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蛭养殖市场前景广阔.docx

上传人:知****量 文档编号:28215879 上传时间:2022-07-26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38.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蛭养殖市场前景广阔.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水蛭养殖市场前景广阔.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水蛭养殖市场前景广阔.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蛭养殖市场前景广阔.docx(2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水蛭养殖市场前景广阔近年来,水蛭价格虽然稳步上升,但因为野生水蛭数量的大幅下降,就为人工水蛭养殖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前景。一、选址建池。选择排灌方便,避风向阳处建池。池底宽一般3-5米,水深1米,长度一般50米以上,一般因地势而定。池四周靠池壁用富含腐殖质的疏松沙质壤土建1米宽的平台,便于水蛭打洞产茧。中间为水面,平台高出水面约10-20厘米,平台应保持湿润。池子应设进水口和排水口。一般要设一年生幼蛭池,二年生种蛭池,三年生种蛭池,四年生种蛭池等。池边要留草,池中有水草和藻类,每隔2米用瓦正反相叠从池底直至平台,一组两摞,供水蛭栖息及躲避高温、强光。池上口斜竖防逃网,可选用孔较粗的白色尼龙纱。支架

2、选用窄铁板、钢筋或竹篾,使其端部下弯。在支架折弯部横向固定细铁丝,沿池口一周。防逃纱从外向里搭,纱端下垂25厘米,其中20厘米固定在支架下弯部上,5厘米自由下垂。该种方法可有效防止水蛭逃逸,是关键技术之一。二、种蛭选择。购买种蛭,最好到专业养殖场购买,也可人工捕捉野生种驯化作种。人工捕捉野生种可考虑在清晨、傍晚或晚上直接用手捕捉或用网捞捕,也可考虑放置瓦或竹桶等诱捕,量大时可用鱼网捕捞。要选择健壮粗大,活泼好动,用手触之即迅速缩为一团的一年以上的成蛭作为种蛭,一般要求单个在20-30克左右。每公顷投种蛭450千克。一般繁殖三个季节,即应将种蛭淘汰。三、投饵。金线蛭主要吸食田螺、河蚬等的体液。田

3、螺第一次投放一般按种蛭重量的2-3倍投入,每隔30-45天须另行投入,投放量须根据田螺的空壳比来定,可达水蛭重量的4-6倍。田螺繁殖期与宽体金线蛭繁殖期相吻合,小水蛭即可吃到小螺蛳。每次投放螺蛳不宜过多,以免与水蛭争夺空间。已死亡浮在水面上的螺蛳要及时清理。四、水质调节。水蛭对环境和水质要求不是太严。水温宜保持在20-30,10以下便停止摄食,过高也会影响生长。在污秽水中亦能生长,但人工养殖密度高,水质以保持清洁为好,要保证一定的溶氧量。7-8月水温高,要注意适当换水。五、产茧与孵化。产卵茧期,应尽量保持安静,不要惊动正在产卵的成蛭,以免出现空茧。孵化期间,应尽量避免在平台上走动,以免踩破卵茧

4、。平台面要保持湿润,可覆盖一层水草;若碰到下雨天气要疏通溢水口,水面不能没过平台,保持差距3厘米左右。幼水蛭孵出后两三天内主要靠卵黄维持生活,3天后即可采食。初孵出的幼蛭主要吸食河蚬、螺蛳的体液,在一个河蚬的体内,会钻入10-100条幼水蛭。幼水蛭生长迅速,半个月后,平均增长达15毫米以上。六、分池。一般可考虑在7月上旬分池,即将已繁殖的种蛭移到种蛭池中,便于分档管理。密度一般掌握在70-100条/平方米。七、越冬。气温降至10以下,水至即停止取食,钻入泥土中或树叶层中冬眠。要选择个体大、生长健壮的留种。一般每公顷应留种375-450千克,集中投入种蛭池中越冬。可在池面上加盖稻草、麦秸、树木落叶等,以防冻并保持泥土湿润。八、防天敌。放种蛭前要用优质石灰彻底清池,除去虾、蟹及鲫鱼、泥鳅等杂鱼。用水要过滤。另外,还应注意预防老鼠、青蛙、蟾蜍等天敌危害。九、防病。放种蛭前,池水可选用三氯异氰脲酸(强氯精)或二氯异氰脲酸钠(优氯净)0.2-0.25克/立方米消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策划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