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相关问题分析】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试卷.docx

上传人:知****量 文档编号:28125450 上传时间:2022-07-26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9.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相关问题分析】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试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关于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相关问题分析】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试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关于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相关问题分析】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试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相关问题分析】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试卷.docx(7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关于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相关问题分析】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试卷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建筑高度的不断增加,风格的变化多样,给高层结构设计提出了新的课题和挑战。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有很多基本概念,掌握理解这些概念对从事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工程技术人员十分有益。 关键词: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分析 Abstract:withthedevelopmentofsocialeconomy,buildinghighlycontinuetoincrease,thestyleofthediverse,tothehigh-levelstructuredesignputsforwardthenewproblemsandchal

2、lenges.Designinghigh-risehavemanybasicconcepts,graspunderstandtheseconceptstoengageinhigh-risebuildingstructuraldesignofengineeringandtechnicalpersonnelisverybeneficial. Keywords:designinghigh-riseanalysis 中图分类号:TU208.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一、高层建筑各专业设计的协调 高层建筑设计是个多专业、多程序的复杂系统工程,涉及“建筑、结构、设备”三个基本环节,参与高层建筑设计的工程

3、师都深深体会到,对于每个专业单独而言是最完美的设计,但结合在一起却不是优秀的设计。各专业之间的矛盾如不妥善处理!高层建筑就无法施工,建成后也无法使用。“建筑、结构、设备”是互相制约的三个有机组成部分,高层建筑设计既是各个专业自我完善的过程,也是各个专业之间互相协调的过程。提高高层建筑设计质量,不但依赖于各个专业设计水平的提高,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建筑、结构、设备”的协调。我们认为在方案设计、初步设计阶段一般应以建筑专业牵头进行各专业协调,在施工图设计阶段则应以结构专业为主进行各专业协调。 二、高层结构分析设计特点 水平荷载成为决定因素。一方面,因为楼房自重和楼面使用荷载在竖向构件中所引起的

4、轴力和弯矩的数值,仅与楼房高度的一次方成正比;而水平荷载对结构产生的倾覆力矩以及由此在竖向构件中引起的轴力,是与楼房高度的二次方成正比;另一方面,对某一定高度的楼房来讲,竖向荷载大体上是定值,而作为水平荷载的风荷载和地震作用,其数值则随结构动力特性的不同而有较大幅度的变化。 (2)轴向变形不容忽视。高层建筑中,竖向荷载数值很大,能够在柱中引起较大的轴向变形,从而会对连续梁弯矩产生影响,造成连续梁中间支座处的负弯矩值减小,跨中正弯矩和端支座负弯矩值增大;还会对预制构件的下料长度产生影响,要求根据轴向变形计算值对下料长度进行调整。另外,会对构件剪力和侧移产生影响,与考虑构件竖向变形比较,会得出偏于

5、不安全的结果。 (3)侧移成为控制指标。与较低的楼房不同结构侧移已成为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关键因素随着楼房高度的增加,水平荷载下结构的侧移变形迅速增大,因而结构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侧移应被控制在某一限度之内。 三、高层建筑的结构体系分析 (1)框架一剪力墙体系。当框架体系的强度和刚度不能满足要求时,往往需要在建筑平面的适当位置设置较大的剪力墙来代替部分框架,因而便形成了框架一剪力墙体系。在承受水平力时,框架和剪力墙通过有足够刚度的楼板与连梁组成协同工作的结构体系。在该体系中,框架体系主要承受垂直荷载,剪力墙主要承受水平剪力。框架一剪力墙体系的位移曲线呈弯剪型。剪力墙的设置增大了结构的侧向刚度,使

6、建筑物的水平位移减小,同时框架承受的水平剪力显著降低,且内力沿竖向的分布趋于均匀,所以,框架一剪力墙体系的能建高度要大于框架体系。 (2)剪力墙体系。当受力主体结构全部由平面剪力墙构件组成时,即形成剪力墙体系。在剪力墙体系中,单片剪力墙承受了全部的垂直荷载和水平力。剪力墙体系属刚性结构,其位移曲线呈弯曲型。剪力墙体系的强度和刚度均比较高,有一定的延性,传力直接均匀,整体性好,抗倒塌能力强,是一种良好的结构体系,能建高度大于框架或框架一剪力墙体系。 (3)筒体体系。凡采用筒体为抗侧力构件的结构体系统称为简体体系,包括单简体、简体一框架、筒中筒、多束筒等多种形式。筒体是一种空间受力构件,分实腹筒和

7、空腹筒两种类型。实腹筒是由平面或曲面墙围成的三维竖向结构单体,空腹筒是由密排柱和窗裙梁或开孔钢筋混凝土外墙构成的空间受力构件。 四、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问题分析 结构选型结构的规则性问题。新规范对这方面的内容有了较大的变动,增加了相当多的限制条件,例如平面规则性信息、嵌固端上下层刚度比信息等。而且新规范采用强制性条文明确规定:“建筑不应采用严重不规则的设计方案。”因此,结构工程师在遵循新规范的这些限制条件时必须严格注意,以避免后期施工图设计阶段工作的被动。高度问题。按我国现行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规定,综合考虑经济与适用的原则,给出了各种常见结构体系的最大适用高度。对结构

8、的总高度均有严格的限制,尤其是新规范中针对以前的超高问题,除了将原来的限制高度设定为A级高度的建筑外,增加了B级高度的建筑。因为在地震力作用下,超高限建筑物的变形破坏性态会发生很大的变化。随着建筑物高度的增加,许多影响因素将发生质变,即有些参数本身超出了现有规范的适宜范围,如安全指标、延性要求、材料性能、荷载取值、力学模型选取等。嵌固端的设置问题。由于高层建筑一般都带有2层或2层以上的地下室和人防设施,嵌固端有可能设置在地下室顶板或人防顶板等位置。在这个问题上,结构设计工程师往往忽视了由于嵌固端的设置带来的一系列需要注意的问题,如嵌固端楼板的设计、嵌固端上下层刚度比的限制、嵌固端上下层抗震等级

9、的一致性、在结构整体计算时嵌固端的设置、结构抗震缝设置与嵌固端位置的协调等。而忽略其中任何一个方面,都有可能导致后期设计工作的大量修改或留下安全 隐患。 地基与基础设计。地基与基础设计一直是结构工程师比较重视的方面,这不仅仅是因为该阶段设计过程的好与坏将直接影响后期设计工作的进行,同时也因为地基基础是整个工程造价的决定性因素。在地基基础设计中要注意地方性规范的重要性。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地质条件相当复杂,仅依据xxxx-2002地基基础设计规范,无法对全国各地的地基基础均进行详细的描述和规定,而地方性的“地基基础设计规范”则能够将各地的地基基础类型和设计处理方法等一些成熟的经验描述和规定得更为详

10、细和准确,所以,在进行地基基础设计时,一定要对地方规范进行深入地学习,以避免对整个结构设计或后期设计工作造成较大的影响。 结构计算与分析。在这一阶段,如何准确、高效地对工程进行内力分析并按照规范的要求进行设计和处理,是决定工程设计质量的关键。由于新规范中对结构整体计算和分析部分相当多的内容进行了调整和改进,因此对这一阶段比较常见的问题应该有一个清晰的认识结构整体计算的软件选择。在进行工程整体结构计算和分析时,必须依据结构类型和计算软件模型的特点选择合理的计算软件,并从不同软件相差较大的计算结果中,判断哪个是合理的、哪个是可以作为参考的,哪个是意义不大的,这将是结构工程师在设计工作中首要的工作如

11、果选择了不合适的计算软件,不但会浪费大量的时问和精力,而且有可能使结构存在不安全隐患。是否需要地震力放大,考虑建筑隔墙等对自振周期的影响。该部分内容实际上在新旧规范中均已涉及,只是新规范中根据大量工程的实测周期明确提出了各种结构体系下高层建筑结构计算自振周期折减系数。振型数目是否足够。在新规范中增加了一个振型参与系数的概念,并明确提出了该参数的限值。由于在旧规范设计中并未提出振型参与系数的概念,或即使有该概念,该参数的限值也未必一定符合新规范的要求,因此,在计算分析阶段必须对计算结果中该参数的结果进行判断,并决定是否需要调整振型数目的取值。 五、结语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对于低层、多层或高层建筑,其竖向和水平结构体系设计的基本原理是相同的。但随着高度的增加,竖向结构体系成为设计的控制因素:一个是较大的竖向荷载要求有较大的柱、墙和井筒;另一个更重要的是,侧向力所产生的倾覆力矩和剪切变形要大得多,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人员必须以精心设计来保证。因此,在设计过程和设计管理过程中,对此必须给予高度重视。 第 7 页 共 7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计划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