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达思行为哑铃——行为的驱动力与行为改变.docx

上传人:知****量 文档编号:28200061 上传时间:2022-07-26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37.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达思行为哑铃——行为的驱动力与行为改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安达思行为哑铃——行为的驱动力与行为改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安达思行为哑铃——行为的驱动力与行为改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达思行为哑铃——行为的驱动力与行为改变.docx(2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安达思行为哑铃行为的驱动力与行为改变有统计表明,约85%的伤害事故是“三违”行为造成的;行为科学研究表明,一个人一天的所有行为当中,大约只有5%是属于非习惯性的,而剩下的95%的行为都是习惯性的。这两组数据告诉我们,要预防事故、远离伤害,必须先从改变员工行为、培养良好的安全行为习惯开始。如何改变行为?首先要认识到行为是如何产生的。人的行为分为两类,一类是非理念行为,就是前面所讲的占全部行为5%的非习惯性行为,它不受理念而由动机支配决定,其典型的公式为:需求动机行为,是行为机制的初始环节。从中可以看出,人的行为都是由需求和动机引发的,需求和动机没有发生,行为就不可能出现,需求和动机共同构成了行为

2、的驱动力。行为目标,是行为机制的第二环节。这个环节表明,在动机激发和维持下的行为是指向目标的。举例来说,一个工人按现场上司的要求去按一个开关,那这个行为背后的态度是听上司的话,其动机是要与上司建立和谐的关系,背后隐藏的需求是工人想被组织认同,与行为要达成的目标一致。非理念行为一个很大的特点是:当需求得不到满足,动机就会消失,行为也会随之改变,因而这种行为是不稳定的。另一类是习惯性行为,是由个人的理念来支配的,往往表现为“无意识”,所以也叫潜意识或下意识行为,它直接反映了行为人隐藏的价值观和态度,典型的公式为:譬如一个人养成了闯红灯的行为习惯,表现出不遵守交通安全规则的态度,其背后的理念必然是“闯红灯一般不会出事”。这种态度是比较难以纠正的,行为是难以改变的。习惯性行为是由价值观来驱动的,与由于动机而强行养成的“行为习惯”相比,来源于价值观而产生的行为习惯自然而持久。那么,行为是如何被改变的呢?又是如何走向习惯的呢?良好的安全习惯到底从何而来?首先要通过触发动机改变态度(或称行为意向),并建立起一种行为,然后使这种非理念性行为转化为理念性行为,这个过程我们简单用如下公式来表达:安达思行为改变公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策划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