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版学案】2021-2021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一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专题整合 人民版必修2.doc

上传人:知****量 文档编号:28156124 上传时间:2022-07-2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7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金版学案】2021-2021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一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专题整合 人民版必修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金版学案】2021-2021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一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专题整合 人民版必修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金版学案】2021-2021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一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专题整合 人民版必修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版学案】2021-2021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一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专题整合 人民版必修2.doc(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金版学案】2014-2015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一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专题整合 人民版必修2专题整合一、中国古代经济的基本结构及其特点(1)农业生产模式:以铁犁牛耕为主要耕作方式,以小农经济为主要生产模式,实行精耕细作。(2)土地制度的特点:地主土地所有制、小农土地所有制、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多种形式并存是中国封建社会土地制度的基本形态。(3)经济重心:经历了南移过程,从而改变了中国社会经济的空间格局。(4)工商业的发展:虽然是作为农业经济的补充,但曾长期居于世界领先地位。(5)资本主义萌芽出现:明朝中后期在农业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孕育出资本主义萌芽。(6)经济政策:中国古代政府大都采取

2、重农抑商政策,在明清时期还采取闭关锁国政策,限制了工商业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例题分析:祈盼“五谷丰登”“六畜兴旺”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一个美好愿望,这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一个特点是()A我国人民有家畜养殖的传统B牛力耕田使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日益完善C采用“男耕女织”式的经营方式D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解析:题干中的“五谷”体现的是种植业,“六畜”体现的是家畜饲养业,再结合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可知,D项正确。A、B、C三项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答案:D跟踪训练1有学者提出,大体而言,从春秋战国时期到隋唐时期几乎是纯粹的自然经济;自宋元时期,一种新型经济的发展实际上已经在自然经

3、济的“死水”中泛起了“微澜”。这里的“微澜”是指()A城市商品经济B海上丝绸之路C资本主义萌芽 D民营手工业解析:宋元时期不同于自然经济的新的经济形式,是指繁荣的城市商品经济。B项在汉代已出现,C项是明清时期出现的,D项在战国时期就已出现,故选A项。答案:A二、分析影响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主要因素,认识商业发展的积极影响(1)主要因素。 国家政局:国家统一,社会稳定,有利于商品交换的发展,如秦汉时期、隋唐时期和元明清时期;国家四分五裂,战乱不止,就会严重影响商品交换的进行,如魏晋南北朝时期和五代十国时期。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状况:农业发展带来农产品的增加和农民的富裕,手工业的发展带来手工业产品的增

4、加,农产品和手工业品需要交换,这是商人商业活动的前提,也是商业发展的基础。国内交通和中外交通状况:如秦朝和隋朝修筑驰道,隋朝开通大运河,元朝疏浚大运河,这都有利于国内贸易的发展。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畅通,则有利于对外贸易的发展。货币的统一和纸币的出现,便利了商品交换的进行,促进了商业的发展。国家政策:封建统治者长期以来采取的重农抑商政策以及清朝统治者采取的闭关锁国政策,严重阻碍了国内商业和对外贸易的发展;而南宋统治者则鼓励海外贸易,促进了南宋时海外贸易的兴盛。(2)积极影响:商业的发展能刺激并促进农业、手工业的进一步发展。促进工商业城市形成和发展。挑战传统的重农抑商观念,影响市民的生活

5、观念,有利于“工商皆本”思想的传播。明朝中后期,在商品经济繁荣的江南地区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例题分析:从战国时期开始直至清朝前期,“重农抑商”政策一直受到统治者的重视,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占据主导地位。对这一问题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自给自足的生产特点使商品经济被轻视B为了缓和社会矛盾必须关心农民利益C农业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D国家人口以农民为主,商业没有广阔的市场解析:古代中国“重农抑商”政策的实行,并非因为没有广阔的市场,而是因为受到自给自足的生产特点和维护统治秩序的影响。答案:D跟踪训练2杜牧上李太尉论江贼书记载:“(江贼)水劫不便,逢遇草市,泊舟津口,便行陆劫凡江淮草

6、市,尽近水际,富室大户,多居其间。自十五年来,江南江北,凡名草市,劫杀皆便,只有三年再劫者,无有五年获安者。”从上述材料中可以提取的信息有()民间集市在江淮出现古代经济重心开始南移草市税是国家的重要收入交易者的财货缺乏安全保障ABCD解析:根据材料提供的信息,经观察直接概括有:草市和水贼劫杀,故C项正确。发生在安史之乱后唐朝由盛转衰,而杜牧是晚唐诗人,前后矛盾;与唐朝主要税收来自茶税的史实不符。答案:C三、比较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政策的异同点(1)相同点:都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都限制和压制商品经济的发展,都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2)不同点:时代不同。重农抑商政策开始于战国时期,一

7、直贯穿于整个封建社会;闭关锁国政策只实施于明清时期(封建社会衰落时期)。原因和目的不同。重农抑商政策主要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的经济基础,稳定小农、稳定社会,保护农业的优先发展地位;闭关锁国政策以封建自然经济的自给自足为背景,是为了防止外来殖民势力的侵扰,防范沿海人民,巩固封建统治。内容不同。重农抑商政策在重农的同时压制商人地位和势力,对商业征收重税,严格控制和管理国内市场;闭关锁国政策严格限制中国人出海贸易,严格限制外商来华贸易。影响不同。重农抑商政策在封建社会前期对古代农业发展有利,对农业文明的发展有一定积极影响,但在明清时期阻碍了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闭关锁国政策当时虽有

8、一定的自卫作用,但从长远来看,消极作用明显。当西方资本主义发展成为世界潮流的时候,闭关锁国政策阻断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使中国丧失了拓展海外市场等发展机遇,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例题分析:明清海禁政策的主要危害包括()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阻碍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造成中国长期与世界隔绝A BC D解析:就其影响而言,海禁政策扼杀了中国通过对外贸易促进社会进步的可能性,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同时阻断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失去与外国进行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交流的机会,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答案:D跟踪训练3礼记有“天下为籍千亩、天子亲耕于南郊,以供斋盛”的记载,礼经有“

9、仲春后率外内命妇始蚕于北郊”的记载。汉朝以后逐步形成一种国家礼仪,皇帝和皇后常常在春季举行藉田礼和亲蚕礼。这表明()A统治者重视农业生产B统治者关心百姓疾苦C统治者常能与民同乐D统治者以民为本解析:由皇帝、皇后亲自参加举行藉田礼来体现汉朝重农政策。答案:A四、自然经济、小农经济和自耕农经济的区别与联系;认识古代农业、手工业和商业之间的关系区别与联系:三者是不同的经济概念,但三者又有交集,都是生产力水平低下的产物。自然经济的最本质属性是物质生产的自给自足,和商品经济相对立;小农经济的最本质属性是家庭经营,经营规模狭小。自耕农经济是小农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还包括以租种地主土地为主的佃农。三者的关系

10、图示如下:关系:古代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展都以国家统一,社会稳定为前提;农、工、商之间存在互动的关系,相辅相成。(1)农业的发展特别是经济作物的推广为手工业发展提供了原料,农业生产力革新的要求又为手工业发展提供了市场;农业、手工业生产技术的提高和产品商品化的趋势为商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2) 商业的繁荣又反过来刺激了农业和手工业的商品生产。(3) 尽管古代统治者把农业看作“本”业加以重视,把工商看作“末”业加以限制,但古代的工商业还是随着农业的发展而代代有所发展并多次出现繁荣局面。例题分析:史记货殖列传序中说:“待农而食之,虞而出之,工而成之,商而通之。此宁有政教发征期会哉? 人各任其能,竭

11、其力,以得所欲。故物贱之征贵,贵之征贱,各劝其业,乐其事,若水之趋下,日夜无休时,不召而自来,不求而民出之。”据此可知材料主张()A商业由政府官营B政府应该干涉经济发展C农本商末,重农抑商D主张让商业自由发展解析:本题属于材料型选择题,先解读材料信息,抓住关键词“待农而食之,虞而出之,工而成之,商而通之”和“故物贱之征贵,贵之征贱,各劝其业,乐其事,若水之趋下,日夜无休时”可知作者认为农业、手工业和商业之间存在互动的关系,相辅相成,反对重农抑商,主张让商业自由发展。答案:D跟踪训练4封建自然经济下,“国”与“民”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A统治者的过度压榨是自耕农破产的唯一原因B历代政府都鼓励地主

12、兼并小农土地C徭役是王朝统治者强迫民众承担的无偿劳动D地主名誉下的土地并非国家田赋收入的来源解析:A项错在“唯一原因”;B项与商鞅变法以来历代王朝的重农政策相左,其实只是北宋等王朝不抑兼并而已;地主与自耕农都是国家的编户齐民,是国家田赋的直接提供者,所以D项也错。答案:C5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不虚传的商业革命中国首次出现了主要以商业,而不是以行政为中心的大城市。这场“商业革命”最本质的现象是()A城市布局打破坊市界限B出现了工商业市镇C出现了世界最早的纸币“交子”D海外贸易空前发达解析:解答本题首先了解“商业革命”的含义,是指在商品交换中出现重大变革,选项中符合概念含义的只有C项。意指在商品交换中,中国最早使纸币。答案:C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计划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