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高考历史常考基础精练8.doc

上传人:知****量 文档编号:28123742 上传时间:2022-07-2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9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高考历史常考基础精练8.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22高考历史常考基础精练8.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高考历史常考基础精练8.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高考历史常考基础精练8.doc(3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14高考历史常考基础精练8 一单项选择题:1据记载:孔子的弟子司马耕字子牛,冉耕字伯牛。这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 ) 古代中国种植业发达 农业生产中已使用牛耕 农业生产中已使用铁制农具 牛耕与人们的生活联系密切 A BC D 2汉书记载,西汉时每年农田亩产约一石半,而昌言上说,东汉时的农田平均亩产约为“亩收三斛”,亩产量有了较大的增长。造成当时粮食产量增长的最主要原因是( )A农民更加勤劳 B更加合理利用了土地资源C农作物品种的改良 D劳动工具的进步和推广3庄子让王:“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这话 ( )反映了小农经济下人们的理想和追求 展现了自给自足,生活富裕的画面

2、 体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表达了人们对社会安定的期盼A B C D 4三十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这主要反映的是 ( )A农民狭隘的小农意识 B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 C古代农民安于现状的情绪 D小农经济的脆弱性5钱泳在履园丛话中说:“俗语云:百年田地转三家,言百年之内,兴废无常,必有转售其田至于三家也。今则不然,十年之间,已易数主。”由此可见,古代的小农经济的特点是 ( )A封闭性 B落后性 C脆弱性 D分散性6直至鸦片战争前夕,古代中国的农业耕作技术没有革命性的进步,其含义是 ( )A牛耕技术始终停滞在耦犁技术状态B牛耕和铁铧犁没有得到普及C铁犁牛耕没有过渡到机器大生产D铁犁牛耕技术一直

3、占主导地位二非选择题:7.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去县百余里,桑麻青芬氲。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纷纭。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县远官事少,山深人俗淳。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 白居易朱陈村 材料二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李绅悯农 夫是田中郎,妾是田中女。当年嫁得君,为君秉机杼。筋力日已疲,不息窗下机。如何织纨素,自著蓝缕衣。官家榜村路,更索栽桑树。 孟郊织妇辞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是什么?它最早出现于何时?据材料分析其基本特点有哪些?(2)材料二中的两首唐诗反映了怎样的社会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

4、题? 8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租船满载候开仓,粒粒如珠白似霜。不惜两种输一斛,尚赢糠檄饱儿郎。 宋范成大材料二 农,天下之本也。 汉书景帝纪汉高祖把田租减为“什伍而税一”,文帝时减为三十税一,中间还免除田租12年。 史记 汉武帝时为推行代田法,让赵过创制了两种新田器(耦犁和耧车),并使二千石遣令长、三老、力田及乡里富有经验的老农,来“授田器,学耕种养苗状”。 周明生中国古代宏观经济管理研究请回答:(1)据材料一指出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基本经营模式是什么?农民的地位和处境如何?(2)农民的生存状况直接影响着社会的安定。据材料二归纳中国古代统治者为解决民生问题而推行的方针以及实行的措施。 第5课时 农业一1C 2D 3A 4B 5C 6D二7(1)基本模式:小农经济。最早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特点: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经营规模小,生产条件简陋。(2)农民辛勤劳动,生活依然窘迫。原因:封建土地所有制下农民所受剥削沉重。8(1)基本模式: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地位和处境:农民是国家赋税徭役的主要承担者;农民辛勤劳动,负担沉重,生活艰辛。(2)方针:重农。措施:减轻田租;推广先进农业生产经验和生产工具。- 3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计划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