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实验室装备安全规范.doc

上传人:知****量 文档编号:28167341 上传时间:2022-07-26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217.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小学实验室装备安全规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中小学实验室装备安全规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小学实验室装备安全规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小学实验室装备安全规范.doc(21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中小学实验室装备安全规范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普通中小学理科实验室装备建设的基本规范,它分中学部分和小学部分,主要内容包括“功能与要求”、“面积与间数”、“环境要求”、“布置、“建筑设备”和“实验室设备等六个方面.本标准适用于普通中小学校理科实验室的装备建设,它涵盖的学科包括物理、化学、生物、数学、地理、通用技术和小学科学.九年制学校可根据学校规模参照本标准小学和初中的相关内容综合考虑;完全中学可参照本标准中学部分内容综合考虑。师范学校及中等专业学校的相关学科实验室建设亦可参照执行.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

2、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2099。1 家用和类似用途单相插头插座 第1部分:通用要求GB/T 33252008 金属家具通用技术条件GB 8772 电视教室座位布置范围和照度卫生标准GB 8978-1996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14554 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6297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T 172261998 中小学校教室换气卫生标准GB/T 217472008 教学实验室设备 实验台(桌)的安全要求及试验方法GB 50015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T 500332001 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 50034-2004 建筑照明设计

3、标准GB 50118-2010 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 50140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 50303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311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 503252010 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T 28920-2012 教学实验用危险固体、液体的使用和保管GB - 学校安全与健康设计通用规范GB 教学实验室设备 易燃品、毒害品储存柜的安全要求JY/T 03862006 初中理科教学仪器配备标准JY/T 0406-2010 高中理科教学仪器配备标准3 分类 本标准把普通中小学理科实验室装备建设的要求分为两类,即“基本要求”和“规划要求”.“基本要

4、求”是学校实验室装备建设应达到的最低要求,“规划要求是为新建、改建、扩建学校和有较高实验室装备能力的地区和学校提出的较高要求.各地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创建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实验室,满足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实验教学的要求.4 要求4.1 中学部分4.1。1 功能与要求功能与要求见表1。表1 功能与要求室 别功 能要 求实验室教师进行实验演示、学生开展实验的设计与操作的场所可分学科单独设立,亦可综合考虑实验员室实验员办公场所化学实验员室不应与药品室合并使用准备室进行实验的准备和简单的仪器维修应邻近所属实验室仪器室存放实验仪器应邻近所属实验室。其中标本和模型的设置宜为开放式,兼备展示和

5、陈列的功能器材室存放通用技术试验材料、工具、仪器等应邻近所属实验室药品室存放实验药品可与准备室合并使用,应采取防潮、通风等措施危险药品室(柜)存放危险实验药品设计和管理应符合(学校安全与健康设计通用规范)中5.2.4和GB/T 289202012第7章的规定培养室进行组织培养等朝阳方向,通风良好生物园地进行种植、饲养南方地区可结合校园绿化在校园空地、楼顶布置设计,北方地区宜设计在室内,亦可室内外结合布置4。1。2 间数与面积“间数与面积”的指标,以平行班4个8个平行班、9个12个平行班、13个16个平行班,每班50人为参考设计的.学校规模每增加4个平行班时,理、化、生实验室及其附属用房各增加1

6、套;学校规模小于4个平行班的,可参照表2中4个平行班的数据指标执行。间数要求见表2,面积见表3. 表2 间数 单位为间或块室 别a类别48个平行班912个平行班1316个平行班初中高中初中高中初中高中物理实验室基本要求122323343445规划要求233434455656化学实验室基本要求12312342345规划要求123423453456生物实验室基本要求122323343445规划要求233434455656数学实验室(数学专用教室)基本要求b-规划要求111111地理实验室(地理专用教室)基本要求规划要求111111通用技术实验室(通用技术实践室)基本要求-22-4规划要求34344

7、6实验员室(理、化、生、通)基本要求各1各1各1各1各1各1规划要求各1各1各1各1各1各1准备室(理、化、生、通)基本要求各1各1各1各1各2各2规划要求各1各1各1各1各1各1仪器室(理、化、生)基本要求各1各2各12各23各2各23规划要求各2各3各23各34各34各46器材室(通)基本要求-112规划要求1212-23药品室(化、生)基本要求各1各1各1各1各1各1规划要求各1各1各1各1各1各1危险药品室(柜)(化)基本要求111111规划要求111111培养室(生)基本要求规划要求1-1-1生物园地基本要求111111规划要求111111a “室别中出现的学科按以下简称:物理简称为

8、理,化学简称为化,生物简称为生,通用技术简称为通.b “表示不要求,有条件的学校可以根据教学需求设置。表3 面积 单位为平方米室 别类 别基本要求规划要求实验室生均使用面积不小于1.80不小于1.92实验室(通)生均使用面积不小于1。92不小于1。92实验员室(理、化、生、通)人均使用面积不小于6不小于12准备室(理、化、生、通)使用面积每间不小于24每间不小于42仪器室(理、化、生)使用面积每间不小于24每间不小于42器材室(通)使用面积每间不小于42每间不小于42药品室(化、生)使用面积每间不小于24每间不小于24危险药品室(化)使用面积每间不小于8每间不小于8培养室(生)使用面积每间不小

9、于424。1。3 环境要求环境要求见表4。表4 环境要求项目要 求采光应保证实验室教学用房的最佳建筑朝向,宜采用南北向的双侧采光.采用单侧采光时,光线应自学生座位的左侧射入.窗地面积比a不应低于1:5,应防止窗的直接眩光。应至少有一间生物实验室或科学教室的室内能在冬季获得直射阳光;生物准备室应至少有一个向阳的窗户;存放生物标本的仪器室宜为北向布置。照明1。 实验台面的维持平均照度b应不低于300lx,其照度均匀度不低于0.7。 2。 黑板宜设局部照明,黑板面的维持平均照度应不低于500lx,照度均匀度c不低于0.8。照明灯具不得对学生和教师产生直接眩光。3. 实验室灯具悬挂高度距实验台面不应低

10、于1 700mm,不高于2 000mm,不宜用裸灯。灯管应采用长轴垂直于黑板面的方向布置。4. 实验台上若设计局部照明,前排灯不应对后排学生视线产生直接眩光。 遮光实验室窗户应设遮光通风帘。温度室内设计温度:夏季应不高于28,冬季应不低于18.表4 环境要求(续)项目要 求通风换气1. 实验室、准备室的换气次数应符合GB/T 172261998的要求不应低于4次/h,保持室内二氧化碳浓度低于1。5.2. 在各种有效通风设施的选择中,应优先采用有组织地自然通风设施。采用自然换气方式时,应设气窗、通风道等。气窗的开口面积不应少于教室地面积的1/501/60,应设于窗的上1/3处,便于开启;严寒、寒

11、冷地区应设通风道,具体要求参照GB/T 17226-1998中4.3的要求。3. 必要时还应采取强制置换室内污染空气的措施:采用排风扇时,排风扇应设在外墙靠地面处。排风扇下沿应在距楼地面110150mm高度处。风扇洞口靠室外的一面应设挡风措施;室内的一面应设防护罩。4。 若采用排风到桌(化、通)装置时,风速应连续可调,各风罩口风速应基本一致,最大风速下可实现换气次数不低于10次/h。应采取有效的补风措施,补风方式应优先采用自然补风,条件不允许时,可采用机械补风。5. 设计有吊扇的,吊扇叶片高度应位于照明灯具之上,距地面高度不应低于3 000mm.环保1。 实验室、准备室内环境噪声控制值应不大于

12、45dB。2. 实验室与各种产生噪声的房间之间,空气声d隔声标准应不小于50dB;实验室等与不产生噪声的房间之间,空气声隔声标准应不小于45dB。3. 新建、改建、扩建实验室及附属用房时,室内环境污染物氡(简称Rn222)、甲醛、氨、苯、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简称TVOC)和放射性指标限量应符合GB 50325-2010中6。0。4的类民用建筑工程要求。4. 实验中产生的有毒、有害气体应采取必要的净化处理,处理后的排放气体应符合GB 16297及GB 14554的有关要求。5。 实验废液应收集并进行委托处理,经处理后方可排放。排放应达到GB 8978 -1996中表4的排放浓度要求.安全1.各室

13、应根据学科特点配备单一或多种类型的消防设施,具体要求应符合GB 50140的要求。2。每个化学实验室应配置急救冲洗水嘴和急救箱,具体要求应符合GB (学校安全与健康设计通用规范)中4。7的要求。a “窗地面积比见GB/T 500332001中2.1.10。b “维持平均照度”见GB 50034-2004中2。0.7。c “照度均匀度见GB 500342004中2。0.29。d “空气声”见GB 501182010中2。1.3.4。1。4 布置4.1.4。1 同一学科的实验室及其附属用房宜布置在同一楼层;化学实验室宜设置在一楼;通用技术实验室宜设置在一楼,并布置在教学区的远端;危险药品室不宜设置

14、在教学楼内。4.1.4。2 最前端实验台的前沿与书写板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2 500mm,边座的学生与书写板远端形成的水平视角不应小于30。最后端实验台的后沿距后墙不应小于1 200mm;与书写板的水平距离不应大于11 000mm ;4。1.4.3 两实验台长边之间的净距离:单侧操作时,不应小于600mm;双侧操作时,不应小于1 300mm多侧操作时,不应小于1 500mm;4.1.4.4 中间纵向走道的净距离:单侧操作时,不应小于700mm;双侧或多侧操作时,不应小于900mm;4。1。4.5 沿墙布置的实验台,如果另一侧没有纵向走道的,其端部与墙面(或突出墙面的内壁柱及设备管道)的净距离不应

15、小于600mm。4。1.4.6 学校在进行实验室布置时,应结合学科特点,充分体现安全性、科学性、合理性。4.1.5 建筑设备4。1.5.1 地面各室与走廊的地面连接处不宜设台阶。地面应耐磨、防滑、易清洁,化学、生物实验室的地面应耐酸碱腐蚀。设计有水源的各室地面应设地漏。4。1.5.2 门窗应根据人员安全疏散的要求设置前后门,门的通行净宽度不应小于900 mm,门扇上宜设观察窗,门框上部设采光通风窗。实验室的窗台适宜高度900mm1 000mm,门窗开启后不应影响室内空间的使用和走廊通行的便利与安全。4.1。5。3 电设备实验室内有电源的应设总控制开关,电源插座与照明用电应分路设计,分别控制.配

16、电线路和设备功率容量应留有余地,以满足现代化教学手段及教学设备逐步增多的需要。采用通排风到桌的实验室和通用技术实践室,应单独设置三相动力电源,独立控制。电气线路应采用防火要求的暗敷配线方式,安装自动断电保护器,剩余电流保护器,应有可靠的接地措施。室内电气布线应符合GB 50303的要求。4。1。5.4 水设备实验室内有水源的应设总控制阀。设计给水到桌的实验室,管线布置应符合GB 50015的要求,当给水水嘴的工作压力大于0。02MPa,急救冲洗水嘴的工作压力大于0。01MPa时,应采取减压措施。生物园地应设洒水拴及排水设施。设计在室内的生物园地,应对该区域的楼地面和墙面作防水处理。4。1.5.

17、5 燃气设备实验室内有燃气源的应有气源切断装置,切断装置应设计在容易接近的位置并标识清楚。应有专业人员进行定期检修和维护。4.1.5。6 通风设备排风到桌的实验室及设计有通风装置的药品柜、危险药品柜和通风柜,应设置通风管道。4.1。5.7 信息设备4。1.5。7。1 包括有语音、数据、图像及多媒体设备的综合布线系统应符合GB 50311的要求.4.1.5.7。2 显示终端:实验室内设置显示终端时,应综合考虑实验室面积和学生实验台的布置,选择合适规格的显示设备及安装位置,应符合GB 8772的要求。4.1。5。8 讲台讲台长度应大于书写板长度,两端与书写板竖直边缘下延长线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400

18、mm,宽度不应小于800mm,高度宜为200mm。4。1。5。9 书写板书写板下沿与讲台面的垂直距离宜为1 000mm1 100mm。4。1。6 实验室设备4。1.6.1 演示台、实验台和准备台4.1.6。1。1 台面尺寸:演示台、准备台、实验台的尺寸应符合GB/T 217472008中4。1的要求。4。1。6。1.2 台面材料:台面材料的力学性能应符合GB/T 217472008中5。4的要求,台面材料的理化性能应符合GB/T 217472008中5.5。1的要求。通用技术准备台和用于技术制作的实验台,台面应采用实木制。4。1.6.1。3 铺设有管线到实验台的实验室,实验台与地面间应采取固定

19、措施.4。1。6.1。4 理、化、生实验台前沿可设高约50mm的围板,延伸到两侧的围板长应不大于200mm。4。1.6。2 仪器柜、药品柜、陈列柜4。1.6.2。1 仪器柜、药品柜、陈列柜的数量、规格及内部格局应根据实际情况设计。其中,柜中搁板位置应可调节,对于存放较重仪器的隔板宜做承重加强处理,搁板的垂直静负荷强度应符合GB/T 217472008 中5。4的要求.4。1.6.2.2 药品柜应设计通风装置,搁板宜设计成阶梯式,搁板面材的理化性能应符合GB/T 217472008中5.5.1的要求。危险药品柜应符合GB (教学实验室设备 易燃品、毒害品储存柜的安全要求的要求)。4。1。6.2.

20、3 陈列柜应采用透明体,在公共区域的陈列柜应采用钢化玻璃。4.1。6。2。4 金属零部件应符合GB/T 33252008中4.3、4.4.1和4.4.2的要求。4。1。6。3 通风柜(化学)通风柜用于产生有毒有害气体实验的操作。柜内宜设给排水装置,但电源插座、照明开关及煤气开关均不应设在通风柜内。柜内面材应耐酸、耐碱、耐热、阻燃。4.1。6。4 资料柜、储物柜资料柜、储物柜的数量、规格及内部格局应根据实际情况设计。4。1。6。5 学生凳实验室设计有学生凳的,凳子的座面高度宜可调节,调节范围宜为340mm440mm。凳子应无棱角。4.1。6.6 电源4.1.6。6。1 演示台、准备台和实验台应有

21、220V交流电源插座。4.1。6.6。2 教学电源和学生电源应采用分立电源,电源指标应符合相关标准。4。1。6。6.3 演示台、准备台、实验台上应有二孔和三孔插座。插座应采用220V/10A,符合国标GB 2099。1的要求。插座的位置应远离水源、气源。4。1。6。8 水盆及水嘴设计有水盆的演示台、准备台和实验台,水盆的外形尺寸要求应符合GB/T 217472008 中5。3。6的要求,实验室水盆排水口应装设耐腐蚀的挡污箅,排水管道应采用耐腐蚀管材。4。1.6.9 废液处理化学实验室和生物实验室应配置废液收集器或废液处理装置。4.1。6.10 工具及辅助设备应配置制作、修理仪器所用的工具及仪器

22、小车、梯子等设备。准备室可根据学科需求宜配备电冰箱、恒温箱、空气净化器等设备。4。1.6.11 培养室设备宜设置超净工作台、培养架、培养箱、高压灭菌锅、接种环等培养设备.应符合JY/T 0386和JY/T 0406的要求。4.2 小学部分4。2。1 功能与要求功能与要求见表5。表5 功能与要求室 别功 能要 求实验室教师进行实验演示、学生开展实验的设计与操作的场所可分学科单独设立,亦可综合考虑实验员室实验员办公场所应邻近实验室准备室进行实验的准备和简单的仪器维修应邻近实验室仪器室存放实验仪器和实验药品1。应邻近所属实验室。2.存放标本和模型的仪器室宜设置为开放式,兼备展示和陈列功能生物园地进行

23、种植、饲养南方地区可设计在校园空地或楼顶,北方地区宜设计在室内,亦可室内外结合布置4.2.2 间数与面积“间数与面积的指标,以2个4个平行班、5个6个平行班、7个8个平行班,每班45人为参考设计的;学校规模每增加2个平行班时,实验室及其附属用房各增加1套;学校规模小于2个平行班的,可参照表6中24个平行班的数据指标执行。间数见表6,面积见表7. 表6 间数 单位为间或块室 别a类别24个平行班56个平行班78个平行班科学实验室(科学教室)基本要求11223规划要求122334数学实验室(数学专用教室)基本要求b-规划要求111实验员室基本要求-规划要求111准备室(科)基本要求1 12规划要求

24、1 12仪器室(科)基本要求1122规划要求1122生物园地基本要求1 11规划要求1 11a “室别”中出现的学科按以下简称:科学简称为科。 表7 面积 单位为平方米室 别类别基本要求规划要求实验室生均使用面积不小于1.78不小于1。91实验员室人均使用面积不小于6不小于12准备室使用面积每间不小于24每间不小于42仪器室使用面积每间不小于24每间不小于424。2.3 环境要求环境要求见表8。表8 环境要求项目要 求采光应保证实验室教学用房的最佳建筑朝向,宜采用南北向的双侧采光.采用单侧采光时,光线应自学生座位的左侧射入。窗地面积比不应低于1:5,应防止窗的直接眩光。应至少有一间科学教室的室

25、内能在冬季获得直射阳光;科学教室应至少有一个向阳的窗户,存放生物标本的仪器室宜为北向布置。照明1. 实验台面的维持平均照度应不低于300lx,其照度均匀度不低于0.7。 2. 黑板宜设局部照明,黑板面的维持平均照度应不低于500lx,照度均匀度不低于0。8。照明灯具不得对学生和教师产生直接眩光。3. 实验室灯具悬挂高度距实验台面不应低于1 700mm,不高于2 000mm,不宜用裸灯。灯管应采用长轴垂直于黑板面的方向布置。遮光实验室窗户应设遮光通风帘。温度室内设计温度:夏季应不高于28,冬季应不低于18。通风换气1. 实验室、准备室的换气次数应符合GB/T 17226-1998的有关要求不低于

26、3次/h,保持室内二氧化碳浓度低于1.5。2。 在各种有效通风设施的选择中,应优先采用有组织地自然通风设施。采用自然换气方式时,应设气窗、通风道等。气窗的开口面积不应少于教室地面积的1/501/60,应设于窗的上1/3处,便于开启;严寒、寒冷地区应设通风道,具体要求参照GB/T 17226-1998中4。3的要求。3。 必要时还应采取强制置换室内污染空气的措施:采用排风扇时,排风扇应设在外墙靠地面处。排风扇下沿应在距楼地面110mm150mm高度处。风扇洞口靠室外的一面应设挡风措施;室内的一面应设防护罩。4. 设计有吊扇的,吊扇叶片高度应位于照明灯具之上,距地面高度不应低于3 000mm。环保

27、1。 实验室、准备室内环境噪声控制值应不大于45dB。2。 实验室与各种产生噪声的房间之间,空气声d隔声标准应不小于50dB;实验室等与不产生噪声的房间之间,空气声隔声标准应不小于45dB。3. 新建、改建、扩建实验室及附属用房时,室内环境污染物氡(简称Rn222)、甲醛、氨、苯、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简称TVOC)和放射性指标限量应符合GB 503252010中6。0.4的类民用建筑工程要求.安全各室应根据学科特点配备单一或多种类型的消防设施,具体要求应符合GB 50140的要求。4。2。4 布置4.2。4。1 实验室及附属用房宜布置在同一楼层。4.2.4。2 最前端实验台的前沿与书写板的水平

28、距离不应小于2 500mm,边座的学生与书写板远端形成的水平视角不应小于30。最后端实验台的后沿距后墙不应小于1 200mm;与书写板的水平距离不应大于11 000mm.4.2。4.3 两实验台长边之间的净距离:单侧操作时,不应小于600mm;双侧操作时,不应小于1 300mm;多侧操作时,不应小于1 500mm.4。2。4.4 中间纵向走道的净距离:单侧操作时,不应小于700mm;双侧或多侧操作时,不应小于900mm;4。2.4。5 沿墙布置的实验台,如果另一侧没有纵向走道的,其端部与墙面(或突出墙面的内壁柱及设备管道)的净距离不应小于600mm。4。2。4.6 学校在进行实验室布置时,应结

29、合学科特点,充分体现安全性、科学性、合理性.4.2。5 建筑设备4。2.5。1 地面各室与走廊的地面不宜设台阶。地面应耐磨、防滑、易清洁;设计有水源的各室地面应设地漏。4。2。5.2 门窗应根据人流安全疏散的要求设置前后门,门的通行净宽度不应小于1000mm,门扇上宜设观察窗,门框上部设采光通风窗。科学教室的窗台适宜高度800mm900mm,门窗开启后不应影响室内空间的使用和走廊通行的便利与安全。4。2.5。3 电设备实验室内有电源的应设总控制开关,电源插座与照明用电应分路设计,分别控制。用电负荷的设计应兼顾现代化教学设备及仪器设备逐步增多的需要.新建科学教室应预留综合布线系统的竖向贯通井道及

30、设备位置;电气线路应采用防火要求的暗敷配线方式,安装剩余电流保护器,应有可靠的接地措施.室内电气布线系统应符合GB 50303的要求.4。2.5.4 水设备实验室内有水源的应设总控制阀。生物园地应设洒水拴及排水设施。设计在室内的生物园地,应对该区域的楼地面和墙面作防水处理4.2。5.5 信息设备4.2。5。5.1 包括有语音、数据、图像及多媒体设备的综合布线系统应符合GB 50311的要求。4。2。5.5.2 显示终端:实验室内设置显示终端时,应综合考虑实验室面积和学生实验台的布置,选择合适规格的显示设备及安装位置,应符合GB 8772的要求。4。2.5.6 讲台讲台长度应大于书写板长度,两端

31、与书写板竖直边缘下延长线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400mm,宽度不应小于800mm,高度宜为200mm。4.2。5.7 书写板书写板下沿与讲台面的垂直距离宜为800mm900mm。4。2.6 实验室设备4.2。6。1 演示台、实验台和准备台4.2.6。1.1 台面尺寸:演示台、准备台、实验台的尺寸应符合GB/T 217472008中4。1的要求。4。2.6。1.2 台面材料:台面材料的力学性能应符合GB/T 217472008中5。4的要求,台面材料的理化性能应符合GB/T 217472008中5.5。1的要求.4.2.6.1。3 实验台前沿可设高约50mm的围板,延伸到两侧的围板长应不大于200

32、mm。4.2。6。2 仪器柜、陈列柜4.2。6.2.1 仪器柜、陈列柜的数量、规格及内部格局可根据实际情况设计。其中,柜中搁板位置应可调节,对于存放较重仪器的隔板宜做承重加强处理,搁板的垂直静负荷强度应符合GB/T 217472008 中5。4的要求。4.2.6。2.2 陈列柜上部应采用全玻璃结构,在公共区域的陈列柜应采用钢化玻璃。4。2。6.2.3 金属零部件应符合GB/T 3325-2008中4.3、4。4。1和4.4.2的要求。4.2。6.3 资料柜、储物柜资料柜、储物柜的数量、规格及内部格局可根据实际情况设计。4.2。6。4 学生凳凳子的座面高度宜可调节,调节范围宜为270mm380m

33、m.凳子应无棱角.4.2。6.5 电源4.2。6.5。1 演示台、准备台应有220V交流电源插座.4.2.6。5.2 教学电源和学生电源应采用分立电源,电源指标应符合相关标准。4。2。6.5.3 演示台、准备台、实验台宜设计有二孔和三孔插座。插座应采用220V/6A,符合国标GB 2099.1的要求。插座的设计位置应远离水源、气源。4.2.6。7 水盆及水嘴设计有水盆的演示台、准备台,水盆的外形尺寸要求应符合GB/T 217472008 中5.3.6的要求。 4.2。6。8 工具及辅助设备应配置制作、修理仪器所用的工具及仪器小车、梯子等设备.4。2。6。9 辅助电器根据学科需求配备电冰箱、恒温

34、箱等。参 考 文 献1 GB/T 39762002 学校课桌椅功能尺寸2 GB 77932010 中小学校教室采光和照明卫生标准3 GB 50099-2011 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4 GB 50118-2010 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5 建标2002102号 城市普通中小学校校舍建设标准教学实验室设备易燃品、毒害品储存柜的安全要求教学实验室设备 易燃品、毒害品储存柜的安全要求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教学实验室设备易燃品、毒害品储存柜的术语和定义、产品分类、要求、试验方法、安全警示标志。本标准适用于大学、中学实验室使用的易燃品、毒害品储存柜.其他附有报警、防火及遥控等功能的储存柜可参照执行。 规范性引用

35、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1. GB/T 17321993 漆膜耐冲击测定法GB 3836.1 爆炸性环境 第1部分:设备 通用要求GB/T 67392006 色漆和清漆 铅笔法测定漆膜硬度GB/T 9286-1998 色漆和清漆 漆膜的划格试验GB/T 10357。4 家具力学性能试验 柜类稳定性GB/T 10357.5 家具力学性能试验 柜类强度和耐久性GB 104092001 防盗保险柜GB/T 11835 绝热用岩棉、矿渣棉及其制品GB/T 13667

36、。1-2003 钢制书架通用技术条件GB 16807 防火膨胀密封件GA/T 73 机械防盗锁 QB/T 3814-1999 轻工产品金属镀层和化学处理层的外观质量测试方法QB/T 3826 轻工产品金属镀层和化学处理层的耐腐蚀试验方法 中性盐雾试验(NSS)法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破坏攻击净工作时间 net working time指实际的破坏攻击时间,不包括试验准备时间及试验过程中可能延误的时间。易燃品储存柜 flammable chemical cabinet用于储存易燃品,在破坏攻击净工作时间15min以内,能够阻止使用普通手工工具进入,装有机械、电子锁具的柜体。毒害

37、品储存柜toxic chemical cabinet用于储存毒害品,在破坏攻击净工作时间15min以内,能够阻止使用普通手工工具进入,装有机械、电子锁具的柜体. 产品分类按用途分为用于储存易燃品的易燃品储存柜和用于储存毒害品的毒害品储存柜。 要求外观5.1。1 柜体及各部件柜体及各部件表面应平整、光滑,倒棱、圆角、圆线应均匀一致,无毛刺、尖角、锐边。5。1.2 金属件5。1。2.1 电镀表面应无锈蚀、露底。5。1。2。2 镀层表面不应有起泡、泛黄、花斑、烧焦、裂纹、划痕和磕碰伤等缺陷。5。1.2。3 焊接部位应牢固,应无脱焊、虚焊、焊穿,焊缝均匀,不应有毛刺、锐棱、飞溅、裂纹等缺陷。5.1。3

38、 涂层同色部件的色泽应相似,不应有皱皮、发粘或漏喷等现象,应无明显加工痕迹、划痕、雾光、气泡、针孔、缩孔、桔皮、流挂等缺陷。5。1.4 工艺5。1。4.1 零部件的结合处应平整牢固,无明显缝隙。5。1。4。2 各种配件、连接件安装不应有少件、漏钉、透钉(预留孔、选择孔除外).5。1。4.3 启闭部件安装后应使用灵活。5。1.4。4 柜底安装的滚轮旋转或滑动应灵活.5。1.4.5 使用者能接触到的部件的开口端或管件应有帽或其他形式的闭合设计.结构易燃品储存柜和毒害品储存柜通用要求储存柜的柜体外壳(含底部、顶部、三个侧面和门)应采用双层结构.外面板应为钢板,钢板厚度应不小于1。5mm,内衬板宜采用

39、聚丙烯(PP),内衬板厚度应不小于5mm,外面板与内衬板间距应不小于40mm,夹层内应填充岩棉;柜体门与柜体之间应安装防火膨胀密封件。应配置机械锁和电子锁双锁。柜底应装有四个滚轮,门侧两轮应装有手动调节装置,便于储存柜移动及定位。柜内中部宜设计有一次成型的阶梯式的活动搁板,活动搁板宜采用聚丙烯(PP),活动搁板厚度应不小于4mm,搁板阶梯高度应不小于50mm;每层搁板靠柜体背板处应留有导风口;每层搁板外沿应有不小于3mm高的边沿.储存柜应设置通风装置。储存柜应设置温湿度监控装置。易燃品储存柜内部最下层应留有可以存放不少于120mm厚黄沙的储存空间.用料钢板所有的钢板应采取防腐措施;钢板的抗拉强

40、度应不小于345MPa。岩棉柜体填充的岩棉厚度应不小于40mm,密度应不小于100kg/m3;岩棉其他性能应符合GB/T 11835的要求。防火膨胀密封件柜体门与柜体之间安装的防火膨胀密封件应符合GB 16807的要求。机械锁存储柜上安装的磁锁、机械密码锁等机械锁应符合GA/T 73的要求.电子锁(包括IC卡锁、电子密码锁等)存储柜上安装的电子锁(包括IC卡锁、电子密码锁等)应符合GB 104092001中5.4的要求。电源应符合GB 104092001中5。5的要求。附加装置应符合GB 104092001中5。6的要求。防盗性能应符合GB 104092001中5.7的A1类防盗保险柜的要求。

41、通风装置通风口最大风速应不小于0.5m/s.柜体底部应设置进风口及可调风阀,可调风阀可调节进风口大小。应配有微电脑定时时控开关,能根据用户设定的时间自动打开和关闭风机;应有警示灯指示风机是否正常工作.易燃品储存柜的通风装置应符合GB 3836。1有关要求。温湿度控制报警装置温湿度监控装置应实时测量并显示柜内温度、湿度。温湿度监控器应具有报警功能,即当柜内的温度、湿度超过用户设定的数值时报警提示;温湿度监控装置可设定温度范围为:099。9,可设定湿度范围为:0RH99。9%RH。力学性能力学性能应符合表1的规定。表1 力学性能要求项 目要 求强度和耐久性顶板、面板和底板强度试验顶面板加载:750

42、N底板加载:1000N加载:10次1.零部件应无严重影响使用功能的磨损或变形。2.零部件应无永久性松动。3。五金件未出现松动.4.门开关灵活.搁板强度试验加载:1。5kg/dm2加载时间:7天卸载后搁板挠度0。5%搁板支承件强度试验加载:1.5kg/dm2冲击能1。08Nm加载次数:10次卸载后支承件位移3.0mm拉门耐久性试验加载质量3kg加载次数2。5万次拉门强度试验加载质量20kg加载次数:10次拉门猛开试验加载质量1.5kg加载10次 主体结构和底架的强度试验加载力:300N加载10次卸载后位移值d10.0mm稳定性空载稳定性试验柜放置平稳,所有柜门开启到90角,应无倾翻现象活动部件垂直加载稳定性试验搁板上加载:0.325kg/dm2,将一逐渐增大的垂直力施加到柜门上,使柜脚离开地面,此时施加的力应大于该柜自重与隔板上全部载荷之和的1/15搁板垂直和水平加载稳定性试验在空载状态下,用50N的垂直的力加至最高一层搁板上,再将一逐渐增大的水平力加至此搁板上,使柜脚离开地面,此时施加的力应大于该柜自重的1/15理化性能理化性能应符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策划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