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言联璧-人身-元气】人身之所重者元气.docx

上传人:知****量 文档编号:28129842 上传时间:2022-07-26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2.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格言联璧-人身-元气】人身之所重者元气.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格言联璧-人身-元气】人身之所重者元气.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格言联璧-人身-元气】人身之所重者元气.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格言联璧-人身-元气】人身之所重者元气.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格言联璧,人身,元气】人身之所重者元气格言联璧名言/名句:人身之所重者元气;国家之所重者人才 【学问类】 一、 原文 古今来许多世家,无非积德; 天地间第一人品,还是读书。 译文 古今来世代显贵家族,无不因积德造就;天地之间第一等好人品,还是由读书培养。 二 原文 读书即未成名,究竟人高品雅; 修德不期获报,自然梦稳心安。 译文 刻苦读书,即使功名未就,但使人品高雅,气度不凡;道德高尚,但不希图报答,时时恬然自安,饱食酣眠。 三 原文 为善最乐,读书便佳。 译文 帮助别人,做善事,最令我愉悦;认真读书,重修养,最为人赞许。 四、 原文 诸君到此何为,岂徒学问文章,擅一艺微长,便算读书种子;

2、在我所求亦恕,不过子臣弟友,尽五伦本分,共成名教中人。 译文 诸位到书院为何,哪里仅仅限于是搞学问和写文章,具有一种技艺与特长,便可算得上是读书成才之人;我对所追求的也不过分计较,不过就是为子为臣为弟为友,尽到五种人伦的职责,共同成为恪守礼教的正人君子。 五 原文 聪明用于正路,愈聪明愈好,而文学功名益成其美; 聪明用于邪路,愈聪明愈谬,而文学功名适济其奸。 译文 聪明用在正道上,越聪明越好,文才名声会帮助他事业渐进;聪明用在邪路上,越聪明越坏,文才名声只助长其伪诈丑行。 六 原文 战虽有阵,而勇为本;祭虽有仪,而诚为本; 丧虽有礼,而哀为本;士虽有学,而行为本。 译文 战场交锋,即使列阵有方

3、,但以勇猛为本;操办丧事,即使礼节周全,但以哀痛为本;文人学士,即使学富五车,但以德行为本 七 原文 飘风不可以调宫商,巧妇不可以主中馈,词章之士不可以治国家。 译文 旋风不能奏出动听的音乐;心灵手巧的妇人未必能够主持好饮食家务;(只会)做文章的读书人不能够治理好国家。 八 原文 经济出自学问,经济方有本源; 心性见之事功,心性方为圆满。 舍事功更无学问,求性道不外文章。 译文 经国济世之道来自广博的学问,它才有不竭的源泉;修心养性之道体现在建功立业上,它才算得上圆满。 除了建功立业之外,世上没有真正的学问;要寻求修心养性之道,必须到圣贤的文章中去找 九 原文 何谓至行?曰庸行;何谓大人?曰小

4、心; 何以上达?曰下学;何以远到?曰近思。 译文 什么是卓越的品行?即日常的行事;什么是德高之人?是小心谨慎的人;怎么样才能够明了德义努力去做?惟有虚心学习;如何才能实现远大的抱负?只有对当前的问题深思熟虑。 十 原文 竭忠尽孝,谓之人。 治国经邦,谓之学。 安危定变,谓之才。 经天纬地,谓之文。 霁月光风,谓之度。 万物一体,谓之仁。 译文 能竭忠尽孝,才能称为人。 治国安邦称为学问。 能平定叛乱称为人才,编织天地事物称为文章。 心胸光明坦荡称为风度。 万物与我一体称为仁心。 十一 原文 以心术为本根,以伦理为桢干,以学问为菑畲,以文章为花萼,以事业为结实。 以书史为园林,以歌咏为鼓吹,以义

5、理为膏梁,以著述为文绣,以诵读为耕耘,以记问为居积。 以前言往行为师友,以忠信笃敬为修持,以作善降祥为受用,以乐天知命为依归。 注释:菑畲(zshe耕耘) 译文 以心术为根本,以伦理为树干,以学问为良田,以文章为花萼,以事业为果实,以书籍为园林,以歌咏为音乐,以义理为食物,以著述为彩绣,以诵读为耕耘,以讨论学问为累积,以先贤的言行为师友,以敬忠笃信为修持,以行善降祥为给用,以乐天知命为依归。 十二 原文 凛闲居以体独,卜动念以知几,谨威仪以定命,敦大伦以凝道,备百行以考德,迁善改过以作圣。 译文 一人独处应谨慎自己的行为,预知每一心思所含的意念,严肃威仪安于天命,敬人伦以成圣贤,谨慎各种行为以

6、成就德引,改过向善以成贤良。 十三 原文 收吾本心在腔子里,是圣贤第一等学问; 尽吾本分在素位中,是圣贤第一等工夫。 译文 把仁心存在自己心中是先贤的最高学问,行为中尽自己的本分是圣贤的最高功夫。 十四 原文 万理澄彻,则一心愈精而愈谨; 一心凝聚,则万理愈通而愈流。 译文 事理明白则心愈能清楚而专一,心能专一则事理愈能通达流畅。 十五 原文 宇宙内事,乃己分内事; 己分内事,乃宇宙内事。 译文 将宇宙万物的事视为自己的事,自己的事也就是宇宙万物的事。 十六、 原文 身在天地后,心在天地前; 身在万物中,心在万物上。 译文 身虽处天地万物之后,心却不在天地万物之前;身虽处天地万物之中,而心却在

7、天地万物之上。 十七、 原文 观天地生物气象,学圣贤克己工夫。 下手处是自强不息,成就处是至诚无息。 译文 观察天地万物的自然景象,学习圣贤克己养性的工夫。 行动上就是身体力行,奋斗不止,而最终的目的就是存诚自然。 十八、 原文 以圣贤之道教人易,以圣贤之道治己难; 以圣贤之道出口易,以圣贤之道躬行难; 以圣贤之道奋始易,以圣贤之道克终难。 圣贤学问是一套,行王道必本天德; 后世学问是两截,不修己只管治人。 译文 对圣贤的道理教导别人很容易,自己实践却是不容易的事。 对圣贤的道理开始奋斗很容易,但坚持到底却很难。 圣贤的道理与实践相结合,行仁政必本与德性。 后代则相反,学问与实践不能统一,不修

8、持自己的德性,而只管治理别人。 十九、 原文 口里伊周,心中盗跖,责人而不责己,名为挂榜圣贤; 独懔明旦,幽畏鬼神,知人而复知天,方是有根学问。 译文 满口仁义道理,但内心却充满邪念,只责怪他人而从不责骂自己,这种人称为“挂榜圣贤”。 只怕恶行为人所见,能敬畏鬼神,知人又知天理,这才是实际的学问。 二十、 原文 无根本底气节,如酒汉欧人,醉时勇,醒来退消无分毫气力; 无学问底识见,如庖人炀灶,面前明,背后左右无一些照顾。 译文 没有根本的气节,就好像醉汉喝醉酒打人,酒醉时很勇敢,酒醒后勇气全消,没有一点气力。 没有以学问为根本的见识,就好像厨师在炉灶前面,面前光亮而背后黑暗。 二十一、 原文

9、理以心得为精,故当沉潜,不然耳边口头尔; 事以典故为据,故当博洽,不然臆说杜撰也。 译文 用心体会整理才能理解精确得当,所以应当沉着稳重,不然就成了口头耳边的小事,过后就忘了。 事理要以典故为依据,因此必须学识广博,否则就成了随意推测,胡编乱造。 二十二、 原文 只有一毫粗疏处,便认理不真,所以说惟精,不然,众论淆之而必疑; 只有一毫二三心,便守理不定,所以说惟一,不然,利害临之而必变。 译文 即使只有一毫粗疏的地方,就不能准确地认识事理,所以说一定要精确。 不然,众说纷纭必会产生疑惑;仅存在一丁点杂念,便不能坚守事理,故而必须专心,否则在利害面前必定会经不起考验。 二十三、 原文 接人要和中

10、有介,处事要精中有果,认理要正中有通。 译文 接人待物要平和而有节操,处理事情要明白而果断,识理要正直诚实而通达。 二十四、 原文 在古人之后议古人之失,则易; 处古人之位为古人之事,则难。 译文 生于古人之后而议论古人的缺点失误容易,而若处于古人的位置做古人所做的事就很难 二十五、 原文 古之学者,得一善言,附于其身; 今之学者,得一善言,务以悦人。 译文 古时候的学者得到一句善言,就会放在自己身上去实践;而现在的学者得到一句善言就必定想取悦别人。 二十六、 古之君子,病其无能也,学之; 今之君子,耻其无能也,讳之。 译文 古代的学者,为自己才学不高而担忧,就发奋学习,迎头赶上;现在的文士,

11、为自己才学不高而羞愧,就隐满短处,避忌批评。 二十七、 原文 眼界要阔,遍历名山大川; 度量要宏,熟读五经诸史。 译文 眼界要开阔,就要游鉴名山大川;度量应宏大,须得熟读经史典籍。 二十八 原文 先读经后读史,则论事不谬于圣贤; 既读史复读经,则观书不徒为章句。 译文 先读经书,再读史籍,以经论史,评论古人史事,就不会与圣贤相悖;研读史籍,再温经书,以史证经,读书目的升华,决不仅为章句之学。 二十九、 原文 读经传则根柢厚,看史鉴则事理通, 观云天则眼界宽,去嗜欲则胸怀净。 译文 读经书,阅传注,就为治学打下坚实基础;看史籍,鉴古今,就使宏论滔滔切中肯綮;游山川,观壮景,就使志气凌云眼界开阔;

12、戒嗜好,弃私欲,就使胸怀磊落一尘不染。 三十、 原文 一庭之内,自有至乐; 六经以外,别无奇书。 译文 庭院虽小,自有赏心乐事;六经之外,更加无奇特之书。 三十一、 原文 读未见书,如得良友; 见已读书,如逢故人。 译文 阅读未见过的书,如结识好朋友,情意和洽;重读已看过的书,如老朋友相晤,叙旧联谊。 三十二、 原文 何思何虑,居心当如止水; 勿取勿忘,为学当如流水。 译文 无思无虑,心境应当平静如水;不求冒进也不忘记,学业当如流水一般永无止境。 三十三、 原文 心不欲杂,杂则神荡而不收; 心不欲劳,劳则神疲而不入。 译文 用心不能杂乱,杂乱则心神恍惚不能集中;用心不要劳累,劳累则精神疲倦不能有所收获。 三十四、 原文 心慎杂欲,则有余灵; 目慎杂观,则有余明。 译文 内心慎防杂念,会更加机敏;眼光审慎万物,则愈加明亮。 三十五、 原文 案上不可多书,心中不可少书; 鱼离水则身枯,心离书则神索。 译文 书桌上不能有太多的书,心中则不能少书;这就好像鱼离了水则干枯,心中没有书则无寄托。 三十六、 原文 志之所趋,无远勿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 志之所向,无坚不入,锐兵固甲不能御也。 译文 只要心中有远大的志向,没有不能达到的地方;而心中所追求的,则没有任何困难可以阻拦。 三十七 原文 把意念沉潜得下,何理不可得; 把志气奋发得起,何事不可为。 第 15 页 共 15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计划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