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秋八年级语文上册27孟子两章课后零失误训练北京课改版.doc

上传人:知****量 文档编号:28137262 上传时间:2022-07-2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秋八年级语文上册27孟子两章课后零失误训练北京课改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22秋八年级语文上册27孟子两章课后零失误训练北京课改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秋八年级语文上册27孟子两章课后零失误训练北京课改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秋八年级语文上册27孟子两章课后零失误训练北京课改版.doc(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7孟子两章零失误训练 语言基础知识 1指出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组( ) 米粟 畎亩 傅说 胶鬲 孙叔敖 As qun y g o Bs qun yu g o Cl qun y g o Dl qun yu g o 2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震慑) B得道者多助(道理) C域民不以封疆之界(使居住) D百里奚举于市(集中做买卖的场所)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古今义。 4加点词不用“使”(使动用法)这一结构形式来解释的一项是( ) A苦其心志 B劳其筋骨 C动心忍性 D生于忧患 语言表达训练 5找出朗读节奏停顿正确的一项( ) A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

2、山谿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B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谿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C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谿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D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骆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6下面四句中加点的“之”用法和意义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句是( ) A环而攻之而不胜 B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C七里之郭 D固国不以山谿之险 7排比句既可用于列举事实,也可用于陈述观点。指出下边的排比句各属于哪种? (1)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 ) (2)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谿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 (3)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

3、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 8按要求用课文原句填空。 (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_,_,_,_,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2)日本政府审议通过了右翼势力编写的历史教科书,肆意篡改历史,美化侵略,遭到正义国家的强烈谴责,真是“_,_”。 (3)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一文中提到“古仁人之心”这一概念。“古仁人之心”内涵丰富,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和醉翁亭记中的“醉能同其乐”都从不同的角度对“古仁人之心”作了阐释,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体现出的“古仁人之心”的句子是_。 课内同步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912题。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

4、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9选文中孟子主要讲了两方面的问题,一是造就人才,二是_;得出的结论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用现在的话说就是_。 10孟子的说理散文善用排比,句式长短错落,这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请你以选文第段为例加以具体分析。 _ 11选文第段紧承上文从正反两方面加以推论,其中从正面推论的是

5、哪句话? _ 12孟子在选文第段中以六位历史人物的经历告诉人们:人要成大器,必须经受磨练。下面列出的名言中,与之意思相近的两句是( )和( ) A古人大业成,皆自忧患始。 B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才须待七年期。 C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D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 课外拓展阅读 阅读下面的古文,回答问题。甲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谿之险,威天下不以兵

6、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乙子奇治县 子奇年十六,齐君使治阿。既而君悔之,遣使追。追者反日:“子奇必能治阿,共载皆白首耳。夫以老者之智,以少者决之,必能治阿矣!”子奇至阿,铸库兵以作耕器,出仓廪以赈贫穷,阿县大治。魏闻童子治邑,库无兵,仓无粟,乃起兵击之。阿人父率子,兄率弟,以私兵战,遂败魏师。 1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1)域民不以封疆之界_ (2)追者反曰_ 14下列句中加点的“以”与“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中的“以”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B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7、 C夫以老者之智 D属予作文以记之 1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_ 16子奇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使“阿县大治”?(用自己的话回答) _ 17乙文中“_”一句,形象地印证了甲文中“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的道理。 参考答案 1答案:B 2答案:B 解析:“道”指的是“仁政”。 3答案:(1)古义:专指内城。今义:专指城市。(2)古义:护城河。今义:水池,池塘。(3)古义:“亲”指族内的人,“戚”指族外的人。本文泛指兄弟骨肉。今义: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统关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员。(4)古义:被任用,被起用。今义:送出,发生等。 4答案:D 解析:“生”为“生存”。 5答案:B

8、 6答案:A 解析:解答此题,首先要了解“之”的用法和意义。“之”一般有三种用法:作代词用;作助词用;作动词用。这里需要指出的是作助词时有两种情况,一是一般性结构助词,可译成“的”;二是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没有具体词义。A项中的“之”是代词,其他三项是助词,故正确答案是A项。 7答案:(1)列举事实 (2)陈述观点 (3)列举事实 8答案:(1)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2)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3)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答案:9治理国家忧患可以使人和国家生存发展,安逸享乐使人和国家萎靡灭亡 10这段文字以“必先”二字领起“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构成一组排比,读起来一句紧似一句,非常有气势;而且这组句子句式较整齐,以短句为主,与前后较长的句子搭配起来,使全段句式富有变化,读起来节奏感很强。 11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12AD 答案:13(1)使居住 (2)通“返”,返回。 14C 15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的人都会归顺他。 16把兵库里的武器融化后制造农具,给百姓使用;打开粮仓救济贫苦的人 17阿人父率子,兄率弟,以私兵战,遂败魏师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计划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