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的疏螺旋体病.docx

上传人:知****量 文档编号:28205130 上传时间:2022-07-26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37.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鸡的疏螺旋体病.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鸡的疏螺旋体病.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鸡的疏螺旋体病.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鸡的疏螺旋体病.docx(2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鸡的疏螺旋体病病原学该病病原是鹅包柔氏螺旋体(Borreliaanserina),是螺旋体科疏螺旋体属的一个成员。此菌螺旋弯曲,有疏松排列的5-8个螺旋,能运动。病原体存在于病禽的血液中。采取病禽血液,收集血浆,于超低温条件下可长时间保存。鹅包柔氏螺旋体可在鸡胚中生长。据报道,疏螺旋体在禽体内生长繁殖规律是从少到多,继而成网状,最后溶解消失。这一规律与血清中抗体含量有关。为抗体逐渐增多时,螺旋体发生网状凝集,抗体量进一步增多时则发生溶解,此时血内查不到螺旋体。我国分离到的鸡疏螺旋体抗原性一致,同属一个血清型。螺旋体对外界环境抵抗力不强。流行病学据报道,鸡疏螺旋体病对鸡、鸭、鹅、麻雀等均有较强的

2、易感性,各种日龄均可感染,但老龄禽有抵抗力。鸽有较强的抵抗力。同时首次证实了燕子对该病的易感性,本病自然感染是通过波斯锐缘蜱的刺螫而传播的。该蜱还可通过卵将病原传给下一代,而后代可再继续传播,因此蜱是本病流行的媒介昆虫。鸡螨、鸡虱也可传播本病,但只起到机械传播作用。幼禽发病或当营养不良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由于本病主要传播媒介是蜱,所以该病发生有一定的季节性。症状病突然发生,体温明显升高,病鸡精神不振,食欲减退或废绝。腹泻,排出粪便呈浆液性且分为3层。外层为浆液,中层为绿色,内层有白色块状物。病后期明显贫血并有黄疸。临诊上依症状轻重分为3型。急性型来势凶猛病情重,体温高,此时作血液涂片可见

3、到较多螺旋体,病鸡很快死亡。本病大多数属亚急性型经过,最大特点是体温曲线呈弛张热型,螺旋体随体温升高在体内长时间存留。一过型的临诊病例少见,此型只见发热、厌食,1-2天后体温恢复正常,血中螺旋体消失,常不治自愈。病理变化主要病理变化为脾脏明显肿大,呈瘀斑状出血,外观如斑点状。肝脏肿大,有出血点和坏死灶。有时见肾脏肿大。肠道为卡他性肠炎。诊断临诊上如若怀疑本病,可在病禽发病初期采集血液制成湿片,在暗视野显微镜下观察,当发现疏螺旋体即可确诊。螺旋体在血中的出现与体温升高有直接关系,螺旋体检出率与体温升高成正比,具有重要诊断价值。此外,采集病料接种鸡胚尿囊腔,2-3天后在尿囊液中可看到病原体。我国学者曾用琼脂扩散和凝集试验进行诊断。防制措施土霉素是治疗鸡疏螺旋体病的高效药物,治愈率达96.7%。青霉素亦有一定疗效,但治疗后血中螺旋体仍有再现现象,治愈率较低。土霉素还有较好的预防作用。另外,通过药敏试验,发现中药石榴皮对螺旋体有较好的致死作用,其次为黄连和大蒜。本病的预防主要是消灭该病的传播媒介-蜱。除采用喷洒,药浴方法消灭禽体上的蜱外,还应注意消灭在禽舍内外栖息的蜱。此外,加强饲养管理,增强家禽抗病力,特别是对引进禽只做好检疫,是预防本病不可忽视的问题。另据我国新疆报道,曾自制菌苗现场应用,注苗后10天产生抗体,经7个月的观察证明该苗安全、有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策划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