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中历史 专题四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单元测试B卷 人民版必修2.doc

上传人:知****量 文档编号:28115748 上传时间:2022-07-2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高中历史 专题四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单元测试B卷 人民版必修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22年高中历史 专题四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单元测试B卷 人民版必修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高中历史 专题四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单元测试B卷 人民版必修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高中历史 专题四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单元测试B卷 人民版必修2.doc(8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二专题四单元测试B卷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 1934年的某史书记载:“妇女装束益趣新奇。先是旗袍短才及膝,袖达肘际,赤露两臂;裤长仅尺余,下服高腰洋袜,两腿皆外露;首挽圆髻,不钗不冠,近则截发烙之(指烫发),使曲散垂耳际足着高跟鞋,头戴斜顶小帽,除戒指、臂铡外,簪环皆废矣。”对此材料理解,错误的是( )A社会生活受到西方文明的冲击 B旗袍结合中西样式成为时尚C社会审美观念追随西方潮流 D妇女追求个性解放成为普遍现象2.右图是晚清点石斋画报描绘的美国妇女驾驶轮船的情景。图中文云:男女有别,中国为重,而其等级之所判,直将霄壤。泰西各国不然,自幼入塾,男女一体,故西

2、女通书算者为多。美妇有名玛丽,现赴某轮船经理一切,而其夫亦在该船为大管,夫妇共事一船,而又女先乎男,易系辞上传曰:“一阴一阳之谓道”。于此事可谓铁板注解。从图文可以得出的信息是 ( )A该画报是中国近代第一份中文报刊B国人消除了男尊女卑旧观念C女性优于男子符合中国传统的阴阳之道D西方文明冲击了国人传统观念3.“女工的工作时间如此之长,而且还要站立操作机器,所以在招募女工的时候,工厂都要求女工是天足。就有一次,因为那女孩是小脚,而把她辞退。”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 )A机器生产有助于改变缠足陋习 B工厂招工歧视女工 C辛亥革命后缠足陋习被彻底废除 D当时女工工作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4.某期大公报刊

3、登广告曰:“本号现在研究各种洋帽以供剪发同胞之购用,不日即将出现;并发售各种剪发器具,华制居多;又售各种皮鞋,无不价廉物美。”该广告出现的历史背景是 () A. 洋务运动 B. 戊戌变法 C. 辛亥革命 D. 新文化运动5.“女学生周某某,现年28岁,毕业于美国女子大学。现执教于京师某女子学校。自悬牌之日起,至民国8年1月止,某男如有与某某同等之能力及资产者,每日午后至6时,为会谈期。”下列选项与材料相符的有()婚姻自由被广泛认可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已被摒弃年轻人思想不断解放 近代西方自由思想影响国人A B C D6.1903年出版的女界钟一书中,呼吁妇女应得入学、交友、营业、掌握财产、出入自由

4、、婚姻自主和参政等7种权利,提出“爱自由,尊平权,男女共和”的主张。表明( )主张婚姻自由呼吁妇女参政 将提倡女权与民主共和并举是民国初年张扬女权的成果 将妇女解放同反清革命相连A B C D7.婚姻观念往往能够折射出时代的风貌,展现社会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的点点滴滴,你认为下列有关婚姻的言论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皇帝虽然倒了,在家里家长还是最大的。办喜事?那是我们做父母的事。预订奔驰卡迪30辆王府饭店100桌,看人人网,把小学同学的请柬发出去。自行车,手表,缝纫机,四十八条腿儿,一样都不能少,俺可丢不起那人!大丈夫理当投笔从戎,报效国家,马革裹尸还,你去投军打鬼子了,我等你回来!A B C

5、D8.读“上海、哈尔滨不同年代择偶标准差异表”,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单位:%)项目年代196719761977198619871996家庭出身、社会关系2881266156本人成份、政治面貌235155139学历117126253A封建婚姻观念逐渐消退 B民众的择偶标准发生了彻底的变化C西文文化对婚姻习俗影响日益加深 D婚姻观念中和政治化倾向逐渐减弱9.上海纺织女工杨秀燕从1965年开始记录家里的每一笔开销,小到几分钱,大到几百元,无一遗漏,一记就是37年。这本普通百姓的家庭“豆腐帐”,却被中国历史博物馆当作宝贝一样收藏起来。它的历史价值主要在于 ( )A记录者是普通百姓 B记录时间具有连

6、续性C记录内容是民众的日常生活细节 D反映一定时期的社会历史变迁10.美国学者雷麦曾经说过:“除了铁路以外,就没有一种其他近代的经济设备输入中国以后,能够产生这样伟大的影响。”由于种种原因,建国以前中国的铁路建设举步维艰,但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下列情形中最有可能发生的是 ( )A1860年,在吴淞口的外国商人乘坐火车到上海洽谈生意B1875年,李鸿章创办的开平煤矿通过铁路把煤矿石运送到胥各庄 C1915年,西南的护国军在四川铁路沿线与北洋军展开激战D1925年,孙中山乘坐国产蒸汽机车来到北京11.义和团烧铁路火车时,“顺属州县中穷民,失车船店脚之利,而受铁路之害者,遂蜂起应之,约四万余人。”这

7、种现象从本质上反映了 ( )A义和团的排外行为得到了广大农民的广泛支持B铁路兴建冲击了传统运输业及其从业人员的生活C下层民众对新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的抵抗与排斥D西方工业经济的压迫是激起人民反抗的根本原因12.腾讯历史频道推出转型中国1864-1949系列原创策划。策划以年年份为单位,逐一梳理近代史关键命题。下列各项中可以作为1920年年度事件的是( )A国共关系由合作走向破裂 B中国出现首个电报机房C无线电台开始进入中国 D中国首条空中航线开通13.上海社会现象记载:“自脚踏车风行沪地,初唯一二矫健男子取其便捷,互相乘坐,近则闺阁中人,亦有酷喜乘此者。每当那个马路人迹略稀之地,时有女郎三五,试

8、车飞行,燕掠莺梢,钗飞鬓颤,颇堪入画。”从这段材料不能得出的信息是 ( )A西方文明冲击了国人传统观念 B新式交通工具传入中国C男尊女卑的旧观念已经消除 D近代上海女性追求时尚14.下表是近代中国电报业大事记(部分),对此表解读正确的是( )时间大 事1875年福建巡抚丁日昌在福建船政学堂附设电报学堂,培训电报技术人员。1877年在丁日昌倡议、支持下,由台湾高雄至台南的电报线路架设完工。1879年李鸿章主持架设大沽(炮台)至天津及天津兵工厂至其衙门的电报线。1880年李鸿章在天津设立电报总局和电报学堂,委托大北公司向国外订购电信器材。国防需要促进了早期电报业的发展 近代通讯方式在中国得到普及清

9、朝部分官员主动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电报业最初由京津地区扩展到全国A B C D15.1833年普鲁士传教士郭士立在广州创办和主编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这是中国本土出版的第一份中文近代报刊,采用了中国纪年,大量引用儒家语录,套用“孔子加耶稣”模式宣传宗教、伦理道德和科学文化等方面的知识。这一现象表明 () 清政府对外来文化采取了开明政策 西方学说由此在中国广泛传播 西人办刊注意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 拉开了中国近代报刊业的序幕A. B. C. D. 16.中文月刊遐迩贯珍在1854年第12号的开篇说:“西方之国,狃卖招贴,商客及货丝等皆借此而白其货物于众,是以尽沾其利,苟中华能效此法,其获益必矣。”其意

10、在说明报纸具有 ( )A信息速递功能 B娱乐教化价值 C政府喉舌功能 D商业广告价值17.1908年5月26日的大公报在头版刊登了有关教堂“礼拜”,豫盛瓷器公司大减价和吉林省公民日报社招聘北京天津访员的广告。这一现象反映了( )A民族工业进入“短暂的春天” B传统手工业面临破产的威胁C社会、商业资讯的传播速度加快 D该报成为宣传新思想的革命阵地18. 1919年京报对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做了专门报道,这一报道最能体现出报纸具有的功能是( ) A.图文并茂,声像俱备地传播重大事件 B.传播时事新闻,以助人们快捷了解重大事件C.舆论监督,以助人们提高参政议政的能力D.通达民情,以助人们更便利地上

11、书言政19.2012年8月12日,第30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于“伦敦碗”完满落幕。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及时报道了这则消息。这体现出电视作为大众传媒的功能是()A远程教育B大众娱乐 C传播资讯 D政论宣传20.现在有网友认为,“你的粉丝超过了100,你就是一本内刊;超过1000,你就是个布告栏;超过1万,你就是一本杂志;超过10万,你就是一份都市报;超过100万,你就是一份全国性报纸;超过1000万,你就是电视台。”这从侧面反映了互联网 ( )A受众面广,渗透性强B保存信息的力量强C信息容量大、时效性强D受众选择的主动性大二、非选择题(21题14分,22题14分,23题12分)21. 阅读下列材料

12、:材料一 英吉利之俗,男女婚配,皆自择定,然后告父母。至婚配之日,耶稣教师诫以善言,为之祈福。男以戒指约于女指,亲宾送之入房,欢宴而散。其俗男女皆分父母之产,男不得娶妾,犯者流之七年。瀛环志略材料二 1916年,北京中国银行最先使用女子司账,一时被称为“银行界之破天荒,妇女界之新事业”。1918年4月,上海曹某的理发店首次雇佣了二三十名女理发师。进入20世纪20年代,一些大城市的医疗、银行、商店、文艺、电讯等部门均有女职员出现。材料三 新中国的成立为妇女参政事业建立了优越的制度,共同纲领中首先规定妇女在政治上拥有与男子相同的权利。1953年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选举法规定“妇女有与男子同等的选举

13、权和被选举权”。1954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再次重申了妇女有与男子同等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请回答:(1)据材料一,概括英国的婚姻观念,并简要分析其形成的主要因素。(5分)(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其原因。(5分)(3)对比材料二,指出材料三妇女地位的提高出现什么新特点。(2分)(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妇女地位的变化折射了怎样的历史发展趋势。(2分)22. 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是不同的。服饰作为社会生活的一个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状况和特点。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唐宋时期的妇女服饰代表了中国古代妇女服饰的两种不同风貌,唐代妇女服饰欣欣向荣、雍容

14、华美;宋代妇女服饰则是阴柔病态、质朴拘谨。审视这两种不同的服饰风貌,不难发现其背后隐含的审美趋向却是相同的。这种审美并非是唐宋时期妇女自身的爱好和追求,而是男子们更为隐蔽的想象和要求。唐永霞论唐宋时期妇女服饰隐含的审美趋向材料二 正如民谣所云:“文明真文明,改之外国装,红庙里向拜观音。时髦真时髦,脚穿尖头靴,头上戴顶外国帽。考究真考究,一群女学生,胸前挂一白绣球。” 罗检秋清末民初知识界关于“文明”的认知与思辨材料三 20世纪50年代的旗袍,六七十年代的中山装、解放鞋,70年代末80年代初兴起的“的确良”,改革开放后的“奇装异服”,到如今全球服装奢侈品牌流行的中国风新中国服饰的演变史,就是一部

15、写在人民身上的新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史。 服饰变化记录新中国60年发展(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宋时期妇女服饰的不同风貌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状况差异。 其中相同的审美倾向是什么?反映的本质是什么?(4分)(2)依据材料二,指出清末民初中国社会生活发生的变化并分析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民谣作者对这一变化持怎样的态度?(5分)(3)新中国成立以来,服饰变化呈现怎样的趋势?影响这一变化的因素有哪些?(5分)23.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至1905年5月,全国(包括香港、澳门)共有报纸约240种,上海出过119种。在上海出过的报纸中,中国人办报72种,外商报纸34种,教会报纸5种,但仍在公开

16、发行的只有31种。据大公报(天津)之最近报界调查表(1905年)整理材料二 时务报以中国为主题的译稿(翻译外国人“看清朝”的文章)分类表(部分)类别篇数比例列强在中国215474%经济/财政/商务87192%总论(变法维新主张)1942%资料来源:潘光哲开创“世界知识”的公共空间:时务报译稿研究引者注:时务报1896年创刊于上海,1898年停刊。梁启超任总主笔。材料三 时四方新学士子喜康、梁议论新颖,群相呼应,起而组织学会讨论政治问题与社会问题。举其著者,如长沙之湘学会、时务学堂;其它如算学会、农学会、天足会、禁烟会等,犹不可计数,而每会必有一种出版物以发表意见。于是维新运动,顿成活跃之观,而

17、杂志亦风起云涌,盛极一时。戈公振中国报学史(1)概括材料一所示上海报业发展的特点。(3分)(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时务报刊载上述几类译稿的背景。(6分)(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时务报创办的积极影响。(3分)参考答案:1. D解析:本题考查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妇女追求个性解放在近代出现于经济发达地区的知识女性身上;近代中国封闭、落后的广大农村,女性依旧被传统陋俗所束缚,故D项错误,答案选D。2. D解析:解读材料信息,晚清中国的报刊中描绘了西方男女平等的社会现实,说明在西方文明的冲击下,部分中国人在思想观念上发生变化,但只是少数人。说国人消除了男尊女卑旧观念,太绝对。材料体现

18、的是男女平等的观念,故C也不正确。A与史实不符,故本题选D。3. A解析:本题考查近代社会习俗的变迁。据材料信息:要站立操作机器,工许多厂都要求女工是天足。恒源纱厂因为女孩小脚辞退等可知机器生产有助于改变缠足陋习。BC在题干材料中无从反映;C表述与史实不符,错在“彻底”二字,过于绝对。4. C解析:本题考查近代中国报刊业的发展。结合材料信息“以供剪发同胞之购用,不日即将出现;并发售各种剪发器具,华制居多”,辛亥革命前后,“断发易服”具有反清革命的色彩;民国时期,政府颁布剪辫易服等法令。故选C项。其他三项与材料中的“剪发”信息不符合。5. B解析:中的“广泛认可”与史实不符,材料信息反映了周某某

19、自己刊登广告,无法说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已被摒弃,故不正确。与材料信息相符,故选B项。6. B解析:本题可以逆向思维解答,从选项入手,把握特征,中“民国初年”显然是与题干不一致的,B项正确。7B解析:本题考查了近代以来中国社会习俗的变迁。第项反映了婚姻仍然恪守父母之命的传统,应在民国初期;第项中的“人人网”的提示可知此事最早发生于20世纪末,互联网在中国盛行之后;第项的“四大件”属于改革开放初期;第项的打鬼子发生于20世纪30-40年代。故本题应选B项。8.D解析:本题考查表格分析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分析问题的能力。A、C项表格项目内容无从体现,从家庭出身、社会关系择偶标准的比例可以看出,B项

20、中民众的择偶标准发生彻底变化不正确。从表格中可以看到,本人成份、政治面貌择偶标准的比例在降低,说明D正确。9. D解析:本题考查历史的价值。以小见大,小人物日常生活也从本质上反映一定时期的社会历史的变迁。10. C解析:淞沪铁路建于19世纪70年代,A项错误;唐胥铁路建成于1882年,B项错误;近代中国重工业落后,不能生产国产蒸汽机车,D项错误。故本题选C。11. B解析:本题比较义和团运动和国民大革命的共同点。1924年,陈独秀作为中共领导人与国民党开展第一次国共合作,轰轰烈烈的国民大革命展开,其斗争对象与义和团运动反抗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有一致性,故答案选B。12. D解析:本题考查了近代中国

21、重要的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A项发生于1927年、B项发生于1877年、C项发生于1906年,均与题目中的时间“1920年年度”不符。中国的民航事业起步于20世纪20年代初,与题目中的时间相符,故本题应选D项。13.C解析:考察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一方面总体讲中国社会生活变迁主要在沿海通商口岸或大城市,广大内地变化很少,只是传统习俗、观念受到一定冲击。材料“每当那个马路人迹略稀之地,时有女郎三五”也能体现出男尊女卑的旧观念并未彻底消除。14. A解析:本题考查近代中国通讯工具的变迁。根据基础知识可知,近代通讯方式在中国普及率极低,故两项与题干及史实均不符,排除,答案选A。15.C解析:本题考

22、查了古代东西方的文化交流。由题目中的时间“1833年”可知此时为鸦片战争之前,当时的中国在外交上推行海禁的政策,故第、两项的表述与当时中国的实际相反。应排除。由题目中的信息“中国本土出版的第一份中文近代报刊”可知第项正确;由题目中的信息“采用了大量引用了套用了”可知第项正确。故本题应选C项。16.D解析:由材料信息可知,遐迩贯珍月刊认为,西方商家借报纸向大众宣传其货物,从中获利,中国如果能仿效,也能够从中受益。可见,材料信息说明报纸具有商业广告价值。故选D。17.C解析:通过大公报这份报纸作为大众传媒手段,传播了宗教、经济等方面的信息,A、B、D项观点无法直接从材料得出。18.B解析:京报对巴

23、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做了专门报道,这在当时是对重大新闻进行报道的体现。故选B项。19. C解析:电视及时报道了这则消息,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这体现的是电视传播资讯的功能。其他几项均不符合题意。20. A解析:“粉丝”此处意为追随者或受众,“粉丝”数量多说明受众面广,也说明网络渗透性强。B、C、D不是题干材料所要说明的问题。21.答案:(1)观念:自由、平等。(2分)因素: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影响;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的确立。(3分)(2)现象:妇女越来越多地出现在社会经济活动中。(2分)原因:政治上,资产阶级政治运动的推动(或:政府提倡妇女解放);经济上,近代经济发展;思想上,随

24、着新文化运动的开展(答“西方思想的进一步传播”亦可得分),妇女思想进一步解放。(3分)(3)通过立法的形式提高了妇女的政治地位(或从制度上保障妇女地位)。(2分)(4)科技进步,经济发展;社会日益开放;人性日益解放;政治日益民主。(任意两点2分)22.答案:(1)唐宋社会状况的差异:唐朝繁荣强盛,男子开放包容;宋朝国势衰微,程朱理学形成,封建伦理道德不断强化。(2分)审美倾向:以男子的想象和要求为标准。(1分)本质:男尊女卑。(1分)(2)变化:服饰西方化(穿着打扮模仿西方)。(1分)原因:西方列强的侵略,西方资产阶级思想的传播,工业文明的冲击,资本主义的发展,辛亥革命的影响等。(3分)态度:

25、否定。(1分)(3)趋势:色彩由单一到多彩;样式由呆板到多元;由接受外来文化影响到引领世界服装新潮流等。(3分)因素:新中国的成立;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中苏友好关系的建立;“左”倾思想的发展与“文化大革命”的影响;改革开放,经济发展;思想解放,多元化审美意识的发展等。(任意两点2分)23.答案:(1)上海办报数量居全国首位;办报者多元;国人自办占主体;大部分报纸没有持续办下去。(3分)(2)甲午战争以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民族危机严重;变革图强成为有识之士的共识,“实业救国”“设厂自救”的呼声高涨;资产阶级维新思想的进一步发展,维新变法运动的逐步展开。(6分)(3)宣传了维新变法思想;开阔了知识分子的眼界;提高了他们参与政治的热情;推动了各种学会和组织的建立;促进了国人办报热潮(高潮)的形成。(3分)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计划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