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高考】2021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1单元 第2讲 人口合理容量、地域文化与人口课时作业 湘教版必修2.doc

上传人:知****量 文档编号:28130959 上传时间:2022-07-2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5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走向高考】2021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1单元 第2讲 人口合理容量、地域文化与人口课时作业 湘教版必修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走向高考】2021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1单元 第2讲 人口合理容量、地域文化与人口课时作业 湘教版必修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走向高考】2021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1单元 第2讲 人口合理容量、地域文化与人口课时作业 湘教版必修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走向高考】2021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1单元 第2讲 人口合理容量、地域文化与人口课时作业 湘教版必修2.doc(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走向高考】2016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 第1单元 第2讲 人口合理容量、地域文化与人口课时作业 湘教版必修2A基础组(建议用时:20分钟,分值20分)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读“最佳人口规模示意图”,完成12题。1关于图中人口规模的叙述,正确的是()P为较低生产力水平条件下的合理人口容量P为环境承载力P为较高生产力水平条件下合理人口容量P为环境承载力ABCD2图中反映了()A人口规模与生活质量呈正相关关系B人口规模与生活质量呈负相关关系C当人口规模低于最佳人口规模时,人口的增长与生活水平的提高呈正相关D当人口规模高于最佳人口规模时,人口的增长与生活质量呈正相关答案:1.C2.C解析:

2、第1题,由图可知,两条曲线为不同生产力水平条件下的人口规模与生活质量的关系,生产力水平低,最佳人口规模小;相反则大。第2题,由曲线的变化趋势可知,当超过最佳人口规模时,人口规模与生活质量之间呈负相关关系。环境的承载能力是有限的,读“环境负担公式”和“我国人口与耕地变化图”,回答34题。3上图中最能反映我国近50年来人口与耕地的环境负担在加重的是()A耕地面积在减少B总人口数在增加C人均耕地在减少D耕地环境没有出现负担4从“环境负担”公式中可以看出,创造财富的技术水平的提高能减轻环境负担,下列措施能因此减轻人口与耕地环境负担的是()A开发湿地、滩涂等易耕土地,扩大耕地面积B调整农业生产结构C推广

3、良种,提高亩产D提高粮食进口量,缓解我国人口对土地的压力答案:3.C4.C解析:第3题,人均耕地减少使人口与耕地的环境负担加重。第4题,创造财富的技术水平的提高能减轻环境负担,推广良种,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能减轻人口与耕地的环境负担。湖南省是我国产粮大省,但其耕地面积只占全省总面积的15.2%。据此回答56题。5影响湖南省人口容量的主要因素是()A土地面积B耕地资源C粮食产量D水资源6解决湖南省环境人口压力大的可行措施有()控制人口数量提高消费水平合理迁移部分人口提高粮食单位面积产量ABCD答案:5.B6.C解析:第5题,耕地资源是制约湖南省可供养人口数量的主要因素。第6题,提高消费水平会减小区

4、域人口容量,增大湖南省环境人口压力。读“不同气候区世界人口容量测算表”,回答78题。气候区人口合理容量(亿)人口合理密度(人/km2)热带雨林气候 28.00200 沙漠气候 0.181 地中海气候 2.2590亚热带季风气候9.30100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2.19 30苔原气候0 0.017.表格中人口合理容量和人口合理密度的测算,考虑的主要因素是()A地形 B生物资源C社会经济 D生产技术8目前,下列气候类型所在地区远远没有达到人口合理容量和人口合理密度的是()A热带雨林气候B亚热带季风气候C地中海气候D苔原气候答案:7.B8.A解析:第7题,表格信息显示,生物资源丰富的气候区,人口合理

5、容量和人口合理密度都大,反之则小,故生物资源是影响人口合理容量和人口合理密度测算的主要因素。第8题,热带雨林气候生物资源最为丰富,但目前人口稀疏,远远没有达到人口合理容量与人口合理密度。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我国人口迁移日趋活跃,到1992年流动人口达到8 000多万。据此回答910题。9材料反映出我国人口发展的新变化是()从早婚早育到晚婚晚育从多育多子到只生一个从“学而优则仕”到“全民皆商”从安士重迁到“四海为家”ABCD10促进文化新时尚形成的根本原因是()A庞大的人口压力B社会生产力的发展C改革开放的国家政策D工商业者成为光荣的劳动者答案:9.C10.B解析:第9题,从上世纪80年代

6、开始,我国进行改革开放,由于国家政策支持,经商者越来越多,引起了大量的人口流动,人们也开始四海为家。第10题,引起人口流动,从商者越来越多,根本原因是社会经济的发展,即社会生产力的发展。B提升组(建议用时:25分钟,分值3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人口潜力指数是指目前人口状况下各地区能够继续容纳人口的潜力大小。读“美国人口潜力指数分布示意图”,据图回答12题。1图中四地人口潜力最大和最小的分别是()A和B和C和D和2关于图中各地人口潜力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口潜力从东向西不断递减B地区人口潜力较大是因为气候条件优越C地区人口潜力主要限制性因素是水资源D地区人口潜力较大是因为

7、该地矿产资源丰富答案:1.C2.C解析:第1题,依据图中人口潜力指数数值即可得知答案。第2题,地区位于美国西部干旱区,因缺乏水资源而人口潜力指数低;故C正确。图示美国人口潜力指数东北部最大,同时太平洋沿岸地区大于中西部干旱区,故A错误;地区因资源丰富、经济发达而人口潜力大;地区因气候条件和科技水平高而人口潜力大。(2014山东菏泽高三上学期期末)下表为“我国部分省区2011年人口出生率、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总数的统计表”。读表完成35题。人口总数(万人)出生率()自然增长率()沪2 3037.051.98京1 9627.483.07苏7 8699.732.85藏30115.810.25宁633

8、14.149.043.关于沪、京、苏、藏、宁五省区2011年人口情况的叙述,正确的是()A宁夏出生率、死亡率均最高B江苏年新增人口最多C西藏的死亡率比上海低D北京人口自然增长最快4上海人口自然增长率比北京低,主要直接影响因素可能是()A性别比例B文化教育C人口年龄结构D经济发展水平5江苏比西藏承载更多人口,这说明江苏比西藏()A资源利用条件更优越B生活消费水平更高C交通运输条件更便捷D人均生存空间更大答案:3.B4.C5.A解析:第3题,通过表格数据计算,可得出选项B正确。第4题,通过计算可知,上海死亡率高于北京,说明上海老龄化严重,老年人口比重高。这种年龄结构是上海自然增长率比北京低的主要影

9、响因素。第5题,消费水平与环境人口容量呈负相关;江苏面积小于西藏,人均生存空间小;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主要因素是资源。A项正确。二、综合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0分)6(8分)根据各洲人口状况和下表,回答下列问题。地区亚洲非洲欧洲北美洲拉丁美洲大洋洲人口自然增长率1.9%2.8%0.3%0.7%2.2%1.2%注:指不含墨西哥的北美洲。(1)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洲是_,最低的洲是_,从婚俗方面简述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4分)(2)拉丁美洲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也比较高,从地域文化对人口影响的角度说明其原因。(2分)(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多项选择)(2分)()A非洲人口的出生率最高,死亡率最低B欧洲的

10、新增人口最少C世界新增人口至少有50%分布在亚洲D拉丁美洲的新增人口至少是北美洲的三倍答案:(1)非洲欧洲非洲早婚之风盛行,初婚年龄偏低,加快人口的增长;欧洲晚婚乃至不婚、不育者司空见惯,大大降低了人口的出生率。非洲婚姻关系较为稳定,利于人口增殖;欧洲离婚率高,再婚现象较多,这种状况一般会降低生育率。(2)拉丁美洲初婚年龄偏低,生育时间延长,加快人口的增长;拉丁美洲信仰天主教,不反对人口增殖。(3)CD7(12分)读下面“人口与资源”漫画和“我国部分省区人口承载状况及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人口流向示意图”,回答问题。(人口承载状况是指实际人口密度与理论承载密度之比)(1)此漫画说明了什么地理问

11、题?(2分)(2)图中显示人口大量迁入的省区是_,试从人口容量的影响因素入手分析其主要原因。(4分)(3)该区域内人口承载状况大于2的省区,通过与图中其他省区的区域合作,其人口承载状况_(变大或变小),试分析其原因。(4分)(4)根据图示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要分析怎样才能缓解我国的人口压力。(2分)答案:(1)反映了人口与资源的深刻矛盾,说明在一定的社会环境条件下,有限的资源只能供养有限的人口。(2)广东气候宜人、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等(自然条件优越);交通便利,对外开放程度高;经济发达,科技水平高等,所以人口容量大。(3)变小因为:通过区域间合作,环境条件得以改善,人口容量变大(或理论承载密度变大)。通过人口迁移或流动,降低了这些省区的实际人口密度。(4)努力发展科技,提高资源利用率,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坚定不移地执行计划生育这一基本国策。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计划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