专政D资本主义国家走上法西斯专政道路的根本原因是经济危机引发了政治危机解析:为摆脱经济危机,美国罗斯福实行“新政”,实行国家对经济的全面干预,以缓和社会矛盾,因此美国并没有建立法西斯专政。答案:C5德国法西斯上台前,宣扬“德意志民族是最优秀的民族,有权统治全世界;犹太人和斯拉夫人是劣等民族”。这说明()A法西斯势力打出社会主义旗号以拉拢工人B法西斯势力准备对内实行独裁统治C

4、法西斯势力打出民族主义旗号以蛊惑人心D法西斯势力与垄断资产阶级利益一致解析:民族优越论是法西斯势力蛊惑人心的手段,通过欺骗宣传,法西斯势力获得了德意志民族各阶层的广泛信任,从而赢得了大选,取得了统治地位。答案:C6不少学者认为世界大战的亚洲策源地形成于1936年。其对应的史实应当是()A九一八事变 B广田弘毅内阁上台C七七事变 D近卫文麿内阁上台解析:九一八事变发生在1931年,故A项错误;广田弘毅在1936年上台,提出了“广田三原则”,实质是要求中国停止抗日活动,接受日本的侵略“提携”,承认日本对华北的权益,并要最终承认“满洲国”存在的“合法性”,使世界大战的亚洲策源地形成,故B项正确;七七

5、事变发生在1937年,故C项错误;近卫文麿在1937年上台,故D项错误。答案:B二、非选择题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让该死的凡尔赛和约见鬼去吧!我们强大的德国军队总兵力已经超过了八十万,我们的武器现在世界一流从耻辱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到现在,仅仅二十年啊,德意志重新站起来了!让世界看看吧,德意志是永远打不倒的汉子!(全体欢呼,德意志万岁!元首万岁!)这是什么问题,这是在向全世界宣告:德意志是真正的优秀民族!希特勒演说词材料二凡尔赛和约已规定,德国不得在莱茵河左岸、也不得在右岸50千米地带拥有防御工事或军队。希特勒违背这一规定的做法是一次最具战略意义的行动:法国联盟体系以法国军队易进入中欧为

6、基础;随着莱茵兰的被重新占领和立即动工的齐格菲防线防御工事的建立,法国不再容易进入中欧。法国被切断了与其盟国的联系,而德国的力量却大大增长,因为它的命脉不再因非军事化的莱茵兰而处于易受伤害的境地。总之,希特勒对莱茵兰的突然行动意味着彻底打破了欧洲军事和外交上的势力均衡。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材料一中希特勒为什么利用凡尔赛和约向德国人进行宣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希特勒在欧洲采取了什么军事行动,其影响怎样。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和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第(1)题,要注意材料一中的两类信息的出现,一是“该死的见鬼去吧!”“耻辱”,反映出对凡尔赛和约的诅咒;二是“世界一流

7、”“优秀民族”,反映出对德意志民族的颂扬。由此可判定希特勒借德国民众对凡尔赛和约的仇恨引起人们的共鸣。第(2)题,关键信息是“希特勒对莱茵兰的突然行动意味着彻底打破了欧洲军事和外交上的势力均衡”。答案:(1)因为凡尔赛和约对德国进行了严厉的惩罚,以此进行宣传,比较容易引起德国民众的共鸣。(2)军事行动:开进莱茵非军事区。影响:打破了凡尔赛体系后欧洲的暂时均势局面,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埋下了隐患。82015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既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前世之事,后事之师”,有许多的经验教训值得借鉴,也有很多因素值得每一个中华儿女警醒。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日本法西斯主义的主要特

8、点之一是以军部为核心力量。军部是日本法西斯化的主要决策者和推动者,军部要求在天皇的名义下建立法西斯独裁政权,实行对外侵略扩张1889年颁布的大日本帝国宪法又以法律的形式确立了这种变化的新的军政关系。宪法规定,天皇总揽统帅权,并赋予军令长官“帷幄上奏权”,即凡有关军令事项,可以不经过内阁直接上奏天皇,由天皇裁决。这就是战前日本盛行的“统帅独立原则”。如何理解“以军部为核心”是日本法西斯主义的主要特点材料二(20世纪)三十年代经济危机爆发后,随着各种社会矛盾的不断激化,抑郁已久的对政党政治的仇恨,对海外殖民的渴望,对亚洲盟主的向往,以及对社会现状的不满等各种右翼思潮一下子迸发出来,为(日本)激进法

9、西斯势力的崛起提供了充分的气候和土壤。武寅从协调外交到自主外交材料三日本帝国主义的法西斯化大体经历了法西斯势力的抬头、急剧发展和法西斯体制的完成三个阶段,而每个阶段均与对中国的侵略战争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侵华战争促进了日本对内的法西斯化,而法西斯化又进一步扩大了侵华战争。最后随着侵华战争的惨败,法西斯政权也就彻底崩溃了。金相春日本法西斯化与侵华战争(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历史与现实的角度分析日本走上法西斯道路的原因。(2)依据材料三信息提炼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论述此观点。解析:(1)根据材料一中日本1889年大日本帝国宪法的特点之一是以军部为核心力量及材料二中“各种社会矛盾的不断

10、激化为(日本)激进法西斯势力的崛起提供了充分的气候和土壤”及“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对日本的限制进行回答。 (2)第一小问联系材料三中“侵华战争促进了日本对内的法西斯化,而法西斯化又进一步扩大了侵华战争”信息回答;第二小问从20世纪30年代日本法西斯主义的建立过程及发动和扩大侵华战争的史实进行回答。答案:(1)原因:历史上,日本有军国主义的传统,明治维新改革不彻底,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或浓厚的军国主义色彩);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不满;现实上,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使日本的各种社会矛盾不断激化,为法西斯势力的崛起提供了充分的气候和土壤。(能结合材料信息言之有理任意答出两点即可)(2)观点:侵华战争促进了日本对内的法西斯化,而法西斯化又进一步扩大了侵华战争。论证:1931年发动九一八事变,吞并中国东北,法西斯势力在日本进一步膨胀,1936年,广田弘毅上台组阁,法西斯专政初步建立;1936年法西斯专政初步建立后大力推行法西斯主义,并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计划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