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2021-2022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综合训练(人教).docx

上传人:知****量 文档编号:28196567 上传时间:2022-07-26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解析:2021-2022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综合训练(人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精品解析:2021-2022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综合训练(人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品解析:2021-2022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综合训练(人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解析:2021-2022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综合训练(人教).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章节综合测试(含答案)2021-2022学年适用于全国各市县人教版教材知识点习题定向攻克名师审核 无超纲八年级物理上册(人教版)第一章 机械运动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综合训练(2021-2022学年 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班级:_ 姓名:_ 分数:_一、单选题(每小题3分,共计45分)1、如图为小明做“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的实验过程,图中的停表(停表每格为1 s)分别表示小车通过斜面A、B、C三点的时刻,B点是全程AC的中点,关于小车通过上、下半段路程所用的时间和平均速度的关系,正确的是()A.tABtBCB.tABtBCC.vABvBCD.vABvBC2、一个物体

2、平均在1分钟内走了66米,则该物体是:A步行的人B高速公路上行驶的小汽车C蚂蚁D普通列车3、在抗震救灾中,为了将救援人员和救援物资及时地运送到灾区,使用到了多种运输工具,下列运输工具正常行驶时,速度最大的是( )A列车B大卡车C大型客机D冲锋舟4、在4400米接力赛跑中,每个接力点都有一段接力区。在前一个运动员接近接力区时,下一棒的运动员总是提前跑动起来准备接棒,这是为了:A使前一个运动员提高速度,下一-棒的运动员在前面领跑B使两人相对静止,便于传递接力棒C让下一棒的运动员提前热身D提高运动的观赏性5、用最小刻度为毫米的刻度尺,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以下几种记录数据中正确的是A50.40毫米 B

3、50.6毫米 C50.5毫米 D5.050厘米6、下列关于参照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恒星是绝对静止的因此它不能作为参照物B、必须选择静止的物体做参照物C、物体是静止还是运动跟参照物的选择无关D、一个物体被选为参照物,它就可视为静止7、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平时认为不动的房屋随地球自转的速度大小是 v 1 ,同步通讯卫星绕地心转动的速度大小是 v 2 ,比较这两个速度的大小,正确的是Av 1 v 2 Bv l =v 2 Cv 1 v 2 D无法比较8、张强同学在作文中写道:“我坐在奔驰的火车里,静靠在椅背上,欣赏着窗外的景物,只见路旁的树木急速向后退去”张强同学写的“静靠”、“后退”所选用

4、的参照物分别是A椅背和火车B地面和火车 C火车和地面D都是地面9、用斜面和小车做测物体的平均速度实验当小车自顶端出发时开始计时,滑至斜面底端时停止计时,如图所示在此过程中,滑块的平均速度是( )A.7cm/sB.8cm/sC.9cm/sD.10cm/s10、甲、乙两车的s-t图像如图1所示,由图像可判断( )。A甲车速度变大,乙车速度不变 B甲车速度不变,乙车速度为零C甲车速度不变,乙车速度变大 D甲车速度为零,乙车速度不变11、在学校“运用物理技术破案”趣味游戏活动中,小明根据“通常情况下,人站立时身高大约是脚长的7倍”这一常识,可知留下图中脚印的“犯罪嫌疑人”的身高约为 ( ) A165m

5、 B175m C185m D195m12、一个正常发育的中学生的身高大约为A0.15 m B. l5 m C.15 m D. 150 m13、为了监督司机遵守限速规定,交管部门在公路上设置了固定测速仪,如图所示,汽车向放置在道路中间的测速仪匀速驶来,测速仪向汽车发出两次短促的(超声波)信号。超声波经汽车反射并返回测速仪,第一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信号用时0.5s,第二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信号用时0.4s,若测速仪发出两次信号的时间间隔是1.05s,超声波的速度是340m/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汽车第一次碰到信号的位置距测速仪170mB.汽车第二次碰到信号的位置距测速仪136mC

6、.汽车两次碰到信号的时间间隔为1sD.汽车行驶的速度为34m/s14、出租车上安装有里程表、速度表等,乘客上车后,从10点05分20秒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到10点15分30秒时,速度表显示54kmh,则计价器里程表应表示为A8.85千米 B9.15千米 C32.94千米 D545.4千米15、下列正常运动的物体中,速度是40km/h的可能是A行人 B卡车 C喷气式飞机 D“神州六号”飞船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一个轮子的半径为25厘米,绕学校跑道滚一周,轮子转了255转,校道的周长是_米。2、足球比赛罚点球时,点球位置距球门9.15 m,球速可达到108 km/h,则点球飞到球

7、门需要约 s。守门员扑点球时,我们往往看到球向球门左边飞去而守门员却扑向右边,这说明足球到达球门的时间要 (填“大于”或“小于”)人的反应时间。3、如图,小玉乘汽车去姥姥家度假,汽车正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小玉的感觉是:远处的村庄相对于电线杆在向_运动;近处的小树相对于电线杆在向_运动;电线杆周围的景物看起来好像在绕电线杆做_时针运动。4、我们平常说的“旭日东升”是以 为参照物的。我们唱的歌“月亮在白莲花般的云朵里穿行”是以 为参照物的5、如图是小球从静止开始下落时的频闪摄影照片,照相机拍照时每隔0.02 s曝光一次,由照片可知,小球从A位置下落到F位置时所用的时间是s,此过程中,小球下落的平均

8、速度大约是m/s 6、测量物体运动平均速度时,实验中需要测量工具是秒表和_,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_(选填“大”或“小”) 7、如图所示,木块的长度为 cm。8、如左上图所示是某轿车行驶在高速公路上的速度表,由表可知该轿车的行驶速度是 kmh,以此速度匀速行驶180km的路程,需要的时间是 h9、常用“频闪照片”来研究物体的运动。如图(a)所示,记录了甲、乙两个运动小球每隔0.02秒的不同位置。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_球;在底片记录的时间内,_球运动快,(b)图中的图像描述的是_球的运动。这段时间内甲、乙两球的运动速度之比是_。 10、 “十一”国庆假期期间,李丽同学和家长乘车外出旅游,经

9、过某交通标志时,她注意到了牌上的标志如图,若汽车的行驶速度是30ms,若她仍以此速度向前行驶,这辆车 (填“是”或“不是”)违反了交通法规。根据交通法规,这辆车从标志牌到苏州最快用 min的时间。三、实验探究(每小题5分,共计25分)1、用刻度尺测量一个木块的长度,如图所示,木块的长度是_cm。2、小明看到滑雪运动员从越陡的坡滑下时,越快滑到底端。对此他猜想:物体离地高度一定时,斜面坡度越大,物体从静止开始滑到底端的平均速度也越大。请你设计实验验证其猜想。(1)实验所需的公式_; (2)实验器材:除了如图所示的器材,你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有_; (3)实验步骤(可用画图或文字表述)_: 3、小明在

10、利用如图进行“测平均速度”实验时,他记录的实验表格如下, (1)请根据这些数据把表格填完整。 实验次数路程运动时间平均速度1s175cmt12.6sv128.85cm/s2s275cmt22.5sv2_cm/s3s375cmt32.4sv3_cm/sv_cm/s(2)实验中所用的主要器材是_和_; (3)实验原理是_; (4)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坡度较_(选填“大”“小”) (5)若在计时的时候,小车过了起点后才开始计时,则平均速度会偏_(填“大”或小) 4、小明同学为研究小木块在足够长斜面上的运动规律,每次都使小木块从斜面上O点静止释放,沿斜面向下运动,利用秒表和刻度尺测出其运动时间

11、和通过的路程,记录的数据如下表。 从O点开始计时的时间t/s012345从O点开始计时的路程s/m00.31.22.74.8(1)通过分析上表数据可知:物块通过的路程与_成正比,表达式为:s=_ (2)根据表格中的数据,物块自O点开始计时的5s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为_; (3)小明通过查阅资料知道,满足上述路程表达式的运动是一种由静止开始的匀加速运动(即在相同的时间内速度的增加量总是相同的运动),而且表达式中系数是一个恒量,这个恒量在不同情况下是不同的。在上面实验中,你可以通过改变实验装置中的哪个方面因素来增大这个系数?_。(只需填一种方法即可)5、怎样从一张比例尺为1:600万的中国地图上估算出

12、京广线(北京广州)实际铁路的长度,写出所需器材及主要步骤-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答案:D2、答案:A3、答案:C4、答案:B5、答案:C6、答案:D7、答案:A8、答案:A9、答案:C10、答案:B11、答案:B12、答案:B13、答案:C14、答案:B15、答案:B二、填空题1、答案:400(约)2、答案:0.3 小于3、答案:前 后 顺4、答案:地球 云朵5、答案:0.1;4 6、答案:刻度尺;小 7、答案:1.831.868、答案:90 29、答案:甲;乙;甲;35 10、答案:是 30三、实验探究1、答案:2.62、答案:(1)v=s/t(2)刻度尺、停表(3)用木块作支撑物将长木板

13、搭成斜面;用刻度尺测长木板(斜面)的长度;让小车从斜面的顶端自由释放,用秒表记下小车从顶端到底端的运动时间;改变斜面的坡度,重复第3步实验;再改变斜面的坡度,重复第3步实验;由速度公式v=s/t求出小车的速度,比较速度与坡度的关系,得出实验结论 3、答案:1)30;31.25;30.03 (2)刻度尺;秒表(3)v s/t (4)小 (5)大 4、答案:(1)所用时间的平方; 0.3m/s2xt2(2)7.5m (3)实验装置中的斜面倾角 5、答案:解:已知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则需测京广线的图上距离,则选择细线、刻度尺;步骤:用细线和地图上的铁路相重合,作下记号,然后将线拉直,用刻度尺量出线段的长,再利用地图上的比例尺,即可求出铁路的长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策划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