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试卷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十章-机械与人定向测评试题(含解析).docx

上传人:知****量 文档编号:28224167 上传时间:2022-07-26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1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试卷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十章-机械与人定向测评试题(含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精品试卷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十章-机械与人定向测评试题(含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品试卷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十章-机械与人定向测评试题(含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试卷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十章-机械与人定向测评试题(含解析).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十章 机械与人定向测评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物理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第I卷(选择题 30分)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如图所示,各工具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A筷子B钳子C起子D剪子2、在“探究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实验中,某同学用

2、同一滑轮组提升钩码,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序号钩码重/N钩码上升的距离/cm弹簧测力计的示数/N弹簧测力计上升距离/cm机械效率2511566.7%451.71578.4%4101.73078.4%652.41583.3%A数据中,滑轮组所做的有用功为30JB由数据可知,实验所用滑轮组承重绳段数n=2C研究滑轮组机械效率与钩码重的关系,可选用数据D对比数据可知,滑轮组机械效率与钩码上升距离有关3、一个孩子从滑梯上匀速滑下,其臀部有灼热的感觉,这一过程中,小孩子的()A动能增大,势能减少,机械能不变B动能不变,势能不变,机械能不变C动能增大,势能减少,机械能不变,内能增大D动能

3、不变,势能减小,机械能减小,内能增大4、A、B两种实心物体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如图甲所示,把体积相等的A、B物体挂在滑轮组下,若要使它们处于静止状态,则在图乙的虚线框内悬挂B物体的个数是(不计摩擦和滑轮的自重)()A2 个B3 个C4 个D5 个5、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当物体A在动滑轮作用下由静止水平向右移动1m时,动滑轮克服物体A的摩擦力做的功为30J,则拉力F的大小( )A一定是10NB一定是15NC一定大于10ND一定大于15N6、如图所示,将一支内部有弹簧的圆珠笔按压在桌面上,松开手会发现圆珠笔向上跳起,圆珠笔从松手上升至最高点过程中,能量转化正确的是()A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B弹性势能重

4、力势能动能C动能弹性势能重力势能D弹性势能动能重力势能7、甲、乙两车同时同地沿同一直线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图像如图所示,则()A甲车的动能大于乙车的动能B甲、乙两车的重力势能相等C经过8秒,甲、乙两车相距10米D运动10米,甲车比乙车少用4秒8、下面把车轮推上台阶的四种方法,推力的作用点相同,推力的方向不同,如图所示,则哪一种推法最省力( )ABCD9、如图所示,小明先后用F1、F2、F3的力匀速拉起重物,若摩擦不计,则()AF1大于F2BF1大于F3CF1等于F2DF2小于F310、在某高处将两块质量相等的石块A、B分别以两种方式落向地面:石块A自由落下到地面;石块B被用水平作用力水平抛出

5、后,呈抛物线下落到地面。在石块落地的过程中,石块重力分别做的功率为PA和PB,则比较两者大小关系正确的是()APAPBBPAPBCPAPBD不好判断第卷(非选择题 70分)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0分)1、用大小为12N的水平推力推着重为60N的物体沿水平方向匀速运动10m,则在这过程中,重力力所做的功为_J,推力对物体做功为_J,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_N。2、如图所示,一根轻质木杆,A端细线下所挂50N的重物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当在B点加竖直向下的力F=30N作用时,木杆恰能在水平位置处于平衡状态,此时细线竖直已知OA=15cm,OB=5cm,则重物对水平地面的压力为_。3、掷实心

6、球是中考体育考试的一个项目,抛出去的实心球从最高点下落的过程中,重力势能_,动能_。(均选填“变大”或“变小”)4、科学上通常用“功”和“热量”来量度物体能量的变化。在“使用动滑轮”活动中,小科利用如图所示装置,用竖直向上的大小为10N的拉力F使物体A匀速提升了0.1m。如果该装置的机械效率为70%,则这一过程中,拉力F所做功为_J;机械克服物体A的重力所做的功为_J,这个值也是物体A增加的机械能。5、功率是描述做功_的物理量。小明、小勇和小利三人在进行物理课外活动测量每人上楼的功率。测量前他们通过讨论设计了下面的表格,但这份表格不够完整,还应该补充_和_两列。姓 名登楼高度h/m登楼时间t/

7、s小 明小 勇小 利三、计算题(5小题,每小题8分,共计40分)1、如图所示是一种塔式起重机上的滑轮组,其中动滑轮的质量为30kg。已知在匀速吊起600kg的建筑材料时,对绳子端的拉力为2500N。在建筑材料上升5m高度的过程中,g取10N/kg。求:(1)建筑材料所受的重力;(2)塔式起重机对绳子拉力做的功;(3)塔式起重机的机械效率。2、如图所示,杠杆AB在竖直向下的拉力F作用下将一物体缓慢匀速提升,下表是提升物体时采集的信息:求:OA/mOB/m物重G/NA端上升的高度h/mB端下降的距离s/m做的额外功W额外 /J0.40.8400.20.42(1)有用功;(2)拉力F的大小;(3)杠

8、杆的机械效率。3、如图所示,是建筑工人利用滑轮组从竖直深井中提取泥土的情形。某次操作中,工人用400N的拉力F将总重为900N的泥土以0.2m/s的速度匀速提升5m。在这段时间内,求:(1)拉力F做功的功率;(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4、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将重500N的物体G匀速提升3m所用的时间为10s,所用的拉力F为200N,(不计绳重及摩擦)求:(1)拉力所做的有用功;(2)拉力做功的功率;(3)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多少?5、用如图所示滑轮组匀速提升重为350N的物体,人对绳的拉力为200N,不计绳重和摩擦,求:(1)动滑轮重力;(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3)在此过程中,物体在5s内匀速上升

9、了2m,求拉力的功率;(4)如果人的体重为500N,拉动过程中绳始终未断裂,他用此滑轮组能提升的最大物重是多少。四、实验探究(2小题,每小题10分,共计20分)1、如图是小海同学“研究定滑轮和动滑轮特点”的实验装置。他按图示提起钩码时注意保持测力计匀速移动,分别测得一组数据如下表所示钩码重G/N钩码升高高度h/m测力计示数F/N测力计移动距离S/m甲0.980.20.980.2乙0.980.21.020.2丙0.980.20.550.4请你分析:(1)比较测力计示数的大小,可知:使用动滑轮的好处是_;(2)比较测力计拉力的方向,可知:使用定滑轮的好处是_;(3)把钩码升高相同的高度,比较乙和丙

10、实验测力计移动的距离,可知:使用动滑轮_;2、小明乘坐汽车沿盘山公路上山,发现车子爬坡的困难程度受坡度大小影响,又看到工人利用斜面搬运货物,发现斜面的粗糙程度会影响人的作用力。对此小明猜想:“沿斜面匀速向上拉同一小车,同一木板搭建的斜面的坡度越大,平行于斜面的拉力越大”。请设计实验验证其猜想。(1)除图所示的器材以外,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有_;(2)画出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_(3)写出实验步骤(可用画图或文字表述)和判断相应的猜想是否正确的依据。_-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A【详解】A筷子在使用时,动力臂小于阻力臂,属于费力杠杆;故A正确,符合题意;B钳子在使用时,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属于省力杠杆;

11、故B错误,不符合题意;C起子在使用时,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属于省力杠杆;故C错误,不符合题意;D图中的剪子在使用时,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属于省力杠杆;故D错误,不符合题意。故选A。2、C【详解】A由数据中可知,钩码的重力为G=6N,钩码上升的高度为h=5cm=0.05m故可知滑轮组所做的有用功为W=Gh=6N0.05m=0.3J故A错误;B由数据可知,钩码上升的距离为5cm,弹簧测力计上升的距离为15cm,即弹簧测力计上升的高度为钩码上升高度的3倍,故可知实验所用滑轮组承重绳段数为n=3,故B错误;C要研究滑轮组机械效率与钩码重的关系,应控制其它条件不同,改变钩码的重力,故可选用数据,故C正确;D

12、数据中,没有控制钩码的重力相同,故无法得出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钩码上升距离的关系,故D错误。故选C。3、D【详解】AC一个孩子从滑梯上匀速滑下,小孩的质量不变,速度不变,动能不变,故AC不符合题意;BD小孩在下滑的过程中,高度减小,重力势能减小,机械能是动能和重力势能之和,下滑时,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机械能减小,内能增大,故B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故选D。4、A【详解】由图甲可知,当m20g时VA10cm3VB40cm3则A2g/cm3B0.5g/cm3所以A:B2g/cm3:0.5g/cm34:1因为A、B的体积相同,所以由GmgVg可得,A、B的重力之比GA:GBAVg:BVgA:B4:1由

13、图乙可知,使用的滑轮组中n2,不计摩擦和滑轮的自重,要使它们处于静止状态,设方框中挂N个B物体,则有NGBGA则N2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5、C【详解】由可得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由图可知,与动滑轮连接的绳子股数有3股,因为要克服绳子与滑轮之间的摩擦,所以故选C。6、D【详解】将圆珠笔按压在桌面上时,圆珠笔内的弹簧被压缩,具有弹性势能,松开手后,弹簧要恢复原来的形状,弹性势能减小,圆珠笔具有了速度,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圆珠笔在上升的过程中,速度越来越小,高度越来越高,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所以整个过程的能量转化是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再转化为重力势能。故选D。7、D【详解】由图

14、可知,甲乙经过8s,甲的路程是20m,乙的路程是10m,甲的速度 A动能与质量和速度有关,甲车的速度大于乙车的速度,由于甲乙两车的质量未知,甲车的动能不一定大于乙车的动能,故A不符合题意;B重力势能与质量和高度有关,由于甲乙两车的质量和高度未知,甲、乙两车的重力势能不一定相等,故B不符合题意;C甲乙经过8s,甲的路程是20m,乙的路程是10m,若甲、乙两车的运动方向相反,则此时甲车与乙车相距20m+10m=30m故C不符合题意;D运动10米,甲车的时间是4s,乙车的时间是8s,甲车比乙车少用4s,故D符合题意。故选D。8、C【详解】车轮与台阶的接触点即为支点,根据可知,车轮的重力即为阻力,重力

15、的作用点在车轮的圆心处,故是一个定值,动力臂越大,则动力越小,由于推力的作用点相同,故连接推力的作用点和支点,将其作为动力臂,是最长的动力臂,做该连线的垂线,即力的作用线,如下图所示:故C符合题意。故选C。9、C【详解】使用定滑轮时,若摩擦不计,绳子自由端的拉力等于物重。即F1=F2=F3=G定滑轮只起到了改变拉力方向的作用,而对力的大小并未造成影响。故选C。10、B【详解】由题知故根据 知在下落过程中因为所以,重力做功又因为石块A自由落下到地面;石块B被用水平作用力水平抛出后,呈抛物线下落到地面,所以,A和B所用时间相同,故根据知故ACD错误,B正确。故选B。二、填空题1、0 120 12

16、【详解】1物体沿水平方向运动,而重力方向竖直向下,物体没有沿重力的方向移动距离,所以重力没有做功,即重力做功为0J。2推力做功WFs12N10m120J3因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在水平方向上受到平衡力的作用,即摩擦力大小等于水平推力的大小,为12N。2、40N【详解】设细线对杠杆的拉力为F1,细线对重物的拉力等于细线对杠杆的拉力F1,根据杠杆平衡的条有解得F1=10N则重物对地面的压力 3、变小 变大 【详解】1不计空气阻力,实心球在下落过程中质量不变高度降低,所以重力势能变小。2实心球在下落过程中,质量不变,速度变大,所以动能变大。4、2 1.4 【详解】1由图可知n2,绳子自由端移动的

17、距离拉力F做的总功2因为,所以克服物体A的重力所做的功5、快慢 体重G/N 功率P/W 【详解】1功率是描述做功快慢的物理量。23小明、小勇和小利三人在进行物理课外活动测量每人上楼的功率。要测量每人上楼的功率,可据进行实验。而据W=Gh知,需知道每人的重力才能求出上楼所做的功,所以整个探究中需要测量每人的体重、登楼的高度及登楼所用的时间,那么实验表格除了要记录登楼高度及时间外,还要补充体重G/N和功率P/W两列。三、计算题1、(1)6000N;(2)3.75104J;(3)80%【详解】解:(1)建筑材料所受的重力G=mg=600kg10N/kg=6000N(2)由图知,动滑轮上的绳子段数为3

18、段,即n=3,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nh=35m=15m起重机对绳拉力做的功(总功)W总=Fs=2500N15m=3.75104J(3)所做的有用功为W有用=Gh=6000N5m=3104J塔式起重机的机械效率为答:(1)建筑材料所受的重力为6000N;(2)起重机对绳拉力做的功为3.75104J;(3)塔式起重机的机械效率为80%。2、(1)8J;(2)25N;(3)80%【详解】解:(1)有用功为W有用=G物h=40N0.2m=8J(2)总功为W总=W有用+W额外= 8J+2J=10J由W总=Fs,得拉力F的大小(3)杠杆的机械效率答:(1)有用功8J。(2)拉力F的大小25N。(3)杠杆

19、的机械效率80%。3、(1)240W;(2)75%【详解】解:(1)由图知,承担物重的绳子股数n3,由可得,提升物体所用的时间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3h=35m=15m拉力做的总功W总=Fs=400N15m=6000J拉力F做功的功率(2)拉力做的有用功W有Gh900N5m4500J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答:(1)拉力F做功的功率为240W;(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75%。4、(1)1500J;(2)180W;(3)【详解】解:(1)拉力所做的有用功(2)从图中可知,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拉力做的总功拉力做功的功率(3)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答:(1)拉力所做的有用功为1500J;(2)拉力做功的功率为1

20、80W;(3)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5、(1)50N;(2)87.5%;(3)160W;(4)950N【详解】解:(1)由图知道,n2,因为不计绳重和摩擦时,所以动滑轮的重力G动nFG2200N350N50N(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3)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nh22m4m拉力做的功W总Fs200N4m800J则拉力做功的功率(4)人向下拉绳子时的最大拉力等于人的重力,即F最大G人500N因为不计绳重和摩擦时,所以用此滑轮组能提升的最大物重G最大nF最大G动2500N50N950N答:(1)动滑轮重力为50N;(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7.5%;(3)在此过程中,物体在5s内匀速上升了2m,拉力的

21、功率为160W;(4)如果人的体重为500N,拉动过程中绳始终未断裂,他用此滑轮组能提升的最大物重力是950N。四、实验探究1、省力 改变了用力的方向 费距离 【详解】(1)1由表中的数据知,在丙中,拉力故使用动滑轮的好处是省力。(2)2由表中的数据知,在乙中,拉力虽然拉力与物重相等,但是向下用力,故使定滑轮的好处可以改变用力的方向。(3)3乙测力计移动距离为0.2m,丙测力计移动距离为0.4m,故使用动滑轮费距离。2、刻度尺和弹簧测力计 见解析 见解析 【详解】(1)1(2)2要探究斜面的坡度对拉力的大小的影响,需要在斜面长度不变时,多次改变斜面的坡度,即斜面的高度来测量对应的拉力,那么在实验中所需的器材除了图示的之外,还需要用刻度尺来测量斜面的高度、用弹簧测力计来测量拉力。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如下:实验次数斜面高度h/m拉力F/N123(3)3在实验中,其操作步骤如下:测量木块的高度h,将木板斜放在木块上,形成一个斜面,用弹簧测力计沿平行于斜面方向匀速将小车从木板底部拉到木板顶部,记下测力计此时的示数F。分别在表格中记录h和F;多次改变木块的高度,将木板的同一点斜放在木块上,从而改变斜面的坡度,重复步骤。比较所记录的数据,拉力F随着木块高度即斜面坡度的变大而变大,则小明的猜想正确。拉力F随着斜面坡度变大而变小或不变,则小明的猜想错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策划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