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考生物 讲练测系列 专题七遗传的基本规律(学生版).doc

上传人:知****量 文档编号:28135324 上传时间:2022-07-26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7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高考生物 讲练测系列 专题七遗传的基本规律(学生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2022年高考生物 讲练测系列 专题七遗传的基本规律(学生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高考生物 讲练测系列 专题七遗传的基本规律(学生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高考生物 讲练测系列 专题七遗传的基本规律(学生版).doc(18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13年高考专项冲击波讲练测系列之生物专题七遗传的基本规律(学生版)考纲要求:1、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2、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3、伴性遗传();4、人类遗传病的类型();5、人类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6、人类基因组计划及意义()。考点突破考点一遗传基本规律技巧1、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适用范围和条件适用范围:以染色体为载体的细胞核基因的遗传。等位基因的分离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遗传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发生时间:减数第一次分裂。真核细胞进行无性生殖时,其细胞核基因的遗传不遵循孟德尔的遗传规律。真核生物细胞质基因的遗传,不遵循孟德尔的遗传规律。原

2、核生物的细胞没有染色体,且不发生减数分裂,其基因的遗传不遵循孟德尔的遗传规律。2、巧辨相对性状的显、隐性(1)据子代性状判断不同性状亲本杂交后代只出现一种性状显性性状相同性状亲本杂交后代出现不同于亲本的性状隐性性状(2)据子代性状分离比判断具一对相同性状亲本杂交子代性状分离比为31分离比为3的性状为显性性状具两对相同性状亲本杂交子代性状分离比为9331分离比为9的两性状都为显性(3)遗传系谱图中显、隐性判断双亲正常子代患病隐性遗传病双亲患病子代正常显性遗传病3、遗传基本定律的验证方法(1)自交法自交后代的分离比为3:1,则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若F1自交后代的分离比为9:3:3:1,则符合基因的

3、自由组合定律。(2)测交法若测交后代的性状比例为1:1,则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若测交后代的性状比例为1:1:1:1,则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3)花粉鉴定法根据花粉表现的性状(如花粉的形状、染色后的颜色等)判断。若花粉有两种表现型,比例为1:1,则符合分离定律。若花粉有四种表现型,比例为1:1:1:1,则符合自由组合定律。(4)单倍体育种法取花药离体培养,用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幼苗,若植株性状有两种表现型,比例为1:1,则符合分离定律。取花药离体培养,用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幼苗,若植株性状有四种表现型,比例为1:1:1:1,则符合自由组合定律。例1、(2012杭州高级中学月考)番茄的红果(R)对

4、黄果(r)是显性,让杂合的红果番茄自交得F1,淘汰F1中的黄果番茄,利用F1中的红果番茄自交,其后代RR、Rr、rr三种基因的比例分别是()A121 B441C321 D931练习1、(2012湖州名校联考)牡丹的花色种类多种多样,其中白色的不含花青素,深红色的含花青素最多,花青素含量的多少决定着花瓣颜色的深浅,由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A和a,B和b)所控制;显性基因A和B可以使花青素含量增加,两者增加的量相等,并且可以累加。一深红色牡丹同一白色牡丹杂交,得到中等红色的个体。若这些个体自交,其子代将出现花色的种类和比例分别是( )A3种;961B4种;9331C5种;14641D6种;14334

5、1F1自交或测交会出现特殊比例,请填充下表条件F2自交后代性状比例F1测交后代性状比例正常的完全显性9:3:3:11:1:1:1A、B同时存在时表现为一种性状,否则表现为另一种性状9:71:3aa(或bb)成对存在时,表现双隐性性状,其余正常表现9:3:41:1:2 存在一种显性基因(A或B)时表现为同一种性状,其余正常表现9:6:11:2:1 只要存在显性基因(A或B)就表现为同一种性状,其余正常表现15:3:1例2、(2012年大纲)34.(12分)(注意: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果蝇中灰身(B)与黑身(b)、大翅脉(E)与小翅脉(e)是两对相对性状且独立遗传。灰身大翅脉的雌蝇与灰身小翅脉的雄

6、蝇杂交,子代中47只为灰身大翅脉,49只为灰身小翅脉,17只为黑身大翅脉,15只为黑身小翅脉。回答下列问题:(1)在上述杂交子代中,体色和翅脉的表现型比例依次为 和 。(2)两个亲本中,雌蝇的基因型为 ,雄蝇的基因型为 。(3)亲本雌蝇产生卵的基因组成种类数为 ,其理论比例为 。(4)上述子代中表现型为灰身大翅脉个体的基因型为 ,黑身大翅脉个体的基因型为 。练习2、(2012年安徽)4假若某植物种群足够大,可以随机交配,没有迁入和迁出,基因不产生突变。抗病基因R对感病基因r为完全显性。现种群中感病植株rr占1/9,抗病植株RR和Rr各占4/9,抗病植株可以正常开花和结实,而感病植株在开花前全部

7、死亡。则子一代中感病植株占A、1/9 B、1/16 C、4/81 D、1/8考点三伴性遗传与常染色体遗传1.“排除法”分析遗传系谱图父病子全病,女全不病 伴Y染色体遗传父病子女均有患者 非伴Y染色体遗传观察遗传系谱图(1)确认或排除伴Y染色体遗传(2)确定遗传性状的显、隐性无中生有隐性遗传病有中生无显性遗传病(3)确定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X染色体遗传已确定为隐性遗传病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女患者的父亲或儿子都患病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已确定为显性遗传病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男患者的母亲和女儿都患病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2.设计实验确定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1)通过一次杂交确定基因在常染色体上,还是在X染色

8、体上若已知该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则可用雌性隐性个体与雄性显性个体杂交进行判断。若后代雌性全为显性性状,雄性全为隐性性状,则相关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若后代的性状表现与性别无关,则相关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若该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是未知的,则用正交和反交的方法进行判断。若后代的性状表现与性别无关,则相关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若后代的性状表现与性别有关,则相关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2)通过一次杂交确定基因是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还是仅位于X染色体上用隐性纯合雌性个体与显性纯合雄性个体杂交,若杂交后代中,雌雄都表现为显性性状,则该对基因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若杂交后代中,雌性仅表现为显性性状

9、,雄性仅表现为隐性性状,则该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3)归纳两种遗传病组合在一起的概率计算例如:有甲、乙两种遗传病按自由组合定律遗传,据亲代的基因型已判断出后代患甲病的可能性为m,患乙病的可能性为n,则后代表现型的种类和可能性为只患甲病的概率是m(1n) 只患乙病的概率是n(1m) 甲、乙两病同患的概率是mn 甲、乙两病均不患的概率是(1m)(1n) 补充:X、Y染色体同源区段上存在等位基因,这些基因控制的性状在后代中的性状表现是否有性别之分,要视具体基因型而定,不能一概而论。如:左图与性别有关,而右图与性别无关。XaXaXaYAXAXaXaYa XaYAXaXaXAXa、XaXaXaYa、X

10、AYa(全为显性)(全为隐性)(中显隐性均为11)补充:杂交实验中,有时观察到后代分离比与预期值有一定的偏差,这与生物体内的致死基因有关。常见的有:隐性致死:基因在隐性纯合情况下的致死;显性致死:基因在显性纯合或杂合情况下的致死;伴性致死X染色体连锁致死:在X染色体上有致死基因;配子致死:致死基因在配子期发挥作用而有致死效应;合子致死:致死基因在胚胎期或成体阶段的致死。致死基因的作用可发生在不同的发育阶段,且致死效应往往也与个体所处的环境有关。补充:若系谱图中无上述特征,只能从可能性大小 方面推测。例3、(2012广东)25、人类红绿色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秃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结合下表

11、信息可预测,图8中II-3和II-4所生子女是BBBbbb男非秃顶秃顶秃顶女非秃顶非秃顶秃顶A非秃顶色盲儿子的概率为1/4 B非秃顶色盲女儿的概率为1/8C秃顶色盲儿子的概率为1/8 D秃顶色盲女儿的概率为0练习3(2012江苏)人类遗传病调查中发现两个家系都有甲遗传病(基因为H、h)和乙遗传病(基因为T、t)患者,系谱图如下。以往研究表明在正常人群中Hh基因型频率为10-4。请回答下列问题(所有概率用分数表示):(1)甲病的遗传方式为 ,乙病最可能的遗传方式为 。(2)若I-3无乙病致病基因,请继续以下分析。I-2的基因型为 ;II-5的基因型为 。如果II-5与II-6结婚,则所生男孩同时

12、患两种遗传病的概率为 。如果II-7与II-8再生育一个女儿,则女儿患甲病的概率为 。如果II-5与h基因携带者结婚并生育一个表现型正常的儿子,则儿子携带h基因的概率为 。专项练习1、(2012江苏11)下列关于遗传实验和遗传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非等位基因之间自由组合,不存在相互作用B. 杂合子与纯合子基因组成不同,性状表现也不同C. 孟德尔巧妙设计的测交方法只能用于检测F1的基因型D. F2的3:1性状分离比一定依赖于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2、(2012黑龙江哈九中高三第一次月考)红海中营群居生活的红鲷鱼有一种奇怪的现象,即在缺少雄性红鲷鱼的雌鱼群体中,总会有一条雌鱼变成雄鱼,且身体

13、也变得比其他雌鱼健壮。为解释这一现象,有人做了如下两组实验(注:两组红鲷鱼生长状况、实验装置、条件及时间都相同)。该实验说明()A环境因素对生物的性状表现起到决定性作用B生物的性状表现由遗传物质决定C生物的性状表现是基因型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群体结果D红鲷鱼的性别决定与遗传物质无关3、(2012年上海14)在一个成员血型各不相同的家庭中,妻子是A型血,她的红细胞能被丈夫和儿子的血清凝集,则丈夫的血型和基因型分别是AB型,IBIB。 BB型,IBi CAB型,iAIB DO型,4、(2012上海29)蜗牛的有条纹(A)对无条纹(a)为显性。在一个地区的蜗牛种群内,有条纹(AA)个体占55,无条纹个体

14、占15,若蜗牛间进行自由交配得到Fl,则A基因的频率和F1中Aa基因型的频率分别是 A30,2l B30,42 C70,2l D70,425、 (2012浙江平湖中学质检)鼠的黄色和黑色是一对相对性状,遗传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研究发现,让多对黄鼠交配,每一代中总会出现约1/3的黑鼠,其余均为黄鼠。由此推断正确的是()A鼠的黑色性状是由显性基因控制的B黄鼠后代出现黑鼠是基因突变所致C子代黄鼠中既有杂合子又有纯合子D黄鼠与黑鼠交配,任一代中黄鼠都约占1/26、(2012海南)25.已知小麦无芒(A)与有芒(a)为一对相对性状,用适宜的诱变方式处理花药可导致基因突变。为了确定基因A是否突变为基因a,

15、有人设计了以下4个杂交组合,杂交前对每个组合中父本的花药进行诱变处理,然后与未经处理的母本进行杂交。若要通过对杂交子一代表现型的分析来确定该基因是否发生突变,则最佳的杂交组合是 A.无芒有芒(AA aa) B.无芒有芒( Aaaa)C.无芒无芒( AaAa) D.无芒无芒(AAAa)7、 (2012上海奉贤调研)小麦高产与低产由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A1与a1,A2与a2)控制,且含显性基因越多产量越高。现有高产与低产两个纯系杂交得F1,F1自交得F2,F2中出现了高产、中高产、中产、中低产、低产五个品系。让F2中某一中产个体自交,后代中有高产个体出现。该中产个体的基因型为()AA1

16、a1A2a2 BA1A1a2a2Ca1a1A2A2 DA1a1A2A28、(2012上海)26小麦粒色受不连锁的三对基因Aa、B/b、Cc-控制。A、B和C决定红色,每个基因对粒色增加效应相同且具叠加性,a、b和c决定白色。将粒色最浅和最深的植株杂交得到F1。Fl的自交后代中,与基因型为Aabbcc的个体表现型相同的概率是A164 B664 C1564 D20649、(2012西安第一次联考)已知玉米高秆(D)对矮秆(d)为显性,抗病(R)对易感病(r)为显性,控制上述性状的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现用两个纯种的玉米品种甲(DDRR)和乙(ddrr)杂交得F1,再用F1与玉米丙杂交(图1),

17、结果如图2所示,分析玉米丙的基因型为()ADdRr BddRRCddRr DDdrr10、(2012年山东) 6.某遗传病的遗传涉及非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已知-1基因型为AaBB,且II-2与II-3婚配的子代不会患病。根据以下系图谱,正确的推断是A. I-3的基因型一定为AABbB. II-2的基因型一定为aaBBC. III-1的基因型可能为AaBb或AABbD. III-2与基因型为AaBb的女性婚配,子代患病的概率为3/1611、(2012海南)24.玉米糯性与非糯性、甜粒与非甜粒为两对相对性状。一般情况下用纯合非糯非甜粒与糯性甜粒两种亲本进行杂交时,F1表现为非糯非甜粒,F2

18、有4种表现型,其数量比为9:3:3:1。若重复该杂交实验时,偶然发现一个杂交组合,其F1仍表现为非糯非甜粒,但某一F1植株自交,产生的F2只有非糯非甜粒和糯性甜粒2种表现型。对这一杂交结果的解释,理论上最合理的是A.发生了染色体易位B.染色体组数目整倍增加C. 基因中碱基对发生了替换D.基因中碱基对发生了增减12、 (2012湖州中学月考)一个只患白化病的女性(致病基因为a)的父亲正常,母亲只患色盲(致病基因为b),则这位白化病患者正常情况下产生的次级卵母细胞的基因组成可能是()AaXB或aY BaXB或aXbCaaXBXB或aaXbXb DaaXBXB或aaYY13、(2012年上海30)某

19、植物的花色受不连锁的两对基因Aa、Bb控制,这两对基因与花色的关系如图ll所示,此外,a基因对于B基因的表达有抑制作用。现将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与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杂交得到Fl,则F1的自交后代中花色的表现型及比例是A白:粉:红,3:10:3B白:粉:红,3:12:1C白:粉:红,4:9:3D白:粉:红,6:9:114、(2012浙江淳安中学月考)如图是人类某一家族遗传病甲和遗传病乙的遗传系谱图(设遗传病甲与A和a这一对等位基因有关,遗传病乙与另一对等位基因B和b有关,且甲、乙两种遗传病至少有一种是伴性遗传病)。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乙病为伴性遗传病B7号和10号的致病基因都来自1

20、号C5号的基因型一定是AaXBXbD3号与4号再生一个两病皆患男孩的可能性为3/1615、(2012江苏)10. 下列关于人类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与性别决定有关B. 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伴随性染色体遗传C. 生殖细胞中只表达性染色体上的基因D. 初级精母细胞和次级精母细胞中都含Y染色体16、(2012苏北四市二次联考)某雌雄异株植物,其叶形有阔叶和窄叶两种类型,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现有三组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表。下列有关表格数据的分析,错误的是()杂交组合亲代表现型子代表现型及株数父本母本雌株雄株1阔叶阔叶阔叶243阔叶119、窄叶1222窄叶阔叶阔叶8

21、3、窄叶78阔叶79、窄叶803阔叶窄叶阔叶131窄叶127A.仅根据第2组实验,无法判断两种叶形的显隐性关系B根据第1或3组实验可以确定叶形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C用第2组的子代阔叶雌株与阔叶雄株杂交,后代中窄叶植株占1/2D用第1组的子代阔叶雌株与窄叶雄株杂交,后代窄叶植株占1/417、(2012天津6)果蝇的红眼基因(R)对白眼基因(r)为显性,位于X染色体上;长翅基因(B)对残翅基因(b)为显性,位于常染色体上。现有一只红眼长翅果蝇与一只白眼长翅果蝇交配,F1代的雄果蝇中约有1/8为白眼残翅。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亲本雌果蝇的基因型为BbXRXrB.亲本产生的配子中含Xr的配子占1/2C.F

22、1代出现长翅雄果蝇的概率为3/16D.白眼残翅雌果蝇能形成bb XrXr类型的次级卵母细胞18、(2012福建)27.(12分)现有翅型为裂翅的果蝇新品系,裂翅(A)对非裂翅(a)为显性。杂交实验如图1.(1)上述亲本中,裂翅果蝇为_(纯合子/杂合子)。(2)某同学依据上述实验结果,认为该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请你就上述实验,以遗传图解的方式说明该等位基因可能位于X染色体上。 。(3)现欲利用上述果蝇进行一次杂交实验,以确定该等位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还是X染色体。请写出一组杂交组合的表现型:_()_()。(4)实验得知,等位基因(A、a)与(D、d)位于同一对常染色体上,基因型为AA或dd 的

23、个体胚胎致死。两对等位基因功能互不影响,且在减数分裂过程不发生交叉互换。这两对等位基因_(遵循/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以基因型如图2的裂翅果蝇为亲本,逐代自由交配,则后代中基因A的频率将_(上升/下降/不变)19、(2012安徽)31甲型血友病是由X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导致的遗传病(H对h为显性)。图1中两个家系都有血友病发病史,III2和III3婚后生下一个性染色体组成是XXY的非血友病儿子(IV2),家系中的其他成员性染色体组成均正常。 图1(1)根据图1, (填“能”或“不能”)确定IV2两条X染色体的来源;III4与正常女子结婚,推断其女儿患血友病的概率是 。(2)两个家系的甲型血友病均

24、由凝血因子VIII(简称F8,即抗血友病球蛋白)基因碱基对缺失所致。为探明IV2的病因,对家系的第III、IV代成员F8基因的特异片段进行了PCR扩增,其产物电泳结果如图2所示,结合图I,推断III3的基因型是 。请用图解和必要的文字说明IV2非血友病XXY的形成原因。(2) 现III3再次怀孕,产前诊断显示胎儿(IV3)细胞的染色体为46,XY;F8基因的PCR检测结果如图2所示。由此建议III3 。 图2(4)补给F8可治疗甲型血友病。采用凝胶色谱法从血液中分离纯化F8时,在凝胶装填色谱柱后,需要用缓冲液处理较长时间,其目的是 ;若F8比某些杂蛋白先收集到,说明F8的相对分子质量较这些杂蛋

25、白 。(5)利用转基因猪乳腺生物反应器可生产F8。要使乳腺细胞合成F8,构建表达载体时,必须将F8基因cDNA与猪乳腺蛋白基因的 等调控组件重组在一起。F8基因cDNA可通过克隆筛选获得,该cDNA比染色体上的F8基因短,原因是该cDNA没有 。(6)为获得更多的转基因母猪,可以采用体细胞克隆技术,将纯合转基因母猪的体细胞核注入 ,构成重组胚胎进行繁殖。20、(2012年新课标)31.(10分)一对毛色正常鼠交配,产下多只鼠,其中一只雄鼠的毛色异常。分析认为,鼠毛色出现异常的原因有两种:一是基因突变的直接结果(控制毛色基因的显隐性未知,突变只涉及一个亲本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中的一个基因);二

26、是隐性基因携带者之间交配的结果(只涉及亲本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假定这只雄鼠能正常生长发育,并具有生殖能力,后代可成活。为探究该鼠毛色异常的原因,用上述毛色异常的雄鼠分别与其同一窝的多只雌鼠交配,得到多窝子代。请预测结果并作出分析。(1)如果每窝子代中毛色异常鼠与毛色正常鼠的比例均为 ,则可推测毛色异常是 性基因突变为 性基因的直接结果,因为 。(2)如果不同窝子代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同一窝子代中毛色异常鼠与毛色正常鼠的比例为 ,另一种是同一窝子代全部表现为 鼠,则可推测毛色异常是隐性基因携带者之间交配的结果。21、(2012年上海)(七)分析有关遗传病的资料,回答问题。(12分)图20为

27、某家族的遗传系谱图,已知甲病致病基因与乙病致病基因连锁,且II-7没有携带乙病的致病基因,III10同时患有甲病(A-a)口)和乙病(B-b)。60甲病的遗传方式是_。仅考虑甲病,III一9的基因型是_,A和a的传递遵循_定律。61III-13的X染色体来自第代的_号个体。22、(2012年四川) 31.(22分)回答下列I、II小题。II.(14分)果蝇的眼色由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A、a和B、b)控制,其中B 、b 仅位于X 染色体上。A和B同时存在时果蝇表现为红眼,B存在而A不存在时为粉红眼,其余情况为白眼。(1)一只纯合粉红眼雌果蝇与一只白眼雄果蝇杂交,F1代全为红眼。亲代雌果绳的基因型

28、为,F1代雌果蝇能产生种基因型的配子。 将F1代雌雄果蝇随机交配,所得F2代粉红眼果蝇中雌雄比例为,在F2代红眼雌果蝇中杂合子占的比例为。(2)果蝇体内另有一对基因T、t,与基因A、a 不在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当t基因纯合时对雄果蝇无影响,但会使雌果蝇性反转成不育的雄果蝇。让一只纯合红眼雌果蝇与一只白眼雄果蝇杂交,所得F1代的雌雄果蝇随机交配,F2代雌雄比例为3:5 ,无粉红眼出现。 T、t基因位于染色体上,亲代雄果蝇的基因型为。 F2代雄果蝇中共有 种基因型,其中不含丫染色体的个体所占比例为 用带荧光标记的B、b基因共有的特异序列作探针,与F2代雄果蝇的细胞装片中各细胞内染色体上B、b基因杂

29、交,通过观察荧光点的个数可确定细胞中B、b基因的数目,从而判断该果蝇是否可育。在一个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中,若观察到 个荧光点,则该雄果蝇可育;若观察到 个荧光点,则该雄果蝇不育。23、(2012年广东)28(16分)子叶黄色(Y,野生型)和绿色(y,突变型)是孟德尔研究的豌豆相对性状之一。野生型豌豆成熟后,子叶由绿色变为黄色。1. 在黑暗条件下,野生型和突变型豌豆的叶片总叶绿素含量的变化见图10。其中,反映突变型豌豆叶片总叶绿素含量变化的曲线是_。(2)Y基因和y基因的翻译产物分别是SGRY蛋白和SGRy蛋白,其部分氨基酸序列见图11。据图11推测,Y基因突变为y基因的原因是发生了碱基对的

30、_和_。进一步研究发现,SGRY蛋白和SGRy蛋白都能进入叶绿体。可推测,位点_的突变导致了该蛋白的功能异常,从而使该蛋白调控叶绿素降解的能力减弱,最终使突变型豌豆子叶和叶片维持“常绿”。(3)水稻Y基因发生突变,也出现了类似的“常绿”突变植株y2,其叶片衰老后仍为绿色。为验证水稻Y基因的功能,设计了以下实验,请完善。(一)培育转基因植株:植株甲:用含有空载体的农杆菌感染_的细胞,培育并获得纯合植株。植株乙:_,培育并获得含有目的基因的纯合植株。(二)预测转基因植株的表现型:植株甲:_维持“常绿”;植株乙:_。(三)推测结论:_。24、(2012北京)30(16分)在一个常规饲养的实验小鼠封闭

31、种群中,偶然发现几只小鼠在出生第二周后开始脱毛,以后终生保持无毛状态。为了解该性状的遗传方式,研究者设置了6组小鼠交配组合,统计相同时间段内繁殖结果如下。(1)己知、组子代中脱毛、有毛性状均不存在性别差异,说明相关基因位于染色体上。(2)III组的繁殖结果表明脱毛、有毛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相关基因的遗传符合定律。(3) 组的繁殖结果说明,小鼠表现出脱毛性状不是影响的结果。(4)在封闭小种群中,偶然出现的基因突变属于。此种群中同时出现几只脱毛小鼠的条件是。(5)测序结果表明,突变基因序列模板链中的1个G突变为A,推测密码子发生的变化是(填选项前的符号)。a由GGA变为AGAb由CGA变为GGAc

32、由AGA变为UGA d由CGA变为UGA(6)研究发现,突变基因表达的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明显小于突变前基因表达的蛋白质,推测出现此现象的原因是蛋白质合成 。进一步研究发现,该蛋白质会使甲状腺激素受体的功能下降。据此推测脱毛小鼠细胞的_ 下降,这就可以解释表中数据显示的雌性脱毛小鼠_ 的原因。25、(2012四川)30.(20分)回答下列I、II小题。II.(13分)研究表明,癌细胞和正常分化细胞在有氧条件下产生的ATP总量没有明显差异,但癌细胞从内环境中摄取并用于细胞呼吸的葡萄糖是正常细胞的若干倍。下图是癌细胞在有氧条件下葡萄糖的部分代谢过程,据图分析回答问题: (l)图中A代表细胞膜上的 。

33、葡萄糖进入癌细胞后,在代谢过程中可通过 作用形成非必需氨基酸,也可通过形成五碳糖进而合成 作为DNA复制的原料。(2)在有氧条件下,癌细胞呼吸作用的方式为 。与正常细胞相比,过程在癌细胞中明显增强的有 (填编号),代谢途径发生这种变化的意义在于能够 ,从而有利于癌细胞的增殖。(3)细胞在致癌因子的影响下, 基因的结构发生改变而被激活,进而调控 _的合成来改变代谢途径。若要研制药物来抑制癌症患者细胞中的异常代谢途径,图中的过程 (填编号)不宜选为作用位点。26、(2012年重庆)31.(16分)青蒿素是治疗疟疾的重要药物。利用雌雄同株的野生型青蒿(二倍体,体细胞染色体数为18),通过传统育种和现

34、代生物技术可培育高青蒿素含量的植株。请回答以下相关问题:(1)假设野生型青蒿白青秆(A)对紫红秆(a)为显性,稀裂叶(B)对分裂叶()为显性,两对性状独立遗传,则野生型青蒿最多有种基因型;若F1代中白青秆、稀裂叶植株所占比例为3/8,则其杂交亲本的基因型组合为,该F1代中紫红秆、分裂叶植株所占比例为。(2)四倍体青蒿中青蒿素含量通常高于野生型青蒿,低温处理野生型青蒿正在有丝分裂的细胞会导致染色体不分离,从而获得四倍体细胞并发育成植株,推测低温处理导致细胞染色体不分离的原因是,四倍体青蒿与野生型青蒿杂交后代体细胞的染色体数为。(3)从青蒿中分离了cyp基因(题31图为基因结构示意图),其编码的C

35、YP酶参与青蒿素合成。若该基因一条单链中(G+T)/(A+C)=2/3,则其互补链中(G+T)/(A+C)= 。若该基因经改造能在大肠杆菌中表达CYP酶,则改造后的cyp基因编码区无 _(填字母)。若cyp基因的一个碱基对被替换,使CYP酶的第50位氨基酸由谷氨酸变成缬氨酸,则该基因突变发生的区段是 (填字母)。27、(2012嘉兴市教学测试)果蝇是杂交实验的常用材料,请回答下列问题。(1)已知果蝇的体色有灰身和黑身(受基因B和b控制),眼色有白眼和红眼(受基因D和d控制),其中一对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现用纯合的灰身红眼雌果蝇和黑身白眼雄果蝇杂交,F1代均为灰身红眼。F1代雌雄个体杂交,F

36、2代的表现型和比例如图所示。在果蝇的这两对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分别是_。F2代中灰身红眼雄果蝇的基因型为_。等位基因B和b与D和d的遗传是否符合基因自由组合定律?_,理由是_。(2)果蝇的X和Y染色体上存在同源区段和非同源区段(如右图所示)。已知果蝇的刚毛和截毛为一对相对性状(基因用E和e表示),且该性状遗传与性别相关联,但不知这对等位基因在性染色体上的位置。现有一对刚毛雄果蝇和截毛雌果蝇杂交,F1代全为刚毛。F1代雌雄个体杂交,F2代雌性中有刚毛和截毛且数量比为11,雄性均为刚毛。根据上述杂交结果可知,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不可能位于Y染色体非同源区段,理由是_。用遗传图解表示上述杂交过程和结果。

37、28、(2012山东)27.(14分)几种性染色体异常果蝇的性别、育性等如图所示。(1)正常果蝇在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的细胞内染色体组数为_,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细胞中染色体数是_条。(2)白眼雌果蝇(XrXr Y)最多能产生Xr、XrXr、_和_四种类型的配子。该果蝇与红眼雄果蝇(XR Y)杂交,子代中红眼雌果蝇的基因型为_。(3)用黑身白眼雌果蝇(aa XrXr)与灰身红眼雄果蝇(AA XRY)杂交,F1雌果蝇表现为灰身红眼,雄果蝇表现为灰身白眼。F2中灰身红眼与黑身白眼果蝇的比例为_,从F2灰身红眼雌果蝇和灰身白眼雄果蝇中各随机选取一只杂交,子代中出现黑身白眼果蝇的概率为_。(4)用红眼

38、雌果蝇(XRXR)与白眼雄果蝇(Xr Y)为亲本杂交,在F1群体中发现一只白眼雄果蝇(记为“M”),M果蝇出现的原因有三种可能:第一种是环境改变引起表现型变化,但基因型未变;第二种是亲本果蝇发生基因突变;第三种是亲本雌果蝇在减数分裂时X染色体不分离。请设计简便的杂交试验,确定M果蝇的出现是由哪一种原因引起的。实验步骤:_。结果预测:I若 ,则是环境改变; II若 ,则是基因突变;III若 ,则是减数分裂时X染色体不分离真题演练1、(2011高考上海卷)某种植物的花色受一组复等位基因的控制,纯合子和杂合子的表现型如表。若WPWS与WSw杂交,子代表现型的种类及比例分别是()纯合子杂合子WW红色W

39、与任一等位基因红色ww纯白色WP与WS、w红斑白花WSWS红条白花WSw红条白花WPWP红斑白花A.3种,211B4种,1111C2种,11 D2种,312、(2010高考天津卷)食指长于无名指为长食指,反之为短食指,该相对性状由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控制(TS表示短食指基因,TL表示长食指基因)。此等位基因表达受性激素影响,TS在男性为显性,TL在女性为显性。若一对夫妇均为短食指,所生孩子中既有长食指又有短食指,则该夫妇再生一个孩子是长食指的概率为()A. B.C. D.3、(2010高考江苏卷)喷瓜有雄株、雌株和两性植株,G基因决定雄株,g基因决定两性植株,g基因决定雌株。G对g、g是显性

40、,g对g是显性,如:Gg是雄株,gg是两性植株,gg是雌株。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Gg和Gg能杂交并产生雄株B一株两性植株的喷瓜最多可产生三种配子C两性植株自交不可能产生雌株D两性植株群体内随机传粉,产生的后代中,纯合子比例高于杂合子4、(2010高考上海卷)一对灰翅昆虫交配产生的91只后代中,有黑翅22只,灰翅45只,白翅24只。若黑翅与灰翅昆虫交配,则后代中黑翅的比例最有可能是()A33% B50%C67% D100%5、(2010高考大纲全国卷)已知某环境条件下某种动物的AA和Aa个体全部存活,aa个体在出生前会全部死亡。现有该动物的一个大群体,只有AA、Aa两种基因型,其比例为12。假

41、设每对亲本只交配一次且成功受孕,均为单胎。在上述环境条件下,理论上该群体随机交配产生的第一代中AA和Aa的比例是()A11 B12C21 D316、(2011高考上海卷)在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中,F1黄色圆粒豌豆(YyRr)自交产生F2。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F1产生4个配子,比例为1111BF1产生基因型YR的卵和基因型YR的精子数量之比为11C基因自由组合定律是指F1产生的4种类型的精子和卵可以自由组合DF1产生的精子中,基因型为YR和基因型为yr的比例为117、(2011高考海南卷)假定五对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则杂交组合AaBBCcDDEeAaBbCCddEe产生的子代中,有一对等位基因杂合、四对等位基因纯合的个体所占的比率是()A1/32B1/16C1/8 D1/48、(2011高考上海卷)小麦麦穗基部离地的高度受四对基因控制,这四对基因分别位于四对同源染色体上。每个基因对高度的增加效应相同且具叠加性。将麦穗离地27 cm的mmnnuuvv和离地99 cm的MMNNUUVV杂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计划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